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放射性测量方法出现的早期,用绝对年令来表达地质年令被认为是一个重大的进步,因为它确切无疑地说明了地质历史的长度。随着测试技术,特别是质谱仪器的发展,实测年令的可靠性也随之提高。年令的真实程度主要取决于所采用的衰变常数。近二十年来,地质年代学家把注意力集中到改进测定同位素的分析方法和更精确地确定地质年代学上所采用的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常数上。近年来,地质年代学中三种测定放射性年令的主要方法多采用表1上所列举的一些  相似文献   

2.
李杰  徐钰林 《现代地质》1998,12(3):336-343,T002
研究了菲律宾海盆东北部“大洋钻探工程”125航次782A孔晚始新世以来的放射虫化石。根据Sanfilippo等1985年的分带,将研究区自下而上划分为10个带。讨论了始新世与渐新世、渐新世与中新世、中中新世与晚中新世、中新世与上新世以及上新世与第四纪的界线。研究区存在两个沉积间断,分别位于晚渐新世与早中新世晚期之间和中中新世与晚中新世之间。研究区第四纪放射虫化石仍以暖水分子为主,冷水分子分布较浅。依据放射虫化石分异度曲线得出,晚第三纪以来本区存在5个相对暖水期和5个相对较凉期,渐新世时处于冷水期,这与钙质超微化石复合分异度和碳酸钙含量曲线的变化是一致的。晚渐新世与早中新世晚期之间的沉积间断是由于中新世南极冰盖扩展造成大洋底层洋流活动加剧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3.
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地区的东胜砂岩型铀矿在平面上和垂向上具有明显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分带性,矿物学和岩相学特征研究表明其分带性是不同性质流体蚀变作用造成的。根据氧化/还原过渡界面蚀变矿物特征及其相互交代关系,识别出早、晚两个世代蚀变矿物组合,分别反映出早期蚀变流体为氧化环境下的酸性流体,晚期蚀变流体为还原环境下的碱性热液流体。早期氧化环境的酸性流体蚀变作用基础上叠加了晚期还原环境下的碱性热液流体蚀变作用,导致了铀在氧化/还原过渡界面的富集成矿。分析认为,东胜铀矿热液蚀变与鄂尔多斯盆地乃至华北地区燕山期构造活动和岩浆活动产生的区域性热异常事件具有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4.
徐钰林 《现代地质》1992,6(3):243-253,T002,T000
本文研究了菲律宾海东、北部“大洋钻探工程”125航次782A相786A二个钻孔晚第三纪的钙质超微化石。根据Okada和Bukry分带。本区自下而上划分为13个带(或亚带)。讨论了渐新世和中新世、中新世和上新世及第三纪和第四纪的界线。本区存在3个沉积间断:晚渐新世与中中新世之间:中中新世与晚中新世之间以及晚中新世与早上新世之间。修正了Cyclicargolithus abiseclus的时限分布,提出了 Cycliargolithus floridanus floridanus和cychcargoluhas flondanus abisectus是Cyclicargolithus floridanus的2个生态亚种。  相似文献   

5.
第四纪下限是地质年代表中的一个时间等时界面.由气候地层学原则所确定的第四纪下限并不是一个等时界面,从而导致各地区的第四纪下限各异.应该放弃“新生代以来首次气候恶化” 这个确定第四纪下限的标准,采用与人类的出现阶段有关的生物发展阶段——生物地层学原则来划分N—Q界限,并用年代学资料提高精度.  相似文献   

