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轻质填土(SLS)的特性   总被引:22,自引:10,他引:22  
马时冬 《岩土力学》2001,22(3):245-248
为了寻求“不进行地基处理的软基处理方法”,通过减轻路堤填土重量来提高软基的稳定性和减少沉降.研究了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轻质填土SLS的轻质、高强、变形间的相关关系,找出有工程应用前景的配方.通过和常规路堤填土的比较,对SLS的工程性质进行了评价.特别从环保角度出发,探讨了利用废泡沫塑料碎粒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SLS路堤的稳定性和沉降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马时冬 《岩土力学》2003,24(3):331-334
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轻质填土(SLS)路堤是继发泡塑料(EPS)路堤之后发展起来的“不进行地基处理的路堤软基处理方法”。在文献[1]基础上,笔者对SLS路堤进行了稳定分析和沉降计算,并与常规填土路堤的相应成果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该类路堤的设计计算方法,作为今后将这种材料进一步应用于工程的技术准备。  相似文献   

3.
黄必良  王剑锋 《岩土工程师》2003,15(2):42-44,54
本文探讨了砂井预压法在高速公路软基处理中的应用及实际处理效果,主要结合一个工程背景具体分析了砂井处理前后路堤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改善情况,以及在不同场地地质和荷载条件下砂井预压对于加快地基早期固结沉降和减少工后沉降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软土广泛分布的山区地质地貌条件复杂,高填方路堤的不均匀沉降和稳定性问题受到广泛关注。针对实际工程中高强预应力混凝土(PHC)管桩的超高填方路堤现场实测研究鲜有报道,为探究PHC管桩软基加固支承高填方路堤的工作性状,对广东某高速公路软基高填方段(30 m)选取一典型断面的3个主要监测点进行现场原位监测,重点研究桩-土荷载、沉降、超孔隙水压力及水平变形等行为。结果表明,填土完成后桩顶沉降基本趋于稳定,桩间土沉降则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滞后性",且以该断面填土期约1/4的沉降速率增长并逐渐趋于稳定;最大水平位移分布与分级填筑高陡边坡的平台宽度有关,且并非总是出现在坡脚附近;在最大水平位移区域可能发生"桩土绕流",甚至可能发生管桩的弯曲破坏或整体倾覆。研究成果可为软基高路堤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用反压护道对软土路基进行处理,是保证路堤及堤坝稳定常用的工程措施之一。而目前较常使用的极限平衡法在对有反压护道的路堤及堤坝稳定性进行分析计算时,其结果及搜索到的滑动面位置和形状与实际差别较大。通过强度折减分析了不同工况下有反压护道的路堤的稳定性,并与极限平衡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强度折减法的分析结果更接近工程实际情况。利用早期得出的复杂荷载作用下路堤的填土极限高度计算公式,实现用填土极限高度控制路堤的稳定性。最后,以工程实例验证了强度折减和填土极限高度判断有反压护道路堤稳定性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土工格栅路堤加筋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土工格栅作为一种新型的土工合成材料,由于具有高强度、低延伸率等特点而被选作主要的路堤加筋材料,在路堤中适当位置加入土工格栅能有效地减少路堤的沉降和侧向变形。本文采用通用非线性有限元程序ABAQUS分析了加筋前后的路堤底部的竖向位移、堤址点垂线下地基深度的水平位移和地表的水平位移,计算中采用D rucker-Prager模型和C lay p las-tic ity模型模拟土体的非线性,土工格栅采用一维杆单元来模拟。通过对加筋层数、筋材模量、软基模量、填土高度和软土层厚度等影响加筋效果的因素进行对比分析,从计算结果分析可知,路堤加筋虽然对软土地基的竖向位移影响不大,但加筋能有效抑制侧向位移的发展,这样增大了路堤边坡的稳定性,分析结果与大多数实际工程的实测资料相吻合。  相似文献   

7.
