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中国地理科学学科体系浅析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新的国际和国内形势为地理科学带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中国学科及前沿领域发展战略研究(2021—2035)》地理科学的学科规划为契机,本文系统梳理了新时期地理科学的学科体系。根据地理科学现状和发展趋势,中国地理科学可划分为综合地理学、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和信息地理学4个二级学科,各二级学科下的三级学科也基本成熟,有些三级学科下的四级学科名称也在普遍使用。我们希望以这一新的学科体系为支点,完善地理科学的学科分支,推动地理科学框架下新兴学科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于新时期国际及国家的战略需求。  相似文献   

2.
中国地理学的二元结构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刘云刚  许学强 《地理科学》2008,28(5):587-593
中国地理学的发展成就有目共睹,但是,在繁荣的表象背后也蕴藏着许多问题,其中最突出是中国地理学的二元结构。中国地理学正在分化为以西方地理学理论和方法论为指导的"外生地理学"和根植于本土实践的"内生地理学"两个部分,而这两个部分之间缺乏交融。中国的内生地理学需要用科学的实证方法进行规范,而外生地理学也需要更扎实的本土实证来进行充实,这其中尤其需要关注建设的是区域地理学。中国需要发展基于本土实证,同时使用科学方法的地理学研究。这是社会发展对地理学的需求所在,也是地理学学科发展之需。  相似文献   

3.
地理计算是地理信息科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主要研究地理信息科学的方法学问题, 内容 包括建模、算法、计算体系和一般方法学问题。本文介绍了地理计算的五个前沿问题: (1)地学数据 挖掘从地理学问题出发, 对各种数据作地理学的模型处理和结果计算以发现地理知识; (2)空间运 筹在地理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它的算法更加简单严密、精度也更高; (3)多自主体系统模拟已经 成为地理学科学研究中除归纳和演绎之外的第三种重要研究方法; (4) 离散空间的定性计算是进 行地理空间计算的必要基础; (5)本体论的发展是地理信息科学乃至整个地理学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地理学的特征与任务   总被引:32,自引:4,他引:28  
地理学是“探索自然规律,昭示人文精华”的一门学科,具有综合性、交叉性特点。20世纪80年代以来,地理学在全球环境变化研究计划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地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已经成为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基础。起源于全球环境变化研究,并结合了社会科学研究的“未来地球”研究计划,代表了新时期地理学发展的方向。当代地理学研究方法已经从勘察、观测、记录、制图等传统的研究方法向空间统计、对地观测、GIS、室内外模拟、建模、决策系统等现代科学方法转变,逐渐走向综合性、定量化;随着地理学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更加综合,地理学研究议题变得更为综合和多元,吸引了更为广泛的学科参与,地理学视角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得到重视,概念和工具所属的学科边界正变得模糊。新时期的地理学正在走向地理科学。中国是研究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一个理想的地理科学试验场所,中国地理科学未来的发展需要以综合的角度加深对人地复杂系统全面而综合的理解,需要加强全球性问题的研究,全面提升中国地理科学国际化水平,普遍提高先进技术解析地理现象的能力,系统实现地理科学的社会服务价值,促进中国从地理学大国走向地理学强国。  相似文献   

5.
刘云刚  李志刚  黎斌 《地理学报》2014,69(8):1224-1233
中国人文地理学研究需要走出“精致的平庸”,走向“精致的创新”.而要实现这一点,关键是要厘清当前研究中学术与应用间的梗阻,使学术研究回到创新的源点:理论与现实的相互激发,并破除对西方人文地理研究的模仿和迷信.为此,需要借鉴西方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成果与方法并使之根植于本土的问题和制度;需要完善本土研究机制,包括区分学会和协会、区分学术和应用、区分学术地理和应用地理;要倡导真正的科学精神,对已有研究保持批判性;让知识体系保持高度的开放性,并适应本土知识生产的需求;让研究实事求是、根植于地,在理论与现实之间深度交流.只有这样,中国人文地理学方能实现知行合一,走出殖民地理的陷阱,走上真正自主的知识生产之路.  相似文献   

