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后,村庄建设用地呈现出日益增长的态势,人居环境不断改善.但是也出现了村庄建设用地缺乏系统规划、分布散乱、布局混杂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村庄建设用地的可持续利用,也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村庄建设用地的可持续利用是确保农村社会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对此,笔者就广西村庄建设用地整理有关问题进行分析思考.  相似文献   

2.
我国幅员辽阔,但人口众多,土地资源稀缺.13亿人口要吃饭,要发展,要把中国建设成为高度现代化的大国,就要正视现实,在有限的可利用土地上,需要我们运用智慧、决心和力量织就锦绣前程,把土地利用这篇文章做得花团锦簇.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鹿邑县国土资源局从实际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做好盘活存量闲置土地这篇文章,通过挖掘土地利用潜力,提高集约用地水平,全县共盘活利用存量闲置土地1200多亩,实现土地收入8499万元,安置下岗职工近3000人,促进了存量闲置国有土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的依法合理流转,使存量闲置土地由死变活,由废变宝,增加了财政收入,拉动了经济增长,加快了城镇建设,安置了下岗职工,稳定了社会秩序,既保障了全县经济发展对建设用地的合理需求,又减少了建设项目对耕地的占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倡导土地集约利用保障经济持续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浙江省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全省城乡建设、基础设施、工业园区等建设对增量建设用地的需求日趋旺盛,但土地可供应量受到本省可利用土地资源的制约以及国家"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的宏观调控.土地供需矛盾突出,在本省域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潜力已趋枯竭,城市建设发展空间日见受限.因此,研究我省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如何合理配置有限的土地资源,加强土地集约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积极应对经济发展对建设用地的需求,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严峻课题.  相似文献   

5.
景宁畲族自治县地处浙西南山区,地貌以山区为主,除县城鹤溪镇地势较平坦,以及沿溪两岸有少量谷地外,其余均为山坡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县城镇化步伐加快,小城镇数量猛增,自1 984年设县以来,从只有县城鹤溪镇,相继建成了沙湾镇、东坑镇、英川镇和渤海镇四个建制镇,以及大际、鸬鹚、毛洋等7个小城镇,小城镇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伴随而来的土地利用矛盾和问题显现出来,造成城镇存量闲置建设用地增多现象,并逐步成为小城镇建设与发展不可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南阳市地处豫西南,土地总面积2.66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16.39%。随着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该市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区位优势愈加凸现,城市的拓展,新农村的建设,以及纷至沓来的引资项目,对建设用地的需求与日俱增。面对国家提高建设用地审批“门槛”,加强土地宏观调控的新形势,面对未来五年不足1400公顷的规划建设用地指标,面对接踵而至的经济社会发展项目用地需求,南阳市全力推进土地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坚定不移地走节约集约用地之路,着力营造科学发展与科学用地的和谐局面。从建设项目中“抠”地南阳市委、市政府认为,南阳经济的快速发…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由于灾害损毁、建设占用耕地等,致使耕地总量不断减少,土地承载压力空前突出.中央提出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把搞好乡村建设规划、节约集约使用土地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一项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国务院1993年4月批准的国家级开发区,位于杭州市的东面.在过去的几年中,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统一思想,以"二次创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在杭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建设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国际性的大学城、花园式生态型的副中心为目标,研究部署对策措施,逐步形成了IT、生物医药、精密机械等支柱产业.2003年,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30.13亿元,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8.54亿元,全年实现税收收入18.35亿元.截至2003年年底,共有28个国家和地区307家外商在开发区投资,其中包括20家世界500强企业的31个项目.下沙高教园区的建设则进一步完善了开发区的城市功能,为接轨上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安泽县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有机结合起来,以保护耕地和节约集约用地为根本,以控制建设用地规模为重点,以保障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为目标,科学合理规划各类用地,实施土地用途管制,源头控制,源头管理成为加强土地管理,实现节约集约用地的必然手段. 过去的安泽,经济基础薄弱,发展滞后,建设用地总量基数较低,"十一五"期间,以打造"全省山区经济强县,全国生态名县和文化品牌大县"为目标,全方位发展,全县经济社会崛起势头强劲.  相似文献   

