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波浪作用于垂直桩柱上的横向力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俞聿修  缪莘 《海洋学报》1989,11(2):248-261
海上钻井采油平台第海工建筑物多数支承在钢质或钢筋混凝土桩柱上,通常,桩柱除受到与波向平行的正向力作用外,还存在着横向力(升力).不少中外学者对水流(包括振荡流)和规则波作用于杆件的升力问题曾做过大量工作,Sarpkaya[1]测量了简谐振荡流中杆件上的升力,并对他人的工作做了很好的小结.  相似文献   

2.
在波浪槽中进行了三个园柱的单排桩群和4×4个园柱的桩群所受波浪作用力的实验研究。单排桩的波浪入射角为0°、45°和90°:4×4桩群的波浪入射角为0°和45°。通过研究给出了三个园柱的单排桩群和4×4桩群的总干扰系数以及各个组成桩的干扰系数随Keulegan-Carpenter数、相对桩距和波浪入射角的变化;找出了桩群中承受最大波浪作用力的组成桩;提出了遮蔽效应、整体效应、射流效应和抑制效应等四种效应以解释所得到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垂直桩柱上总波浪力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Morison公式和线性波理论,根据试验室里规则波和强制波作用下小直径圆形桩柱上总波浪力的试验资料分析,讨论了规则波3相似文献   

4.
高雷诺数下均匀振荡流中倾斜桩柱上的水动力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均匀振荡流中光滑倾斜桩柱上(α=45°)水动力特征的试验研究及其与水平桩柱(α=90°)研究结果的对比。  相似文献   

5.
小直径组合桩的波浪力实验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给出小直径孤立桩、两个桩和2×2个桩的波浪作用力实验结果。在波浪水槽中以0°,45°,90°三个波浪方向测量了各桩所受的纵向力和横向力,文中讨论了组合桩之间的干扰效应,给出了干扰系数随KC数和桩距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何君  任佐皋  项菁 《海洋学报》1988,10(3):355-361
本文基于模型试验成果,提出了小直径桩群按方阵形式密集布置(2×2,3×3,4×4)时,最大总波力的计算公式,公式中,首先按莫里逊公式计算发生最大总波力时,各组成单桩力的总和,然后,根据实测总波力求解桩群间干扰系数和不同波向的效应系数,提出了计算干扰系数的经验公式和波向效应系数的经验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亚临界流条件下方阵群桩上的阻力与升力进行了试验研究。在试验条件下,群桩总阻力小于孤立单桩阻力之和,其变化与群桩总桩数,桩距均有关,对于升力,本文认为应视为一随机过程。  相似文献   

8.
渤海海冰对直桩柱的作用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于1990年1月在锦州湾采样,主要测试了在不同的冰温和不同的应变速率下渤海海冰的挤压强度,并且研究了海冰挤压强度与冰温及应变速率的关系。对半径R=2,3,4,5cm圆柱压头的海冰挤压强度R_(CM)进行了试验,由此求得了海冰的局部挤压系数和接触系数。分析了冰块宽度B与桩柱宽度b之比与挤压系数的关系。在—10℃冰温下,对半圆形,压头端部尖角20等于180°,120°,90°,60°五种压头进行了试验,从而求得桩柱的形状系数,建立起大冰原对桩柱挤压作用的最大冰压力公式。  相似文献   

9.
海底边界对水下管线的水动力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叙述了在定常流中,用平板模拟海底平面边界,在雷诺数R_e为4.0×10~3~1.5×10~5范围内,测量了孤立圆柱和离平板不同距离上的单柱的阻力(C_D)、升力(C_L)、上抬力(C_(LO))等水动力系数和响应频率f。研究了管道距平板边界的相对间距H/D(H为圆柱与平板之间的间距;D为圆柱直径)对水动力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从东海陆架区采集几组不受扰动的岩芯柱样,研究了有机氯杀虫剂BHC、DDT在东海陆架区的污染历史,表明BHC、DDT在本区的污染水平呈波动变化,约8-10年左右出现一个污染高峰.文中同时介绍了在不同时间尺度上估算水-沉积物界面上BHC、DDT沉积输入通量的两种较为简便的估算模式,并估算得1980-1981年间它们的沉积通量分别为1.3×10-5-19×10-5g/(m2·a)和8.4×10-5-74×10-5g/(m2·a)之间;而自BHC、DDT大量使用以来近40年间,在本陆架区的年均输入通量分别为5.18×10-5-7.70×10-5g/(m2·a)和11.5×10-5-21.0×10-5g/(m2·a)之间.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归纳了基于Morison方程求解小尺度桩柱的水动力系数方面的研究成果。分别从单桩柱和群桩两个方面对水动力系数的研究成果,包括纯波、波流混合、横向力、直立桩柱、倾斜桩柱、复杂结构桩柱、粗糙度等进行了阐述,给出了在波流条件下水动力系数的变化规律;归纳了当前水动力系数的求解方法;介绍了在水动力系数的物模实验、数值仿真以及实验数据处理方法上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相关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作用于小尺度圆柱上的波浪、水流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Morison方程和线性波及线性波浪谱理论,经过系统的大量的实验研究,探讨了单柱与串、并列双柱在规则波和不规则波与水流共同作用下,圆柱上所受正向力、升力及其合力的特征。从而给出了单柱上速度力系数C_d、惯性力系数C_m及升力系数C_l与KC数的相关关系以及串、并列双柱所受正向力、升力及合力的群桩影响系数与相对桩距和KC数之间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长江水域污染物质的输运和扩散规律,作者利用研制成功的水中荧光计在该水域进行了混合扩散实验。该仪器在高混浊水作中对罗丹明B的浓度检测范围为1×10-9~5×10-5g/cm3,精确度≤±10%。本文着重论述使用水中荧光计和荧光示踪染料在流速大、混浊度高的长江九江江段和镇江江段进行水体混合扩散测量实验的情况,结果令人满意,为我国的高混浊水体混合扩散实验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质谱同位素稀释法同时测定海水中痕量铀和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孟宪厚  黄达峰  宋新 《海洋学报》1985,7(6):728-732
取水样10l,用0.45μm滤膜过滤,加入适量235U和230Th稀释剂,以Fe(OH)3沉淀载带法富集U,Th,进而在CL 5209型萃淋树脂柱上完成U、Th及Fe的分离,并在同一条样品带上完成U和Th的质谱测定,方法的检出限是2.4×109g钍和1.1×10-8g铀,测定海水中铀和钍的精密度分别为±1.7%和±3.6%。  相似文献   

