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欧洲国家环保部长会议1999年12月8-9日国际欧亚科学院与俄罗斯联邦国家环境保护委员会在莫斯科联合召开了“欧洲区域生态监测系统的发展”的欧共体政府间会议(欧洲国家环保部长会议)。出席会议的有俄罗斯、英国、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瑞典、丹麦、芬兰、西班牙、波兰、保加利亚等30个欧洲国家的环保部长或高级官员,美国、日本、蒙古等国的观察员,以及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欧共体委员会、国际欧亚科学院、欧共体空间局、欧共体环保局、世界银行等13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共150多人。会议由俄罗斯联邦国家环境保护委员会主席主持并作“可持续发展中的生态监测”的主题报告。  相似文献   

2.
国际欧亚科学院是由欧洲、亚洲以及世界各国著名科学家、文化与社会活动家所组成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科学团体。总部设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与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最近已获准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成员并将得到财政方面的支持与帮助。成立国际欧亚科学院的主要目的是:联合欧亚大陆以及世界各国科学家,为了解决具有空间联系的各国所面临的共同性紧迫问题,诸如提高各国环境的安全程度,加强在改善生态、地理信息系统、电子通讯以及进一步发展经济、文化与精神文明等方面的科技合作。国际欧亚科学院将举办各种学术活动。通过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各领域的共同努力与通力合作,促进当今社会面临的各种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3.
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于2001年6月20日在北京中国科技馆举行了第五次中国院士全体会议。会议在庄严肃穆的国际欧亚科学院院曲声中开始 ,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主席廖克致开幕词。他首先对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院士中德高望重、年岁最高的陈芳允院士于2000年4月不幸病逝表示了最沉重的悼念。他说 :“陈芳允院士是老一辈著名的电子学和空间系统科学家 ,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还是“863”计划的倡导者之一 ,为我国科技事业 ,尤其是国防科技和空间科技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于1999年1月23日在北京召开了第三次院士会议,这次会议在中国气象局名誉局长邹竞蒙院士和中国气象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与协助下,在国家气象中心大会议厅举行。 会议由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CSC IEAS)主席廖克院士致简短开幕词,他说:“回顾第一次全体会议只有11位院士,第二次全体会议有23位院士,今天已增加到41位。国际欧亚科学院有近40个国家拥有400多名院士、通讯院士和名誉成员,中国有这么多科  相似文献   

5.
1997年8月20日在北京举行了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会议。参加国际欧亚科学院地球信息科学学术会议的国际欧亚科学院各国院士出席了这次院士会议,部分非院士的中外科学家也列席了会议。会议由中科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秘书长章申院士和国际欧亚科学院秘书长吉库诺夫院士共同主持。 首先由国际欧亚科学院院长什里亚耶夫院士作了“关于国际欧亚科学院及其主要活动”的报告。报告指出:国际欧亚科学院是由世界各国著名科学家、技术专家、文化活动家所组成的科学团体,它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政府组织已在联合国注册,其宗  相似文献   

6.
11月29日下午在北京五洲大酒店举行了国际欧亚科学院第四次中国院士全体会议。会上国际欧亚科学院院长什里亚耶夫院士和中国科学中心主席廖克院士讲了话。国际欧亚科学院院长什里亚耶夫院士和秘书长吉库诺夫院士向最近新当选的15名院士和7名通讯院士颁发了院士证书,还安排了刘纪原院士和李京文院士分别作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和“知识经济对中国的机遇与挑战”的学术报告。国际欧亚科学院1994年1月成立,是由世界各国著名科学家和技术专家所组成的科学团体,其宗旨是:通过科学、技术、文化等领域科学家、技术专家与社会活动家的共同努力与通力合作,促进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当今社会所面临的各种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7.
国际欧亚科学院(International Eurasian Academy of Sciences,IEAS)自1995年5月在莫斯科举行的院士大会选举陈述彭、廖克、何建邦三人为该院第一批院士后,我国一批科学家,包括大陆、台湾和香港地区以及海外华人学者共41人已分批被选为IEAS的院士,其中大陆科学家34人,台湾科学家1人,香港科学家4人,海外华人科学家2人,并于1996年12月经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准,成立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China Science Centre,CSC of IEAS)。  相似文献   

8.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05,7(2):F002-F003
国际欧亚科学院是由世界著名自然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和管理与社会科学家组成的高层次的非政府科学组织。国际欧亚科学院成立于1994年,总部设在莫斯科,在法国巴黎注册,目前已拥有欧洲、亚洲、美洲、大洋洲的近50个国家600多名院士、通讯院士、管理院士与名誉成员,并在欧洲、亚洲的15个国家建立了,国家科学中心。中国已有90位学者被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是中国科学家得到国际承认的一种体现,也为提高中国科学家的国际声誉,扩大中国在国际科技界的影响开辟了一条新的渠道。中国科学中心建立以来,积极开展活动,促进了国内外的学术交流,扩大了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院士在国内外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能够参加今天的会议很高兴,不论从年龄、特别队学术上我都是学生辈。过去、现在和将来有机会向在坐的年长的专家们学习,对我来说是非常难得的,刚才各位老师说的意见和建议我都赞成,就不重复了。我想强调几件具体的事,一是非常赞成各位老师说的尽快,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二是开辟经费渠道;三是不管是国家中心或区域中心,都要加强学术工作。 下面,就明年的国际会议我稍微补充几句话,明年的国际会议,一个是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实验室每三年一次的北京第四届地理信息系统国际讨论会,另一个是国际  相似文献   