10.
目前,枣庄市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发展和建设必然要占用土地,为保障枣庄市可持续性发展,必须做好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该文对枣庄市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就如何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作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1.
论集约用地与政府角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卫 《山东国土资源》2005,21(10):31-33,37
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依然明显,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继续加快形势下,建设用地供应毋庸置疑地构成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集约用地已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和谐社会的必然路径.在土地公有制条件下,政府角色对土地集约利用至关重要.本文试图探讨政府如何发挥对集约利用土地以实现人地和谐的助推作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化快速推进,我省各行业对建设用地的需求量迅猛增加,特别是近几年农用地转用数量连年增加,对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形成了巨大压力.在土地资源供应紧张的同时,建设用地粗放、低效利用的现象普遍存在,集约利用水平不仅没有明显提高,一些地区还呈现出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现代化、市场化、国际化的重要发展阶段,土地资源的人地矛盾日益尖锐,土地稀缺与粗放利用并存.专项调查表明,到2004年底,全国城镇规划范围内共有闲置土地107.93万亩,空闲土地82.24万亩,批而未供的土地203.44万亩,三类土地总量395.61万亩,相当于现有城镇建设用地总量的7.8%.同时,在最近不到10年的时间内,我国耕地减少了1亿亩,因粗放利用造成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滥占耕地的经济增长思路,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平稳运行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因此,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技术手段,促进节约集约用地,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土资源部国土资电发[2004]78号<关于开展全国城镇存量建设用地情况专项调查工作的紧急通知>内部明电的下发,嘉兴市按通知要求,在全市范围内对1999年1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期间城镇存量建设用地予以了全面清查.据查,市本级(含开发区)被纳入清查范围的各类用地项目共2005个,面积4600公顷,查出属转而未供类土地187宗,面积620公顷;供而未用类土地54宗,面积189公顷;用而未充分利用类土地36宗,面积133公顷.  相似文献   

15.
台州市濒临东海,陆地面积9411平方公里,人口550余万.2004年全市GDP1173.79亿元,财政收入126.67亿元.台州人多地少,耕地资源十分短缺,2004年末全市耕地面积294.78万亩,人均耕地不到0.4亩;基本农田264.31万亩,其中易地代保2.71万亩,农保率达到90%.台州近几年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势头迅猛,市区现有城市面积113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达到32.8%,比1995年提高了8.8个百分点,城市化建设对土地的要求呈几何级数增长.台州今后可用于建设的空间只有11万亩,加上一般农田(可以逐步调整为建设用地)还有近26万亩,理论匡算上的建设可用空间仅仅37万亩,如果按照2003年以前的用地速度,不到6年就要用完.另一方面,台州土地利用还比较粗放,1999-2003年台州GDP年均增长12.38%,而建设用地量年均增长33.24%.台州2001年每平方公里固定资产投资额0.66亿元,居全省第十位.工业园区(开发区)平均投资强度为每亩30-40万元,有的县、乡镇搞的园区甚至不到10万元.2002年台州工业园区(开发区)GDP产出率平均为1 0.6万元/亩,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我市土地产出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还相当大,但也意味着存量土地利用大有潜力可挖.国务院28号文件出台后,我市国土资源部门深入贯彻国务院<决定>精神,从我市实际出发,把土地利用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盘活存量建设用地上来.我们的主要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6.
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工作中提出的一项战略举措.其意义就是说,如何更有准备地利用土地,以最小的土地成本,满足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的需要.详而解之,主要包含如下三层意思:一是节约用地,即各项建设都要尽量节省用地,千方百计地不占或少占耕地;二是集约用地,即每宗建设都必须提高土地投入产出的强度,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三是通过整合、置换和储备,合理安排土地投放的数量和节奏,改善建设用地结构布局,挖掘用地潜力,提高土地配置和利用效率.为了落实党和政府这一重大决策,笔者根据自己多年从事国土资源工作的体会,结合我省实际谈谈个人浅见.  相似文献   

17.
正大连是东北经济发展的"引擎性"城市,随着大连金普新区的成立和全域城市化的推进,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更加突出,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刻不容缓。目前关于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建立指标体系、定量化客观评价节约集约利用现状,缺少对节约集约利用趋势的研究。本文分别从人口、经济两个方面入手,分析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趋势,力求为进一步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管理提供依据。一、人口变化与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趋势1.人口与建设用地变化匹配程  相似文献   

18.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经济建设步伐的快速提高,社会对土地资源的需求量愈来愈大,然而土地的后备资源却严重不足,捉襟见肘,供求矛盾日益凸显.由此,我们应强化全民节约集约利用每一寸土地的良好意识,珍惜有限的、不可再生的、全民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为贫困山区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起支撑作用.这不仅是利在当代、功荫后世的大好事,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开发区作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和最富有竞争力的经济区域,对威海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发挥了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为总结开发区节约集约用地的成功经验,研究探讨新形势下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新思路,促进开发区建设再上新水平,威海市对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并提出了节约集约用地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洛阳市吉利区是个新兴的工业小城,全区仅有29个行政村,区域面积较小.为了把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落到实处,吉利区国土资源局党组把改造"城中村",实现新农村建设作为工作重点,采取多项措施促进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