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龙江省耕地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丹  周嘉  战大庆 《地理科学》2021,41(7):1266-1275
以黑龙江省1980年、1990年、2000年、2010年、2015年5期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综合利用GIS手段和地理探测器模型,确定1980-2015年4个时期黑龙江省耕地变化的时空分异特征及主要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980-2015年黑龙江省耕地数量总体增加,增加的耕地主要来源于林地、草地和未利用地.各时期耕地数...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耕地资源安全问题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构建耕地资源安全概念模型,通过对人口资源压力极值状态下的耕地资源安全需求与可能供给之间的综合平衡,分析山东省耕地资源安全态势。2004年山东省耕地总量为754万hm2,预测2020年全省耕地资源的安全需求量为747万hm2,同期各种原因将减少耕地42.5万hm2,后备耕地潜力为50万hm2。理论上可保障耕地资源安全,但实践操作难度较大,据此提出保障山东省耕地资源安全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湖南省耕地动态变化及驱动机制研究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2  
利用1949~1999年的统计和普查数据,分析探讨了湖南省近50年来耕地数量变化及区域差异,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影响耕地数量动态变化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50年来,湖南省耕地总体态势逐年下降,耕地变化区域差异显著;经济增长是形成湖南省耕地数量变化的主要宏观驱动因子,耕地快速减少在发生时间上与经济发展的增长基本同步,具体则受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牵动;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与地区间经济发展速度和水平的差异相一致的特点。影响耕地数量动态变化驱动机制具体表现为:非农产业的发展建设与人口城镇化的发展对耕地的冲击,种植业效益下降、耕地利用方向的调整以及管理上的不完善和疏漏等。  相似文献   

4.
根据诱致性生产替代理论,构建耕地利用功能转型的理论分析框架,并运用其综合分析方法从省域、区域、县域尺度揭示了甘肃耕地利用功能转型的特征与规律。结果表明:① 甘肃省耕地利用功能正处于从经济社会型向生态经济型转型的过渡期;5大区域耕地利用功能均已转型并呈现出两种状态;86个县区耕地利用功能转型结果呈现出4种状态、差异较大,但空间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② 耕地利用功能转型结果在不同尺度上呈现出较大的差异,空间尺度效应显著,且尺度越小其转型结果的差异越复杂。③ 耕地利用功能转型的驱动力主要体现在城镇化率与经济水平、社会发展与技术进步等方面。可以通过提高城镇化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来增加收入、提升消费水平和改善饮食结构,同时,依靠技术进步、政策调节来保障耕地利用功能的合理转型。最后,从利益调配和考核评价两方面提出了耕地利用功能转型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Improving the level of intensive cultivated land use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ensure food security and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al society and economy. Based on data from the statistical yearbook of Maoming City and its counties and districts from 2005 to 2018 and the land use change database of Maoming City for 2018, this study constructed a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four aspects: cultivated land use intensity, cultivated land use degree, cultivated land output benefit and cultivated land sustainable use status. The level of intensive use of cultivated land in Maoming City from 2004 to 2017 was evaluated by AHP, the range method and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and its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were evaluated. The results revealed three major points. (1) The intensive use of cultivated land in Maoming City in the past 14 years was good, and its level showed an overall upward trend, with the intensive use degree of cultivated land rising from 0.4045 in 2004 to 1.3148 in 2017. (2) The levels of intensive use of cultivated land in each county and district of Maoming City were generally on the rise, with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However, according to 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 the intensive use level of cultivated land was highest in Maonan District, while it was relatively low in Dianbai County. The largest increase in the level of cultivated land intensive use was in Gaozhou, and the smallest was in Dianbai County. (3) 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cultivated land utilization in Maoming City,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measures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level of intensive use of cultivated land, four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cultivated land utilization and effectively protect basic farmland; to improve the overall urban planning and rationally adjust the layout of construction land; to raise farmers’ awareness of the intensive use of cultivated land; and to increase agricultural investment and improve agricultural infrastructure.  相似文献   

6.
耕地与建设用地变化驱动力比较分析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基于南昌市新建县1991~2005年土地利用和自然社会经济数据,采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定量综合探讨耕地和建设用地变化驱动力。结果表明,社会经济因子对耕地、建设用地变化驱动方向和强弱顺序表现差异性;驱动因素同一性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状况、城镇化水平和人口增长是耕地和建设用地变化的驱动因子主分量;相同驱动因素的影响敏感性也表现出差异性。  相似文献   

