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地质灾害的易发性评价是区域地质灾害预警的基础, 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基于北京市平谷区1: 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 对其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地分析。运用GIS空间分析功能, 对影响地质灾害演变的区域构造断裂、工程地质岩组、植被覆盖率、地形坡度和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 采用频率比模型完成了地质灾害易发评价区划。结果显示:平谷区地质灾害分布主要与地形地貌、构造断裂及人类工程活动相关, 这与实际情况较为一致。根据评价结果可将平谷区地质灾害易发性划分为4个等级。其中, 地质灾害高易发区面积125.6km2, 占11.7%, 中易发区面积273.02km2, 占25.4%, 低易发区总面积为326.89km2, 占30.4%, 不易发区面积349.49km2, 占32.5%。评价结果可为平谷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危害性很大,尤其是隐伏在城市下面的活动断层引发的直下型地震,对城市的破坏性更为严重。在整理前人区域地质资料和野外地质点调查成果的基础上,对深圳市区域应力场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将其稳定性划分为稳定和较稳定两个级别,评价结果显示稳定区面积1 107km2,较稳定区面积890km2,评价结果可为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城市工程地质环境研究路线及综合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我国城市所处的地质环境复杂性,提出了城市工程地质环境研究区域(半径300km)、地区(半径100km)、工程场地(市区范围)的划级研究路线及相应采用地壳稳定性、地面稳定性和地基稳定性的分析与评价方法。而城市工程地质环境可根据地壳、地面和地基稳定性为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在综合评价方法上,本文给出了多级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并以秦皇岛市为侧,说明了该研究路线及评价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陈坤  张建新 《地质与资源》2015,24(2):160-163
白马山-龙山地区是湘中重要的金锑成矿带.以1:20万水系沉积物检测数据为基础,结合区域地层、岩性、构造、岩浆岩等地质信息,在全区19 100 km2范围内以4 km2为评价单元,应用神经网络模型对区域金矿成矿远景进行预测,共划分了4个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5.
斜坡稳定性分析是滑坡预测的重要工作.开展甘肃东部地区斜坡稳定性评价,将该区域划分为10km×10km网格单元,对每个单元内斜坡的坡高、坡角、岩土组构、降水、构造(地震、活动断裂)及坡体破坏程度进行量化并进行动态聚类计算,对每一单元斜坡稳定性进行统计分类,将甘肃东部地区划分为稳定区、较稳定区、不稳定区、极不稳定区四大类型区.最终评价结果与斜坡发育特征实地调查及航片解译分析吻合较好,历史上滑坡发育的天水、陇南等地区仍是当前斜坡不稳定的滑坡易发区.研究结果为防灾减灾提供翔实了的资料,也有助于地质灾害的防治.  相似文献   

6.
“华北平原地面沉降调查与监测”计划项目经过近五年的工作,共计完成了1:5万重点区域地面沉降调查13903km^2,1:10万区域地面沉降调查5100km^2,1:25万区域地面沉降调查68341km^2:地下水开采量调查10341km^2:水准测量5553.8km:分层标测量1290组.次,钻探总进尺4235m,地球物理综合勘探150km:建立了基岩标5座、分层标组7座、GPS基准站5座、  相似文献   

