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珠海市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62—2014年珠海市国家气候观象台地面气象资料,通过对多种气候舒适度计算模型比较分析,构造适合珠海的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评价方法,得到了珠海市城市气候和人居环境特点。结果显示:通过对温湿指数、风效指数和着衣指数进行本地化权重赋值得到的综合气候舒适度评价方法克服了单一模型的缺陷,体现了珠海微气候特征下城市化对人居环境舒适度的综合影响;珠海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总体上属于"较舒适"等级,其中12和3月是非常舒适的月份,7—8月是一年中非常不舒适的月份;珠海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呈下降趋势,向较不舒适区间靠近。  相似文献   

2.
根据河源市5个县区1960—2014年气象资料,利用综合考虑温湿指数、风寒指数、着衣指数等综合舒适度评价指数,采用线性趋势分析等方法,分析河源地区近55年旅游气候舒适度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河源地区旅游气候舒适度指数平均为5.5,旅游气候舒适月数平均达8个月,平均指数处于较舒适区,且整体上南部优于北部,最舒适期为10月,较舒适期为9、11月。55年来,河源地区年综合舒适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旅游气候舒适期长度有所增加,对旅游业的发展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利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以下简称巴州)12个国家气象站点1990—2019年的气象观测数据,采用温湿指数(THI)、风效指数(K)、着衣指数(ICL)以及综合舒适指数(CCI)对该地区的旅游气候舒适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巴音布鲁克适宜旅游的气候舒适期在夏季的6—8月,综合舒适指数呈单峰型,适宜期最短;南部五县(库...  相似文献   

4.
利用额济纳旗1960—2017年9月21日—10月31日气象资料,分析了最佳观赏期内人体舒适度指数、温湿指数、风寒指数、着衣指数、旅游气候舒适度。结果表明,近58 a来,研究区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呈上升趋势,相对湿度和风速呈减小趋势;胡杨林景区最佳观赏期人体舒适度指数、温湿指数、旅游气候舒适度指数呈上升趋势,风寒指数、着衣指数呈下降趋势;旅游气候舒适度、人体舒适度指数、温湿指数均与平均气温、最低气温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风速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风寒指数、着衣指数分别与平均气温、最低气温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风速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气温升高是人体舒适度和旅游气候舒适度变化的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5.
基于中国15座主要旅游城市1960—2016年的气象资料,采用以温湿指数、风寒指数和度假气候指数为基础的综合气候舒适度指标,计算了气候舒适度指数,界定了舒适期,并对其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利川市舒适期为4—10月,多年年均综合舒适日数为153 d,占全年总天数的42%,近60年,舒适日数呈显著增多趋势,不适日数呈减少趋势;2)综合舒适期以25°N为界,以北随纬度降低而增加,以南反之,综合舒适日数随纬度降低呈现减少趋势;3)综合舒适期随海拔高度的增加,有推迟的趋势,综合舒适日数以2500 m为界,之下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加,之上明显减少;4)30°N附近综合舒适期基本在4—10月,综合舒适日数基本保持在150 d左右。  相似文献   

6.
商城县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的大别山北坡,旅游资源丰富。为使商城县的旅游气候资源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根据商城县1958-2017年60年气象资料,选取气温、相对湿度、风速、日照4个对旅游气候舒适度有较大影响的气候因子,计算表征商城县各旬旅游气候舒适度的温湿指数、风效指数、旅游气候舒适度综合指数等级,并运用Mann-Kendall检验、通径分析等方法对计算出的各指数进行分析,为商城县开发旅游资源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商城县一年中各月旅游气候舒适度等级呈"W"型变化,舒适期长,不舒适期短。舒适期集中在春、秋季的4月上旬-5月中旬和9月下旬-11月上旬,不舒适期出现在冬、夏季的1月中下旬和7月下旬-8月上旬;2)温湿指数、风效指数、旅游气候舒适度综合指数舒适等级日数,开始呈现出显著的上升趋势,分别从2016年、1993年、1999年;3)影响商城县旅游气候舒适度的气候因子首推温度,其次为相对湿度和日照,而风速对商城县旅游气候舒适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提升旅客在广州旅游时的舒适体验,并为当地旅游资源产业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广州市5个国家级气象站的常规气象资料计算温湿指数(THI)、风效指数(K)、穿衣指数(ICL)和综合舒适度评价指数(CCI)。揭示广州气候舒适度区域性等级差异、多时间尺度变化和全年舒适期时段的特征。【结果】 从温湿指数(THI)、风效指数(K)和穿衣指数(ICL)来看,广州市北部地区较南部地区的舒适感更高,极闷热持续时间更短,天气转凉的节奏更快;上述3个指数的四季均值年际变化表明广州市有偏热的趋势。综合气候舒适度评级指数分析表明,广州市的春、夏、秋3个季节的舒适度有转差趋势,冬季的舒适度有提升趋势;另外,广州市属于冬适型城市,冬季无寒冷,以舒适到较舒适为主,夏天闷热很不舒适,春秋为过渡季节较舒适。【结论】 广州气候舒适具体时段为10月上旬—5月上旬,舒适至较舒适日数年平均可达205.66 d,且广州市北部地区较南部地区气候舒适时段更长。  相似文献   

