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综合性医院是城市居民就医的重要场所,是现代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平峰、高峰两种时段的交通网络,利用高斯两步移动搜寻法和空间插值法对武汉市主城区进行了可达性分析。结果表明:1)两种时段的可达性一般及以上占比均较高,但平峰时分布更加均衡,高峰时极化特征明显;2)社区的可达性等级在空间上分异显著,呈现出连续的圈层式分布;3)不同区县之间分异特征明显,一般平均可达性更高的区县,其可达性波动更小,反之亦然。总之,本文为城市综合性医院可达性理论的深入、系统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对基于可达性的综合性医院空间布局优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公共自行车是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接驳方式。为了更加清晰、直观地展示公共自行车接驳地铁出行的时空特征,本文提出了一种公共自行车租赁点接驳地铁出行客流量的时空可视化分析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地铁客流与公共自行车的IC卡数据进行预处理与时序分析,初步分析了两者之间的时序相似性;通过对地铁客流的时间聚类进行分析,得到了3种类型的出行日;然后分别对各类型出行日的相关性计算结果进行了特征可视化与空间信息可视化,实现对公共自行车接驳地铁出行时空特征的综合分析;最后运用该方法以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地铁站为例,对该站合理范围内的公共自行车接驳地铁出行情况进行了时空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对地铁客流与公共自行车IC卡数据的融合可视化分析可更加全面、动态地掌握城市公共自行车接驳地铁出行的时空分布情况,该方法可为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处公共自行车租赁点的规划及建设提供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3.
对于没有长期连续潮汐观测站和无精密潮汐模型的地区,研究高精度潮汐改正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给出了基于短时间序列重力观测数据的高精度潮汐改正方法,并利用全球动力学计划中TIGOConcepcion、Kamio-ka和Hsinchu三个台站的超导重力观测数据对该方法进行了试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利用一天或数天重力观测数据可建立高精度潮汐模型,其振幅因子和相位延迟解算精度分别优于0.01和0.5°,潮汐改正精度可以达到μGal量级,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本文方法为无精密潮汐模型区域的潮汐改正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基于ArcGIS中的网络分析法,选取兰州市城关区东方红广场、五泉下广场和万达广场构建沿不同等级交通线的1 min、1.5 min、3 min 3个缓冲区圈层,同时统计不同缓冲区内居住设施、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和商业设施三大类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POI)数据的数量与占比.结果显示,东方红广场的交通条件最好,3 min内沿交通线覆盖的服务区最多;总体来看,商业设施、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和居住设施密度最高的分别是万达广场、东方红广场、五泉下广场;东方红广场和五泉下广场3类设施占比均匀,万达广场居住功能较弱;各类设施分布具有圈层特点,距离广场中心越近,商业设施密度越大,居住设施密度越小.  相似文献   

5.
利用.NET中C#强大的界面开发能力和经典的Matlab潮汐调和分析程序包T_TIDE,采用Matlab.NET混合编程技术,创建潮汐调和常数计算THCCalculate.dll和潮汐预报Tide Forecast.dll,在主程序中调用对应的函数,实现了操作简单且具有良好用户界面的潮汐调和分析与潮位预报系统,具有潮位数据读取、调和分析和预报、数据绘制等功能。结果表明:使用混合编程技术能充分发挥C#与Matlab各自的特点,较好地提高程序开发和运行效率,具有较广泛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6.
地理知识的形式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马蔼乃 《测绘科学》2001,26(4):8-12
地理知识形式化是地理专家系统中的瓶颈问题,本文探讨了地理知识形式化的基础、地理圈层与地理系统分解为因子层数据的可能性、圈层与系统之间的公因子、地理数据与地理知识的相互转化、地理知识的等级与分等定级、地理知识的编码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松花江流域地处高纬度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产地之一,开展该地区地下水变化的探测和分析工作对揭示区域地下水变化特征、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保护区域生态环境有重要意义。采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空间研究中心发布的重力场恢复与气候实验卫星重力数据,联合全球陆地数据同化模型和全球降水测量计划卫星降水数据反演了松花江流域2002—2017年地下水时空变化,引入可持续性指数定量探测了该区域地下水时空可持续性,并与降水、温度数据及实测水井数据进行对比。研究表明:松花江流域在研究时段内地下水以0.34 cm/a的速率持续增加,空间上从南到北地下水恢复速率依次增大;研究时段内流域地下水系统呈现出严重不可持续性;地下水与降水、温度数据存在明显滞后关系,其变化受降水影响显著;卫星手段反演结果与测井数据在重合时段具有相同的地下水恢复趋势,并存在一定的滞后现象。  相似文献   

8.