15.
浅水破碎波对直立圆柱作用力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炎保 《海洋与湖沼》1992,23(6):635-641
分析了桩柱破波力的构成特性,认为破碎波与桩柱作用过程中在不完全绕流区将出现由于附连质量迅速变化引起的冲击力和柱前后波面高度差引起的附加压差力;影响破碎波对直立圆柱作用力的因素应该包括确定破波特性的水底坡度i、入射深水波陡H_0/L_0及代表圆柱对破波作用影响的相对柱径D/H_0。通过从i=1/100到1/15五种底坡上桩柱破波力的系统试验,探索了桩柱破波力的作用特性,归纳了计算桩柱破波力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16.
珠江三角洲两工业区土壤环境磁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汤贤赞  颜文 《热带海洋》1998,17(4):21-28
对珠江三角洲东莞石龙,顺德容奇-桂洲两工业区的土壤磁性进行初步研究,获得两地区6个柱样及48个表层样品的磁化率和天然剩余磁化强度(NRM)的结果,石龙地区的χNRM的垂直平均值分别为10.86×10^-6SI和6.73×10^-6Am^-1。顺德容桂地区χ,NRM的垂直变化平均值分别为96.84×10^-6SI和31.49×10^-6A.m^-1,表层样容桂地区χ和NMR值大于石龙地区,表明两地区  相似文献   

17.
对珠江三角洲东莞石龙、顺德容奇—桂洲两工业区的土壤磁性进行初步研究,获得两地区6个柱样及48个表层样品的磁化率(X)和天然剩余磁化强度(NRM)的结果,石龙地区的X,NRM的垂直变化平均值分别为10.86×10-6SI和6.73×10-6A·m-1,顺德容桂地区X,NRM的垂直变化平均值分别为96.84×10-6SI和31.49×10-6A·m-1,表层样容桂地区X和NRM值大于石龙地区,表明两地区土壤的磁载体存在明显的差异,磁记录大致能反映现代环境的信息。  相似文献   

18.
文章采用数值模拟手段,研究了Re=150情况下等边三角形排列的3个等直径圆柱的流致振动问题。圆柱直径为D ,可在横流向和顺流向作自由振动,柱间距设为4D 。来流攻角考虑了3种典型情况:α=0°,30°和60°,折合速度范围为3.0≤Ur ≤12.0。计算结果表明,三圆柱的响应特性,包括泻涡频率,振幅和振动轨迹等,显著受到来流攻角和折合速度的影响,同时文章还采用若干涡量场分析了圆柱之间的流动干扰情况。  相似文献   

19.
大连湾春秋季浮游植物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树林  赵晖 《海洋科学》2003,27(2):45-48
1999年5月和10月 ,对大连湾 (121°36′42″~121°46′53″N,38°28′39″~39°00′16″E)进行了浮游植物的调查研究 ,结果表明:大连湾浮游植物共53种。其中 ,硅藻门有26属42种 ,甲藻门有6属8种。浮游植物的平均数量为23.4×104 个/m3,其中 ,硅藻门的平均数量为23.7×104个/m3 ,占浮游植物总量的80.1% ,甲藻门的平均数量为25.9×104个/m3 ,占浮游植物总量的16.7 %。优势种中的丹麦细柱藻 (Leptocylindyusdanicus)、中肋骨条藻 (Skeletonemacostatum)、诺氏海链藻 (Thalassiosiranordenskioldii)均为赤潮生物 ,说明该区域有发生赤潮的危险。  相似文献   

20.
刘世禄 《海洋科学》2000,24(1):16-18
THECURRENTSITUATIONANDPROSPECTFORCHINESEFISHERY1中国渔业发展现状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渔业产业结构经过几次调整,中国渔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水产品总产量从1990年的1237×10t到1997年的3601×104t,7a中增加了2400×104t,增长9.5%。人均占有量从1990年的10kg到1998年约达到29kg(见表1)。水产品总产量在100×104t的省份有11个,其中:山东省为610×104t、广东省520×104t、福建省429×104t、浙江省337×104t、辽宁省285×104t,江苏省265×104t、广西191×104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