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南省气象局1983年编印的《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技术问题汇编》指出:“当10风钟内的最多风向对应时间无风速,而非最多风向其对应时间有风速,应挑取对应时间里有风速的风向为该10分钟的最多风向。对应时间无风速的风向不作考虑。”从检查的台站记录中发现,有些站...  相似文献   

2.
用EN型测风数据处理代替代EL型电接风向风速仪的指示器和记录器,避免了挑取电接风自记纸十分钟风向风速和最大风向风速主观性影响,删除两分钟风向风速观测的人为因素,风向风速实现完全定量观测。但使用中发现如下两种情况须注意: 报警风速是根据阵风风向风速设置,取样采用三秒钟平均风速;航危报报警风速为自动设置,采用当前风向风速即1秒钟风速;风速采样周期不同,报警风速与航危报报警风速有  相似文献   

3.
在 1 3时更换EL型电接风向风速计自记纸时 ,如果风速很大 ,极有可能出现最大风速时 ,笔者认为应在允许的范围内避开这段时间 ,待风速稍小后再更换 ,以免影响该日最大风速的挑取。更换风自记纸应尽量避免影响最大风速的挑取@王晋$桐柏县气象局!河南桐柏474750  相似文献   

4.
1 把好复算校对关首先对自记风向风速和日最大风向风速进行全面仔细地复算 ,注意日最大风速和各正点风速的比较 (日最大风速≥各正点风速 ) ,风速尾数是否是 0、3、7,对于缺测、仪器故障等特殊情况的处理是否符合规范规定 ;其次互校自记纸和报表。2 与 4次定时风向风速进行比较一般自记纸上整理出来的 1 0分钟平均风速和最多风向与相应的2分钟风向风速差别不会太大。在仪器无故障和自记钟走时正常的情况下 ,1 0分钟内最多风向和定时风向差别应在± 45°以内 ,一般正点前 1 0分钟内的 5个风向中应至少有 1个与 2分钟的风向相对应。如超过 4…  相似文献   

5.
谢华生 《气象》1980,6(4):23-23
电接风向风速计的风向自记部分,是每隔二分半钟跳一次的。如果,在整理风向风速自记记录时,不管时差大小,都进行时间差订正,则在挑取十分钟最多风向时,势必增加许多麻烦。因此《地面气象观测规范》§8。1、二、(三)、1条规定:“当自记钟在24小时内的计时误差≤20分钟时,不必进行时间差订正”。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要想在挑取十分钟最多风向时不进行时间差订正,则必须使自记钟在24小时内的计时误差控制在20分钟之内。  相似文献   

6.
1把好复算校对关 首先对自记风向风速和日最大风向风速进行全面仔细地复算,注意日最大风速和各正点风速的比较(日最大风速≥各正点风速),风速尾数是否是0、3、7,对于缺测、仪器故障等特殊情况的处理是否符合规范规定;其次互校自记纸和报表.  相似文献   

7.
部分风向笔尖速线中断时风向挑取方法电接风向风速计由于诸多原因,时常出现部分风向笔尖迹线中断。其中有些属于对正点记录无影响,而在挑取时容易误判、除《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冲所述“部分风向笔尖迹线虽有中断,但从实有的五次划线中挑取的最多风向为NNE、ENE、E...  相似文献   

8.
胡文超  孔令旺  祝小妮  薛万孝 《干旱气象》2009,27(2):168-171,176
电接风向风速仪自记记录的数字化工作是实施珍贵气象资料拯救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由甘肃省气象局和兰州大学联合承担的中国气象局新技术推广项目--"电接风向风速仪自记记录数字化处理系统开发"实现了对电接风向风速仪自记记录的计算机自动数字化处理.选取逐日电接风向风速仪自记记录,通过对人工挑取的定时和日最大风向、风速值与计算机自动数字化处理值进行比较,分析数字化处理系统的精度.分析结果表明,数字化处理系统对风向风速自记记录识别精度基本符合观测规范要求,同时对人工挑取值的时间订正方法做了一定的改进,系统也极大地提高了数字化的效率.  相似文献   

