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转型下的煤炭产业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尤其在煤炭行业高集聚度地区更将对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巨大冲击,故对资源富集区集聚行业的提升发展急待研究。本文以贵州省毕节市煤炭产业为实例,通过人口数据、产业结构比例、煤炭产量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等指标的综合分析,探讨该市煤炭产业面临的社会经济与可持续性等诸方面问题,并提出煤炭资源富集地区提升发展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煤炭地质转型及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要求的精细化勘查,梳理以往研究中稀缺煤、稀缺煤种、特殊煤、特殊煤种的含义,指出了特殊用煤是基于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具有特殊工业用途的煤炭资源,其主要种类有液化用煤、气化用煤、焦化用煤以及特殊高元素用煤。本次特殊用煤资源评价以煤岩煤质评价为基础,以煤炭分级分质利用为目标,归纳了特殊用煤资源评价的关键技术指标、经济指标及评价参数,初步提出了基于煤岩煤质特征、资源分布、产业布局的特殊高元素用煤–焦化用煤–液化用煤–气化用煤的特殊用煤评价原则及评价方法,并对晋陕蒙3省的煤炭资源进行了分级评价,统计了75个国家规划矿区液化、气化和焦化特殊用煤保有资源/储量。认为新形势下特殊用煤的研究方向是修改完善煤炭地质勘查规范、制定煤炭利用的分质分级评价标准,按照煤炭利用工艺要求实现煤质和资源的动态评价。   相似文献   

3.
增长是数量的增加,是量变;发展,是质量的提升,是质变。囿于煤炭开发过程中的收益递减规律,煤炭资源有效供给不足和对煤烟型污染控制的法律约束导致煤炭需求受限,故而煤炭工业增长具有不可持续之特性。我国煤炭工业的持续增长已经付出了高昂的资源成本、环境成本和安全健康成本。煤炭产量的无序增长,开采技术低水平粗放式的外延扩张,将进一步破坏资源、环境。我国西部将会再现新的楼兰化景象,我们对此深感忧虑。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为:以煤炭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为基础,以环境容量为前提,以废弃物资源化为指导思想,以适度规模的循环经济为目标模式。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应以其不可持续增长——有限增长为约束条件。  相似文献   

4.
随着煤炭绿色资源的不断开采,位于煤炭开发利用全周期末端的矿井关闭\废弃问题逐渐显现,随之而来的关闭/废弃矿井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成为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在对我国废弃矿井现状统计分析的基础上,以能源开采造成的地下空间方位、形态差异化为依据,将关闭/废弃矿井地下空间资源分为采空区空间资源、巷道空间资源、硐室空间资源;探讨了空间资源作为能源存储场所的单一利用方式和多方向、多领域协同多元开发利用的关闭/废弃矿井地下空间资源利用方式;并由此提出了一种关闭/废弃矿井地下空间分类分级精准利用模式,构建调研分析、工程类比初判、模型构建详估和软件决策系统研发为主干流程的精准开发利用系统,通过精准利用模式与精准开发利用系统模型对单一和多元开发利用方式进一步分析,为关闭/废弃矿井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李志能 《湖南地质》2011,(10):44-45
湖南是以煤炭资源为基础能源的省份,煤炭资源约占全省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的85%和一次性能源消费总量的75%。煤炭作为热源和能源在湖南能源供给结构中处于绝对垄断地位。但是从湖南煤炭资源储量和当前煤炭消费量来看,湖南已是资源相对贫乏、自给能力不足的省份,随着湖南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炭能源生产增长的速度越来越落后于能源消费增长的速度,  相似文献   

