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冀宁管道是连结中国南北两大能源动脉-西气东输与陕京二线--的联络管线,是实现我国天然气资源互通互调,确保北京及长江三角洲天然气供应的后备保障工程,被誉为“联结南北的第一条能源大运河”。这条管道的建设,为全国天然气资源共享,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两大区域实现气源多元化、供气稳定化,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要介绍了美国第16届市政设施调查情况,调查内容包括:给排水管道建设、管道投入和非开挖应用等情况。总的情况来看,自经济金融危机以来,情况开始有所好转。  相似文献   

3.
伴随20世纪20年代末焊接技术的诞生,现代意义的输油管道建设开始萌芽,随着二战期间及战后国际社会发展对能源需求的不断高涨,管道工程迅猛发展。本文以中国油气管道发展历程为切入点,总结了中国油气管道在规划建设以及管理运营等方面的现状和发展水平,分析阐述了当今社会长输油气管道发展面临的问题,并给出意见和建议。期望中国油气管道的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情的背景下,以国家管网公司的成立为契机和抓手,积极整合利用全球多方的优势经验,吸纳引进成熟的行业管理模式,最后依托“互联网+”和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打造稳固的国家能源管道网络,成为世界一流管道强国。  相似文献   

4.
《岩土钻凿工程》2011,(5):45-45
“气化湖南工程”启动暨湘潭-娄底-邵阳天然气管道开工仪式在湘潭昭山示范区举行。这一工程的启动建设对于提高湖南的能源保障能力、优化能源结构、助推“四化两型”建设将起到重要作用。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周强出席仪式并宣布工程启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蒋洁敏,省委副书记、省长徐守盛出席仪式并讲话。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于来山主持开工仪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廖永远,省军区政委李有新出席。  相似文献   

5.
《岩土钻凿工程》2013,(6):39-39
2013年12月2日晚,中亚天然气管道c线锡尔河定向穿越回拖成功,至此中亚天然气管道c线全线定向钻穿越全部完成。作业承担者管道局穿越公司为能源大动脉按期投产扫清了障碍。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要介绍了上海市新世纪城市集约化供水管网建设的浦东新区华夏路管道铺设情况,重点解析了该工程的技术特点等。  相似文献   

7.
《中国勘察设计》2023,(6):60-61
<正>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能源行业加快转型。作为一家深耕能源工程行业50余年的国有企业,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管道设计院”)始终致力于引领中国能源工程行业高质量发展,以保障国家的能源安全和民生大计。作为一家诞生于1970年“八三”管道工程的能源工程企业,管道设计院聚焦时代发展前沿趋势,突破自身发展瓶颈,发挥“五个聚焦”在新时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用奋发有为的工作实绩,书写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能源答卷”。  相似文献   

8.
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的施工建设是管道生命周期内的重要环节,它为日后的管道运营管理提供大量的在线与离线数据。以往的施工建设由于手段所限,信息收集不完整、数据准确性差。采用信息技术使管道施工管理和信息管理的水平获得了一次飞跃,为科学的管道建设与管理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9.
冉红涛 《地下水》2020,(1):279-279,292
结合阎良供水安全提升改造工程,阐述了输水管道施工中征地协调及穿越道路、桥梁、渠道等手续办理情况。论述通过工程建设外部协调重要性及其与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有机结合,促进工程建设步伐,节省成本,提高管道工程建设水平,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并探索管道施工协调工作创新模式和实践要点。  相似文献   

10.
袁哲 《新疆地质》2021,(1):178-178
长输管道已经成为目前运输油气的主要方式,相较于其他运输方式,具效率高、成本低等优势,因此被广泛应用.地质灾害是影响运输安全的主要因素,灾害发生会严重破坏管道,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为提升管道运输安全性,要积极开展定量风险评价,制定有效保护方案,保证能源稳定、安全的运输.《长输管道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与控制》一书通过介绍长输管道...  相似文献   

11.
兰成渝成品油管道是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礼县—广元段基岩山区线路上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均较为发育,对管道安全运行存在着潜在的威胁。基于多源遥感检测信息,以该段线路泥石流为例,建立了泥石流灾害的遥感解译标志,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分析了降雨作用下泥石流灾害发生概率,并对管道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进行了评价,从而实现了管道泥石流灾害的快速预警。  相似文献   

12.
非开挖技术在21世纪中国管道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21世纪中国处于管道大发展时期,“西气东输”、“北气南送”等重大工程的全面启动为非开挖技术提供了新的契机。从城市天然气、油网、多介质管道的发展情况及其今后的规划阐述了非开挖技术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面向21世纪中国管道建设,非开挖行业需要致力研究的新技术、新机具和新工艺等。  相似文献   

