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国外城市舒适性研究综述与启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城市发展中所关注的研究内容随城市所处的发展阶段和时代而变化。西方发达国家对城市舒适性的研究已经有长达70年的历史,而中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开展甚少,并且对国外城市舒适性相关研究缺乏全面的认识。首先系统梳理了国外研究中关于城市舒适性的理论基础、概念、内涵,及其与人口迁移和城市发展的关系,并对研究方法进行了介绍;其次对国外城市舒适性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的评述和研究趋势展望,进而提出,从城市发展前瞻性的视角出发,有必要在中国深入开展城市舒适性研究,并对如何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城市经济转型研究中借鉴城市舒适性研究理念和研究方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何金廖  彭珏  胡浩 《地理科学》2021,41(9):1525-1535
从城市舒适性理论出发,系统梳理了创意人才及其空间集聚过程的相关文献,构建了驱动中国设计创意人才空间集聚的城市舒适性指标体系,通过大数据方法从国内设计师社交平台站酷网获取设计创意人才的属性数据,运用地理集中指数、区位熵、负二项回归方法,深入剖析了中国设计创意人才的空间集聚特征与机理。研究表明:(1)中国设计创意人才及其创作在空间上呈现出显著的集聚现象,以北京为主的一线城市最为集中,但杭州、长沙、武汉、郑州这些新兴城市也表现良好,甚至超过部分一线城市;(2)城市舒适性理论在解释中国设计创意人才空间集聚时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其中文化环境、教育环境和自然环境是影响设计创意人才空间集聚的核心因素;(3)证实了西方创意阶层理论的部分结论,发现文化基础设施、文化遗产、文化旅游、高素质人力资本、温暖的气候与良好的空气质量是提升城市对创意人才吸引力的重要因子,同时发现科研投入对设计创意人才集聚具有明显挤出效应,并且西方学者普遍强调的生活环境舒适性因子对设计创意人才影响有限。为深入理解创意人才的空间过程及其影响机理提供了详实的实证案例,为地方政府改善城市创意环境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薛岚 《地理科学进展》2020,39(12):2129-2138
乡村舒适性(rural amenity)是国外乡村研究的一个重要概念,但在国内学术界一直缺少关注。论文通过对国外乡村舒适性研究的系统梳理,回顾和总结了国外乡村舒适性的概念内涵和4个研究热点:乡村舒适性评价体系构建及其效应,乡村舒适性、逆城市化与乡村重构,乡村舒适性与乡村发展,舒适性移民特征及其影响。通过对乡村舒适性概念的理论思考,进一步比较了“舒适性”和“舒适物”的中文翻译、乡村舒适性与乡村绅士化概念,以及乡村舒适性与城市舒适性的具体特征。最后,探讨了乡村舒适性概念对中国乡村振兴研究的启示。论文强调,随着乡村振兴的持续推进,乡村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对中国情境下的乡村舒适性展开全面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4.
吕拉昌  于英杰  栾惠 《地理科学》2022,42(1):115-125
城市舒适性对城市创新发展有重要影响,但对大都市区内部舒适性及差异性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较少。以北京市为研究区域,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城市舒适性与创新能力的关系。研究发现:① 北京市总体舒适性分布特点是以中心城区为核心,随着距中心城区距离增加,城区的舒适性水平逐渐降低。② 北京生态环境舒适性呈现从西北地区向东南地区逐渐递减的特点,而人工环境和社会氛围的舒适性由中心向四周地区递减,各区的舒适性水平在空间分布上呈集聚状态,高-高型聚类集中在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及丰台区,形成北京市“高舒适性”区域。③ 结合耦合协调度模型发现北京市除平谷区、密云区和延庆区,其他城区目前均处于高水平耦合阶段,海淀区、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丰台区的创新能力和舒适性发展耦合协调度较高,但北京市各区也存在舒适性与城市创新之间发展相对滞后问题。④ 北京城市舒适性与创新能力存在正相关关系,但不同舒适性要素对创新能力的作用不同,文化教育条件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强度最大,交通便利性和社会氛围对创新能力的作用次之。政策建议是要推进文化教育、交通条件等人工舒适性水平的相对均衡发展,提高各区的城市舒适性,以城市舒适性推动创新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中国城市舒适性的空间格局与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喻忠磊  唐于渝  张华  梁进社 《地理研究》2016,35(9):1783-1798