9.
2008年奥运会期间北京城区地面风场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8月8~24日北京奥运会期间,正逢中国24节气中的"立秋"。为探讨风向风速的气候变化规律,把北京城市划分成9个区域,利用9个区域中自动气象站连续监测的逐时最大风向风速数据样本,将360°风向划分为8个方位的风向,统计出该时段北京城市9个区域8个方位风向风速的气候特征:北风频率增大,南风频率减小;最大风速的风向频率日变化呈双峰型;平均最大风速的日变化,夜间维持低谷值,15~17时出现峰值。由此可见,研究"立秋"北京的风场气候特点,对于体育比赛运动、改善生活环境和城市建设等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石泉气象站 2 0 0 2 -0 5-1 3 ,EN风极大风速为1 4.4m/s,风向为东风 ,出现时间为 2 0 :1 0 ,最大风速为 1 1 .2 m/s,风向为东南风 ,出现时间2 0 :1 9。 2 1 :0 0风速为 2 .4m/s,风向为西南风 ,2 2 :0 0风速为 2 .2 m/s,风向为西南风。针对此记录有同志提出疑问 :日最大风向风速与相邻正点风向风速相差太大 ,建议该日最大风向风速和极大风向风速按缺测处理。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判断该记录的正误。1 根据石泉站 EN风多年的使用情况来看 ,没有出现过此类乱码现象 ,感应部分也未出现过风速偏大情况 ,因此应排除仪器故障原因。2 从地面观测的角…  相似文献   

11.
近40年南澳县大风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70—2009年南澳县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站风向、风速记录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近40 a南澳县年平均风速为3.7m/s,秋季最大,冬季次之,夏季最小;年平均最大风速为13.8m/s,春季最大,冬季次之,夏季最小;年平均大风日数为68 d,冬季最多,春季次之,夏季最少;近40 a来的年平均风速、平均最大风速和年大风日数均呈减少趋势;大风日数年内变化呈一峰一谷型;最多风向为ENE风向,NNE和NE风向位居第二,偏西风最少。  相似文献   

12.
近50年我国风向变化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我国基本和基准气象台站1956—2005年的一日4次风向和风速资料, 对近50年我国风向变化做了尝试性分析。分析发现:我国大部分地区年最大风向频率呈减小趋势, 其中西北、华南和西南地区最大风向频率减小趋势最为显著, 只有西部个别地区略有增加; 全国大部分地区年最大风向频率对应的风速均呈明显的减小趋势。同时, 年最大风向频率对应的风速减小趋势比年平均风速的减小趋势更为显著, 最大风向频率对应的风速减小是平均风速减小的主导因素; 我国冬季主要盛行的偏北风和夏季主要盛行的偏南风都呈明显的减小趋势。偏北风(冬季)和偏南风(夏季)的减小主要是亚洲冬季风和夏季风减弱造成的。  相似文献   

13.
利用防城港站1992-2010年的年平均风速及风向、最大风速及风向、极大风速及风向等以及台风、暴雨、大风等灾害性天气资料,分析该地区的风参数气候背景,最大风速及风向和极大风速及风向的分布特征;采用伯努利公式、极值I型概率分布拟合等方法.对50a一遇最大风速、50a一遇极大风速、基本风压和阵风风压等参数进行了计算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该文收集了2006—2016年湖南省97个国家气象站逐日平均风速风向、最大风速风向资料,根据城镇天气预报对风的预报要求,分析了湖南省日平均风速、日最大风速3级及以上风以及日最大风速6级及以上风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①湖南省年平均风速为1. 63 m/s,呈现逐年振荡增强趋势,夏季最大,秋季最小;②湘西北、湘西地区日平均风速较小,湘东北、湘中以东、湘西南地区较大;③日最大风速3级以上日数呈逐年减少趋势,春夏季多发,秋冬季少发,偏南风占到所有风向中的59%;④岳阳东部、长株潭、永州、郴州大部为日最大风速3级以上高频区,湘西北、湘中偏西南一带、衡阳市西部到邵阳市一带为低频区;⑤日最大风速6级以上日数呈增长趋势,春夏季多,空间分布具有离散性,概率由大到小依次为南岳、郴州、冷水滩、江华、常德、韶山、长沙、新宁和泸溪,将6级以上区域性大风进行了冷空气、低压大风、雷暴大风、台风影响4种类型的划分,并建立了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15.
渤海大风特点以及海陆风力差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燕  程航  吴杞平 《高原气象》2013,32(1):298-304
利用2009年7月至今渤海浮标站观测资料,分析了渤海大风的特点.结果表明,2009年出现大风、强风57天,2010年为101天,2011年为38天.11月大风、强风日数最多,1月次之;夏季大风、强风日数较少.从风向来看,北风、东北风的大风、强风日数最多.浮标站与沿海两站风场的对比表明,大风日,东北、东风瓦房店站的最大风速更接近浮标站,其他风向旅顺站接近浮标站;强风日,8个风向都是旅顺站相对接近浮标站.从风速差最大值来看,沿海站比浮标站小2~4级.大风日与强风日的对比表明,大风日沿海站的风速更接近浮标站.对极大风速而言,沿海站与浮标站的风速相差较小,旅顺站的风速更接近浮标站.不同的大风过程由于影响系统不同,海陆风向风力会有很大的不同.但无论什么系统造成的大风,最大风速海陆差异都比极大风速海陆差异明显,最大风速海陆差异最小1级,最大5级,而极大风速只差1级左右.当北路、西路冷空气造成大风时,瓦房店站的风速更接近浮标站,最大风速小1~2级,极大风速小1级;当地面低压(包括热带气旋)造成南大风时,3个测站差别不大,最大风速小1级,极大风速相近.  相似文献   