6.
煤炭地质勘查工作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伴随煤炭行业绿色转型和新能源革命新形势,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向大地质、大资源、大生态方向拓展服务领域,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煤炭产业绿色安全高效发展提供坚实的地质技术保障,成为煤炭地质勘查产业转型发展必然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结合煤田地质勘查工作发展历程及现状、发展趋势,对煤炭地质勘查产业转型发展方向进行深入剖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进入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对生态保护和国家能源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重构煤炭地质勘查产业结构迫在眉睫。通过对煤炭地质勘查产业发展脉络的梳理,搭建了涵盖资源勘查、矿山建设、煤炭开采、矿山关闭等全生命周期的煤炭地质勘查产业链基本架构,包括煤系矿产资源勘查、矿山生产地质、地理信息与数字矿山、矿山修复与治理等四大板块。并对新的架构体系下不同阶段的煤炭地质勘查工作如何服务于矿山全生命周期、支撑煤炭资源绿色勘查和智能化开采对环境"近零损害"、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服务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正>2018年7月10日,从自然资源部召开的2017年全国矿产资源储量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我国多数矿产查明资源储量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速明显放缓。其中,能源矿产储量多数增长,金属矿产查明资源储量普遍增长,非金属矿产中萤石和石墨查明资源储量增幅较大,而钾盐则持续下降。2017年,我国能源矿产储量多数增长,页岩气增幅较大,石油和天然气增长缓慢,煤层气下降。煤炭查明资源储量增长4.3%,石油、天然气和页岩气剩余技术可采储量分别增长1.2%、1.6%、62.0%,  相似文献   

9.
淮南市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存在着经济和产业结构单一、后备资源不足、职工就业难等问题,同时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独具魅力的人文景观和地质资源,发展生态旅游是其实现持续发展的途径之一。本文在分析淮南发展生态旅游优势及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生态旅游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龙胜县矿产资源丰富,经多年的开发利用,基本形成了以滑石为龙头,辅以金、铅锌、温泉的资源开发格局。为了正确处理好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矿业经济与生态经济建设的关系,通过对龙胜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形势的调查研究,阐述了在规范龙胜县的矿业活动及调整矿业经济结构方面的思路。指出以矿山开采企业为主体的龙胜矿业经济体系,其资源开发利用层次不高,经济效益不理想,产生的环境影响也比较大。认为调整矿业产业结构,改变矿业经济不合理增长方式,已成为保障矿业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煤炭是我国主要能源,近年来其需求量猛增,产量持续大幅度增长.由于中西部煤炭资源丰富,煤炭开发战略西移步伐明显加快,但在资源开发中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新问题.本文结合中西部地区煤炭资源的基本特点,分析了目前煤炭资源大规模开发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了今后的解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从煤炭资源、煤炭生产现状入手,按照煤炭资源区划,分析了我国煤矿现有产能及其分布,按照区域煤炭产能估算公式,测算我国已查明的资源储量仅能形成65亿t产能,其中东部地区仅为8亿t。对影响煤炭产能的水资源、生态环境、安全集约化生产、运输、大气环境等多种约束条件进行研究与评价,估算出我国煤炭科学产能为38亿t左右。通过煤炭资源保障程度的分析,认为我国煤炭资源总体保障程度高,但是东部地区煤炭供需矛盾突出,资源保障程度较低,主要炼焦配煤短缺局面仍未得到缓解,认为加强东部和稀缺煤种找矿力度,合理勘查开发周边国家煤炭资源,是缓解我国东部煤炭供应紧张局面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和重要的煤化工原料,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煤炭地质勘查工作紧密结合国家战略需求,为国家探明了急需的煤炭资源,保障了国家煤炭能源供应。通过系统总结近年来我国煤炭地质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果,分析了当前新条件下煤炭地质工作发展面临的重大研究问题,明确了煤炭地质勘查工作定位,提出“1个理论、10个主要技术”的重点攻关研究思路,拓展了煤炭地质勘查工作的研究范围,对保障煤炭资源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好“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具有重要研究意义。研究认为:(1)新条件下煤炭地质勘查工作已由以保障煤炭能源资源安全为主发展为既要保障煤炭能源资源安全供应,还要为绿色矿山建设、矿山智能化开采与生态安全服务的煤炭生态地质勘查新阶段。(2)提出了煤炭地质勘查工作今后的重点是资源勘查与利用、地质条件评价与动态地质事件预警、矿山环境治理修复与生态地质层功能作用复原、地质条件改性等方面的10大重点攻关问题。(3)针对煤、煤系及煤盆地多能源多矿产资源赋存特点,需研究建立煤与煤系共伴生矿产协同勘查模式,在关注“煤”的同时,加大对煤系、煤盆地全域性的多矿产聚集规律和各类资源研究,推动煤、煤系及煤盆地多能源...  相似文献   

