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空间数据"连续"表达是多尺度表达与变换的理想状态。针对多尺度表达与变换中地理要素的不同几何形态和生命期特点,建立了动静态结合的尺度变换模型。通过空间数据匹配技术,根据生命期不同,将空间数据分为匹配数据和消亡数据。对于匹配数据,通过综合算法生成关键比例尺插值数据,并预先静态存储;对于消亡数据,依据重要程度的顺序统计量,动态"选取、化简"生成插值尺度数据。实验表明该方案可以缓解传统尺度变换的跳跃感问题,变换效率高,可以快速、动态实现连续的尺度变换。  相似文献   

2.
空间数据尺度转换方法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提出了空间数据尺度转换的重要性和基本概念,总结归纳了常用的尺度转换方法;最后以河南理工大学为例,给出了不同尺度下空间数据精度损失。  相似文献   

3.
已有的空间数据多尺度表达多为基于静态多版本机制的.其原理是通过不同的系列比例尺数据之间的尺度变换来模拟地理要素的连续显示,这在地图缩放过程中给用户视觉上造成了较强的跳跃感.这里在相邻的基础比例尺数据之间插入中间比例尺(关键比例尺)数据来进行空间数据的多尺度表达,给用户连续的视觉感受.  相似文献   

4.
空间数据尺度转换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间尺度是GIS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它几乎影响GIS应用的每个方面.本文首先提出了空间数据尺度转换的重要性和基本概念,总结归纳了常用的尺度转换方法;最后以河南理工大学为例,给出了不同尺度下的空间数据精度损失.  相似文献   

5.
随着对地观测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地理空间数据呈现出多源化、实时化和海量化等趋势,球面离散网格系统作为一种新的数字地球参考模型,它为多尺度、多源异构的地理空间数据集成提供了统一的框架。主要研究了球面离散网格系统为地理空间数据集成所提供的统一框架,并分别讨论了多尺度、多种格式和投影的地理空间数据的集成方法。通过特征归一化处理和构建地名索引服务,试图解决数据尺度不同所带来的挑战,实现海量地理空间数据的动态管理。  相似文献   

6.
针对不同尺度的矢量空间数据在几何、属性和空间关系特征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严重影响了空间数据的共享集成与应用的问题,该文探讨了多尺度矢量空间数据融合的基本问题。通过将不同尺度的空间数据进行集成统一,经过空间数据匹配、制图综合以及空间关系处理等过程,使数据在属性和几何位置上相互印证、相互补充和相互关联,进而实现空间信息的融合和增强。该文深入分析了多尺度矢量空间数据的差异性根源和表现形式,明确了概念和研究范畴,从系统的角度进行了分类和数学上的形式化定义,并提出了具体的研究内容和技术框架。  相似文献   

7.
空间数据的多尺度处理与表示是当今地理信息科学领域理论与方法研究的重要的和前沿性问题。本论文研究的总体目标就是通过对空间数据多尺度表达问题的研究,为建立并最终实现无比例尺的地理信息系统奠定理论和技术基础。本研究主要有以下内容。  相似文献   

8.
连续多尺度表达是当前地图制图领域中的热点问题之一,常规地图采用多级瓦片剖分、多版本存储技术实现空间多尺度表达,存在数据量冗余、跨级别不一致、瓦片间尺度跳跃大等问题。结合传统地图综合、多尺度表达数据结构和空间索引建立等多种策略,在目标数据模型中加入尺度维和操作信息,记录地图综合的过程和尺度变换,建立空间数据矢量金字塔模型。该模型离线综合获取多级基态尺度表达数据,确定每个目标的尺度表达空间范围,并通过面向对象建模技术将目标表达状态及其纵向关联关系、算子类型及控制参量等信息封装在多尺度目标中;同时,建立一端或两端控制的尺度变换结构。基于该模型可快速获取适应用户需求的连续尺度表达状态。  相似文献   

9.
以宁波市鄞州区为例,介绍了城市规划平台的构建,该平台集成了多源、多尺度、多时态的空间数据,能够实现跨部门、跨行业、多领域的空间信息的共享共用。  相似文献   

10.
首先分析了建立空间数据多尺度表达中基本空间关系统一表达模型的必要性及建模的基本思想,并用有序6元组作为空间数据多尺度表达中基本空间关系统一表达模型;其次证明拓扑关系表达模型RCC5模型、基于方向Voronoi图(DVDs)的方向群模型和Hausdorff距离的多尺度包容性,并将它们进行形式化表达应用于有序6元组中;最后证明有序6元组的多尺度包容性,并结合具体的实例验证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数字线划图(DLG)是数字城市中最重要、使用最广泛的基础地理数据,城市规划需要现势性强的城市大比例尺地形图,对于原有地形图的修测会使DLG在不同的生产工艺和不同软件平台下产生不同的图形数据格式,给规划平台的维护和GIS的入库造成不便。面对这一矛盾,使用VB语言编制转换程序,对DLG每个图元进行程序转换,结合安阳市的情况进行了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区域性城乡规划信息系统建设开展较晚,与城市级规划信息系统不同,其应用需求、数据构成、技术架构具有其独特性。结合新一轮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修编工作,开展全省城乡规划信息数据建库和应用平台的开发工作,系统根据区域规划的编制和研究应用需求,制定了面向未来区域规划工作需求的数据标准,集成了全省多源、多尺度、多时态的空间数据,实现了跨专业、跨平台空间信息的整合与共享。为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以及其他相关编制提供数据分析、规划决策支撑等服务,并预留未来与其他各类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接口。  相似文献   

