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用农田水份平衡方程及干旱指标对叶尔羌河流域农业干旱特征进行分析,指出春旱是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从100百帕月平均高度及厄尔尼诺角度,探讨农业干旱的预报问题,得出了一些可以直接应用于农业旱情预报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玛纳斯河流域一次雹暴过程的雷达回波分析,初步认识了玛纳斯河流域雹暴特征,为今后有效地防御冰雹灾害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玛纳斯河流域雷暴气候特征及防雷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取玛纳斯河流域中上游和中下游4个气象站1970—2005年的雷暴气候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玛纳斯河流域雷暴活动的气候特征,并根据其活动规律提出防御雷电灾害的几项事宜。  相似文献   

4.
北疆的奎屯河——玛纳斯河流域,是新疆主要的农业区,又是开展人工防雹的主要地区.为此,我们对该流域的玛纳斯、石河子、沙湾、奎屯、乌苏的冰雹活动规律进行了调查和统计分析.在分析中,利用了1976年——1989年的乌苏、奎屯、沙湾、石河子、玛纳斯、炮台、莫索湾、车排子等气象台站的观测资料,以及部分开展防雹单位的工作记录和总结.  相似文献   

5.
利用MODIS积雪资料以及同期气象资料,分析了2000-2009年玛纳斯河流域积雪面积年内、年际变化及其与同期气温和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玛纳斯河流域积雪面积在4个不同分带上随季节变化各不相同,其中,带1变化最剧烈,受气候影响最为显著;带2、带3积雪的增加和减少都比较平缓;带4受气候影响最小.从年际波动来看,带1积雪面积随季节变化更为明显,带4在四季变化中均较平稳.对整个流域积雪面积与气候资料的相关分析表明:冬季,流域积雪变化对降水更敏感;而春季,气温是影响流域积雪面积变化的更主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利用MODIS积雪资料以及同期气象资料,分析了2000—2009年玛纳斯河流域积雪面积年内、年际变化及其与同期气温和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玛纳斯河流域积雪面积在4个不同分带上随季节变化各不相同,其中,带1变化最剧烈,受气候影响最为显著;带2、带3积雪的增加和减少都比较平缓;带4受气候影响最小。从年际波动来看,带1积雪面积随季节变化更为明显,带4在四季变化中均较平稳。对整个流域积雪面积与气候资料的相关分析表明:冬季,流域积雪变化对降水更敏感;而春季,气温是影响流域积雪面积变化的更主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蒸散量是内陆水循环的重要环节,探索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气候因素对蒸散量的影响,有助于深入研究内陆水循环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本文利用玛纳斯河流域1964—2010年6个气象台站的日气温、风速、相对湿度等气候资料,通过Penman-Monteith公式估算玛纳斯河流域的参考作物蒸散量(RET),利用回归分析、Mann-Kendall等方法分析研究参考作物蒸散量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玛纳斯河流域参考作物蒸散量空间差异明显,除石河子外南部绿洲区参考作物蒸散量均大于北部绿洲边缘区,季节变化趋势也较北部明显。从季节上来看,玛纳斯河流域参考作物蒸散量季节变化差异显著,夏季是参考作物蒸散量变化的主要贡献者,其次是秋季大于春季,冬季的变化最小。(2)南部绿洲区平均风速的减小是参考作物蒸散量减少的主要原因,北部绿洲边缘区相对湿度的增加是参考作物蒸散量减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利用TM图像提取玛纳斯河流域上游积雪信息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干旱地区,天山是融水占年径流量比重较大的山区,在天山地区,冰雪为许多河流和生态环境的生存发展提供水资源,所以对冰雪的定量监测非常重要。通过对TM图像云和雪的光谱特征分析以及几种常用积雪信息提取方法的比较,以及对玛纳斯河流域上游地区的积雪进行实际检测,认为雪盖指数法是TM图像提取积雪的较佳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9.
根据1994-2003年10年玛纳斯人影雷达站、148团雷达站及五家渠雷达站的资料,探寻了玛河流域冰雹云的生消演变规律和移动路径,对合理布局防雹作业点和实施跨地区联合防雹作业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关联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百色市历年2月春旱灾害进行了分析,讨论了灰色关联分析在旱灾综合评估中的应用.结果表明,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计算简单,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比较准确.依照历史的关联度排序进行的旱灾评估,结果准确,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11.
利用汉江子午河流域水文站及雨量站监测资料,采用区域临界雨量法、洪水与降雨频率分析法对预警断面临界雨量分析确定;以警戒流量(水位)、保证流量(水位)等防汛特征值为目标,结合洪水频率结果,确定预警断面的临界流量(水位)。结果表明:预警断面有水文站控制的采用临界流量(水位)为预警指标,预警断面无水文站控制的采用临界雨量为控制指标,并将结果应用于子午河流域预警发布,取得了良好效果,对秦岭北麓及汉江支流的洪水预警预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利用鹤壁市淇县1971~2000年降水、底墒、蒸发资料,建立了适用于对春旱进行实时业务监测的动态模型;根据干旱指数大小确定春旱等级,并通过实例对比分析证实干旱指数在分析干旱动态演变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利用天气图形势,对应奎玛两河流域观测所得冰雹资料进行降雹的天气形势分析.  相似文献   