6.
西方地理学思想经历了启蒙主义时代、实证主义时代、马克思主义和人本主义时代,目前又进入后现代主义时代.地理学思想的每一次转变都反映了环境和社会的格局和过程变化,应社会之需而生,并受当时整体学术思潮的影响.先后出现的各种地理学思想并非简单地后者否定前者,地理学思想的多样性正如地理本身的多样性一样,既是合理的,也是有益的.对西方地理学思想的借鉴是现代中国地理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源泉,但要运用之、发展之,则必须理解之,且结合中国的国情消化之.这就需要对各种地理学思想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需要了解其产生的社会背景和知识环境.  相似文献   

7.
地理学:从知识、科学到决策   总被引:34,自引:16,他引:18  
傅伯杰 《地理学报》2017,72(11):1923-1932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要素或者地理综合体空间分布规律、时间演变过程和区域特征的一门学科,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交叉,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和区域性的特点。随着地理信息技术发展与研究方法变革,新时期的地理学正在向地理科学进行华丽转身,研究主题更加强调陆地表层系统的综合研究,研究范式经历着从地理学知识描述、格局与过程耦合,向复杂人地系统的模拟和预测转变。在服务国内重大需求和国际全球战略过程中,地理学正在扮演愈发重要的角色,在新型城镇化、生态环境保护、水土资源管理、地缘政治等领域拥有广阔发展前景。中国地理学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需要紧紧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创新发展综合性的理论、方法和技术,逐步形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深远国际影响的地理科学体系,为中国和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8.
张丕远 《地理研究》1991,10(2):99-102
90年代地理学将如何发展,这是每一个地理工作者关心的问题。世界是发展的,我们不可能准确地描绘一幅90年代的图像,但是根据学科性质和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的需要,我们可以而且也必须估计基本方向。90年代地理学将在正确处理人地关系这一科学原则引导下,积极响应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四大问题的挑战,为此需要渗透到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际政治关系的更多领域中去,发挥自己的综合性、地域性功能去解决实际问题和发展自己的理论。为了迎接90年代的挑战,我们必须有一个对地理学问题的新思考,回答地理学发展的若干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9.
知识经济时代的区域地理学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地理学研究充分体现了地理学的地域性和综合性,并不断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结合起来综合研究区域中出现的务种实践问题。知识经济的来临将从多方面影响区域地理不研究,也将为其提供新的研究领域。因此,区域地理学需要创新、扩展自身的研究领域并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文章探索性地提出了知识经济时代区域发展的四大驱动力和区域地理学的创新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的科学,既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又是城市科学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为中国城市地理学乃至世界城市地理学的发展提供了直接的营养。回顾过去几年中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归纳起来呈现如下几方面的特点: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与国家经济建设的热点总体同步;在城市化、城市群/圈等领域积极参与国家战略和城市建设实践;强调定量和计量手段的科学研究悄然成为潮流;积极开辟和强化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的新基地、新力量;以更开放、更创新的视野,积极开创前沿性、战略性的新研究领域;推出年青人等计划初现成效。与国外相比,中国城市地理学在城市化和城市体系研究方面已形成自己的独特理论,并具有高度的实践性,中国城市地理学更好地实现了从知识生产到知识应用、反馈、知识再生产的良性循环。展望城市地理学的学科发展趋势,中国城市地理学在城市化加速的今天,认识城市、改造城市的道路仍任重而道远。为此我们一方面需要面向城市化背景,进行中国城市地理学理论和实践的战略思考,缩短中国城市地理学与主流的城市地理学的距离,通过大人文与大科学交融进行城市地理学方法论的建立和完善、国际视野和地方行动;另一方面需要面向国家“十二五”等近期发展目标和重点,积极的设计和执行中国城市地理学近期行动计划。  相似文献   

11.
Recent viewpoints concerning the state of research in transport geography have touched on the issue of insularity and the need to bridge the divide between the largely spatial–analytical or quantitative research in transport geography and the critical or qualitative research prevalent in urban, economic, and most other subfields of human geography. Transport geography has been criticized by some for being a quiet corner of our discipline that has lost its centrality largely because it remains within the analytical framework of the 1960s.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se sentiments by reexamining recent transport-oriented research in highly cited geography journals to assess the degree to which the qualitative–quantitative divide exists within transport geography and between transport and other subfield in human geography, as well as to explore issues of productivity and centrality of transport-oriented research in geography. Results indicate that geographical research involving transport topics is much more prevalent and reflects a wider range of epistemological and methodological approaches than is frequently assumed. Nevertheless, there is still a considerable divide between “mainstream” transport geography and other human geographical research that necessitates much more interaction between transport and other subfields and greater incorporation of alternative research approaches within the mainstream of transport geography. To that end, we propose a preliminary critical transport geography research agenda that is open to a variety of methodological approaches, including quantitative analysis.  相似文献   