6.
迄今为止,大震发生后的烈度评定,始终以“新中国的地震烈度表”为依据。该表的烈度标准以宏观(经验)为主,在我国地震学的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该表还存在着若干不足,主要是烈度标准(宏观标准)的“模糊”。为了改进这缺点,有人提出用仪器实测数据作标准的方法,只是该种方法自身还存在不少问题,因而未能代替“新中国的地震烈度表”而得到推广。我们认为要对“新中国的地震烈度表”进行改进,不能摒弃其本身,而应在其基础上将经验性的语言用数学方法表示出来,以便使以前的资料和新资料自然衔接。新兴的“模糊数学”为这一想法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高玲举  于磊  刘祜 《铀矿地质》2022,(4):771-780
二连盆地是我国重要的砂岩型铀矿产铀盆地之一,古河道砂岩型铀矿多为隐伏盲矿,用地球物理勘查方法寻找隐伏构造和盲矿体的优势得以发挥。文章利用最新的航磁资料,通过化极、解析延拓和总水平导数计算等处理,得到了与断裂相关的地球物理场信息,揭示了二连盆地磁异常具有明显的分区性和分带性。根据磁异常特征将二连盆地划成4个区域,共推断出28条断裂,断裂方向主要呈北东向、北东东向、近东西向和北西向,这些断裂主要是以不同磁场分界线、梯度带和串珠状的异常,表现为磁场分区、分带的界线。在此基础上,根据航磁资料解释和实际应用结果对断裂构造和成矿关系进行了探讨,初步圈定了二连盆地北部马尼特-乌兰察布带为铀成矿有利区。  相似文献   

8.
为了确定沉积层的界面深度,本文研制出了密度差随深度呈双曲线递降的解释程序。运用双曲线密度差无限平板重力公式计算每个重力点上界面的近似深度,根据求出的深度值,用n边形代替沉积基岩界面,采用Visweswara Rao等1994年所提出的公式计算重力异常,再用Bott1960年提出的方法程序修定界面的深度。  相似文献   

9.
试论贵州西部晚二叠世煤种分带与金矿的分布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勇 《贵州地质》1993,10(4):300-307
贵州西部晚二叠世煤种分带清楚,以北东、北西向两条“X”型交叉古断裂为边界,将西部地区切割成东南西北四块,南北两块为无烟煤分布区,东西两块为烟煤分布区。这一煤种分带与金矿的空间分布具有内在的联系。本文通过对煤种分带的成因探讨,揭示出晚二叠世煤的变质过程与金的成矿过程的共通性和规律性,并指出,热液循环保温封闭系统是金活化富集的重要条件。从而归纳出金矿产出的三个必要条件,是快速确定找金靶区的重要宏观标志,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南澳大利亚晚元古代沉积剖面是世界晚前寒武纪较好的标准剖面之一。该剖面岩性较为多样,厚度巨大,出露良好,研究程度高,有同位索年龄资料并含有各种各样的生物化石:藻类、迭层石、藻灰结核、大量无骨骼动物印痕及活动遗迹。自从1960年A.和提出把南澳大利亚晚前寒武纪沉积上部划分为国际地层表中一个独立地层单位—埃迪卡拉系后,对其研究的兴趣与日俱增。本文是根据对剖面及其中所含藻类化石和结构的研究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简要地论述这些剖面的地层研究现状并着重讨论  相似文献   

