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阳生 《水文》2006,26(1):89-91
水资源是基础性资源,没有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经济和社会就不可能持续发展。海南省水资源总量虽丰富,但由于时空分布不均,部分地区已属轻度缺水,局部地区甚至属于中度缺水。因此,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控制污染源,避免水质性缺水,从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相协调发展的高度,提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为海南经济和社会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提供水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2.
孙冲  刘福生 《地下水》2005,27(4):236-237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由此导致的缺水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对广饶水资源现状以及缺水趋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缺水问题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3.
高雅玉  张新民  谭龙 《水文》2014,34(5):61-66
根据马莲河流域水资源总量极端贫乏、年际年内分配不均、常规水资源量低、水污染问题较严重等特点,利用系统分析理论和优化技术建立了流域的大系统、多目标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并利用优化的NSGA-Ⅱ方法进行求解,得到流域2020年期望水资源配置下的最佳分配方案为:流域总供水量57 086×104m3,工业供水量21 690×104m3(总产值约为144.6亿元),能源基地供水量4 329×104m3(总产值约为346.32万元),农业供水量20 840×104m3,生活供水量9 452×104m3,生态供水量811×104m3。对比期望方案供水量增加了6 710×104m3,综合缺水率减少了11.41%。并根据预测的流域的分配方案和预测的流域需水量,进行了流域的水资源平衡分析,通过平衡分析的结果进行流域的综合管理研究。2020年在最优水资源分配方案下,工业缺水率3.21%、减少了4.51%;能源基地缺水率0.00%;农业缺水率4.64%、缺水率增加26.17%;生活缺水率0.00%;生态缺水率1.00%、缺水率增加了1.00%。配置方案实现了流域内水资源的最佳分配,使宝贵、有限的水资源产生最大的社会、经济及环境效益,为流域经济、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水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4.
针对合肥市水资源现状,分析合肥市水资源特点。结合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要求,采用相应的定额,预测分析了各行业需水量和供水量,对合肥市2015和2020年的水资源供需平衡进行了二次分析。结果表明:在一次平衡方案下,到2015年,合肥市仅在95%特枯年份下缺水,缺水度为19.16%,水资源基本能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至2020年,合肥市在不同保证率年份下均有缺水,其中,50%频率平水年份的缺水度为3.1%,75%枯水年份的缺水度为4.34%,95%特枯年份缺水度为13.09%,表明未来合肥市水资源紧缺将会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在二次平衡方案下,合肥市仅在2015年和2020年95%特枯年份下有少量缺水,缺水度分别为7.6%和10.21%。最后提出相应的建议,为保证合肥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地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对我国缺水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高,由此导致的缺水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很多专家学者对此进行过不少研究.本文对全国缺水问题的产生以及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刘小婧 《地下水》2020,(1):185-186
志丹县地处陕西西北部,资源性缺水,供需矛盾突出。在阐述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针对资源性缺水、水环境问题严重、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的问题,提出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水污染防治、推行节水措施等对策,以期提高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效率,缓解城市缺水现状,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干旱缺水地区流域水资源管理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启民  王玲 《地下水》1999,21(3):112-115
对于一个干旱缺水流域来说,水资源管理无疑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随着资源环境问题的出现,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确定,人们对水资源管理的价值取向发生了明显变化。人们在注意水资源可利用量有限性的同时,也注意到在开发利用水资源过程中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对水资源价值思考的立足点也由传统的经济利益转向更广泛的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综合效益,认识到水资源不仅具有存在价值和经济价值,而且具有环境价值。本文针对以上水资源的价值形式分别进行分析,以便找到干旱缺水流域水资源管理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8.
关于发展我国节水产业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安全主要涉及水灾—洪涝灾害、水脏—水污染和水茺—水资源短缺 3个方面 ,其中水的资源匮乏、水质恶化和使用浪费是构成水资源危机三大要素[1] 。中国的水资源总量是 2 8× 10 12 m3 ,处于世界第 6位。但人均水资源仅为 2 4 0 0m3 ,是世界人均水资源量的 2 5 % ,处于世界第 10 9位 ,是世界 13个缺水国家之一。大中城市的半数以上缺水 ,约有1/ 6严重缺水[2 ] 。水资源匮乏严重地制约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我国北方水资源紧缺问题尤为突出 ,如北京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的 1/ 16。据预测 ,到 2 0 10年全市缺水量将达 7~ 17亿t(…  相似文献   

9.
宁夏水资源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红翔  高继红  李琼 《水文》2006,26(5):65-67,15
宁夏地处西北内陆干旱地区,水资源极为匮乏,属于重度缺水区。随着宁夏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日渐突出。本文通过调查宁夏水资源的基本情况,对宁夏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其问题的根源,按照充分合理利用宁夏现有水资源的宗旨,提出了宁夏今后在进行水资源利用、调度、分配和管理方面新的对策,以实现宁夏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0.
临城县属于缺水地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水量急剧增加,供需矛盾日益加剧.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亟待解决.农业是用水大户,为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论述农业节水几种途径及生活、工业节水的途径,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相似文献   

