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汉盆地自加里工至印支期接受肫一套较为稳定的台地相为主的碳酸直岩沉积,侏罗纪末至燕山早-中期经受区域挤压,发生褶皱和逆冲;燕山晚期至喜马拉雅早-中 生伸展作用,形成负反转构造;随后分地进入坳隐期,沉积了广华寺组和平原组,期间发生过局部的褶皱隆升,形成正反转构造。  相似文献   

2.
研究者们在郴州西山枞树板地区震旦系浅变质碎屑岩中,首次厘定出近东西(北西)向的被皱构造---山河复背斜的存在,并阐述了近东西向褶皱和近南北向褶皱的特征及其复合叠加类型。最后指出近东西向背斜形成于国里东期,近南北向褶皱形成于印支期。  相似文献   

3.
黔西罐子窑地区位于扬子板块西南缘,自中生代进入板内发展阶段之后,发生了多期次复杂构造叠加变形。第一期变形(早燕山期:J3-K1)以自东向西挤压收缩为主,形成了近南北向的褶皱与断层构造体系,发育褶皱轴面以东倾、断层以向西逆冲滑脱占主导地位的变形特征。中上泥盆统火烘组、榴江组泥灰岩和硅质、钙质粘土岩为重要滑脱面,滑脱层本身变形复杂,其上部褶皱相对平滑开阔而下部褶皱相对紧闭。第二期变形(晚燕山期:K2-E)以自北向南挤压收缩为特点,横跨叠加在早期变形之上,表现为早期近南北向褶皱发生枢纽倾伏、断层发生张剪性活动,伴随多层次向南滑脱,在南部形成了轴面北倾的近东西向褶皱(局部倒转)和向南逆冲的断层,并切割南北向构造,喜山早期使得断裂再次活动与调整。区内铅锌矿体分为两类产出状态,一是顺层平缓产出,明显受顺层滑脱与低角度断层控制;另一类是陡倾产出,受陡倾张剪性断层控制。平缓者多形成于早、晚燕山期,而陡倾者多形成于构造转换期或喜山早期。  相似文献   

4.
阴山地区印支期地壳构造变形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阴山地区位于阴山-燕山中生代板内造山带西部。印支期地壳活动以南北向水平挤压变形为主,形成一系列东西方向展布的大型褶皱构造和逆冲推覆构造,构成阴山地区中生代造山带主体构造格架。根据沉积作用、岩浆活动和不同构造要素之间叠加改造关系,把阴山地区印支期地壳构造演化划分为三同阶段:早期以小型山间盆地沉积作用为主,其内堆积了一套陆相粗碎屑沉积建造和火山沉积建造;中期以褶皱作用为主,形成了大青山复式向斜和一些紧闭同斜褶皱构造;晚期以逆冲作用为主,并伴随有强烈的岩浆活动,形成了大型逆冲推覆构造。  相似文献   

5.
辽东半岛南部印支造山旋回早期的顺层滑脱构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荣度  李显东 《辽宁地质》1999,16(3):161-169
辽东半岛南部发育于太古宙基底与青白口系盖层邻接部位的大型韧性剪切带与盖层内顺层固态流变形成的构造群体,是印支造山旋回开始时,在主要来自太平洋方面的构造力驱动下,以盖层与基底的不整合面为主滑脱面发生自东向西近水平多层系顺层剪切滑脱的产物,称顺层滑脱构造。大范围的顺层滑脱未引起大规模的褶皱-逆冲推覆;同时,主滑脱面也不同于伸展拆离断层,顺层滑脱的造成形成后先后被南北向(T3-J1)和东西向(J2-J3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固阳地区太古宙乌拉山群构造变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拉山群的变质-变形问题一直有不同的认识^「1~3」。该文以固阳地区3幅1∶5万区调资料为基础,结合90年代以来周边地区1∶5万区调成果,提出晚太古宙乌拉山群经历了两期主要的构造变形。第一期为伸展体制下近水平分层剪切形成的固态流变褶皱和高温顺层韧性剪切带,属高角闪岩相-麻粒岩相,变形时间为太古代末;第二期构造变形为地壳抬升之后的剂压体制下,中、浅层次的紧闭同斜相似褶皱--主期褶皱和低温韧性剪切带,  相似文献   