舒适性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基于城市舒适性内涵构建指标体系,利用均方差决策法测算中国286个地级城市的舒适性水平,并探讨其地域分异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城市舒适性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但级差化特征明显;城市舒适性水平呈现明显的东中西地带性梯度,东部高,中西部低;集群化分布特征突出,京津冀、山东半岛、长三角和珠三角为高值集聚区,低和较低等级舒适性城市趋于中西部山区、省际边缘区集中分布,形成四个连片低值集聚区。地理区位通过自然环境的地带性分异和东中西经济梯度主导着中国城市舒适性水平的整体空间格局;经济发展水平对城市舒适性水平发挥着决定性作用,第三产业产值占比、旅游业接待量分别通过供给和需求作用于舒适性;公共部门就业人数对中国舒适性水平的影响为负,与预期方向不符,表明大城市公共服务供给仍相对不足。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快速推进、新技术的升级应用以及资源、环境压力的日益加大,国内外诸多城市步入转型发展的轨道,城市转型研究日益增多,成为当前城市研究的前沿问题和各界高度关注的热点。本文以城市转型的内涵、研究进展为切入点,基于CiteSpace软件的关键词统计结果,发现国外城市转型研究从宏观上将研究区域纳入到国际贸易和经济活动,对心理健康、女性权力等社会问题的关注较多;而国内城市转型研究以经济发展等作为主题,注重经济区划、产业布局、城镇规划等问题,主要关注资源型城市的危机转型,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非资源型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型研究尚且不足,尚需进一步的拓展和完善。综合上述研究成果,继而对国内外城市转型的动力与目标进行回顾与梳理,并做出评述与展望。  相似文献   

7.
地理学视角下的城市棕地研究综述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棕地频现并已成为工业化与城镇化过程中的“毒瘤”。针对城市棕地研究空间视角缺乏和新型城镇化对老工业基地“改造更新与保护修复”的实践需要,在明确城市棕地基本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基于CiteSpace对2001~2017年Web of Science和CNKI期刊引文数据库中关于棕地研究的461篇英文和244篇中文文献,分析其发文数量、年度前沿热点、关键词、研究学科等知识图谱,梳理城市棕地空间识别方法、GIS空间数据库、评估体系、污染治理技术、景观规划设计、再利用机制及政策等方面的现有研究,提出地理学视角下的棕地再利用研究展望,即构建多学科交融的城市棕地研究框架、重视地理学视角下的棕地研究热点、完善统一的棕地概念体系、挖掘棕地空间识别方法及建立数据库、强化棕地再开发综合评价方法及指标体系构建、深入研究棕地再生模式与规划设计、注重典型城市和典型棕地再开发的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综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靳美娟  张志斌 《热带地理》2006,26(2):134-138,172
回顾了国内外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理论进展,主要评述了不同历史时期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理论观点.国外研究经历的形态研究、功能研究、人文关怀到空间机制的研究,反映出国外空间结构理论体系的日益完善;相比之下,国内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热点才不断增多,研究内容更加丰富多样.但在学科建设、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国内外仍然存在较大差距.最后提出了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发展方向和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9.
韧性思想的提出标志着城市研究者对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和实现模式有了全新认识,韧性城市是世界城市发展的主流方向.该文从韧性城市的内涵、指标体系、计量模型、应用研究和管理工具等方面梳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提出韧性城市的研究方向与侧重点.1)针对城市系统风险的不确定性,考虑城市系统复杂、混沌的特征,挖掘城市韧性的内涵;2)通过对城市系统扰动的分析,设计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韧性城市评价指标;3)注重韧性城市时空量化分析,通过韧性城市时空演化研究为城市系统共建共享提供科学依据;4)从区域视角分析城市的可浸性,促进区域城市环境系统的压力转移;5)注重实证研究的系统性,聚焦城市多案例分析与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10.