粉喷桩技术加固软土地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郝加和  程华龙 《安徽地质》2002,12(4):282-285,292
简介了水泥粉体喷射搅拌加固软土地基的工作机理,结合沪蓉高速公路(沪宁段)地基处理实践,论述了粉喷桩加固软土地基的计算方法.采用粉喷桩加固软基,可加快路堤填土速率,铺筑路面后的工后沉降量能得到有效地控制,保证了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8.
胡继仁 《探矿工程》2005,32(5):9-11
软基监测技术是软基处理施工中观测路堤稳定性、控制路堤填筑进度、判断软基处理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重点介绍了路基填筑过程中沉降、水平位移、孔隙水压力监测成果在施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振动沉管粒料桩在高路堤软基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通过四川成南高速公路NO .E4合同段振动沉管粒料桩、塑料排水板与砂粒垫层综合处治法在高填路堤软基处理的施工实践, 总结出在山岭重丘区高填路堤软基处理的施工工艺、质量控制, 桩身密实度检测, 垂直沉降与侧位移监控等一套系统方法, 通过现场实测数据与设计沉降数据对比, 得出高填路堤软基处理地段综合运用新技术、新工艺与新材料的成功经验, 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卢谅  石通辉  杨东 《岩土力学》2019,(9):3474-3482
为了解决高速公路常见的不均匀沉降问题,提出了一种置换减载与加筋相结合的复合路堤处理技术。该技术利用具有一定刚度的PVC管置换路堤填土,减轻路堤自重荷载的同时发挥圆管的加筋作用,使得地基中附加应力减小,从而达到控制路基不均匀沉降的目的。为了验证该技术对地基不均匀沉降的控制效果,开展了置换减载与加筋复合处理路堤与未经处理普通路堤的大型模型试验,通过观测其在多级荷载作用下不均匀沉降的发展规律及沉降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结合沉降理论进行分析验证,揭示了置换减载与加筋复合处理方法控制不均匀沉降的机制。该成果为加筋路堤或轻质置换路堤的设计及计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土工布加筋垫层对路基变形和稳定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翁升  马时冬 《岩土力学》2001,22(1):42-46
某高速公路高填方路堤下的深厚软基,采用以塑料板排水为主,配合机织土工布加筋砂垫层进行了软基处理,在对有加筋砂势层和无加筋砂势层的软基变形性状进行比较的基础上,评价了加筋砂垫层的作用及效果,还通过计算,分析了机织土工布的预 应变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从而说明施工加筋砂垫层时,对加筋材料旗加预应变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山区地形的复杂情况,提出了山区谷坡填土软基的体积置换率设计法,并应用于四川省宝珠寺水电站库区移民新集镇填土软基加固处理设计中,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陈力恺  孔纲强  刘汉龙  金辉 《岩土力学》2013,34(Z2):428-432
桩承式加筋路堤在高速公路软基处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目前对其承载变形机制还缺乏深刻认识。结合南京长江第四大桥北接线段软基加固工程,基于数值方法对现浇X形桩桩承式加筋路堤中桩土沉降、桩土应力、桩身轴力及超静孔隙水压力的发展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受土拱效应影响,路堤填筑荷载主要由桩体承担,桩及桩间土土压力在路堤填筑过程中均逐渐增大,在软基固结过程中,桩顶土压力继续增大而桩间土土压力逐渐减小,最终趋于各自的稳定值;路堤填筑过程中桩身轴力增长较快,现浇X形桩桩身上部较大部分区段存在负摩阻力,桩身中性点位置经历了先逐渐上移、而后向下移动,最终趋于稳定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桩承式路堤土拱效应有限元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贺翀  楼晓明  熊巨华 《岩土力学》2008,29(6):1466-1470