11.
王听渡 《地质论评》1986,32(6):526-531
本文研究了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和昭乌达盟中生代陆相火山岩的年代。共测定了14个火山岩同位素年龄数值,其中8个是用全岩K-Ar法,6个用黑云母K-Ar法。呼伦贝尔盟火山岩前人自下而上分为龙江组和甘河组,根据本文测定结果,甘河组年龄(162-165Ma)老于龙江组(139-155Ma),两组火山岩均属晚侏罗世。昭乌达盟火山岩原定为晚侏罗世,根据6个同位素年龄数据(92-122Ma),以及侵入这些火山岩的花岗岩类岩石年龄(113-117Ma、128-130Ma),作者认为将其划为白垩纪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2.
朱家平  刘建坤  王亚平  谢恩平 《地质通报》2010,29(11):1721-1725
不确定度连续传递模型的基本步骤为:①对标准曲线的各点进行不确定度评定,给出各点的标准不确定度;②对标准曲线各点的响应值进行多次测定,得出其平均值和标准不确定度;③以这2个标准不确定度为权重进行拟合,得出双误差拟合方程和标准不确定度的计算公式;④计算标准曲线各点与其校准点的差值,并将其转换成标准不确定度;⑤将以上4项按不确定度传播规律计算总不确定度。实际测量时, ①、②、④步用插值法算得。通过一个实例比较了不同拟合方法间结果的差别,说明了运用X、Y的相对误差作为权重的直线拟和,再加上“不确定度连续传递模型”算得的测量不确定度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3.
朱家平  刘建坤  王亚平  谢恩平 《地质通报》2010,29(10):1721-1725
不确定度连续传递模型的基本步骤为:①对标准曲线的各点进行不确定度评定,给出各点的标准不确定度;②对标准曲线各点的响应值进行多次测定,得出其平均值和标准不确定度;③以这2个标准不确定度为权重进行拟合,得出双误差拟合方程和标准不确定度的计算公式;④计算标准曲线各点与其校准点的差值,并将其转换成标准不确定度;⑤将以上4项按不确定度传播规律计算总不确定度。实际测量时, ①、②、④步用插值法算得。通过一个实例比较了不同拟合方法间结果的差别,说明了运用X、Y的相对误差作为权重的直线拟和,再加上“不确定度连续传递模型”算得的测量不确定度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4.
地层界面几何形态形成的力学机理与数学上广泛应用的薄板样条形成的力学机理十分相似,都遵循板状体受力弯曲变形的力学机理。通过分析讨论曲面拟合的常用方法,以及这些方法对于稀疏不均匀离散地层界面的采样数据应用中的不足,提出用薄板样条曲面拟合构建地层界面的方法。介绍了薄板样条函数的基本原理,并引入正则化方法来解决因原始采样点分布不均匀而导致曲面拟合中发生“过冲”现象(在数据贫乏区域,产生陡坡的现象)以及原始采样点存在噪声的问题。最后以某页岩气勘探区水平钻井数据为例,用具有最优几何形态的等边三角形网格加密数据点的方式构建地层界面,采用正则化的薄板样条函数确定这些加密点,通过调节正则化参数的值,使拟合的地质界面在可视化效果和精度上都能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5.
河套盆地托克托台地湖相层研究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野外观察表明托克托台地的湖相层与上覆的黄土之间存在风化剥蚀面。文章选择了一个剖面点系统地采集了孢粉样品,同时在湖相层底部、顶部和黄土层底部采集了3个光释光样品;另外在一个观察点的不整合于上新统之上的河流相中采取了一个OSL样品。通过对这些数据结果的分析,并综合已有的地层年代、孢粉数据和水文工程地质钻孔资料,试图取得对托克托台地湖相层形成年代、环境及台地演变过程的合理认识。结果表明:1)湖相层相当于邻区的萨拉乌苏组,形成于12~10万年以前的晚更新世早期;黄土相当于邻区的城川组,形成于8万年之后的晚更新世晚期;形成于3万年左右的湖相层是晚更新世晚期同期沉积黄土相变的结果。2)古气候变化明显,晚更新世早期(12~10万年)气候温和湿润,水量充沛,推测最高湖水位介于海拔1050~1080m之间,在河套盆地形成了一个大湖泊———“河套古湖”,与“萨拉乌苏湖”是分开的;晚更新世晚期(10万年以后)气候干冷,湖水后退,同时意味着黄河开始外流,3万年时期的湖水位为海拔1020m左右。3)上新统地层遭受风化剥蚀使地表处于准平原化,在这一时期和林格尔断裂和鄂尔多斯北缘断裂发生明显位错;约12万年以后,和林格尔断裂停止位错,沉积了晚更新世早期的湖相层,约10万之后湖水向盆地中心退却,并在8万年开始沉积黄土,湖水再也未扩展到台地之上,在这期间鄂尔多斯北缘断裂继续位错直至晚更新晚期大约3万年左右停止,台地最终形成。  相似文献   