14.
以中亚典型冰川融化区新疆玛纳斯河流域为例,分析了50年来气候变化趋势及周期性波动规律,并阐明当地主要木本植物物候变化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玛纳斯河流域气候总体趋向于暖湿方向的发展,其中非作物生长季的增温幅度较大,而作物生长季降水量的增加幅度较大.气温与降水的周期震荡存在较大差异,但均在10年尺度下表现为频繁的偏高期和偏低期的循环交替,反映出短期气候变化的复杂性和无常性.箭杆杨、柳树、新疆杨和榆树4种主要木本植物的落叶末期和生长季变化的倾向率均为正值,说明物候现象均有不同程度提早发生的趋势.气温、降水和日照时数的变化趋势与4种木本植物的物候期的变化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一致性,同时建立了木本植物物候期和气候因子之间的最优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5.
应用LASGREMM模式,对淇、卫河流域"96*8"致洪暴雨过程进行了模拟预报分析.结果表明,LASGREM模式不仅能较准确地预报淇、卫河流域暴雨落区,而且可以进一步分析天气过程的特点及演变情况.  相似文献   

16.
北京地区春旱和春季第一场透雨指标的确定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姚佩珍  张强 《气象》1999,25(5):49-53
利用北京地区1951-1995年降水和气温资料,探讨适用于春旱进行实时业务监测的春旱指标和春季第一场透雨的指标,并分析和讨论了指标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新疆河流的径流年际变化比较平稳,但季节变化很大.许多河流四个月(即5至8月或6至9月)的径流量占全年70%以上,昆仑山北坡的河流多在80%以上,其中玉龙喀什河达88%.而春季径流量多在15%以下.因此,春旱夏洪常常是我区农牧业生产的主要灾害.我区农牧业生产连年增产,就是与洪旱灾害不断作斗争取得的. 在洪旱灾害中,春旱常常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旱灾一大片,影响我区农业总收成.造成春旱的原因:1.冬春降雪量占全年降水  相似文献   

18.
吉林省春季干旱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春旱指标,1951-1995年共确定了17个春旱年:1951、1954、1958、1963、1964、1966、1968、1970、1971、1974、1975、1977、1979、1981、1985、1987、1994年,平均2.6年发生一次。本文研究春旱发生的成因,主要研究影响我省春旱的北半球大气环流分布特征和影响系统,认为大气环流异常分布是春旱发生的直接原因。同时,通过对春旱变化规律的分析,厄尔尼诺、太阳活动与春旱的相关分析,地理位置和地形条件对春旱的影响等,认为春旱发生的成因和规律,是上述诸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除些还受当地的土壤保水性能,蒸发量大小,地下水储量和水位高低,人为的因素等影响。因此,春旱灾害是一个复杂的综合因子影响结果。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EOF-CCA"分析方法在甘孜州两江一河流域旱涝趋势预测中的应用分析,阐明两江一河流域旱涝趋势分布特征,并对汛期旱涝趋势预测方法进行探讨,为两江一河流域生态资源利用、开发等提供气象条件的理论依据,对该区域的生态开发、减灾防灾工作等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内蒙古西部乌苏图勒河流域为范例,利用该流域2013—2014年逐小时降水和洪涝灾情资料,以及流域地形、土壤、土地利用等多源下垫面信息,构建了乌苏图勒河流域的径流—淹没模拟模型,并通过致灾过程的反演,建立了该流域不同气象风险预警等级(有一定风险、较高风险、高风险、很高风险)的动态临界面雨量方程。该方法的建立,对乌苏图勒河流域山洪灾害预警具有指导意义,也可为水文资料缺乏的流域确定致灾临界面雨量指标提供一种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