10.
“国际欧亚科学院亚太区域中心”筹备组筹备的第一次区域会议计划将于1999年11月17—24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香港中文大学地球信息科学联合实验室承办。届时第20届亚洲遥感会议以及中国遥感青年辩论会将同时举办。  相似文献   

11.
国际欧亚科学院系由欧亚以及世界各国著名科学家、文化与社会活动家所组成的科学团体。它由科学学部和国家科学中心所组成。1996年6月22日,于北京国家外国专家局会议室举行了第一次中国院士全体会议。国际欧亚科学院的中国院士们,就会议各项议程进行了讨论,取得一致意见,并通过了几项决议: 1.鉴于国际欧亚科学院(IEAS)于1995年5月27日莫斯科大会上,通过了建立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选举廖克院士为中国科学中心主席、国际欧亚科学院主席  相似文献   

12.
李铁映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相似文献   

13.
(以姓氏笔划为序 )王礼恒  原航空航天部副部长。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研究员。孔德涌  原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参赞 ,联合国环境署环境项目评价顾问委员会委员。现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左铁镛  原国家教委科技司司长。现北京工业大学校长、教授 ,中国工程院院士。朱鹤健  原福建师范大学校长 ,地理系主任。现福建师范大学自然资源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汪集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院士 ,国际矿产资源科学院院士。肖慕岳  美籍华裔科学家。 IBM公司电子学习计划顾问 ,IBM院士。饶…  相似文献   

14.
(以姓氏笔划为序 )王礼恒  原航空航天部副部长。  相似文献   

15.
经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院士提名、主席团审议并投票通过 ( 2 / 3以上票数 ) ,在中国科学中心 2 0 0 2年 1 0月召开的全体院士大会上 ,经无记名投票选举了成思危、汪光焘、王文魁、刘式达、张贵田、宗祥福、严陆光 7名教授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候选人 ;陈勇、张明华 2名教授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通讯院士候选人 ,并正式推荐给国际欧亚科学院主席团。  相似文献   

16.
陈述彭院士是我国卓越的地理学与地图学家、遥感应用与地理信息系统专家,是我国现代地图学的倡导者与开拓者,是遥感应用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创建者和奠基人,也是我国地球信息科学的开创者。他为我国地理学、地图学、遥感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和地球信息科学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系统的、创造性的杰出贡献。陈述彭院士1920年2月28日出生于江西省萍乡市。1942年他从浙江大学史地系毕业后留校任助教、讲师,并于1947年史地研究所在职研究生毕业,1950年调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至今,已从事教学、科研60载。  相似文献   

17.
由国际地理联合会(IGU)地理信息科学委员会(GISc)主持的第九届国际空间数据处理学术大会(SDH2000,Beijing)8月10日~12日在北京召开。国际空间数据处理学术大会是国际上在空间数据处理和地理信息系统领域内,被公认为学术水平最高的国际学术讲坛。自1984年创建以来,每两年一届,过去的16届全在西欧北美举行。本届是第一次在亚洲,并在北京举办,标志着亚洲特别是中国在这一领域内取得重大成就,为国际学术界所赞许。  相似文献   

18.
各位院士,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主席团向新当选的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表示衷心祝贺!对出席今天会议的国际欧亚科学院的各国院士和各位中外来宾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 刚才国际欧亚科学院院长E.E.什里亚耶夫院士已就国际欧亚科学院的宗旨、任务与它的活动作了报告,这一报告使我们加深了对国际欧亚科学院的了解。现在我就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的筹建与任务向与会者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9.
国际欧亚科学院概况 (1)国际欧亚科学院(INTERNATIONAL EURASIAN ACADEMY OF SCIENCES,简称IEAS)是根据欧洲与亚洲一些国家科学家的倡议于1994年1月成立的,它是由欧洲、亚洲及世界各国著名科学家、文化与社会活动家所组成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科学团体。目前总部设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已决定改为德国柏林),最近获准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成员,井将得到财政方面的支持与帮助。  相似文献   

20.
20 0 2年 9月 9日至 16日 ,叶叔华、丁国瑜、魏子卿、许厚泽、宁津生、刘经南等 6名中科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齐聚江城武汉 ,共商天文、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学科发展大计 ,为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中国地震局第一地形变监测中心等 5家联合主办发行的《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杂志出谋划策。我国著名天文学家、全国人大常委、中国科协副主席、本刊名誉主编叶叔华院士主持了这次会议。会议首先听取了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所长、刊物主编李强研究员关于刊物近几年来的工作、办刊方向 ,地震研究所人才结构、人才培养 ,承担的科研项目、成果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