11.
刘雷雷 《地下水》2011,(4):119-121
大连市是我国北方严重的缺水地区之一,水资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大连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瓶颈。从大连市水资源环境现状出发,在全面分析大连市水资源承载力系统的基础上,建立了水资源承载力SD模型,模拟了在现状延续型、经济发展型、节水型、协调发展型4种方案下模拟了2005~2025年大连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前提下,水资源循环经济发展是提高大连市水资源承载力的满意方案。  相似文献   

12.
阳谷县水资源供求矛盾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绍飞  寇怀众 《地下水》2010,32(6):180-181
阳谷县地处鲁西平原,属严重缺水区,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水资源供求关系更加突出,本文依据阳谷县近期水资源开发利用有关资料,对阳谷县水资源供需现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提出了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能准确预测雨量,启动地表、地下蓄水工程,拦蓄雨洪资源,对地表、地下和引进客水资源优化调度等缓解水资源供求矛盾进行了深刻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关于山东省发展节水型农业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广伟  刘长才 《地下水》1999,21(1):5-9,26
1问题的提出水资源总量不足,十年九旱是我省的基本省情。水资源严重短缺,制约了全省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全省每年因干旱缺水粮食减产约30亿kg,300万人吃水困难,去年的特大干旱农作物受灾面积达5000万亩,吃水困难人口达400多万。许多工矿企业因缺水而停产、限产。为了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发展节水型农业已迫在眉睫。1.1发展节水型农业是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费省效宏的有力措施为了缓解水资源严重紧缺的矛盾,除了外水内调及蓄存雨水之外,一个最省钱、最易见效的方案是节水,即节约生活用水、节约工业用水、节约农田灌溉用水。而其中农…  相似文献   

14.
浅谈我国城市水资源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亚莉  邵景力 《现代地质》2000,14(2):235-236
1 城市水资源的特点城市水资源是指一切可被城市利用的天然淡水资源和可再生利用水,它是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基础,是城市供水的源泉。我国城市水资源的特点是人均占有水资源量小,水资源严重短缺,开发利用强度大,因不合理使用水资源而产生的环境问题突出。北京、天津、石家庄、太原、济南等26个城市的统计资料表明,城市人均水资源量只有全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的30%左右。全国现有的600多个城市中有一半以上为缺水城市,其中特别严重缺水的有110多个城市,由于缺水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200×108元。因水资源问题所带来的经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表现在…  相似文献   

15.
李瑞 《地下水》2008,30(5):71-73
安徽省宿州市是以超采中深层承压孔隙水为主的缺水城市。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地下水的开采量显著增加,地下水降落漏斗面积日益增大。分析了宿州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问题,提出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6.
王李辉 《地下水》2011,33(3):85-86
白水县水资源匮乏,干旱缺水成为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只有合理利用水源,大力推广节水灌溉.实现农业节水对促进白水农业生产和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邱俊 《地下水》2022,(1):142-143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的加快,各行业对水资源的需求急剧增大,水资源短缺明显加剧了地下水超采、地面沉降等问题,加之严峻的水污染形势,使得水质型缺水更加突出.研究高效循环经济型水资源利用模式对水资源保护及高效利用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高效循环利用为基本原则切入点,对循环经济型水资源的内涵、构建模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认为:考虑...  相似文献   

18.
基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理念,从水资源承载能力演化周期性、经济社会需用水规模难变性和未来水资源供需关系入手,介绍近60年以来华北平原水资源情势,特别是该平原水资源量、实际用水量和地下水开采量变化特征,并结合未来10到30年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用水量趋势,识别和诊断华北平原水资源紧缺因源。结果表明:由于降水量减少导致华北平原缺水(自然资源性缺水)占该平原总缺水量的15.1%~16.4%;因管理缺陷导致水资源浪费的缺水(管理性缺水)占22.1%~24.2%;人口数量和经济社会发展规模过大导致用水量超过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缺水(政策性缺水)占59.3%~62.5%。自然资源性、管理性以及政策性缺水的解决对策不同:自然资源性缺水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惟有从外域适量调水才能解决;管理性缺水可通过社会文明进步和科技进步不断修正;政策性缺水宜因势利导进行经济社会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限制高耗低效用水产业。即使南水北调工程70.3×108m3/a水进入华北平原,该平原地下水超采情势也难以得到根本性扭转。有新增水源调入或华北平原严控生活和工业用水量,同时大幅压减农业用水量,因势利导优化和逐步调整经济社会布局和产业结构,特别是灌溉农业进行规模化减蒸、降耗、节水的改造,将是缓解华北平原地下水超采和水资源紧缺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9.
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水灾害频繁问题越来越为世界所关注。我国是发展中国家 ,这些问题尤为突出 :人均水资源量低于世界平均值的 1 4 ,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匀 ,经济快速发展加剧了生态环境脆弱化 ,严重缺水和洪涝灾害危及工农业生产 ,水土流失、江河污染日益恶化 !水资源短缺、经济快速发展与生态协调、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相互交织 ,情势严峻。如何看待水资源以及对其如何进行科学配置与调控已是 2 1世纪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如何在水资源合理配置与调控中注入新的科学理念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命题。在主题为“面向生…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濮阳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青山 《地下水》2010,32(5):28-28,39
濮阳市是河南省严重缺水城市之一。目前濮阳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引发的主要是环境地质问题。本文从水资源、地质环境和社会经济特点出发,提出实现水资源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