7.
江西省耕地转移驱动机理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构建涵盖农业生产、耕地向建设用地转移和耕地向林/草地转移的江西省土地用途转移驱动机理模型,采用分段估计逐步增加解释变量的方法测度了人口、社会、经济、区位和自然因素等驱动土地用途转移的机理。研究表明,人口规模是江西省土地用途转移的重要驱动力,社会经济因素在短时间内起决定性作用,各种驱动力以各种方式组合来增强或者减弱其对区域土地用途转移的作用效果。其中,农业人口规模及生产投入要素是影响江西省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人口规模、平原面积比例及土地管理政策是江西省耕地向建设用地转移过程的重要解释变量;农业人口比重、地形坡度、粮食产量及非农产业是江西省耕地向林/草地转移过程的重要影响因素,并揭示了解释了江西省在众多驱动力作用下土地用途转移规律。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基于土地利用系统综合研究,采用解析方法将土地利用系统分解为自然子系统、经济子系统和社会子系统,对江苏省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与格局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耕地资源总量呈递减趋势,但粮食生产能力呈递增趋势,并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分异规律;虽然经济总量也呈递增趋势,但信息熵指数表明区域分异明显;最后提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多层推—拉驱动”模型。  相似文献   

9.
鲁西北平原沙质土地退化防治与高效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洪业 《地理学报》2000,55(2):219-227
鲁西北平原沙区改造的实践,说明土地利用对沙质土风沙化的影响及对土地利用持续性的作用提出了提高沙区开发效益和实现沙区土地持续利用的途径。指出沙区开发复垦中采用混农林系统对防治沙质土地退化和提高沙质土利用效益具有明显作用。同时还提出一些提高混农林系统的经济产出和生态效益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运用重心分析模型,从移动方向、移动距离、空间相关性等层面,阐述了福建省1985-2010年耕地重心的动态演变规律;通过与同期人口和经济重心移动轨迹的对比分析,探讨了耕地重心时空变化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的空间关系。研究表明,福建省耕地、人口与经济重心均偏于几何中心东南,耕地重心更靠近几何中心,人口及经济重心则偏离显著;耕地重心呈东南-西北方向移动,并渐趋接近于几何中心,与人口、经济重心的空间演变轨迹完全相反。即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人口增长、经济发展重心的南移、东移,是导致耕地重心呈现反向变化的主要推动力;耕地重心与人口重心的移动速度更为吻合,说明人口增长对耕地占用的影响更为直接,人口增长所带来的城镇化过程对耕地的占用,是当前耕地资源所面临的最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耕地变化趋势及驱动力研究   总被引:175,自引:6,他引:175  
根据山东省各市、县的统计资料,分析了山东省50年代以来耕地面积变化的总体趋势、空间差异和驱动因子。结果表明:经济发展动态、社会系统压力和农业科技进步是影响山东省耕地数量变化的三类因素。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预测出2005和2010年的耕地数量,并对研究结果应用GIS进行了空间表达。研究结果和分析结论对山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耕地集约利用时空分异及分区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通过构建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模型,采用Kernel密度曲线等深入分析1990年、2000年和2010年河南省126个县域的耕地集约利用程度及其时空规律,并采用双重自组织模型进行耕地集约利用分区。结果表明:1县域耕地集约利用度的Kernel密度曲线呈现典型的单峰分布模式,分布曲线由"尖峰形"向"宽峰形"发展并整体向右移动,表明河南省耕地集约利用整体水平上升,县域差异扩大。2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空间差异显著,"北高南低"、"东高西低"、"平原区高,山地丘陵区低"的特征明显;大多数县域耕地集约利用度随时间变化稳步提高,但提高水平差异较大;耕地投入强度和耕地产出效率的提升幅度较大,耕地利用强度和可持续性状况提升较慢。3采用双重自组织模型将126个县域划分为东部黄淮平原区、北部平原区、东南丘陵平原区、中南平原区、西部山地丘陵区等5个耕地集约利用区,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耕地利用效益时空分异及驱动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耕地利用效益变化与驱动因素分析对于合理利用耕地、实现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及利用效益的最大化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建立测度耕地利用效益的指标体系和模型,分析了河南省耕地利用效益的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河南省耕地利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增长较快,生态环境效益保持稳定。耕地利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主要因为农业生产投入,生态环境效益的改善源于农村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投资。当前耕地利用主要是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农业生态环境效益没有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4.
土地利用集约度的测度方法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针对土地利用集约度测度混乱的状况,文章从投入指标还是产出指标、实物指标还是价值指标、综合测度 还是分项测度、单纯测度还是复合测度以及初级集约度还是次级集约度测度等五个方面,辨析了土地利用集约度 的概念,评价了各种测度方法的特点和应用范围。认为土地集约利用或粗放利用,本身不是土地利用的目标,是实 现土地合理利用的两种基本途径。其本质是资源的替代。把土地集约利用定义为用资本和劳动来替代土地资源的 现象,使集约度变化与用途转换这两种土地利用变化类型联系起来。提出从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角度出发,土地利 用集约度的基本测度指标应为单位时间单位土地面积上的资本和劳动的投入数量, 产出指标只可以作为代用指 标。从土地利用变化研究需求的角度,对土地集约度指标的选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是当前土地管理学的核心问题.运用主成分分析与熵权的综合确权法,基于协调发展度、相对发展度模型探讨2011-2014年山东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结果表明:① 山东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呈逐步优化趋势.② 山东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关系片状分区特征明显,鲁东地区协调发展水平最高,形成以济南、青岛、烟台、威海为核心的协调发展度"高峰区";鲁中地区协调发展水平总体不高,但优化趋势显著;鲁西南地区协调发展水平较低,协调发展优化速度相对缓慢,属于土地集约利用与新型城镇化发展"双低"区域.③ 山东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新型城镇化之间往往并非同步变化,新型城镇化发展程度总体上超前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  相似文献   

