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前言日本南极地区观测队为使昭和基地的地面、高空气象观测自动化,在气象楼的屋顶上设置了综合自动化气象观测装置(以下简称 AMOS)。AMOS 分为地面气象观测系统和高空气象观测系统(以下简称地面系统、高空系统),通过电路控制装置组成一个能互相交换资料的系统。地面系统进行地面气象自动观测,高空系统进行无线电探空的自动观测、资料分析、地面和高空的数据统计处理等。二、装置概要地面系统和高空系统都备有正副中央处理机(CPU)各2台,地面系统另备有输入输出信号控制部分和标准计时器各2台,高空系统备有输入输出  相似文献   

2.
1 引言 云的观测是地面气象观测的一项重要内容,正确辨别云状、云量、云高及确定云码对飞机航行、人工影响天气和天气预报都有重要意义.在地面气象观测中,云为目测项目,因此极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根椐天气系统变化,为综合分析云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一些依据,以保证云观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适应沙尘天气预报服务的需要,新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新增了地面状态、最小能见度以及草面(雪面)温度观测等项目。根据新规定,最小能见度观测是我省所有台站均需观测的项目,但并未明确一般站的记录方法,因此一般站如何按照新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的要求作好观测记录,就成为广大测报人员在学习新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时的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4.
1 引言 自动气象站的建设和投入业务运行,是综合气象观测业务工作的一次质的飞跃.2012年4月起,我国对综合气象观测业务工作进行了改革,进一步加快了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的步伐,但依然与中国气象局郑国光局长在全国综合气象观测工作会议提出的"三个面向"、"四个着力"、"一个加快"要求有较大差距,本文设想构建综合气象观测业务服务平台,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观测业务流程,规范观测管理,从而达到提高综合气象观测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新书架     
《气象》2013,(1):117
《现代气象业务丛书综合气象观测(上下册)》王强主编气象观测业务是现代气象业务体系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本书概括介绍了由天基、地基和空基观测系统构成的现代气象观测业务体系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气象观测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方法。重点讲述了地面和高空气象观测的原理、技术方法和业务要求,地基气象遥感探测技术的基础知识和业务应用。有针对性地介绍了大气边界层和城市气象观测、农业和生态气象观测、海洋气象观测、大气成分观测、公路交通气象观测等专业气象服务观测系统,以及气象观测资料处理和质量管理、气象计量、综合气象观测保  相似文献   

6.
唐燕  潘来  陈蕴  赵虎 《贵州气象》2012,36(5):61-62
综合气象观测系统运行监控平台(简称ASOM)已成为地面测报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监控工具。该系统能够反馈国家级地面自动站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理ASOM系统中自动站观测数据存在的问题,可以提高自动站观测资料的业务可用性水平,保障综合气象观测系统的稳定运行。该文根据近2 a来的工作经验,分析总结了自动站运行监控中观测数据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了适应沙尘天气预报服务的需要,新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新增了地面状态、最小能见度以及草面(雪面)温度观测等项目。根据新规定,最小能见度观测是我省所有台站均需观测的项目,但并未明确一般站的记录方法,因此一般站如何按照新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的要求作好观测记录,就成为广大测报人员在学习新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时的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8.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是气象台站从事地面气象观测工作的依据和准则。它主要包括观测组织工作、观测场、观测方法、气象观测仪器和记录整理等内容。我国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到目前为止,共计有十个版本(见附表)。大致分四种类型:最初沿用英国《测候指南》;1946年以后主要参照美国地面气  相似文献   

9.
2018年青海省被中国气象局确定为全国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改革七个试点省份之一,同年11月15日,在全省国家级气象台站开展自动化改革试点工作;2019年6月进入试运行,期间我省天峻和互助两站参加全国15个单轨试点站开展了ISOS地面气象观测软件、地面气象数据标准格式(BUFR)单轨运行试验;2020年4月全省进入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业务运行。通过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试点、试运行及正式运行几个阶段以来,全省地面观测自动化改革整体运行稳定可靠,充分发挥了现代化观测设备的作用,明确了地面观测项目布局、改革内容、设备软件使用方法等相关技术;在实际工作中逐步优化运行机制,为推动全省地面观测自动化改革中效益显著,经过各阶段评估显示,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试运行工作达到了预期效果,自动化改革在增强观测能力、提升信息化水平、优化观测业务流程、释放基层人员红利等方面成效明显。同时,对地面观测自动化业务运行后发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10.
正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气象站系统新框架,包括两层,分别是设备层和应用层。模拟信号采集、气象要素计算和数据格式化输出等功能位于设备前端(设备层);应用层由至少一个嵌入式系统组成,可用于实时数据收集、数据质量控制、极值统计、信息发布以及其他复杂功能。新框架的设备层聚焦于观测稳定性,而应用层关注功能扩展。随着嵌入式软件的不断丰富,地面气象观测系统将变得越来越智能。综合气象观测是构建现代化的气象业务体系的基础,而加快实现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是综合气象观  相似文献   