16.
前寒武纪地层绝对年龄测定资料的大量积累,使我们有可能在新的基础上来进行前寒武纪地层剖面的对比和确定地球矽铝层形成的主要时期。从绝对年龄数字中,可以看出具有放射性蜕变元素的那些矿物的结晶格架的形成时间,根据这些元素  相似文献   

17.
海岸带咸淡水界面位置确定方法的介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训 《现代地质》2008,22(1):123-128
Ghyben-Herzberg公式依赖潜水位确定海岸带咸淡水界面位置,被广泛应用但存在误差。Hubbert公式严格描述突变界面问题的水头和界面位置之间的关系,但在实际中难以应用。通过考察咸淡水界面之下咸水带任意点的压力平衡关系和咸水带及淡水带任意点的水头描述得知,当地下水流处于稳定状态且满足Dupuit假设时,可以根据同一垂直线上界面之下咸水带任意点(含界面)的咸水测压水头和界面之上淡水带任意点(自潜水面至界面)的淡水测压水头确定滨海均质各向同性潜水含水层咸淡水界面的位置。Ghyben-Herzberg公式是这一方法的特例,描述界面位置的Hubbert公式也是该方法的一个特例。这一方法需要两个相邻的分别揭露淡水带和咸水带的测压孔。  相似文献   

18.
深海钻探计划(DSDP)和大洋钻探计划(ODP)实施以来促进了地层学的发展。通过对大洋沉积物的研究,利用生物属,种的始,末现面事件建立起了晚中生代-新生代高精度的钙质超微化石,有孔虫,放射虫以及沟鞭藻的化石带,综合利用这些基准面事件,可使地层划分精度达10万年以内。使用液压活塞取心技术,建立起了完整,连续的中,新生代磁性地层剖面,加之放射性年龄的测定,确定了数百个生物属,种始,末现面的绝对年龄值,  相似文献   

19.
在绝灭事件和古陨石坑年龄的记录中,所观测出的26—32百万年周期性,是由周期性的行星表面自然轰击造成,这种可能性好像已成事实,这一天文钟(astronomical clock)也影响到地磁逆转.然而,在地磁逆转记录中,观测到一个近似30百万年的谐波,现在发现这个时限具有随机性,而早期报道的32—34百万年的逆转记录,可能是一个较好的人工测定的基础数据.在此,我们考查了地磁逆转和那些在频繁逆转期间发生的灾变幕之间的时间关系.由于地磁历史包括频繁逆转的长期阶段与固定极性阶段交替的历史,所以,我们的合理判断是,在频繁逆转的相对不稳定期间,地磁场对灾变应该是最敏感的.在地磁逆转频率中,我们发现突发间隔大约为30百万年,这和灾变幕是一致的.这些突发可以看作是地球灾变的地磁待征,我们倾向把它们归因于在轰击期间增加了地核紊流的结果.在固定极性的长期阶段,逆转突发的消失归因于这些阶段地磁动力的双稳定振荡失灵.  相似文献   

20.
季强  袁崇喜  王旭日 《地球学报》2012,33(5):715-720
真兽类哺乳动物是现代最为丰富多彩的哺乳动物类群,其起源和早期演化是国际科学界高度关注的科学问题之一。中国辽宁中侏罗世髫髻山组产出的中华侏罗兽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古老的真兽类哺乳动物,代表了早期哺乳动物演化的一个新里程碑。研究表明,中华侏罗兽的发现将以前国际上的白垩纪化石记录提前了3500万年,填补了早期哺乳动物演化的化石记录间隔,帮助校正了现代基于DNA方法研究的哺乳动物演化历史,并与基于DNA方法测定的真兽类哺乳动物起源时间的研究结果相吻合,为哺乳动物演化历史建立了以化石为标准点的新标尺。中华侏罗兽的精确年龄有助于确定真兽类哺乳动物与其它哺乳动物,如后兽亚纲(它们的后代包括有袋类,如袋鼠)和单孔类(如鸭嘴兽),分异发展的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