7.
李伟  王新昆 《新疆地质》2002,20(1):16-22
通过构造解析的研究,确定赛马山地区中元古代所发生的阿尔金运动共有三幕变形,第一幕发生在长城纪早期,为EW向伸展机制下中部构造相的大规模顺层滑脱韧性变形,形成了赛马西山顺层滑脱韧性变形带,具超塑性流动变形特征和多层结构样式,第二幕发生在长城纪末,为主期变形,在NS向挤压机制下,在浅部构造相形成了EW向紧闭褶皱(局部倒转褶皱),并卷入早期的顺层滑脱韧性变形带,褶皱后期,由于应力的集聚,在浅表层次下,沿兴地塔格群内岩层软弱面发生剪切而形成了滑脱面,产生由南向北的逆冲,形成了具叠瓦扇结构的永红山飞来峰构,第三幕,蓟县纪末由于SN向强烈挤压后出现“松驰”引张而产生EW向挤压应力,形成NS向开阔褶皱,叠加于主期褶皱之上,形成了赛马西山-永红山穹盆构造。  相似文献   

8.
粤北大沟谷钠长石岩型金矿床的构造—热液成矿机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粤北大沟谷钠长石岩型金矿床位于清远市新洲地区,产在由震旦纪和寒武纪实质地层组成的新洲逆冲推覆构造的外来系统之中,并受同推覆期Ⅱ级推覆期层带及其下盘结构所控制。印支晚期-燕山期的早阶段,在大沟谷金矿区形成两个对顶分布、枢纽走向(NNW)的大型平卧褶皱(RF1和RF2),以及倾向SNN的低角度推覆断层带(F^3I、F^4I)。印支晚期-燕山期的晚阶段,沿着平卧褶皱转折端带和推覆断层带相继发生6次热液交  相似文献   

9.
章程 《广西地质》2000,13(2):7-10
五圩矿田位于广西南丹-河池锡多金属成矿带的南端,主干构造为NNW向的不对称短轴北斜,其上叠加了NE、SN、EW个3个方向的褶皱,它们在丹池带上都有表现。文章通过大量共轭节理、层面探良、断层派生小构造、次级褶皱等构造要素野外观测,室内计算,恢复了五圩矿田中生代(印支-燕山期)4期构造应力场,各期主压应力方位依次为NEE、NW-SE、NWW-SEE及NNE向,前两期为印支期,后两期为燕山期。并探讨了其  相似文献   

10.
秋格时塔什—黄山韧性剪切带构造变形序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构造解析方法和应变测量与显微构造分析方法,研究了秋格明塔什-黄山声望生剪切带的构造样式,建立了其变形序列。该带依次经历了:(1)中深部构造层次的紧闭同斜褶皱作用;(2)中深部构造层次的顺层(片)韧性剪切变形;(3)中部构造层次的右行走滑脆-韧性剪切变形;(4)中浅构造层次的膝折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东祁连兴隆山岩群划分及构造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林  邓颖晖 《甘肃地质》1997,(Z1):9-11,13,14
重新厘定的中元古界兴隆山岩群,总体走向呈北东-南西向,从下至上包括3个非正式岩组和高家湾岩组。在区域岩石上留下深刻痕迹的构造变形主要有3期:早加里东期或更早,近水平顺层韧性剪切带及顺层掩卧褶皱的横向置换构造;加里东晚期由东南向西北推覆的褶皱-逆冲推覆构造;印支期北东-南西向挤压的褶皱逆断构造。3期构造叠加组成兴隆山岩群的区域基本构造格架。  相似文献   

12.
武当山推覆体中段存在六期叠加褶皱(B1-B6),其中B1,B2,B3为推覆期前褶皱,B4,B5为推覆期褶皱,B6为推覆期后褶皱。以六期叠加皱为基础,再结合区内存在的反转盆地等拉张性构造,将区内的构造演化序列划分为七个变形幕。  相似文献   

13.
穹窿构造在北羌塘盆地普遍发育,成为该地区一种重要褶皱样式,其形成机制主要是燕山Ⅲ幕近南北向背斜与前期近东西向背斜的复合叠加。作者进一步指出,穹窿构造是北羌塘盆地最重要的圈闭构造,在油气有利地带近东西向大中型背斜中寻找穹窿构造是确定油气勘探靶区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藏北羌塘盆地构造变形及其动力学背景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雷振宇  鲁兵等 《地质论评》2001,47(4):415-419
本文根据盆地的变形特征,将其分为5个变形区,其中北部边缘断褶带和玛依岗日断隆区分别以叠瓦工组合和背冲断块为主,而拉雄错-雀莫错等构造区以发育对称或不对称类隔档式褶皱为特征,其构造变形及其组合方式为燕山-喜马拉雅期羌塘地块和南部诸地块向北不等速运动所造成的南北向压应力场所致。  相似文献   

