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3S"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查显节  邢立新 《世界地质》2000,19(4):402-407
土地资源管理缺少现势性的实时动态信息,故对“3S”技术迫切需求,详细地阐述了:“3S”技术优势和“3S”技术在土地资源中应用原理及应用现状,最后对“3S”技术在土地资源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今天的北京北三环路高楼林立,德胜门外北土城西路车流如水.路北,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大门正对面,有一栋六层高的办公楼被周围崭新高耸的楼群所环抱.这栋地质地球所的"地6楼"见证了60年来这片土地上的风云变迁. 一甲子之前,德胜门外是一片平坦的田野,连马路也没有.远远望去,只有两栋高楼孤零零地"耸立"在农田中,其中一栋就是这"地6楼",在我们的记忆里,它的名字是"华严里1"号楼,曾经德胜门外第一高楼,而今也是中国科学院当年"科学城"的仅存遗迹.  相似文献   

3.
"3S"技术在沙质荒漠化土地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通过建立以单位面积内风蚀地或流沙面积所占百分比、地表植被覆盖度和地表景观为指标的沙质荒漠化土地类型和以沙质荒漠化土地变化幅度为指标的沙质荒漠化土地变化类型分类系统,采用1975年MSS卫星图像数据和1987年、2000年TM卫星图像数据为遥感信息源和野外验证相结合提取沙质荒漠化土地类型的方法,在MAPGIS系统支持下,对位于鄂尔多斯高原和黄土高原接壤地带的1:25万《东胜市》、《榆林县》幅沙质荒漠化土地进行了1975年、1987年和2000年的动态变化分析,得出了1975年至1987年沙质荒漠化土地呈发展状态、1987年至2000年和1975年至2000年呈逆转状态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土地一级开发是指按照城市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功能定位和经济发展要求,由政府统一组织,土地一级开发主体实施,通过征地拆迁和市政建设,使建设用地实现宗地平整、市政配套的状态,达到出让标准的土地开发行为。概念很可能会让大家误认为土地一级开发就是简单的“七通一平”,  相似文献   

5.
吴曄  马亮 《湖南地质》2010,(12):92-92
管仲强化土地管理的第三个方面,就是盘活各类土地资源,大力提倡种植经济作物和发展畜牧生产,因地制宜广开财路,这也就是他经常和齐桓公念叨的--"务五谷,则食足;养桑麻,育六畜,则民富".  相似文献   

6.
"现在一边倒地否定土地财政,似乎它一无是处,是十分危险的。过去二十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就是建立在土地财政基础上的。某种意义上讲,土地财政乃是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湖南地质》2009,(2):36-38
土地市场动态监测就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将一定时期的土地供应数量、结构、区域分布、土地资产收益、地价房价水平等信息归纳整理,通过与以往土地市场数据的对比分析,寻找目前土地市场存在的问题,分析土地市场将来的发展趋势,为制定规范土地市场发展的政策和土地参与宏观调控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用最严格的制度来管理土地,关键就是要严格把住土地闸门。管住土地,看好信贷是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针对我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采取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之一。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在多次重要讲话中都提醒我们要切实保护好、管理好土地,充分说明严格管理土地仍然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内一项十分重要和紧迫的任务。国土部门是土地闸门的把关者,必须认真履行好土地宏观调控职责,采取切实措施,从多方面把住土地闸门。  相似文献   

9.
刘昀 《河南地质》2014,(1):51-51
湖北省天门市地处江汉平原腹地,是棉都,更是粮仓。在这里,“124人种了3.5万农户的地”,靠的就是“华丰模式”。而“华丰模式”的其中一宝就是土地整治“农民自建”。这是天门首开先河,大胆推行的土地整治实施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0.
刘丽 《河南地质》2011,(9):44-45
新加坡土地稀少,没有土地就无法发展工业,所以土地是非常关键的因素。新加坡工业化成功也是吸取教训不断提升的结果。在40多年发展过程中,他们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产品附加值低、竞争力缺乏、土地资源和人力资源短缺等。面对这些问题,他们的理念就是通过有限资源来实现无限创造。  相似文献   

11.
2009年6月25日是第19个全国“土地日”,也是《土地管理法》颁布23周年纪念日。济南市国土资源局槐荫分局根据省、市国土资源部门统一部署,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要求,集中宣传《土地法》和《矿产资源法》,积极营造社会各界依法用地、节约集约用地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2.
吴晔  马亮 《广西地质》2011,(7):53-54
苦大仇深的周宣王上台时,整个国家是风雨飘摇的,其主要原因,就是西周土地所有制度在实质上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西周中央政府对于国土资源的掌控力量越来越弱,而与之相伴的,就是一系列与土地相关的腐败案件开始出现,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碉生行贿召公案”。这个召公,就是那个用自己儿子换来周宣王性命的西周高官。  相似文献   

13.
6月25日是第24个全国"土地日",今年土地日宣传主题是"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转变土地利用方式"。这一主题,旨在感召人们充分认识土地国情国策,牢固树立"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的思想理念,在全社会营造依法依规、节约集约管地用地的氛围,科学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严守耕地红线,实现保护耕地与保障发展双赢,实现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从而筑牢民生之本、发展之基。  相似文献   

14.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土地资源紧缺的局面日显突出,并成为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主要瓶颈。如何正确处理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土地资源不断增长的刚性需求与土地资源供给有限的矛盾?那就是要坚持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这是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湖南地质》2011,(12):1-1
源于农耕文明的华夏历史,从某种程度来说,就是一个有关土地的长篇故事。 土地是一切经济活动最基本的载体。所以无论是对于城市还是农村,土地的重要性及其资源的稀缺性都决定了它是最重要的资本。  相似文献   

16.
林修锬 《福建地质》2006,25(2):97-101
阐述了GPS、GIS、RS(简称“3S)的基本内容,总结“3S”技术在新一轮土地更新调查中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3S”集成技术的方法。设计出“3S”集成技术在新一轮土地更新调查中的应用流程。  相似文献   

17.
朱文珺 《浙江地质》2008,(11):50-52
土地定级的本质就是要揭示不同地段的土地的差异即土地的区位差异。这种区位差异既包括自然区位,同时也包括经济区位、交通区位的差异。早期的土地定级更多考虑不同区位土地的质量差异,对影响土地质量的各因素进行全面的考虑,操作起来复杂、繁琐,且主观随意性大、定级结果不直观等,这是在土地市场没有发育的情况下的一种合理有效的途径。随着土地市场的发展,一些现有的土地交易案例为土地定级提供了参考依据,新的《城镇定级规程》要求有条件的地方以土地交易资料对土地级别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8.
规划节约是最大的节约。科学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就是促进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沈阳市近年来十分重视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严格执行各项规划,逐步提高各级规划的控制作用。实践中也一直在探索节约集约用地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大部分市场经济国家采用市场价格对土地征用进行补偿,价格评估遵循一条重要原则——最有效利用原则,也就是土地征用价格应以估价对象的最有效利用为前提。国外土地征用补偿费用非常高,一些国家轻易不会动用土地征用权。因此,人们在新加坡、日本到处可以看到火柴棍式高楼大厦,而不是我国火柴盒式大楼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吴晔  马亮 《湖南地质》2010,(4):12-12
西周的土地政策里,有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不准开垦私田,所有的土地都是天子、诸侯国、大夫或者卿的,其他人都只不过是土地上的奴隶。但一件新发现的青铜器文物,却记载了一段很有意思的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