长江经济带研究综述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系统梳理了长江经济带研究的现状、重点和存在的问题。与长江经济带的政策关注度和战略定位变化相对应,国内对长江经济带的研究经历了3个阶段。现有研究主要关注三大问题:长江经济带的区域地理特征、发展基础评估和发展谋略。在梳理已有研究的过程中,本文发现学者对经济带的概念缺乏清晰界定,对经济带至少存在两种不同理解--一种强调地域范围,另一种侧重于区域开发模式。这两种理解背后是实证逻辑与工程逻辑两套话语的对立。此外,现有研究对于协同发展的标准存在分歧,对经济带内创新的培育与扩散关注仍然有所不足。  相似文献   

11.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传统粗放的城镇土地利用模式难以为继,控制城市规模、优化空间格局已成为当前国土资源管理的重点工作之一。城市增长边界(UGB)作为一种西方国家控制城市蔓延的技术手段和政策工具已逐渐被引入国内。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归纳演绎法,梳理并分析了国内外城市增长边界的理论模型、划定方法与实效评价,挖掘未来城市增长驱动力和增长边界制定方法可能的研究方向,为后续研究和未来其在中国的实践提供参考。结果表明:① 城市增长边界实证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源于古典单中心城市模型,由于国情不同,国内主要关注经济水平、产业结构和可达性对城市增长的影响,而国外在此基础上还关注公共政策和服务、外部性以及主体间的博弈对城市蔓延的促进或抑制作用;② 城市增长刚性边界划定主要以土地适宜性和承载力评价为基础,弹性边界可采用元胞自动机进行空间辅助模拟;③ 国外城市增长边界的实施效果具有地区差异性,国内目前还缺乏城市增长边界实施效果评价相关方面的研究。因此,城市增长驱动力后续研究应吸纳多源理论,识别不同尺度下其机理特征,探索宏观环境的情景变量对微观环境下“驱动力—城市增长”这一关系的影响。城市增长弹性边界制定需要考虑城乡土地利用转换背后不同情景下主体间的复杂博弈对用地转换在空间上分布的决定作用。为了保证政策的持续性和统筹区域发展,未来需要明确城市增长边界的管理机构,制定对应的法律条款和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2.
城市韧性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全球环境变化和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各种不确定风险成为制约城市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城市韧性作为一种城市风险治理的新思路,如何提高城市抵御、消解、适应不确定风险的能力,建设有韧性能力的城市,正成为当前地理学及其相关学科领域亟待探索的新课题。论文在概述城市韧性的研究缘起与概念内涵的基础上,从多种要素(人文要素、环境要素、灾害扰动)对城市韧性的影响、城市韧性框架、城市韧性评价及模拟研究等方面出发,对可持续发展视角的城市韧性研究现状进行探讨,并指出当前城市韧性研究在理论框架、作用机理、实证研究、差异性分析等方面仍存在诸多薄弱环节。最后,对城市韧性重点研究方向进行展望,即应以理论框架为引领,推动多目标、多层次、多视角的系统评价研究;以机理解析为支撑,实现城市韧性的动态模拟与决策预警的新突破;以实证研究为导向,继续加强多学科融合和探索城市韧性的应用模式;遵循差异性规律,实现城市规划治理从统一的“多城一策”向灵活的“一城一策”转变。  相似文献   

13.