14.
7月14日,在湖南省地质学会召开的常务理事扩大会议上,来自省内地矿、有色、冶金、煤炭、化工、建材、核工业、黄金等部门及大专院校的专家、教授、学者就湖南地矿工作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进行了专题研讨。他们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南地质工作取得了辉煌成就,发现和勘查了一大批矿产地,为湖南经济建设奠定了资源基础。但是,近年来,不少矿产储量的增长幅度低于生产发展幅度,部分矿山已面临资源枯竭的局面。专家们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地勘投入相对减少,地质行业整体效益不高;片面追求经济指标的短期行为和管理上的单一经济手段抬头,存找矿和找钱关系上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山西省煤炭、煤层气资源概况、勘查开发现状的分析,结合多年矿业权管理的实际经验,提出了煤层气的开发一定要落实到以煤炭开发为主,积极推进改变当前煤层气的开发技术手段等对我省煤炭、煤层气今后发展的几点认识,并建议今后煤炭、煤层气两权"合二为一"。进一步加速推动我省煤炭、煤层气产业发展,并在全国形成引领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6.
如何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使煤炭地质勘探单位具有相当的资产、资金实力、一定的经营规模和市场竞争力、在较短的时期内迅速成长壮大起来,实施新一轮的产业结构和队伍结构调整,是解决煤炭地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总结近年来煤炭地质勘查理论和技术创新进展基础上,结合勘查工程实践经验,确立了"快速扫面、点面结合、综合勘查"的工作思路,充实了煤炭综合勘查模式的定义,强调煤炭与煤层气等共伴生资源的协调勘查,强调保障绿色安全勘查开发一体的开采技术条件的共同探查,提出了煤炭勘查综合模式构建原则和流程。通过典型勘查工程实例,系统总结了深部新区选择以"物探快速扫面、分析评价资源前景,钻探点面结合,有利区块重点勘查"为主,同时辅助多种勘查方法手段的煤炭综合勘查模式,突出剖析了其勘查技术手段的综合应用、有序实施和精细控制。   相似文献   

18.
刘志华 《中国煤田地质》2002,14(4):79-79,87
简述了煤炭地质单位结构调整的现状;依据“十五”期间国家对地勘单位企业化改革的要求,提出了煤炭地质单位“十五”期间组织结构,产业结构,产权结构和技术结构调整方向。  相似文献   

19.
我国煤炭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袁朱 《地球科学进展》2005,20(6):679-686
我国共有煤炭型城市63座,其中典型的煤炭城市31座,一半以上分布于东北三省和山西省。煤炭型城市的稳定及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有:经济结构单一,煤炭企业普遍亏损,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严重,下岗失业人员增多、社会矛盾突出,城市布局分散、功能弱化。实现煤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应遵循以下基本思路:①加强煤炭资源的综合开发与深度加工;②积极探索和发展非煤替代产业;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调整企业组织结构;④加强生态型城市建设。煤炭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有内部动力,还要有外部支持系统、相应的政策措施作保证,如建立煤炭型城市经济转型储备基金,运用政府补偿的财政支持手段,实施产业援助等优惠政策,尽可能减低各种税费支出,尽快将环境补偿费纳入资源补偿费的范畴。  相似文献   

20.
以南澳州WINTINNA煤炭勘查区为实例,选取以我国《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标准为勘查标准的《南澳WINTINNA勘查区详查地质报告》和以《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和矿石储量公布规范(JORC规范)2004)为标准的《WINTINNA煤炭资源量评述报告》作为对照,从报告结构、矿产资源量估算、煤炭资源量结果、资源量变化原因四个方面进行了详尽的对比研究,通过算理与算法对资源量变化原因进行剖析,深入阐述了以JORC标准为主导的国际资源储量估算领域的指导思想和国际通行估算方法,指出了国内外在煤炭资源储量估算领域的不同,对提高我国的资源储量报告在国外市场上的效力、实现国内外主要资源储量标准分类下该类型资源储量报告的快速准确映射和转换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