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南极绕极流(Antarctic Circumpolar Current——ACC)对风应力强迫存在两种响应,即正压过程的即时响应与斜压过程的延时响应.主要关注南极绕极流的斜压不稳定机制,即纬向风应力的增强导致南大洋等密面斜率加大,平均流更趋于斜压不稳定;斜压不稳定产生中尺度涡,使得平均流势能向涡旋能量(势能和动能)转化,造成了ACC体积输运在时间上滞后两年的显著减弱.ACC输运与纬向风应力的这种滞后反相关关系可以很好地解释ACC体积输运在近20a保持基本稳定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热带印度洋增暖对南极平流层极涡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双林 《中国科学D辑》2009,39(6):813-822
过去几十年,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全球大部分海洋,特别是热带印度洋,显著增暖.同时,南极平流层极涡呈现发展加深的趋势.以前的模拟结果显示,臭氧耗损的辐射冷却效应是南极极涡加深的主导因子,但模拟的臭氧耗损单独引起的南极极涡加深比实际观测到的要强.这说明有其他因子参与影响了南极极涡的趋势变化,其作用是部分抵消臭氧耗损的影响.是否热带印度洋增暖是其中的因子之一,这个问题还不清楚.利用4个大气环流模式,通过给定理想的、与观测到的强度相当的热带印度洋增暖强迫,进行集合试验,研究了这一问题.结果表明:热带印度洋增暖有利于南半球春、夏季极地平流层增暖、南极极涡减弱,于是倾向于部分抵消臭氧耗损的辐射冷却效应.这一结果能部分解释以前的模拟发现~臭氧耗损单独导致的南极极涡加深比观测到的要强.鉴于平流层变暖不利于极地平流层冰晶云的形成、遂有利于臭氧恢复,现在的结果暗示: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气候系统的内部动力调整过程将有利于南极臭氧洞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1991年度南极中山站的地磁资料,分析研究极夜(5、6、7月)及极昼(11、12月)期间S、SD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H、D、Z三个分量的S、SD在极夜期间的变化幅度都小于极昼期间的变化幅度,S在世界时UT6时左右出现极值。这是由于在5、6、7月的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太阳紫外辐射和X射线辐射减少,在11、12月太阳的直射点在南半球,太阳紫外线和X射线辐射增大,致使空间电高层等效电流发生变化所产生。  相似文献   

4.
杨友华 《地球物理学报》1997,40(02):280-284
利用1991年南极中山站的地磁资料,分析研究了极夜(5,6,7月)及极昼(11,12月)期间地磁场的变化规律及特征.结果表明,极昼期间的S出现的双峰现象要比极夜期间的明显的多,S是叠加在S之上的极盖区地磁场静日变化;极夜期间的Sq,Sq和SD的变化幅度小于极昼期间的变化幅度,大约是极昼期的1/3,SD大约是极昼的3/4.这主要是由于极夜期间太阳的直射点在北半球,在南半球太阳的波辐射少;极昼期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太阳的波辐射增大,致使空间电离层等效电流强度发生变化产生的.  相似文献   

5.
利用1991年南极中山站的地磁资料,分析研究了极夜(5,6,7月)及极昼(11,12月)期间地磁场的变化规律及特征.结果表明,极昼期间的S出现的双峰现象要比极夜期间的明显的多,S是叠加在S之上的极盖区地磁场静日变化;极夜期间的Sq,Sq和SD的变化幅度小于极昼期间的变化幅度,大约是极昼期的1/3,SD大约是极昼的3/4.这主要是由于极夜期间太阳的直射点在北半球,在南半球太阳的波辐射少;极昼期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太阳的波辐射增大,致使空间电离层等效电流强度发生变化产生的.  相似文献   

6.
采用大涡模型对L形和U形三维钝体建筑物的绕流特性和风压分布特性进行数值研究。考虑平均和脉动速度入口边界,在雷诺数为1.5×10~5~7×10~5条件下,对2种钝体的9种分析工况进行瞬态动力分析,并将计算结果与已有研究进行对比。研究表明,钝体绕流对周围流场影响的强弱程度依次为尾流区、屋顶区、来流区,影响大小随着流场与钝体之间距离、钝体建筑高宽比、离地高度的增大而减小,且对来流区0.25H、屋顶上部0.4H、左右两侧0.5H、尾流区2.0H范围内流场的影响最大;钝体迎风面风压分布比较均匀,而侧面、背面和顶面受绕流涡旋的影响较大,平均风压分布较为复杂,并与脉动风压分布具有类似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对结构抗风设计与建筑风环境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对一个非地转线性浅水模式的研究表明,当背景场为大尺度径向地转流Vg时,在山地或海岸附近可以形成一类中尺度边界急流,其特征宽度为Lc=L0(c0/Vg),式中c0=(gH)1/2为考虑了密度垂直差后的重力波波速,L0=c0/f为Rossby变形半径,f为柯利奥来参数。一般来说,Lc的量级在大气和海洋中分别为百公里和几十公里。由于大尺度地转流是形成这类中尺度边界急流的重要条件,因此从这一观点看,在大气中的这类急流,在亚洲东部一般只能在春末或夏季出现,因为在这些季节,在这一地区盛行大尺度的西南或东南季风。对海洋,这类中尺度边界急流可以出现在海洋的东西两岸,不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即是一类半永久持续系统。  相似文献   