马静 《地理研究》2019,38(5):1092-1102
基于活动主体的城市系统微观模拟可能在未来城市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通常受到微观个体数据稀缺的限制。空间微观模拟方法(spatial microsimulation)主要基于家庭、个人等微观分析单元,通过整合不同层面的数据源,如宏观汇总层面的人口普查统计表以及微观层面的家庭活动日志调查等,合成大样本微观个体数据集,可以在精细化空间尺度上对微观个体行为进行模拟研究。该方法在城市系统微观模拟、空间分析以及政策评估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在西方国家城市研究中的应用逐渐增多,但在国内较为缺乏。本文尝试对空间微观模拟方法的起源、三种核心算法,包括条件概率(conditional probability) 、确定性加权(deterministic reweighting)以及模拟退火(simulated annealing)进行介绍,并从国际层面综述该方法在城市研究,如收入与贫困、交通出行、健康等领域中的应用,为我国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城市物质空间更新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物质空间更新是城市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转型期的中国城市,物质空间更新的速度与范围正在逐渐加大,且深度作用于社会经济空间重构过程。本文首先全面总结了国内外城市物质空间更新的相关理论与研究成果,凝练了在城市物质空间更新背景、演替脉络、更新模式及策略方面的核心思想与评判方法,总结了城市物质空间更新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其次,从城市物质空间更新的空间判定与时空组织模式、建筑资产拆损、更新模式与综合评估、影响因素与机制定量研究方面对中国未来的城市物质空间更新研究进行了展望。最后,本文认为在新型城镇化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大背景下,有必要加强中国城市物质空间更新的系统研究、综合研究、动态研究和定量研究,进而为制定因地制宜的物质空间更新优化调控政策和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城市滨水空间转型发展是促进城市空间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方式,已成为当前国际城市更新与再开发的主要组成部分,相关研究也大量涌现,有必要进行归纳和总结。论文以Web of Science和Science Direct数据库1988—2020年间相关文章为分析对象,从滨水空间转型发展的过程、模式、动因与机制、效应等方面对其研究内容和主要结论进行了归纳分析。结果表明,国外滨水空间转型发展研究多采用定性方法对案例地开展描述性分析,研究主题从关注实践需求转向探讨深层次学术问题并逐渐多元化,研究视角越发强调人本主义和公平理念。最后,结合国外研究经验和中国实际指出:未来中国应转变研究视角和研究对象,重视不同区域多案例的对比研究,再现城市滨水空间转型的过程,模拟城市滨水空间转型的机制,全面评估城市滨水空间转型的效应,以优化和完善中国城市滨水空间的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16.
王晖  袁丰 《地理科学进展》2022,41(6):1053-1067
就业分布是城市空间结构的核心组成部分。当前,就业多中心化正在成为一个全球现象并主导着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范式转变,然而中国对这一主题的研究尚缺乏系统性探讨。论文在梳理中西方相关文献基础上,试图呈现城市就业多中心化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国内相关研究提供参考。首先,系统总结国内外城市就业集散与多中心化的地理格局与过程,重点回顾当前研究的共识与争论以及就业中心的生长动态与趋势。其次,从不同理论视角追踪城市就业集散与多中心模式演化的动力机制,关注空间政治经济学视角下就业多中心结构的形成机理,特别是空间规划与管治等制度因素和市场力量的相互作用。最后,从就业多中心化对城市空间结构、城市通勤的影响2个方面总结就业多中心化的空间效应。城市就业多中心模式演化为我们认知城市的空间增长逻辑提供了独特观察窗口,可以为中国城市转型与空间重构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7.
城市脆弱性研究评述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当前,脆弱性为可持续性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城市脆弱性是努力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急需开展的重要研究内容.基于国内外城市脆弱性研究文献资料的回顾,梳理了城市脆弱性概念、研究分类、分析框架、动力机制和评价方法.目前对城市脆弱性尚未形成统一的概念框架,缺乏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动力机制与调控的研究不足,缺少对城市耦合系统脆弱性的研究.未来,应在现有城市脆弱性研究基础上,建立综合、可行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综合评价模型,并注重典型区域的城市脆弱性评价,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国内外城市空间扩展研究评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闫梅  黄金川 《地理科学进展》2013,32(7):1039-1050
城市空间扩展是城市化过程的重要标志, 而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又是城市空间扩展最为直接的表现形式。随着全球城市化的推进, 城市空间扩展已成为国内外城市发展研究中的热点领域。国外城市空间扩展研究发端于20 世纪60 年代的计量地理革命, 中国城市空间扩展的研究自80 年代中期开始;2000 年以来, 伴随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城市空间扩展问题日益突出, 城市空间扩展研究逐渐成为热点, 有关研究成果更是大量涌现。本文根据国内外城市空间扩展研究内容的变化,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对比分析法, 从扩展形态、扩展模式、动力机制、模拟预测、效应与调控5 个方面对城市空间扩展研究进行了系统总结与梳理。在国外与国内比较研究与综合分类基础上, 重点评析现阶段国内相关研究的特点和不足, 并对中国未来城市空间扩展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