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王绍雄  尤爱珍 《福建地质》1994,13(4):278-287
本文较系统地总结了福建省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地方性氟中毒、癌症及心脑血管疾病环境病因中的地质、地球化学因素,为预防和减缓这些疾病的危害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根据福建省环境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认为I、Zn、Cu、Ge、Se、Cr、Fe、Co、B等微量元素对提高福建省居民的健康水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4.
5.
6.
地球是目前已知的宇宙中唯一有生命活动的星球。地球孕育了生命,也孕育了人类。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就是人类在地球上生存、奋斗和发展的历史。然而,人类在开发、利用、建设地球的同时,也无情地破坏、污染和摧残了她。时至今日,地球到处展示着人类伟大辉煌的业迹;同时不少地方也被人类糟踏得乌烟瘴气、千疮百孔,甚至是面貌全非,而人类自身也受到无情地惩罚,甚至生存也面临着极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7.
陈之荣 《第四纪研究》2006,26(5):872-878
文章讨论了人类圈、智慧圈、人类世及其关系。作为独立地球圈层的人类圈是以人类为自然实体的地球圈层,它是由需求圈、技术圈和思维圈构成的统一整体,它的研究拓宽和加深了人们对地球以及地球科学概念的理解,对推动人地关系的协同共进有着重要的意义。智慧圈强调智力在现代地球演变中的巨大作用,这是重要的,但狭义智慧圈只是人类圈的一个构成部分,而广义智慧圈则是人类地球的一种可能的未来状态。人类世强调人类在地质和生态中的核心作用,这也是重要的,但作为新的地质时代,它是否能在科学上站得住脚,还需要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大气污染、水资源污染及水土流失等几方面,概述了人类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的现状,呼吁全人类行动起来,保护地球,美化环境,创造美好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9.
1会议概况由全球环境变化四大研究计划的中国国家委员会和世界数据中心中国中心共同举办的“CNC-IGBP、CNC-WCRP、CNC-IHDP、CNC-DIVERSITAS和WDC-China 2006年联合学术大会”于2007年1月20~22日在北京顺利召开。会议本次联合学术大会由CNC-IGBP、CNC-WCRP、CNC-IHDP、CNC-DIVE  相似文献   

10.
万国江 《第四纪研究》2002,22(6):589-594
1972年刘东生院土撰文发表了“环境地质学的出现”。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92年正式成立,刘东生院士的环境地质学学术观点聚焦于:环境地质学发展的动力源于社会需要,地球环境系统的整体性及其与人类关系的相互依存性。30年来,地质环境的地球化学研究以区域环境质量和全球环境变化两大科学问题作了基本目标,经历了调查评价,区域综合和界面机理3个发展阶段,研究重点是典型区域环境演化的发生学原理,谱系特征以及健康和生态效应,云贵高原地质环境的特殊性显示出青藏隆起对周边现代环境的影响。环境地质学以“地质学与人类”为宗旨,将在21世纪为人类谋求更多的福利。  相似文献   

11.
“地球工程学 (Geotechnologie)”是德国联邦政府教育与研究部 (BMBF)和德国科学基金会 (DFG )共同策划的未来 15年超大型地学研究计划 ,于2 0 0 0年 3月正式公布并开始招标实施 ,德国政府准备对该计划的实施投入约 5亿马克的研究经费。在经济和科学技术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 2 1世纪之初 ,在我国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已经开始实施“十五”规划 ,即将开始考虑下一个五年规划的重要时期 ,了解和掌握世界各国的科学研究动态 ,对于把握科学前沿问题、跻身世界领先行列、保证我国基础科学研究与世界同步发展及开拓创新性研究领…  相似文献   

12.
宫进忠 《地球科学进展》2012,27(10):1153-1160
在地球演化历史上,第四纪是人类诞生、发展和壮大的时代,它所形成的地质产物中记录了丰富的生态环境信息。河北省境内第四纪岩石地层(泥河湾组、赤城组、马兰组、迁安组)的风化指数CIA,Fe2O3/FeO,Fe/Mn等地球化学参数可作为年均气温、年均降雨量等气候因子的近似代用指标;华北地区人类文化遗址所在地水系沉积物中Hg,Sn和Au等元素含量随人类文明的演进而阶段性增高。这一结果表明,人类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自然地理环境(寒冷、干旱),不得不进行技术创新,从而产生了农业耕作、工业革命及现代信息产业等文明进步成果,但与此同时,却也导致了地质环境的人为污染,甚至可能引发全球温室效应。  相似文献   