13.
能源是提高人民生活与四化建设的物质基础,提供生产的原动力。经济建设的增长速度和发展规模都与能源的生产数量和使用情况紧密相关。若能源的供应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就会出现能源危机,从而影响四个现代化的进程。 我省地域辽阔、物产丰富、人口众多,已形成一定规模的民用和军用的工业体系。解放以后能源增加了25倍,但与四化建设的要求还相差甚远,近几年来甚至出现能源危  相似文献   

14.
随着越来越重视环境问题,城市污水管道的建设不断增加,大量的污水管道慢慢老化,它们就需要修护和更新。本论文介绍了对污水管道不产生影响的管道检测和评价技术,污水管道防御性维护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在定向钻穿越铺管的过程中,管道在孔内的受力情况非常复杂,但是回拖力计算又是机具选择的重要参考依据,所以管道受力分析及回拖力计算就显得非常重要。通过分析管道在弯曲段和稳定段的受力情况,分别建立管道弯曲段和稳定段的受力模型,最终总结出计算管道回拖力的方法。经实例计算检验,这种计算方法更加接近实际。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我国煤层气开发利用的基本情况及成功经验。提出了完善抽采、管网、发电建设,建立技术支撑体系,促进煤层气产业发展,充分利用能源,节能减排造福人类。  相似文献   

17.
为确定适合广州市地下排水管道的修复方法,对广州老城区近100kin2地区进行调查。调查采用管道潜望镜(Quick View,QV)、管道闭路电视(closed—Circuit Television,CCTV)、管道声纳(Sonar)进行综合探测,结果表明,调查区域内的地下排水管道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破损断裂、错位、路基下沉、管道淤塞现象,其中小直径管道的损坏情况较为严重,尤其是300mm的管道将近报废。针对地下排水管道的调查情况,结合现有修复技术的特点,经过对修复成本及施工的难易性的研究讨论,得出适合多种管道和缺陷类型的翻转内衬法(Cured In Place Pipe,CIPP)和施工要求相对简单的U型折叠法(U-fold)满足要求,并能够产生较高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市政管道的全寿命风险评估是市政管道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而有效的评估决策关系到管道建设的成败问题。本文通过对市政管道全寿命周期内单元风险进行识别与分类;采用现有的管道风险技术,和专家评分法等方法对风险因子进行实效因素评分,然后进行市政管道的全寿命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19.
能源地下结构是将热交换管埋设在建筑基础构件和地下结构物中,兼具承载及换热功能的结构形式,在有效节省宝贵且不可逆的地下空间资源的同时,还能充分利用非碳基的连续稳定、安全清洁的地热能资源,这比传统的地源热泵更具优势。系统总结了能源地下结构的概念、优势、国内外研究及应用进展,重点阐述了能源隧道、能源桩(能源锚杆)、能源地下连续墙和能源综合管廊4种目前常见能源地下结构的现状。将地源热泵系统与煤矿巷道等矿区建设相结合,既能够对地热能资源进行综合利用,还可有效解决传统深部采矿掘进作业时的高温热害及寒区煤矿巷道的保温防冻难题,具有环保、低碳、节能、高效的显著优势,是实现绿色矿井建设及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有效途径,可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现有能源地下结构的研究模型均有其适用性和局限性、研究结果与实际工况存在较大偏差、能源地下连续墙和能源综合管廊研究较少等是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于能源地下结构的研究工作应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并尽可能考虑所有因素对结构工程的影响,以期提升研究成果的精度和水平;此外,对煤矿巷道等矿区建设中运用能源地下结构的可行性和前景进行了探讨,在能源地下结构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20.
燃气管网是城市能源输送的基础和保障,准确的管道平面位置和埋深是燃气公司运营管理、建立GIS系统的重要信息。近年来,PE管由于防腐能力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中、低压城镇燃气输送中,由于PE管为惰性材料,非金属、不导电、不导磁,确定其在地下空间的位置一直是管道探测领域的难点。通过分析探地雷达的探测原理及其定位方法,研究了无示踪线敷设的PE管道在探地雷达中的成像特征及其与钢质管道、电缆等的区分方法,并分析了拐点、三通、带有套管的PE管道的确定方法,开挖验证了探测方法的可行性与精度,研究结果对提高PE管道的探测精度,建立燃气管网信息系统,确保管道安全运营等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