路堤下设置的带承台桩,除了承担承台上方的填土重量外,通过土拱效应还承担桩间土上方的部分重量。将填土重量的大部分传递到地基深部,既增加了路基的稳定性,又减小了路基的沉降。上海国际赛车场建造在软土地基上,为了满足工程需要,除使用了EPS轻质填筑材料外,还在填筑高度较高的地段采用了桩承式路堤作为地基加固方式。为了深入研究土拱效应的工作机制,对上海国际赛车场路堤桩的承台与承台间土压力分布进行了原位测试,并结合实际工况进行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除了承台上方的土压力相对承台间土有应力集中现象外,承台边缘相对承台中部也有应力集中现象。对EPS的加入和桩体性质的各项参数对于土拱效应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针对高速公路软基处理设计和施工中存在的事后调整和盲目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动态仿真设计的方法,实现了对软土路基施工的动态设计。该方法利用仿真计算,对路堤以及每一阶段的填土高度、速率进行设计,制定每一阶段的加载方案,并进行监测,利用监测数据对计算参数进行修正后代入仿真计算中对加载方案以及路堤设计进行调整,实现动态过程;重点解决了整个动态仿真设计的实现流程、软土强度增长的计算、参数修正方法等问题,使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动态设计和及时调整加载方案成为可能;该方法使施工监测控制由事后控制模式变为事前控制模式,有效避免或减少事故发生。该方法已应用于某高速公路软基施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真空预压及堆载预压处理涵洞软基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广珠准高速铁路软土路堤试验真空预压联合堆载预压处理涵洞软基的测试结果为例,对用该方法处理软基的沉降与纯堆载预压处理的效果对比、处理前后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对比、涵基的变形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路堤荷载作用下软基沉降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路基断面几何参数对软基沉降特性的影响,基于弹性Biot三维固结有限元程序PDSS,就路基顶面宽度、路基高度及边坡坡比等断面几何参数对软基沉降特性的影响进行较深入的模拟分析,重点探讨现行各类铁路、公路路基宽度下软基沉降变形的模式。宽窄路堤荷载作用下软基的沉降模式不同,宽路堤软土路基沉降盆表现为“W”形状,而窄路堤软土路基的沉降盆表现为“V”形状。  相似文献   

18.
王祥  周顺华  顾湘生 《岩土工程技术》2004,18(4):172-176,186
以广珠准高速铁路软土路堤试验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法处理深厚软基的测试结果为基础 ,对用该方法处理深厚软基的沉降、孔隙水压力、土压力、土工格栅受力及深层水平位移等方面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吴文彪  郑俊杰  曹文昭 《岩土力学》2015,36(Z1):542-546
压实黄土路堤是主要的路基型式之一,由降雨引起的压实黄土含水率增大导致的高填方路堤边坡失稳时有发生。通过对山-平(山阴至平鲁)高速公路黄土路堤填料进行室内击实试验和三轴压缩试验,分析了填土含水率对填土密度、干密度及填土抗剪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水率对黄土填料密度和干密度的影响都较大;随着含水率的变化,填土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呈现一增一减的变化规律。根据试验结果,采用FLAC3D建立现场试验段加筋路堤数值模型,基于强度折减法分析4种加筋工况下含水率对黄土填土路堤稳定性的影响表明,随着填土含水率的增大,路堤安全系数不断减小,路堤稳定性降低;路堤安全系数随土工格栅铺设层数的增加而增大,在路堤中铺设土工格栅能够提高路堤整体性,很好地防止路堤失稳。  相似文献   

20.
朱冰儿  齐昌广  鲍娇蕾 《岩土力学》2016,37(Z2):658-664
用于公路软基处理的塑料套管桩是由预先打设在地基中的塑料套管内浇注混凝土组成的。通过在塑料套管桩身埋设钢筋应力计,完整测试了路堤填筑荷载过程及预压期内路堤荷载作用下塑料套管桩的荷载传递机制,同时提出了钢筋应力计的修正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单桩静载下塑料套管桩身轴力沿深度逐渐减小且无负摩阻力;在路堤荷载作用下塑料套管桩桩身轴力沿深度先增大后减小,负摩阻力分布在桩长上部3/5范围内,且随着填土荷载的增加,负摩阻力和正摩阻力都逐步增加,但在监测期内负摩擦力中性点位置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