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北地区旱涝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99,自引:10,他引:89  
张存杰  王宝灵 《高原气象》1998,17(4):381-389
根据西北地区83个台站1961-1990年月降水量资料,对降水距平百分离,降水标准化变量和Z指数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怼Z指数的旱涝等级标准进行了重新确定,认为经修正后的Z指数更适合于西北地区单 站各旱涝时段的划分。  相似文献   

2.
旱涝灾害对农业产量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Z指数和区域旱涝指数作为旱涝指标,探讨了旱涝灾害对农业产量的影响及旱涝成灾面积与年降水量、区域旱涝指数的关系,并提出了旱涝防御对策。  相似文献   

3.
利用Z指数旱涝指标,分析了河南省各地夏季10年时间尺度的旱涝演变,进行了夏季旱涝趋势拟合,并利用功率谱分析了河南省各地夏季旱涝变化周期。  相似文献   

4.
拉萨5mm以上降水日数与旱涝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向毓意  许燕 《气象》1998,24(5):39-41
运用Z指数法对拉萨历年汛期(6 ̄9月)的旱涝等级进行划分;并分析了实际日降水量≥5mm日数、相当日降水量≥5mm日数与旱涝等级的关系。结果表明:Z指数法所划分的旱涝等级与实际情况吻合;相当日降水量≥5mm日数不仅对汛期雨水的丰欠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而且与旱涝等级有着极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黄淮平原地区旱涝频率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Z指数法确定了黄淮地区旱涝的7 级指标,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黄淮地区旱涝发生频率的时空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6.
张清 《山东气象》1997,17(1):43-45
根据1951-1995年我国336个站逐旬降水量资料,采用服从皮尔逊Ⅲ型分布的旱涝Z指数,分析了40多年来我国的旱涝事实,并对旱涝灾害的影响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7.
根据辽宁33个气象站建国以来至1998年各月降水量、月平均气温等资料,计算了春、夏、秋三季月总需水量和两种单站旱涝指标,作了相互比较,认为K指数优于Z指数,并对辽宁旱涝状况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广西旱涝指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苏志  李艳兰 《广西气象》1998,19(2):26-28
根据广西86个站点1959 ̄1996年38a的各月降水资料,分别用“干旱指数”“湿度指标”、“降水距百分率”、“Z指数”等4种旱涝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并作了相互比较,认为“降水距平百分率”作为单站旱涝指标最优。在此基础上,还探讨了能反映广西旱涝时空分布的区域旱涝指标。  相似文献   

9.
根据广西86个站点1959~1996年38a的各月降水资料,分别用“干旱指数”、“湿度指标”、“降水距平百分率”、“Z指数”等4种旱涝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并作了相互比较,认为“降水距平百分率”作为单站旱涝指标最优。在此基础上,还探讨了能反映广西旱涝时空分布的区域旱涝指标。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降水距平百分率和Z指数为指标,定量地分析了1995年山西省的旱涝状况,并通过对大气环流特征的分析对其成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怀化市历年汛期旱涝气候特征分析,认为Z值为旱涝判据较为客观;利用灰色系统模型对汛期旱涝趋势进行预测,为中长期预报提供一个有用参考。  相似文献   

12.
旱涝指数的研究   总被引:43,自引:6,他引:43  
提出了一种新的区域旱涝指数及其旱涝标准的划分方法,并运用该指数对近50a(1951-2000年)来华北地区夏季旱涝进行了分析,通过与其他旱涝指数的比较分析,发现该指数能较合适地反映区域旱涝的程度和范围,且划分旱涝的标准较客观,具有一定的普适性。  相似文献   

13.
山东日照市2种干旱指标的应用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山东省日照市年和各季节的旱涝情况使用降水距平百分率指标和Z指数旱涝指标2种方法进行了应用对比分析。结果表明:Z指数旱涝指标能较客观地反映旱涝程度,降水距平百分率指标反映旱涝程度较轻。在此基础上,用Z指数指标对日照市1955年以来的旱涝进行了逐年分析,发现日照市年和各季节旱涝变化都具有鲜明的阶段性及群发性特征,总体上旱情重于洪涝。  相似文献   

14.
云南高原昆明市旱涝急转特征及其城市化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萍  王盼  李矜霄  刘树华 《高原气象》2021,40(2):272-280
基于昆明市1965-2016年逐日降水资料,计算昆明市汛期(5-10月)的长周期旱涝急转指数、短周期旱涝急转指数和旱涝急转强度,采用小波分析、M-K突变检验、灰色关联度等方法,分析了昆明市的旱涝急转特征及其与城市化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1965-2016年,昆明市长周期旱涝急转指数LD-FAI(Long-term dr...  相似文献   

15.
从大连地区气候规律及农业生产实际出发 ,制定出客观定量表征伏期旱涝特征的旱涝指数 ;用EOF方法对大连地区 1961~2000年伏期旱涝指数进行了分析 ,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伏期旱涝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16.
近百年南京旱涝灾害动态监测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南京1905—2004年的月降水量资料,引用帕尔默旱涝指数计算方法,建立适用于南京地区并能够反映旱涝演变过程的动态旱涝监测指标M。由于考虑了时间因子的影响,M指数比Z指数更能反映出动态旱涝的累积演变过程。分析M指数发现,近百年南京地区极端干旱月份多于极端湿润月份,夏季和秋季出现旱涝的机率大于春季和冬季,且旱涝具有连续性,持续时间都在2 a以上。南京地区各季动态旱涝监测指数在近百年中主要以20~15 a、9 a的周期振荡为主,部分时段还存在5 a左右的高频振荡。  相似文献   

17.
王玲玲 《辽宁气象》2001,(4):20-22,41
从大连地区气候规律及农业生产实际出发,制定出客观定量表征伏期旱涝特征的旱涝指数;用EOF方法对大连地区1961~2000年伏期旱涝指数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伏期旱涝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18.
陇南伏期旱涝指数及预测模型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肖志强  尚学军  樊明  张燕  冯军  白建国 《气象》2001,27(1):35-38
从陇南气候规律及农业生产实际出发,制定出客观定量衡量陇南伏期旱涝特征的旱涝指数,并利用1967-1996年旱涝指数,用EOF对陇南伏期旱涝进行分片,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建立各片伏期旱涝均生函数预测模型,通过应用,预报准确率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9.
平凉地区秋季旱涝气候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用平凉地区7站30年(1960~1989年)秋季的气象资料,引入张宝先生提出的干燥指数公式,进而得出秋季旱涝指数的经验公式;从划分秋季旱涝标准着手,分析了平凉地区秋季旱涝的气候特征。  相似文献   

20.
根据广西86个站点1959-1996年的各月降水资料,分别用"干旱指数"、"湿度指数"、"降水距平百分率"、"Z指数"等4种旱涝指标进行分析,并作了相互比较,认为"降水距平百分率"作为单站旱涝指标最优.在此基础上,还探讨了能反映广西旱涝时空分布的区域旱涝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