16.
农户耕地保护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福建厦门、福州、南平为例,通过对627户农户的问卷调查,全面比较分析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农户耕地保护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家庭特征是影响各地区农户耕地保护意愿的基础与普遍性因素;(2)经济价值认知是影响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户耕地保护意愿的核心因素;(3)用途转换收益是影响经济发达地区农户耕地保护意愿的关键因素;(4)政策相关特征是农户耕地保护意愿的导向性因素。为提升农户耕地保护意愿、守住耕地资源红线,建议结合地方经济水平,制定出符合当地实际的耕地保护政策;尊重农户意愿,合理调整耕地保护政策执行方式;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推进耕地集中经营。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农田利用集约度时空变化及其影响环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乔家君  吴娜琳  李德洗 《地理研究》2012,31(9):1598-1610
采用因子分析法、重心分析法及空间自相关分析法,利用SPSS、ArcGIS和GeoDa,探究了河南省县级尺度农田利用集约度及其空间分布、空间变化特征。研究发现:河南省农田利用集约度较高的县级单元多分布于河南省东北部;近邻城市的农田利用集约度亦较高;农田利用集约度相近的县级单元呈空间集聚态势,尤其是以较低农田利用集约度的县级单元更为明显;农田利用集约度重心点位于河南省几何中心点的东北方向,且随着时间推移仍不断向东北方向移动。农田利用集约度是农业生产者在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政治制度、社会人文等环境的约束下,结合劳动力、耕地等自身资源条件,经分析判断后对农田利用效果的评价。探究农田利用集约度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变化,可了解不同区位条件下的农户生产决策特征及其变化,为农业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驱动力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分析1990-2007年山东省胶南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情况,为进一步确定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驱动因子,选取GDP、农业人口比重和固定资产投资等33个社会经济指标,借助SPSS进行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将胶南市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驱动因子概括为人口和经济发展、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优化、农业生产条件4个主要驱动因子,为政府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保护政策、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认识越来越深刻,生态资产价值评估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研究采用遥感影像解译的土地利用数据,对1990-2013年皖江示范区46个地区的生态资产进行了测算,并分析其生态资产的分布、组成、变化模式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皖江示范区生态资产分布非常不平衡,中部比其他地区生态资产高,且在1990-2013年期间先下降再升高;2)生态资产总量增长了3.05%,总体变化不大,退化和增加的面积比例较小;3)草地和水域的生态资产分别下降11.19%和0.66%,尤其是耕地下降了15.54%,但是林地增加了6.42%;4)在生态资产的变化格局中,合肥的人均资产减少幅度最大;5)影响皖江示范区生态资产时空变化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其中景观格局、人口和气候因素是生态资产格局时空变化的主要动力因素。  相似文献   

20.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and the economy, people are 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the value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the benefits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valuating the value of eco-assets has become a focus of concern. Quantitative remote sensing measurements, land data and other auxiliary data were used to measure the eco-assets in 46 regions of the Wanjiang Demonstration Area from 1990 to 2013. This paper analyzes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s of eco-assets’ distribution, composition, change patterns and the factors driving variat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stribution of eco-assets in the regions is very uneven, the central region has higher ecological assets than other regions, and it declined first and then rose during the period 1990-2013. The total amount of eco-assets increased by 3.05%. The change in the amount of ecological assets was not large, but it is important that the amount of assets was basically stable, and increases in the proportion of degraded areas was small. Grassland and water body eco-assets decreased by 11.19% and 0.66%, respectively, and that of cultivated land decreased by 15.54%, but forest land increased by 6.42%. As for the change pattern of ecological assets, the per capita assets of Hefei had the largest reduction, and those of Xuancheng the second largest.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nges of ecological assets in the Wanjiang Demonstration Area include natural factors and human factors. The government's macro-control and economic policies are the main driving factors for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nges of the ecological assets patter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