换乘问题直接影响数十万乘客出行方便,已成为影响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运营的一个重要因素。基于武汉市2015年3月份完整一周的公共交通智能卡数据(smart card data,SCD),识别公共交通换乘行为,研究乘客换乘时空特征,分析轨道交通发展现状,总结换乘出行模式。研究结果如下:①换乘行为在工作日和休息日均呈现早高峰单高峰分布,大概率存在加班行为;②换乘行为地理特征的3个影响因素为城市地理格局、轨道交通建设、站点辐射范围;③根据武汉市的圈层结构和换乘出行方向,将换乘行为总结为4种模式。基于交通大数据识别乘客换乘行为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并归纳换乘模式,可为城市规划、城市空间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9.
测定地球重力场,确定高分辨率的静态地球重力场模型,是大地测量学的主要任务之一.重力场的影响主要分为潮汐部分和非潮汐部分,天文潮汐在潮汐部分中属于直接引力效应,对重力场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本文以一个月的星历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天文潮汐对GOCE卫星重力梯度观测数据的影响,并统计了最大值和最小值;研究了天文潮汐对地球上单点重力梯度数据的影响特征;计算了各行星对卫星重力梯度数据影响量级.研究结果表明:天文潮汐对卫星重力梯度数据的影响量级处于0.1mE,比GOCE卫星设计精度低一个量级,但是它具有周期性,属于有色噪声,因此在卫星重力梯度数据预处理中需要扣除;天文潮汐对卫星重力梯度数据各分量的影响不同,其中对角线分量Vxx,Vyy和Vzz要比其他分量略大;月球和太阳对卫星重力梯度数据的影响最大,在所有星体中占据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0.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公共平台)是推进地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和转变地理信息服务方式的基础平台。针对地理标记语言(GML)在描述、存储、传输、解析地理信息数据方面较强的可理解性,该文提出以GML数据层、GML服务器为支撑的4层技术架构的通用型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重点研究其逻辑模型、总体架构、服务层设计,阐述了GML服务器与公共平台的关系,最后以数字驻马店为例验证了该公共平台设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城市兴趣点(POI)和夜光遥感影像能够直观反映城市社会经济等实体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在城市空间结构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首先选取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典型城市代表——武汉市作为研究区,选用研究区2016年POI和NPP/VIIRS夜光遥感数据作为基础研究数据,采用GIS分析工具对POI数据进行了空间核密度分析;然后分别对POI核密度分析结果和NPP/VIIRS夜光遥感数据进行了空间网格化处理;最后采用双因素制图和栅格叠加分析方法对两类数据的空间耦合关系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城市空间结构特征。研究表明,武汉市POI数据和夜光遥感数据的空间耦合性整体较好,空间耦合相一致区域占比为82.15%;但POI数据和夜光遥感数据的空间耦合性在长江沿岸地区也存在部分差异,如硚口区、汉阳区夜光遥感数据和POI数据多以低—中的空间耦合模式为主,而青山区、武昌区和汉口区则多以中—低的空间耦合模式为主。武汉市作为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之一,其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与长江经济带发展关联密切,通过对POI和夜光遥感数据的空间耦合关系探讨,能够对武汉市空间实体要素的空间结构特征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本文结果可为沿江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研究提供一种崭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2.
