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超  李静  崔亮 《山东地质》2009,(5):9-10
临沂市地处沂蒙山区,山区、丘陵、平原各占三分之一。近几年,临沂市政府高度重视土地开发整理工作,自2003年以来,共实施国家级项目17个、省级项目12个、市级项目177个、县级项目1130个,争取国家和省级资金5.3亿元,投入市、县级项目资金6.6亿多元,项目总规模9.8万hm^2,新增耕地2.2万余公顷,新建新修灌溉水渠347.89km,  相似文献   

2.
《地下水》2016,(5)
根据地处沂蒙山区的临沂市水资源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开发利用状况等,分析了临沂市地下水开发利用及保护中存在的取水工程设施不完善、地下水污染定向富集、地下水动态监测站网不合理等几个问题,提出了问题解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临沂市地质灾害及隐患点的发育情况,总结了临沂市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一些好的做法,对临沂市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的发展方向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建立一套集远程自动测量和预警预报于一体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构想,对提高临沂市地质灾害监测自动化水平和预警预报效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李晓虎  陈军伟  曾亮 《山东地质》2011,(5):52-53,57
全面分析了当前临沂市建设用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结合临沂市作为全省"两型"社会建设改革试点城市这一背景,借鉴国内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方面好的做法,提出通过规划计划、城乡统筹、机制创新、舆论宣传4个方面共同推进,走出一条临沂特色的土地节约集约新路子。  相似文献   

5.
3月17日至24日,由山东省土地学会理事长李明启任组长的国家和省投资土地整理项目专家验收组一行8人,对临沂市莒南、临沭、平邑、郯城、蒙阴、沂水等6个县的7个国家和省投资土地整理项目进行了验收。专家验收组通过听取项目实施情况和监理情况汇报,实地检查工程建设,查阅内业资料,走访项目区群众,认为临沂市对国家和省投资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领导重视、措施有力、管理规范、成效显著,全部项目一次通过验收。  相似文献   

6.
临沂市地热资源丰富,开发历史悠久,开发企业较多,为科学管理地热资源,临沂市建设了地热井远程动态监控系统,实时监测水量、水温、水位、水压等数据,该系统自动化监测、操作简便,已经应用于市、县两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日常地热业务管理。  相似文献   

7.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成果对增强政府调控土地利用的能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在分析及评价临沂市开发区土地利用现状、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对促进临沂市土地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临沂市位于山东省南部,现辖3区9县,180个乡镇、办事处,1018万人,总面积1.72万km^2,山区、丘陵、平原各占1/3,面积、人口各占山东省的1/9。临沂市把开展土地开发整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落实土地基本国策,实现全市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重要措施来抓,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开源与节流并举,在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同时,努力搞好土地后备资源的开发利用。开展山、水、林、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临沂市规划局为了加强对城市规划区1:1000地形图的更新维护工作,保证城市规划区地形图的现势性,更好地为该市城市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优质高效地服务,决定对建设工程实行竣工测量。 该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山东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和《临沂市城市规划管理办法》及《临沂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日前,发出通知要求:  相似文献   

10.
自2001年以来,临沂市土地整理工作成绩丰硕。6年来先后争取到国家级、省级投资土地整理项目25个,总规模15723.3hm^2,预算总投资3.53亿元。项目的顺利实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广泛认可。一段时间以来,部分项目区出现了“重建设,轻管护”的苗头。针对此情形,临沂市国土资源局审时度势,强化了对工程管护工作的监管力度。通过精心组织人员,认真调研分析,多次与各区县国土资源局协调沟通。全市紧紧围绕“四个环节”,认真推广“四大模式”,建立健全了土地整理工程后期管护工作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1.
临沂市地处郯庐大断裂带中段,地质构造运动强烈,灾害易发区占全市国土面积的52.5%,地质灾害问题已成为制约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临沂市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连续6年保持地质灾害“零伤亡”,被国土资源部表彰为“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2009—2012年度临沂市9县3区统计年鉴和变更调查中11个相关指标数据的搜集,借助 MATLAB7.0软件平台,利用 BP 人工神经网络算法,算出2009—2012年度各县区土地利用集约度,并利用 BP 人工神经网络的预测功能,预测了2013年和2014年度土地利用集约度值,结果表明临沂市平均土地利用集约度水平正逐步从粗放利用发展到中度集约,兰山区土地利用集约度水平一直为高度集约,集约度居全市之首,罗庄区一直为中度集约,稳中有进。预计到2014年底,大部分县区在中度集约或以上,仅有费县、蒙阴2县为粗放利用。。  相似文献   

13.
以临沂市城市土地利用状况为对象,运用多目标综合评价法构建土地集约利用的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对各指标值进行无量纲化处理,然后进行加权综合评分,得出评价结果。将评价结果进行了横向和纵向对比,分析了临沂市土地集约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杨静  沈庆国 《山东地质》2008,(11):14-17
土地是发展之基,民生之本。临沂市人多地少,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面对资源硬约束和发展硬道理的双重压力,根本的出路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节约集约用地之路。近期对临沂市节约集约用地的现状、做法、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对进一步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的对策措施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5.
《山东地质》2009,(6):I0004-I0005
临沂市国土资源局是主管临沂市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规划、管理、保护与合理利用以及测绘行政管理的市政府工作部门。 近年来,该局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国土资源厅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保增长、保红线、保稳定”的工作思路,正确处理资源保护与保障发展的关系,努力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新机制,  相似文献   

16.
地下水动力条件变化是导致临沂市城区岩溶塌陷的诱因和动因,通过分析岩溶区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建立了临沂市城区岩溶地下水流数值模型,预测了2007年6月至2019年6月地下水水位时空变化过程。从流场拟合情况看,所建模型拟合效果良好,客观反映了地下水系统演化规律,可以用于岩溶塌陷预警预报,为岩溶塌陷地质灾害防治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7.
李涛  王步远  刘建伟 《山东地质》2011,(12):43-45,52
临沂市属于传统农业大市,耕地资源丰富,农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较大。近年来,该市始终把保护耕地放在经济发展的第一位,努力做到节约集约用地,用尽可能少的土地产出尽可能多的效益。但也存在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需深入思考与不断探索。该文对临沂市土地资源利用现状进行分析,查找耕地减少的原因及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8.
杨月 《山东地质》2014,(10):73-73
9月16日,中国金刚石之都揭碑仪式在临沂市蒙山旅游区山东沂蒙钻石国家矿山公园隆重举行。全国政协原秘书长、中国矿业联合会名誉会长朱训、中国矿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王家华、中国矿业联合会专职副会长陈先达、中国矿业联合会特邀顾问郭振西、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张庆坤、山东省矿业协会会长邵清纯、临沂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边峰、临沂市国土资源局党委书记、局长李彦普以及参加2014年中国矿业循环经济暨绿色矿山建设大会的部分代表出席了仪式。  相似文献   

19.
临沂市矿产资源丰富,具有种类多、储量大的优势,近年来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和利用成效明显,矿业经济已经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但是,资源后备不足、集约化开发程度不够、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难度大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针对这些问题,通过对临沂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研究,从加大地质找矿力度、加快矿业结构调整、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强化开发秩序监管、强化矿产地质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20.
李红娟 《地下水》2011,33(2):25+29-25,29
论述了影响临沂市地下水资源时空分布的主要因素,简要分析了全市地下水资源分布、变化特点.指出临沂市地下水资源分布不均衡.全市平均地下水资源模数为11.2×104 m3/km2,按流域分区:中运河区15.0×104 m3/km2,沐河区11.3×104 m3/km2,其他各区在6.0~9.4×104 m3/km2之间.按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