8.
根据1966—2015年贺州市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50a的气象资料,利用温湿指数、风效指数、着衣指数和综合舒适度指数对贺州市50a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贺州春季属于较不舒适到较舒适范围,但绝大部分年份属于较舒适范围,夏季属于较不舒适级别,秋季指数属于较不舒适向较舒适的过渡季节,冬季属于较不舒适到较舒适的范围,冬季舒适度在变好,具体表现为6至8月的是一年中非常不舒适月份,3月、4月以及10月属于比较舒适月份,11月份,是全年中最舒适的月份,其余月份舒适度一般。  相似文献   

9.
利用芦山1981~2020年气象观测及生态质量监测等资料,计算出近40年及各月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结合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评价其旅游气候适宜性。结果表明:4~11月为芦山县人居环境气候舒适期,负氧离子等级高;近40年气温呈增加趋势,相对湿度和风速呈减小趋势;温湿指数呈上升趋势,风效指数呈下降趋势,人居环境舒适度增加,NDVI缓慢增长;温湿指数、风效指数均与平均气温呈显著正相关,与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说明气温升高、相对湿度减少是气候舒适度增加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基于兰州市1981—2010年的气象观测资料,采用温湿指数、风效指数和着衣指数3个指标,对兰州市旅游气候舒适度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兰州市全年旅游气候舒适期可达7个月,旅游最舒适月份从5月持续到9月,不适宜期主要集中在冬季的1月、12月。结合2010—2014年兰州市旅游客流量年内变化数据,划分了兰州市旅游淡旺季和客流量月指数;综合分析客流量月指数与三个指数关系得出:客流量年内变化与气候舒适度呈明显的相关性,客流量月指数与温湿指数、风效指数呈正相关,与着衣指数呈负相关,且3个指数与客流量月指数相关性较好,都在0.7以上。  相似文献   

11.
利用宁波四明山区域气象观测站逐日和逐小时气象要素观测资料,分析该区域气候条件,并以舒适度指标等评估其气候生态。结果表明,1961—2017年四明山区域气温持续上升,降水增多,日降水峰值集中在16—18时且未出现明显变化,小风日数增多,气候适宜日数明显增加。气温是影响该区域人体舒适度的主因,其次是相对湿度和风;春秋舒适日数多,气候温润,日晴夜雨特征明显;夏季凉爽,是理想的避暑休闲胜地;年舒适时数高山与平原相近,但季节差异明显,夏季高山地区非常舒适,其他三季平原更舒适。区域气候模式结果显示,未来四明山区域气温继续维持升高趋势,降水有所增加,极端高温事件增多,极端低温事件减少,人体舒适日数呈减少趋势,春、秋季略增加,夏季减少明显。  相似文献   

12.
1966—2018年秦皇岛气候舒适度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66—2018年气象资料,采用气候舒适度评价及趋势分析方法,对秦皇岛地区近53 a气候舒适度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秦皇岛北部山区、中部平原和东南沿海三个区域的气候舒适度变化趋势一致,存在空间差异性。整体上,秦皇岛气候舒适度以舒适至冷凉特征为主,各区域舒适和较舒适等级占47%—49%,冷不舒适等级占34%—37%,炎热及更热不舒适等级极少。近53 a,夏季、冬季气候舒适度均呈增暖趋势,冬季增暖幅度大于夏季。热不舒适日数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激增且持续偏多,寒冷不舒适日数呈逐年代减少态势;在空间上,热不舒适日数随着测站高程和纬度的降低而增多,寒冷不舒适日数与之相反。5—10月气候舒适或较舒适,秦皇岛全域皆为旅游、疗养适宜期;7—8月无酷暑,“微热”的天气为人们提供畅游大海的有利气象条件;3月、4月和11月气候偏冷凉,是户外登山的大好时机;12月至翌年2月寒冷不舒适,不适宜大众旅游疗养,适宜开展冰雪旅游活动。因此,可以认为秦皇岛全域、全季皆适宜旅游,由此为秦皇岛市旅游开发与规划及研究气候变化对旅游业的影响提供依据,为来到“秦皇山海、康养福地”的康养群体提供生活和出游气象服务指导。  相似文献   

13.
根据巩乃斯、和静站2009—2018年6—8月的逐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相对湿度、风速等气象观测资料,采用对比分析、通径分析及模糊综合评价等方法对巩乃斯地区夏季避暑旅游气象资源优势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巩乃斯夏季气候凉爽、湿度适宜、风速不大,人体感觉凉爽、舒适,适合避暑旅行。人体舒适度与空气温度呈显著正相关,与相对湿度、风速呈负相关,且气温对人体舒适度指数的影响最为明显。夏季总体气候舒适度较好,7月舒适指数最高,8月次之,6月最低。对巩乃斯地区避暑旅游气象指数的研究,可为旅游气候资源的综合开发、避暑旅游活动的合理开展以及避暑旅游品牌的打造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涠洲岛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涠洲岛1956~2011年的气象资料,采用温湿指数(THI)、风效指数(K)和着衣指数来作为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指标,对涠洲岛的气候特点、人体舒适度、着衣指数及影响旅游的气象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涠洲岛的旅游舒适期为7个月,舒适月为10~4月;涠洲岛的着衣指数为1~3级;影响涠洲岛旅游的不利天气因素主要有热带气旋、大风和雾等。  相似文献   