利用城市POI数据提取分层地标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获取能够用于智能化路径引导的层次性空间知识,提出了一种依据显著度的差异从城市POI数据中提取出分层地标的方法。首先,通过从公众认知、空间分布和个体特征3个方面分析影响POI显著性的因素,构造了包括公众认知度、城市中心度和特征属性值3个指标向量的POI显著性度量模型;然后,分别讨论了利用问卷调查、多密度空间聚类和数据规格化的方法计算POI对象的各项显著性指标值的过程;最后,选择武汉市武昌地区的POI数据进行显著度计算,从中提取显著度较高的对象构成若干层地标,并以各层地标为种子生成加权的Voronoi图,用来反映各地标的空间影响范围并建立了同层和上下层地标之间蕴含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颜芬  李霖  翁敏 《测绘工程》2018,(5):33-39
在信息检索中常用地名作为空间参照,因此确定模糊地名的空间范围备受关注。由于模糊地名不存在确切的边界,评估模糊地名空间范围十分困难,但人们对模糊地名的认知区域可以提供参考。本文分析了模糊地名空间的基本特征;以案例形式,讨论了利用POI数据和认知实验确定模糊地名空间范围的基本方法和特点,并分析这些案例地名空间的特性。从这些案例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影响模糊地名空间范围的因素有道路、熟悉程度和地名借用;用POI数据对模糊地名估计出的空间范围符合人们认知的空间范围。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了以地理空间数据为支撑,结合手机信令、POI等多源数据刻画城市居民出行特征的方法。首先将信令数据与地理信息区块绑定,根据时间特征和地理区块的社会属性,识别居民的基本职住娱信息;然后综合民生POI点、出行特征拓展关键词、图谱等多源数据,运用工作日通勤分析模型和节假日出行特征提取模型,识别用户的通勤距离、通勤方式、日均通勤频次、周均工作时长、节假日出行场景、出行频次、驻留时长等内容,并形成涵盖职住娱信息的出行特征类标签集。以成都市为例,采集连续1个月的手机信令数据和同时期的POI等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该成果作为反映城市实际人口规模数量和空间分布特征的城市人口地图大数据产品的重要内容,为政府部门、商企用户开展相关分析业务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5.
目前国内市场上的电子商务平台多以商品交易为主,信息表达过于平面化、信息访问缺乏立体式的可延伸性。改变传统的电子商务管理与发展模式,深入利用GIS、虚拟仿真、数据仓库、数据挖掘等技术及时全面采集各种商务信息,建立基于二三维GIS的电子商务基础平台,发展智能商务的应用,形成城市"数字商务"地理信息平台是符合当前城市发展的趋势。本文以广州市数字商务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设为例,详细介绍了基于GIS的城市数字商务平台建设内容与实现的关键技术,包括二三维地图平台建设技术,突破技术难题的二三维地图的联动切换显示技术,商务专题数据库和POI数据库建立以及虚拟广告功能实现技术等,为城市数字商务地理信息平台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前,国内市场上的电子商务平台多以商品交易为主,信息表达过于平面化、信息访问缺乏立体式的可延伸性。改变传统的电子商务管理与发展模式,深入利用GIS、虚拟仿真、数据仓库、数据挖掘等技术及时全面采集各种商务信息,建立基于二三维GIS的电子商务基础平台,发展智能商务的应用,形成城市"数字商务"地理信息平台是符合当前城市发展的趋势。本文以广州市数字商务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设为例,详细介绍了基于GIS的城市数字商务平台建设内容与实现的关键技术,包括二三维地图平台建设技术、突破技术难题的二三维地图的联动切换显示技术、商务专题数据库和POI数据库建立,以及虚拟广告功能实现技术等,为城市数字商务地理信息平台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天地图"的建设现状和总体要求,结合"天地图.陕西"的数据特点提出了数据更新思路,重点提出了基于手机的城市兴趣点更新思路,开发了原型系统,实现了"天地图.陕西"城市兴趣点的动态更新,对保障"天地图.陕西"的数据现势性、加大推广应用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城市时空行为研究面临变革。传统的城市时空行为研究方法并不能涵盖居民空间移动的复杂性和工作生活的移动性。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微博也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社交网络。本文通过获取新浪微博的签到数据,应用GIS软件分析北京地区居民行为的时空间关系。研究发现:工作日的热点要比周末集中很多,上下班高峰期多条地铁线路客流量较大,北京地区办公地区比居住地更加集中。  相似文献   

19.
黄永进  张滔  廖兴国  邵淑华  祁支锐 《测绘通报》2021,(12):134-139,157
时空数据挖掘作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为城市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手段。本文以无锡市为例,利用手机信令数据、车辆轨迹实时数据、基础地理信息等多源异构时空数据,构建相应的数据挖掘模型,进行了职住平衡、区域联系度、交通拥堵等城市特征的挖掘与分析,构建多源数据挖掘的城市评估体系,探索了时空数据挖掘在城市体检评估中的应用,为城市规划和运行管理提供了科学评估与决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