13.
14.
连鹏灵 《地学前缘》2002,9(1):162-162
土地利用方式是指人类利用自然资源进行物质生产的主要形式 ,如各种形式的农业、牧业、狩猎等 ,是重要的人类文化特征。人类的文化是对环境适应的产物 ,人类在不断地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总是趋于使其与环境的关系达到最优。因而一种文化形式通常与其所处的环境相平衡 ,不同环境下有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由于环境一直存在着不同幅度的变化 ,变化的结果不可避免地会对人与环境之间已有的平衡产生影响 ,导致人类的土地利用方式发生适应性的变化。在人类历史的早期 ,由于生产力低下 ,人类适应自然的能力较弱 ,因而环境变化对于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更…  相似文献   

15.
人类持续发展的资源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持续发展是当今人类的普遍愿望和共同目标,并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本文从“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含义出发,侧重资源的归类、特性及几种资源预测模式加以分析和比较,由此提出了在保护和利用资源问题上应遵循的若干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6.
Kozlovsk  王辉 《世界地质》1991,10(1):176-178
人类的工业活动已成为改变环境的一个决定性因素,首先是改变岩石圈(地质环境)上部的环境。水文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条件,及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在人类的影响下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工程地质中的危险工序被激活。地质环境条件的研究,在自然和技术因素作用下地质环境变化的预测,技术因素影响的确定,和这些影响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优化巳成为现代地质学中的主要的地质生态问题和社会问题之一。地质介质内的技术因素产生了复杂的地质条件,野生动植物王国,危及工程建筑,和影响人类的健康。因此,地球生态学范围内的调查正在展开。在地质学和生态学之间出现了一门新科学趋势,它研究生命物体之间,包括人类和地质环境之间的规则,在一系列的地球生态学问题中存在着一些趋势,它要求人们在区域上进行达到州际水平的调查。  相似文献   

17.
当代地球系统的突变性质与确立“人法地”文明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地球系统即为包括人类圈在内的五元地球表层系统。自本世纪50年代以来,它已进入了一个具有突变性质的新时期,本文从变化速度,逆向巨变,较低水平人类圈的迅猛膨胀和确立“人法地”文明观等方面分别讨论了这一重要时期的表象,实质,根源和前景。  相似文献   

18.
地球科学与社会:全球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如果人类要长期继续生存和繁荣,必需了解支持人类需求的地球和它的能力。地球科学的任务是认识地球,进行推断,从而达到规划人类社会的目的。推动地球活动的内因是其内部的对流作用,外因是太阳能,固体地球、水圈、大气圈与生物圈形成了全球循环系统。固体地球科学委员会注重的主要研究课题包括:1.地球内部动力学;2.岩石圈的形成和演化;3.大陆动力学;4.生物的多样性和灭绝;5.活动的行星:地质灾害;6.地质历史中的全球环境与变化;7.持续的能源与矿产资源;8.了解人类与地球的相互作用与运用这些知识于社会。人类社会是地球循环的一部分,它从地球中提取资源,把废料又送回地球内,它破坏地球的自然保护圈。对于全球的认识将可指导人类社会减少对地球的流体层与土壤这个保护圈的野蛮性破坏。因此,地球科学是社会的一个好的测试器。  相似文献   

19.
人类生存与环境演变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人类进化与环境演变几乎同步发生,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大体经历了萌发、原始、冲击和协调四个时期。人类起源和生存与全球环境演变密切相关,他在环境剧变中产生,在适应环境变化中成长。当他向自然环境过分索取时,就要造成环境恶化;而恶化的环境又会给人类带来各种各样的灾难,促使人类迁移,引起民族战争和社会动荡,摧毁人类文明。人类只有协调好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地球化学背景与地球化学基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探讨了地球化学背景和地球化学基准的概念、含义和确定方法.认为随着地球化学的发展,地球化学背景的概念和含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初期的注重其“量”到目前的关注其“质”,研究的目的不同,背景值的确定途径也不同.无论是地球化学背景还是地球化学基准,共同之处在于它们独特的参考功能,正是这种参照性质使地球化学背景和地球化学基准的研究在进行环境质量评价和环境立法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