15.
利用1969—2018年气象观测资料对金华市年、季尺度的舒适度和冷/热日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金华市全年和各季节的平均有效温度均呈显著上升趋势,2000年前后稳定超过平均值且上升趋势增加;年均气候倾向率为0.67℃/10 a,各季节的上升趋势不同,其中冬季最大,夏季最小。暖冬或冷冬的概率呈先增后减再略增的N型变化趋势,热夏或凉夏的概率呈弱增加趋势。舒适期呈双峰型分布,主要集中在4—6月和9—10月,其中5月的舒适日数最多。舒适期的50 a平均初、终日分别为4月4日和11月8日,随时间推移,初日呈显著提前趋势(约5.7 d/10 a),终日呈显著延后趋势(约4 d/10 a),气候舒适率总体呈不显著的弱上升趋势。年舒适日数和热日数呈显著增加趋势,分别为5.08 d/10 a和2.31 d/10 a,冷日数呈显著下降趋势,达7.39 d/10 a。整体来看,金华市冬季气温较以往更为温暖,夏季更热,春季舒适时间明显增多,秋季的冷不舒适体感时间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6.
利用甘肃省平凉市7县(区)气象观测站1961—2010年50a气象资料,采用温湿指数、风寒指数和着衣指数指标,对平凉7县(区)各月旅游气候舒适度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平凉市7县(区)旅游气候最舒适期为每年的5~9月,较舒适期在4月和10月,不舒适期静宁、庄浪、华亭为4个月,主要分布在冬季及秋末(1~2月、11—12月),崆峒、灵台、泾川、崇信为3个月,分布在冬季的1、2、12月。由于地理位置和海拔高度的不同,平凉旅游气候在东西南北方向上有着一定差异,在东西方向上差异尤其明显,一年中舒适度年指数自西向东呈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17.
2011年深圳人体舒适度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深圳多个区域自动气象站资料,采用考虑了气温、风速、相对湿度等要素的人体舒适度计算方案,计算了深圳地区的人体舒适度指数以及不同舒适等级天数,分析了城市地形地貌、路网密度和人口密度等因素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深圳地区沿海比内陆舒适,全市全年舒适天数为7-9个月,夏季感觉热的天数约为2-3个月,冬季感觉冷的天数大部分地区为30 d左右。从不同地区人体舒适度指数的日变化特征来看,夏季比冬季更易受地理位置和下垫面等因素影响。地形地貌、海陆分布、城市规划等地理因素对人体舒适度均有一定影响,相关分析表明海拔高度、道路占地面积和人口密度与热-炎热日数呈对数关系。但在深圳的东部人口稀疏和道路占地较小地区也并非舒适宜人,也会出现较多炎热天气,这与该地区年平均风速相对微弱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8.
利用1961-2017年成都市西部邛崃国家气象观测站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日平均风速、日平均相对湿度和日最小相对湿度计算逐日人体舒适度指数及白天和夜间舒适度指数,并通过线性倾向估计方法分析近30年邛崃市人体舒适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30年邛崃市没有暑热和寒冷天气,人体舒适度日数舒适级别日数最多,其次是冷不舒适级别日数,热不舒适级别日数最少;年平均人体舒适度指数呈现较小的上升趋势;舒适日数集中在春季、夏季、秋季三个季节;热不舒适日数和舒适日数21世纪初期相比20世纪90年代有所增加,冷不舒适日数有所减少;近30年白天人体舒适度指数有着较明显的升高趋势,夜间人体舒适度指数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9.
利用1961-2017年岳阳市国家气象观测站日平均气温、日平均相对湿度和日平均风速资料计算逐日人体舒适度指数,并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方法、Mann-Kendall趋势检验及小波分析法分析年平均指数和各等级日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612017年岳阳舒适日数最多,冷不舒适日数次之,热不舒适日数最少;岳阳较舒适的月份是5月和10月,最热不舒适的月份是7月和8月,最冷不舒适的月份是1月;近57年来岳阳人体舒适度指数数值显著上升,主要原因是受到冷不舒适日数减少、舒适日数和热不舒适日数增多等因素共同影响;各月份不同级别日数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冷不舒适日数减少、舒适日数增多的变化在3月最明显,舒适日数减少、热不舒适日数增加的变化在7月最明显;岳阳春、秋、冬三季越来越暖,而夏季变得更热;岳阳人体舒适度各级别日数呈现出显著的周期变化,1991年冬季至1992年是岳阳人体舒适度发生突变的时间段;未来几年中岳阳冷不舒适日数将会比2017年的增加,热不舒适日数会先增加后减少,舒适日数将会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