8.
对一个非地转线性浅水模式的研究表明,当背景场为大尺度径向地转流Vg时,在山地或海岸附近可以形成一类中尺度边界急流,其特征宽度为Lc=L0(c0/Vg),式中c0=(gH)1/2为考虑了密度垂直差后的重力波波速,L0=c0/f为Rossby变形半径,f为柯利奥来参数。一般来说,Lc的量级在大气和海洋中分别为百公里和几十公里。由于大尺度地转流是形成这类中尺度边界急流的重要条件,因此从这一观点看,在大气中的这类急流,在亚洲东部一般只能在春末或夏季出现,因为在这些季节,在这一地区盛行大尺度的西南或东南季风。对海洋,这类中尺度边界急流可以出现在海洋的东西两岸,不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即是一类半永久持续系统。  相似文献   

9.
观测到的板块运动包含两种能量分布几乎相等的运动形态:极型场和环型场.纯粹的由热驱动的地幔自由对流不能预期和解释环型运动的产生.本文提出地幔混合对流理论,既考虑了热驱动的自由对流,也考虑了由板块自身激发的强迫对流.根据板块处于动力学平衡状态的观测事实,建立了相应的模型.数值结果表明,根据混合对流模型所预期的板块速度场,既能产生极型场,也能产生环型场,而且在空间分布特征及功率谱分布上与观测资料符合相当好.地幔物质的上升流动基本和洋脊对应,而下降流动和俯冲带对应.  相似文献   

10.
观测到的板块运动包含两种能量分布几乎相等的运动形态:极型场和环型场.纯粹的由热驱动的地幔自由对流不能预期和解释环型运动的产生.本文提出地幔混合对流理论,既考虑了热驱动的自由对流,也考虑了由板块自身激发的强迫对流.根据板块处于动力学平衡状态的观测事实,建立了相应的模型.数值结果表明,根据混合对流模型所预期的板块速度场,既能产生极型场,也能产生环型场,而且在空间分布特征及功率谱分布上与观测资料符合相当好.地幔物质的上升流动基本和洋脊对应,而下降流动和俯冲带对应.  相似文献   

11.
观测到的板块运动包含两种能量分布几乎相等的运动形态:极型场和环型场.纯粹的由热驱动的地幔自由对流不能预期和解释环型运动的产生.本文提出地幔混合对流理论,既考虑了热驱动的自由对流,也考虑了由板块自身激发的强迫对流.根据板块处于动力学平衡状态的观测事实,建立了相应的模型.数值结果表明,根据混合对流模型所预期的板块速度场,既能产生极型场,也能产生环型场,而且在空间分布特征及功率谱分布上与观测资料符合相当好.地幔物质的上升流动基本和洋脊对应,而下降流动和俯冲带对应.  相似文献   

12.

波诱导的孔隙流体流动是造成地震波速度频散与衰减的重要机制, 其中孔隙流体性质(尤其是黏度)是影响速度频散变化特征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研究孔隙流体黏度对速度频散的影响, 本文在饱和不同黏度流体条件下对2块低孔隙度砂岩和3块中孔隙度砂岩样品进行了低频应力-应变岩石物理测试, 获得了岩石样品1~3 kHz的杨氏模量、泊松比和衰减曲线.实验结果发现: 两种砂岩样品都表现出随着有效压力增加, 杨氏模量增加, 频散程度减弱的特征; 同时随着流体黏度增大, 频散梯度增大, 特征频率向较低频率移动.为了更好地解释不同流体黏度条件下的实验数据, 本文采用现有经典岩石物理频散模型对实测速度频散进行了描述.研究结果表明, 经典的Gurevich喷射流模型、Biot模型、White模型、Gassmann方程和BISQ模型在数值上和趋势上均难以定量刻画实测低频数据, 其预测结果存在明显的特征频率且中间过渡频段较小, 而实测速度则随频率的增大呈缓慢递增趋势, 且具有较宽的中间过渡频段.对于中孔隙度砂岩样品, 考虑Biot宏观流作用、软孔与软孔以及软孔与硬孔喷射流效应的扩展Gurevich喷射流模型能够给出与实验数据较为吻合的预测结果; 对于低孔隙度砂岩, 扩展Gurevich喷射流模型的预测结果也能在趋势上与实验数据保持一致.实验数据和理论模型共同指出归一化参数E(f)/E(1 Hz)具有提高储层流体预测与流体识别精度的潜力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