11.
一、气象观测工作的性质和任务《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指出,气象观测是气象工作的基础。它对一定范围内的气象状况及其变化,进行系统的、连续的观察和测定,为天气预报、气象情报、气候分析和科学研究提供重要依据。地面气象观测是气象观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每个气象台站的基本任务之一,必须严肃、认真、负责地做好。气象台站地面气象观测工作的任务是观测、发报和编制报表。二、地面气象观测技术方法沿革《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是气象台站从事地面气象观测工作的业务规则和技术规定,观测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以保证  相似文献   

12.
CAWS-600自动气象站介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可为 《贵州气象》2002,26(6):40-41
地面观测从原始的人工观测、查算、编报、电话发报 ,到近几年的人工观测、计算机编报、网络传输 ,以及明年的自动气象站、自动观测、编报、传输。可谓发展迅速。那么何为自动气象站 ?是否所有地面观测项目都能自动观测 ?自动气象站的构成系统 ,功能怎样 ?下面对这些作一介绍。1 什么是自动气象站自动气象站是一种按设定的要求对多项气象要素自动进行采集、处理、存储和编发报、编制报表的地面气象观测设备。可以减少观测人员的地面观测工作量 ,提高观测时效和质量。目前 ,自动气象站自动观测项目有 :气压、气温、湿度、降水、风向风速、地…  相似文献   

13.
引言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是从事地面气象观测工作的业务规则和技术规定,观测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1].随着地面气象探测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自动气象站在全国气象台站已广泛使用,原有的1979年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已不适应现行地面业务开展的需求.中国气象局本着"立足当前、面向未来、兼顾历史"的原则,历时多年,编制了既适用于人工观测方式,又适用于不同型号自动气象站进行自动观测的《地面气象观测规范》(2003版).  相似文献   

14.
刘助 《气象》1975,1(11):26-27
地面气象观测是认识大气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手段之一,而地面气象观测的主要项目都是固定在观测场内通过各种仪器进行的。观测场地的选择和仪器安置是否正确,对观测资料的代表性、准确性和比较性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15.
<正>1引言在地面观测中,测报质量尤为重要,观测员要认真学习地面观测规范,严格执行规范规定的各项要求,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同时还要有会处理地面气象观测中常见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地面气象观测质量逐步提高,本文对地面气象观测中常见问题的处理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新书架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气象》2004,30(5):64-64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国气象局  地面气象观测是气象观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是从事地面气象观测工作的业务规则和技术规定。内容包括:第一编总则;第二编气象要素的观测;第三编自动气象观测系统;第四编记录处理和拟表编制等4编2 3章。16开本 定价:35 0 0元。我国旱涝重大气候  相似文献   

17.
日本的气象观测工作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近十余年来由于国际和国内气象业务和服务的需要,气象观测体制在逐步调整,观测设备和观测方法也随时代的进展而发生了某些变化。现将日本当前气象观测和仪器装备情况分以下几方面作简要介绍。一、地面气象观测 1.测站的种类和观测项目 (1)国家观测站现有162个国家气象观测站,其中包括53个机场气象站。另外还有4所为防止水害和为农业服务的测站。国家站分成两类:一类为通报观测站;一类为气候站。通报观测分定时和临时两种。定时通报观测项目有:气压、气温、露点温度、  相似文献   

18.
地面气象观测有些项目只能根据定义,依据经验和成因,用定性的标准由观测员目测估计。但由于主观因素较多,使得目测项目的观测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成为地面气象观测业务工作中的难点。本文就如何减小和尽可能消除云、天项目的观测误差,提高目测水平,谈些看法和同行们商榷。  相似文献   

19.
在对云南省地面气象观测数据记录月报表审核中发现部份台站对A、J文件首部参数中降水要素的标识不清;自动观测项目中气压和相对湿度分钟数据异常时极值的处理及降水、风、地温、蒸发等要素自记读数异常时的处理不正确;人工观测项目中云状与天气现象的记录与配合、电线结冰观测、气候概况等记录上均存在不符合规范规定问题。该文将2014年以前遇到的以上这些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分析,依据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与业务技术规定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为地面气象观测人员及审核人员在今后的业务工作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地面气象观测中设备众多、可扩展性不强等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应用于地面气象观测的综合集成硬件控制器。设计采用以ARM9为内核的芯片级微处理器运行Linux操作系统的技术,实现了两种通信协议之间的转换和多种硬件设备之间的集成通信,解决了诸如观测设备众多、采样频次高、观测数据完整性要求高等难题。综合集成硬件控制器设计完成后,在全国多个地面气象观测台站进行使用,经过对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综合硬件集成控制器运行稳定,具有集成度高,扩展性强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