16.
利用2012年海南岛沿海6个常规气象站、2个海岛站的逐时风向、风速资料,分别对全年以及不同季节内近地面风速大小、风速日变化以及风向频率分布等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12年全年海南岛沿海近地面风速约在1.8~5.7 m/s之间,其中三亚站风速最大,冬季高达6.5 m/s,大部分站点夏季风速最弱,最大风速出现在春、冬季;海南岛南部沿海风速大于北部,东部大于西部;各站24 h风速基本呈现白天大、夜晚小的典型特征,由于所处地形、植被独特,三亚部分季节风速呈现相反的日变化特征;全年各站基本存在两个盛行风向,大部分站点近地面风向与南海季风的风向变化较为一致,夏季以南风、西南风为主,冬季以北风、东北风为主;各季沿海近地面风向南北部差异较大,东西部差异较小,随着季节转变,南部沿海盛行风转向最明显,东西部次之,北部则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利用2010—2021年福州市地面最大风资料,结合统计和图示法,分析逐时最大风速及对应风向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福州市地面逐时最大风速年均值呈减小趋势,静风次数明显增多。月均值呈双峰型,5月最小,10月最大;日变化为单峰型。分风向均值最大为NNE,最小为W。年概率最大风向是NE,最小是W。6—7月主导风向为S,其余月份主导风向为NE。空间分布地域性和季节性明显,高海拔区和沿海南部是风速均值大值分布区,有明显年份突增,且多在中午到傍晚出现。西南地区和罗源湾附近静风占比较高,闽江流域是SW-NW高发区。1月和10—12月风向较一致,2—6月和9月风向较散乱。  相似文献   

18.
多年来在对地、市(县)气象台(站)的资料处理中,时有发现某些台站对不正常自记风日最大挑取处理有不妥当现象,使不该缺测的记录而缺测。为了保证气象资料的准确性,曾在实践中摸索出了比较具体的对不正常自记风日最大的挑取方法。其方法主要围绕如何判定日最大风速是否出现在缺测时间内,及如何判定从实有的自记迹线中挑取的日最大是否有使用价值,并提出了三条具体分析方法。同时对不同实例进行了逐步推理剖析,使该方法更为明  相似文献   

19.
利用陕西自动与人工平行观测第2年数据—4次定时观测的2min风速、逐时观测的10min风速及风向、日最大风速,分析人工与自动观测的风速差异及风向相符率,并对风速进行显著性t检验。结果表明:自动观测的2min、10min风速大于人工观测值。日最大风速则相反。月平均对比差值及其标准差,2min风速,分别为0.2m/s及0.71m/s;10min风速,分别为0.15m/s及0.39m/s,即两者之间10min风速较为接近。自动与人工观测10min风向相符率平均为42.8%,风向相符率频率以45%为中心,基本呈正态分布特征,且无明显的地域特征,相符率夏半年明显低于冬半年。显著性检验表明,α为0.05时,6.5%的月平均值、20.2%的年平均值由于仪器换型引起了2min风速的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0.
地面气象月报表审核程序在报表审核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但笔者在工作中发现有一些错情用审核程序不能审核出来 ,现整理归纳如下 ,供大家参考。1 审核程序不能审出EN型风的错情有   (1 )极大风速小于最大风速。(2 )风向为C风速大于 0 2。(3 )风向不为C风速小于 0 3。(4)最大风出现在正点 ,但最大风的风向与正点的风向不一致 (能审出最大风的风速与正点风速不一致 )。(5 )最大风终止时间为 2 4时 0 0分时误为0 0 0 0 (应为 2 4 0 0 )。2 审核程序不能审出天气现象的错情有   (1 )审核程序不审核天气现象跨日界的前后连续性是否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