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理空间信息》2015,(5):53-55
针对数字水利GIS展示系统中,实时动态水面仿真和展示尚无普适性方法的问题,结合GIS应用逐步从单机向网络过渡的趋势,利用WebGL强大的渲染优势,研究了Web环境下动态水面的仿真方法。实验证明,基于WebGL的动态水面构建方法可以为用户在网络环境中提供良好的交互式三维可视化体验,并可提高数字水利系统的宣传展示水平。  相似文献   

2.
GIS是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和规划成果展示的现代化手段,推动了水利信息化的发展,从GIS的基本概念、基本功能,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主要阶段的具体应用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阐述。结果表明,GIS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宏观设计、环境移民和影响评价、地质勘查和水文水资源中均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4DGIS、"互联网+WebGIS"和BIM+GIS是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发展的主要技术方向,将推动水利信息的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研究旨在实验性地设计与开发基于手持设备操作系统iOS的移动水利信息APP模块,实现水利站网的雨情、风情和水情信息的实时查询与展示。研究从两个方面进行展开,其一是以Flex 4.6为基础开发平台,通过调用ArcGIS API for Flex进行手持设备操作系统iOS平台下的APP模块的设计与开发;其二是借助ArcGIS Online公有云GIS平台实现水利信息的实时查询与展示。移动水利信息APP模块的设计与开发实现了水利信息的移动查询与实时获取,为管理决策提供了实时高效的信息平台。  相似文献   

4.
为满足现代化校园管理的发展需要,研究并实现基于富客户端GIS开发技术和电子地图的数字校园系统,使校园信息能以文字、图像、声音等多媒体形式予以展示,并改进基于传统B/S架构的Web信息系统响应速度慢、页面表达简单、交互性差等缺点,以提升用户体验,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BIM是一个“可视化”的数字建筑模型并确立在现代化的三维数字设计新技术,目前广泛应用于工程项目管理上,极大地提升了工程质量与效率。以BIM和GIS这两个技术为中心,对应用现状进行了剖析,并对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以汉中市略阳县五龙洞镇金池院村土地整治工程为例,利用ArcGIS软件对现场测量数据进行数字化处理,建立数字高程模型;运用BIM核心建模软件Revit进行三维建模,实现土地整治工程三维可视化。研究表明,基于GIS和Revit技术进行土地整治工程三维可视化,不仅增强了工程项目虚拟场景的仿真性,而且为工程项目成果展示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建筑信息模型(BIM)与GIS的集成被视为数字城市向智慧城市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集成BIM和GIS技术,实现三维数字城市中建筑物室内外一体化展示、管理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建筑经济人口信息集成管理、户籍房产管理、应急疏散等面向公众的应用,拓展三维数字城市的应用外延。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江苏省水利地图集》的生产为例,比较详细地论述了基于MICROSTATION的数字制图生产的方法和特点,指出数字制图生产是地图生产走向数字化、快速化、现代化、自动化,实现生产方式根本转变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8.
本系统通过综合应用WebGIS、三维虚拟现实、数据库等技术,对中华文化遗产和旅游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集成,构建了数字化中华文化遗产区域地理信息地图,并对部分文化遗产及景区的进行了三维虚拟数字化展示,为提升中华文化遗产数字化程度和文化旅游综合服务水平开辟了新途径,为探索具有产业化和示范性运作前景的文化旅游综合服务模式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
建筑信息模型(BIM)与GIS的集成被视为数字城市向智慧城市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集成BIM和GIS技术,实现三维数字城市中建筑物室内外一体化展示、管理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建筑经济人口信息集成管理、户籍房产管理、应急疏散等面向公众的应用,拓展三维数字城市的应用外延。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数字高校校园“的必要性分析,探讨了有关CGIS系统软件平台选择、系统分析、系统数据结构设计以及系统功能等问题.并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以土地利用类型为基点设计属性数据,再利用GIS工具对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进行绑定,搭建数字化平台,实现地图功能,建立CGIS,以期使高校校园的资源与环境信息得到共享,从而有利于高校校园的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