7.
新疆西昆仑-阿尔金成矿带区域地球化学勘查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土资源大调查在西昆仑-阿尔金成矿带部署完成1∶20万区域化探76701km2、1∶50万区域化探73837km2,实现了该成矿带区域化探工作的全面覆盖,为矿产资源评价和基础地质研究提供了系统地球化学资料。异常查证直接发现了维宝铅锌矿、黄羊岭锑矿等一批找矿信息,评价工作证实维宝铅锌矿已具中型规模,有大型远景;圈定的新疆东昆仑锑、西昆仑岔路口铅等规模巨大的元素富集区具有重要找矿意义。后续工作先后在黄羊岭地区发现锑矿床(点)14处,这是新疆第一个锑矿化集中区;在岔路口一带发现了多宝山、甜水海、宝塔山等铅锌矿、卡子勒铜银矿和一批矿产信息,使之成为新疆重要矿产勘查区。地球化学勘查效果显著,有力推动了西昆仑-阿尔金地区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8.
滑坡易发性评价是滑坡早期预警的基础,为了探索适用于秦岭山区的区域滑坡易发性评价方法,本文在陕西凤县1:5万详细调查的基础上,针对山区地质灾害调查的特点,对传统信息量模型进行改进,利用ArcGIS软件基于改进的信息量模型完成了凤县滑坡易发性评价。结果显示:凤县地质灾害分布主要与植被覆盖率、河流侵蚀和人类工程活动相关。根据评价结果将凤县滑坡易发性划分为四个等级:高易发区面积165 km2,占全县总面积的5.2%;中易发区面积686 km2,占21.5%;低易发区面积1195 km2,占37.5%;基本安全区面积1141 km2,占35.8%。根据此评价结果,为陕西凤县土地利用规划和滑坡防治提供依据,并为秦岭山区的区域滑坡易发性评价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我们以趋势分析为主要方法,对两个测区的重力资料作了电算处理。这两个测区分别是东乡枫林矿区再力详查和乐平地区区域重力测量,两区工作程度很不相同。前者面积6km~2,工作比例尺1/万,设计总精度95μgl,实达50μgl。电算取值网格和实际观测点相同,为100m×50m。后者面积7200km~2,比例尺1/20万,设计总精度0.8mgl,实达精度约0.5mgl。实际观测点按1点/3(km)~2密度布置,电算取值网格为2km×2km。在一些文章中,对趋势分析方法有效性的评价是毁誉并存,看法不一。本文亦准备谈些我们在完成上述实算工作后的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10.
《化工矿产地质》2013,(4):210-210
<正>2013年11月3日,2013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中国地质矿产调查评价新进展专题论坛召开。2013年我国完成1∶5万区域地质调查21万km2(3年来累计完成63万km2),使我国重要成矿带工作程度提高了17%。区域地质调查新发现590余处矿(化)点,查明了区域地质特征和找矿背景;新发现物探异常4126处、查证物探异常218处、见矿物探异常42处;新圈定化探综合异常309处、查证化探异常56处、见矿化探异常数十处。此外,我国还开展了21个重要成矿带基础地质综合研究,创新性编制了成  相似文献   

11.
以云南个旧地区区域地球化学资料为基础,结合医学地质学、农业地质学和环境地质学的研究成果,对个旧地区区域地球化学环境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引入并运用FCA模糊综合评价对个旧地区区域地球化学环境进行了系统评价,得出了个旧地区630 km~2范围内区域人居地球化学环境污染严重的结论,其原因既有第一环境的先天不足,也有第二环境的后天人为污染,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重庆地区岩溶地下河发育与分布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蒲俊兵 《中国岩溶》2013,32(3):266-278
岩溶地下河是我国西南岩溶地区地下水资源赋存的主要形式,是重要的水源地。本文以重庆市域范围内1∶20万水文地质普查报告为基础,结合大量的野外调查工作,从岩性、构造、地貌等角度总结了重庆岩溶区地下河发育、分布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在质纯层厚的石灰岩中地下河最为发育,而在其它碳酸盐岩层组中,由于碳酸钙含量下降,岩溶率下降,地下河弱发育或不发育。在重庆地区,受到区域构造条件的影响,岩溶地下河管道多沿构造线展布。区域褶皱(向斜、背斜、褶皱转折部位)、构造复合部位、断裂等地质构造特征均影响了岩溶地下河的发育和分布。重庆地区的层状夷平面地貌,控制了岩溶地下河的补给和排泄,地下河多在低一级夷平面形成的河谷、沟谷中出露。根据重庆地区岩溶水的水动力特征和循环条件,将地下河分为汇流型、分流型和平行流型3种类型。  相似文献   

13.
在全国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获得土壤高密度和大数据量碳分布数据基础上,提出"单位土壤碳含量"概念和建立土壤碳储量实测计算方法,为精确计算土壤碳储量和估算土壤碳库提供了新的途径。依据"单位土壤碳含量"进行土壤碳储量实测计算,可以按照土壤类型、土地利用分类、生态系统及自然景观等任意划分方式,从不同途径取得市县、省区、流域及至国家土壤碳储量,并在各级次上进行土壤碳库问题研究,解决土地利用、农业种植和环境评估中的实际问题。文章以江苏、湖南、四川、吉林、内蒙古为例进行土壤有机碳储量计算,结果表明,全国土壤碳储量分布不均匀。  相似文献   

