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采用GPS进行大型桥梁控制网测量时,需采用精密水准测量得到控制点的高程,同时还需要利用跨河水准测量联测两岸的高程点。结合黄河某大型桥梁的高程控制网的实例,对含有跨河水准测量的大型桥梁高程控制网进行平差计算,并估算精度。  相似文献   

2.
以GPS测量方法观测双山岛跨河水准为例,从场地选择与布设、选点埋石、GPS观测前后的一等水准测量、GPS仪器高测量、GPS观测、GPS数据处理与检核、高差计算等方面初步探讨了GPS跨河水准测量。采用江苏省似大地水准面高程异常成果计算检核GPS跨河水准点间的高程异常变化率和高程异常差,采用三角高程测量方法观测的高差与一等水准测量高差、GPS跨河水准高差组成闭合环检核GPS跨河水准高差成果的精度和可靠性,为GPS跨河水准测量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王毅  张蓓 《北京测绘》2013,(4):51-53
在水准测量过程中,当水准线路不可避免穿过河床较宽的大河时,可采用高精度全站仪进行跨河水准测量。从实际实施跨河水准测量的两种方法所得结果精度的比较,并利用三角高程测量单向观测的高差计算公式及对跨河水准测量的高差中数中误差进行的估算,验证了利用高精度全站仪实现高精度跨河水准测量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应用精密三角高程测量实现跨河水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三角高程测量单向观测的高差计算公式入手,分析了三角高程测量的误差来源,推导了跨河水准网中测距三角高程的精度估算公式,并结合目前的全站仪,指出了精密三角高程测量实现精密跨河水准的可行性和便利性。  相似文献   

5.
特大型桥梁施工高程控制网布设与跨河水准测量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成龙  翟国万 《四川测绘》1995,18(4):158-163,174
本文根据特大型桥梁工程施工对高程控制的精度要求,推算高程控制网的必要精度,提出了虎门大桥施工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和观测方案,根据经济性原则,进行跨河水准测量实验,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研究水准光学测微法在长距离等级跨河水准测量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主要研究利用GNSS无约束平差控制网数据和三角高程进行跨河高程测量,结合电子水准仪运用常规水准测量的方法测得高差,通过对比三种跨河水准测量,分析GNSS跨河高程测量与三角高程测量数据精度,从而依实际工作环境选择最优的跨河方式。  相似文献   

7.
郝旦  王芬 《测绘通报》2019,(3):159-162
随着全自动智能型全站仪的发展及光学水准仪的逐步淘汰,精密三角高程测量在跨河高程传递方面应用广泛。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全自动照准全站仪的精密三角高程测量的四边形跨河水准测量方法的原理及步骤,并对该方法中对向观测获取跨河点间高差进行了理论推导和精度分析,证明了控制在一定跨河距离内并采取相应措施消除其他误差的情况下,该方法可用于二等水准跨河测量;最后通过实例证实了该方法能满足二等跨河水准测量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8.
从实际实施跨河水准测量的两种方法所得结果精度的比较,并利用三角高程测量单向观测的高差计算公式及对跨河水准测量的高差中数中误差进行的估算,验证了利用高精度全站仪实现高精度跨河水准测量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张恒  胡波  袁长征 《测绘通报》2019,(11):121-125
本文对精密三角高程测量的理论与方法、误差来源及精度指标进行了分析研究,探讨了其代替二等水准进行跨河水准测量的可行性及关键问题,提出了采用两台高精度自动照准全站仪对向观测进行跨河水准测量的具体操作方法及要求,并在重庆轨道交通环线建设中进行了多次应用,证明了精密三角高程测量在一定条件下能够满足二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采用测距三角高程法进行跨河水准测量,可以不量取仪器高,但观测值中有两类不同的观测量.利用Helmert方差分量估计,通过若干次迭代计算,可以更准确地确定两类观测值权的关系,提高了跨河水准测量的平差精度.  相似文献   

11.
GPS在桥梁跨河水准测量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伟  吴迪军  李剑坤 《测绘科学》2012,37(2):100-102
传统的跨河水准测量方法以几何光学观测为基础,受距离和气候条件的影响显著,工作效率较低。GPS技术所具有的三维定位功能,以其快速、全天候测量的优点,为跨河高程测量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本文针对桥梁工程特点,探讨了GPS跨河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采用线性拟合模型推求跨河点之间的高程异常差,再结合GPS大地高即可求得跨河高差。在安庆长江铁路大桥精密控制网测量中,进行了二等GPS跨河水准测量试验,采用测距三角高程法进行验证,较差为4.7mm。  相似文献   

12.
Helmert方差分量估计是一种根据验后信息重新定权来保证观测值权值合理的方法之一,在很多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把Helmert方差分量估计引入跨江水准测量的数据处理中,使观测数据的权值更加合理,平差结果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现行规范中三角高程跨河水准测量成果验算限差的合理性,大量实践结果表明:现行规范中的限差标准偏严,尤其当跨河(海)视线长度超过2 km时更加明显。推导了新的限差计算公式,并通过实测数据进行了分析论证,提出了合理可行的限差标准。  相似文献   

14.
吴迪军 《地理空间信息》2012,10(4):132-133,136
针对现行规范中2 km以上距离的三角高程法跨河水准测量应采用双觇板的规定,进行了单标三角高程法跨河水准测量的观测设计,并通过实验与双标三角高程法及已知高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单标三角高程法可用于2 km以上距离的跨河水准测量,其半测回中的垂直角观测组数宜增至双标法的2倍。  相似文献   

15.
李世良 《地理空间信息》2010,8(2):146-147,153
结合大桥工程中跨河水准测量,分别运用常规的测距三角高程法和改进的测距三角高程法进行跨河水准测量,对结果进行比较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以铜陵公铁两用长江大桥工程测量为背景项目,提出了采用GPS、电子水准仪测量和跨河水准测量技术完成该项精密测量任务的方法,并对此进行了详细论述.测量结果不仅验证了此方法的正确性,也为其他类型工程的测量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杜宁  王莉 《测绘科学》2012,37(3):142-143
在测量平差过程中,权的选取会对平差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定权不合理会导致高差观测值改正数分配不合理,严重时会扭曲三角高程平差值,继而平差结果不能真实反映实际观测。本文在分析连续中间法三角高程测量原理的基础上,依据权的定义及误差理论,推导了中间法三角高程测量平差计算中权的确定公式,得出了权与测站距离平方和成反比的定权方法,该方法能客观地反映中间法三角高程测量高差观测值间的权比,有助于改善三角高程测量的精度。  相似文献   

18.
林明华  苏志坚  侯飞 《测绘科学》2012,37(5):209-211
本文运用精密三角高程测量技术作为跨河高程传递的方法,探讨其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在水面视距分别为1.85km和2.2km并且不借助特制觇牌直接观测棱镜的情况下,通过优化观测图形以缩短两岸对向观测的时间差,利用一台全站仪,精确测量出云龙湖两岸的高差,精度可达二等水准要求。最后总结其中多次实验的经验以及教训,以期为同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