12.
地理学综合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综合性与区域性为地理学的两大基本特点。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我国地理学家关于地理学综合研究及其意义的有关论述,并指出了我国在地理学综合研究上的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如地理学综合的内涵不够宽广,地理学综合的思维方式有欠缺,从过程和机理角度进行地理学综合的研究较为薄弱,以及地理学综合的手段偏于定性和单调。然后,针对这些问题,对地理学综合的内容和综合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并从地理信息科学等角度对地理学综合的新手段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Much recent feminist geographical scholarship emphasizes the utility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yet, a significant proportion of feminist research in geography is quantitative. Geographers' engagement with the ideas of feminist theorists has shed new light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pistemology, methodology, and objectivity, which in turn has facilitated a reexamination of feminist uses of quantification. In providing a context for the debate over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methods, we argue that each has a place in feminist geographical research.  相似文献   

14.
地理学的实证主义方法论——评《地理学中的解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蔡运龙 《地理研究》1990,9(3):95-104
一门科学的独立性,除了取决于其特定研究对象——即研究什么——外,还必须依赖其方法论——即如何研究。各门科学在发展过程中无不关注这两个方面的深入和提高,地理学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5.
国外地理学对公共卫生问题的研究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云帆  黄贤金 《地理研究》2021,40(9):2638-2656
在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持续发展,全球变化和全球事件轮番冲击的背景下,公共卫生研究不断深化,已发展为全球性的跨学科议程及研究热点。回顾相关文献发现,国内外地理学对公共卫生问题的研究在数量上均经历了缓慢上升、加速上升和当前的快速上升阶段,但切入角度和关注议题存在差异。本文通过梳理国外地理学对公共卫生问题的研究,对这一领域概念、理论、方法的发展及热点进行归纳总结和综合评述,探讨健康老龄化、健康不平等、融合健康考量的城市规划等议题下现有研究的主要争议、前景及其对国内研究的启示,尤其指出气候变化和传染病大流行等外部压力下暴露出的地理学研究契机,以期拓展视野、聚焦问题,为国内地理学者参与公共卫生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A scientific delineation of geographical boundaries reflects the cognitive level of scientific abstraction and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spatial variation of geographical objects and is a basic scientific issue of geograph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arth system science, this study first explicates the core issues (e.g., basic concepts, scientific contents, and basic properties) of geographical boundaries. Based on the principles of scientificity and systematicness, we then classify geographical boundaries in terms of intrinsic mechanisms, extrinsic appearance and scientific attributes. Furthermor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thematical connotation and representation methods of geographical boundaries,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raditional and modern methods for geographical boundary delineation. Finally, we present a framework for a “geographical boundary model” with an integration of qualitative, quantitative, and positioning methods. Focusing on geographical boundary (a basic theoretical problem in geography), this study engaged in concept definition and method analysis, with the findings enriching the theory and methodology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  相似文献   

17.
理论地理学的内涵认知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从理论地理学的科学地位出发,介绍了近代理论地理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些主要观点和其所具备的特点,最后对理论地理学的基本内容进行了归纳。  相似文献   

18.
Although the term “historical geography” has been the subject of a sustained and critical debate, that of “geographical history” has not. Usage of the latter term has been variable and the epistemological status of geographical history has been ambiguous. An examination of the usage of the term “geographical history” during the past 100 years or so reveals both that it has been employed little but confusingly and that there have recently been calls for its wider adoption. Two key themes are identified in the literature: first, that of geographical history as the study of changing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s; and second, geographical history as the study of geographical (in the sense of physical environmental) influences in history. In theory it is possible to distinguish geography from history and historical geography from geographical history, but in practice it is often difficult to do so. Nonetheless, examining usage of the term matters as a contribution to the history of ideas, and identifying its common usages allows scholars to communicate with mutual understanding.  相似文献   

19.
国际地理学发展趋向述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地理学作为一种理论思维是历史的产物,它的中心研究课题是随着时代的进展而不断变化的。因此要从发展观点来认识地理学。再则各国由于国情不同,地理学的发展也具有地域差异性。本文从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发展阶段和西方及苏联两大中心的主要地理思潮加以分析,说明了以上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