15.
奥涅加分地的铀-钒矿床产于褶皱-断裂变动带中,并受断裂系控制;矿床形成于构造-岩浆活化作用期的一个阶段(1800-1700Ma)。  相似文献   

16.
对夹持于金沙江缝合带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之间的羌塘地区,用平衡剖面法统计中新生代地层褶皱收缩量,结果表明中生代以来褶皱吸收的南北向的收缩量最小值为29.3%,与由褶皱的翼间角计算出的27.2%的南北向收缩量大体吻合。受来自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南北向挤压力的作用,该地区陆陆碰撞以来吸收了429~500km的南北向缩短,总收缩量的百分比为58.8%~62.5%,而陆陆碰撞以来新近纪地层的褶皱收缩量的最大值为31.6%,由此推断断层引起的南北收缩量大约为27.2%~30.9%。对比各构造层的褶皱收缩量,三叠系构造层的褶皱收缩量平均为29.3%,侏罗-白垩系构造层的褶皱收缩量平均为23.2%,古新统-始新统构造层的褶皱收缩量平均为13.8%,渐新统构造层的褶皱收缩量平均为12.3%,新近系构造层褶皱收缩量平均为17.8%。新近系褶皱收缩量的增大反映高原褶皱收缩增强,与该阶段高原垂向强烈隆升协调。羌塘地体中褶皱收缩量的时空分布显示了与高原各阶段的隆升演化相协调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彭松柏  彭少梅 《广东地质》1995,10(2):17-24,T001
地云开地区不同变形期次岩石的显微-超显微变形研究,提出:(1)云开地块中的条带状混合岩一片麻状花岗岩-眼球状花岗岩(侵入花岗岩)岩石组合序列,是晋宁期、加里东期中深层次流变剪切作稆部分熔融的产物。(2)海西-印支期桂东南地体与云开地体碰撞拼贴,形成由NNW→SSE逆冲推覆构造系统,并在其根据带形成同碰撞期花岗岩,发生韧-脆性变形。(3)燕山期以平移剪切为主,在断裂带中形成对称分布的超糜棱岩(中心)  相似文献   

18.
山西中条群多期变形的厘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谭少华 《矿产与地质》1997,11(4):254-258
采用构造解析方法,研究中条山胡—篦铜矿区地质构造,鉴别中条群经历五期构造变形。即层内紧闭褶皱及近水平韧性剪切带、剥离断层(D1)、一系列大型同斜褶皱、翼部伴随断层(D2)、余家山剥离断层(D3)、主褶皱期——短轴褶皱(D4)和区域性伸展构造(D5)的叠加改造,地层的多次强烈构造置换。重新建立了篦子沟组的层序。  相似文献   

19.
塔里木盆地北缘库车前陆褶皱──冲断构造分析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库车前陆褶皱-冲断带是以断坪-断坡式的台阶状逆断层作为滑动机制的盖层薄皮推覆构造,它们在剖面上形成一个向南变薄尖灭的推覆构造楔,底部沿脱面在北侧深南侧浅,推覆变形也是自北向南传递。依据其构造形态和变形特点可分为五个构造亚带:(1)南天山前缘楔状构造带;(2)库姆格列木-依奇克里克断层扩展褶皱构造带:(3)吐格尔明-吉迪克断层弯曲褶皱构造带:(4)秋里塔格断层扩展褶皱与断层弯曲褶皱叠加构造带;(5)库车-亚肯生长断层弯曲褶皱构造带。  相似文献   

20.
建阳水吉矿区风山林层控银铅锌矿成矿机制及演化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初步分析研究了省内建阳水吉矿区凤山林层控银锌矿的成矿机制及演化过程,总结了这一组水沉积变质-岩浆气液叠加改造再造型层控矿床组合成因模式;在大陆雏形裂谷构造环境下经热水沉积形成银铅锌(硫)矿源层-上元古界龙北溪级中上段(Pt3l^2 3)母含矿建造,深源名模式年龄为946-814百万年;经区域变质期间“多”字型塑性流动褶皱作用,矿质二次迁移富集形成矿石铅模式年龄为695-483百万年的含矿层(A)型;具“走滑转换构造”性质的燕山期控矿“S”形断裂构造,是导生含矿中基性脉岩(浆)热源体-生矿建造和决定矿质再次叠加改造成矿(B型)及再造成矿(C型)的关键。从中提出了“三造一体”的成矿富集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