13.
在对数字城市规划空间数据库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空间数据引擎ArcSDE作为GIS应用服务器与数据库服务器之间的接口,以ArcSDE为核心实现数字城市规划空间信息的空间查询与空间分析,对数字城市规划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实现支持高效的、海量数据的提取。  相似文献   

14.
基于提高城乡规划工作中城镇体系空间规划分析工作的准确性与效率的目的,本次研究提出了城镇势力闼划分、城镇职能识别、城镇规模等级划分定量分析方法。应用这些方法.基于ArcGIS 9.3系统平台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设计了基于GIS的城镇体系空间规划分析系统。本系统适用于当前城镇体系规划实践,解决城镇势力圈划分、城镇职能识别、城镇规模等级划分等3个核心问题。本系统在城镇经济腹地划分、行政区划调栏、经济协作区划定、中心城镇吸引范同的空间识别、中心镇判别、城镇体系结构识别等领域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从城乡规划空间数据目前存在的问题入手,着眼于未来规划业务对空间数据的需求,对城乡规划空间数据分类体系、数据建设标准和数据库建设的组织等进行了深入研究,试图建立一个标准统一、数据共享、技术含量高、服务于规划编制的城乡规划空间数据库,作为构建完善、优质、高效的数据管理模式与共享服务体系的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16.
以地理国情普查数据为基础,结合历史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规划成果数据,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空间叠置分析和形态指数测度方法,研究2004-2015年江门市主城区的空间形态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2004-2015年,江门市主城区的建设用地规模以低速度和低强度的模式平稳增长52.06 km2,增长幅度达到40.91%,总体发展方向为东北向。(2)2004-2015年,江门市主城区的城市发展模式先外扩后内充,城市形态先离散后聚集,城市边界先复杂后简单。(3)地理国情普查成果与多源规划耦合分析的结果不容乐观。虽然部分耦合指数还比较高,均达到70%以上,但是建设用地规划完成率还不到60%,用地指标留存的形势颇为严峻。  相似文献   

17.
主要探讨了大数据时代下的海南城乡规划研究,从空间大数据技术在城乡规划各个阶段的应用入手,讨论了空间大数据技术对海南城乡规划的影响,指出了海南城乡规划目前存在的问题,指明了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背景下海南城乡规划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王昌翰 《测绘科学》2012,(4):184-186,190
本文介绍了重庆城市空间数据生产管理现状、数据更新保障机制,着重介绍了综合运用全野外数据采集、规划管理成果、航空摄影测量、卫星遥感影像、缩编等手段更新系列比例尺空间数据的技术方法;针对院空间数据生产库(制图库)与应用库(GIS库)衔接不紧密的现状,提出了生产库与应用库双库存储模式解决方案,既解决了复杂生产数据的数据库管理问题,又满足即时向政府部门及社会提供地理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9.
Capturing spatial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can offer useful information for urban planning to promote reasonable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and allocate urban resource. Agent-based model (ABM) based on the modeling idea of “bottom-up” can offer the ability to simulate the complex individual behaviors that generate spatial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Previous ABMs were unable to be extended for simulation of spatial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at a fine scale due to the shortage of fin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urban environment and the calibration of agents' behavior. This study filled these gaps by proposing a genetic algorithm-ABM (GA–ABM) for fine-scale simulation of spatial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in a manufacturing metropolis. In this model, the employment and residential choice behaviors of agents were defined by the labor economic theory and discrete selection model. Multisource geospatial big data such as enterprise points-of-interest big data and building footprints data were used to finely characterize the labor market and urban environment to reflect the impact of agents' employment choices on their residential decision. Furthermore, the grid-scale population investigation big data were combined with the GA to calibrate the agents' residential decision behaviors. The proposed model was used in Dongguan, the typical manufacturing metropolis in China. As a comparison, the expert-experience-based method-ABM (EEBM–ABM) was also conducted by using the same data set.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the results produced by these two models, it was demonstrated that the model coefficient calibrated by GA could effectively reflect the agents' residential decisions. The calibrated GA–ABM is more capable than EEBM–ABM in simulating spatial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in a manufacturing metropolis. Hence, the proposed model can be used to simulate spatial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in a manufacturing metropolis which helps the urban planner to conduct scientific urban planning.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地理国情监测数据,结合同期城市经济、人口等统计数据,利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数据提取北京市建成区边界要素。采用地理国情与城市空间扩展相融合的监测分析模型及相关评价指标开展空间格局变化分析研究,揭示北京市2000—2017年间城市扩展的空间格局及其变化规律,并对其变化原因进行分析。其成果可为北京市科学规划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