14.
针对重庆市渝中区斜坡变形体、危岩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遴选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地形地貌、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地质构造、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和岩土性质等6个地质灾害的影响因子; 采用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的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法(FAHP)结合地质灾害综合评价指数法对其地质灾害易发程度进行评价分区,将重庆市渝中区的地质灾害危险性分为4级区,即: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和不易发区,每区所占面积分别为1.67km2, 4.49km2, 0.83km2, 17.12km2,其结果符合实际情况。研究结果为渝中区的地质灾害防治区划、城市规划、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以及防灾、减灾提供了必要充分的地质环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在勘查、试验的基础上,对嘉陵江北碚城区段岸坡地质灾害的空间、时间分布规律、稳定性现状及影响因素作了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16.
王文俊 《工程地质学报》2002,10(S1):391-395
对三峡库区近千个崩滑体的数据运用SPSS统计软件及EXCEL统计表格进行处理、分析,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在稳态(稳定程度)基础上,计算得出崩塌、滑坡的危险性指标,并运用每10 km以内崩塌、滑坡的平均危害面积,对库区(重庆主城区一巫山段)的崩塌、滑坡进行危险性评价;同时,也计算出重庆市各区县长江干流的崩塌、滑坡的危险性指标。  相似文献   

17.
张晓雨  周宝同  明弘 《中国岩溶》2020,39(5):705-713
文章借鉴Niccolucci的三维生态足迹模型,通过计算“国家公顷”,更新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添加污染物账户,改进传统生态足迹模型,并利用改进模型分析重庆市2008-2017年生态足迹的历时性。在此基础上,构建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指数,以研究重庆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存流量指数除2008年、2012年、2013年及2014年之外,其他年份均小于1,说明重庆市存量资本的消耗有所下降;(2)生态资源利用效率指数整体呈逐年降低状态,重庆市资源利用效率逐年提高;(3)生态多样性指数整体呈阶梯式上升,重庆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增强;(4)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指数总体上升了13.85%,重庆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总体增强;(5)生态压力指数介于1.51~2.00之间,生态环境尚处在很不安全状态,存量资本依然在被占用,重庆市尚处于非可持续发展状态,且2017年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指数出现小幅度下跌,故应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及时采取措施警惕其继续下滑。   相似文献   

18.
李春锋  王旭红 《地下水》2012,(2):194-195
采用遥感技术和GIS空间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利用三期Landsat TM影像数据对重庆市万州区的地表亮温、地表湿度以及山脊线等特征对比分析,模拟其变化趋势和范围,通过多层数据叠加分析,划定出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屏障带。结果表明,研究区中三峡水利工程对其生态环境影响有扩大的趋势;结合自然等综合因素,划定生态屏障带约为484.44 km2。研究结果有助于库区生态环境评价以及土地利用规划编制。  相似文献   

19.
1∶25万兰州市幅区域地质调查中,在白银地区的皋兰岩群内采获到以球形藻类为主的微古植物化石,其组合面貌特征明显,广泛见于我国长城系,层位稳定。组合中的部分分子尚显示长城纪—蓟县纪生物演化过渡色彩。含化石地层可与兰州兴隆山地区兴隆山岩群对比。参照同位素测年数据,可将皋兰岩群的时代厘定为中元古代长城纪—蓟县纪。  相似文献   

20.
初步探讨了峡江地区先秦时期鱼类资源的开发情况,包括种类结构及其历时性变化、整体地位及其背后的原因。对21处遗址中经科学鉴定的鱼骨材料的统计显示,该地区先秦时期(8.5kaB.P. 至东周)鱼类开发的种类结构相当稳定——一直重点开发青鱼和草鱼,二者可占总量的70%~80%,同时表现出较明显的区域差异,即东区(湖北段)优先开发青鱼,而西区(重庆段)优先开发草鱼。鱼类资源开发在当时先民的经济生活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如3处经严格筛选取样的遗址中鱼骨的可鉴定标本数均占出土动物骨骼总数的70%以上;它同时在先民的精神文化方面留下了深刻印记,如流行整鱼随葬和鱼骨占卜。这些遗存和现象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反映了峡江地区特殊的峡谷环境及丰富的鱼类资源对人类生计方式与文化行为的制约与影响,表明对鱼类资源的优先开发是当地先民的一种环境适应与文化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