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基于场强模型的南沙岛礁战略地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沙岛礁及附近海域蕴含丰富的资源,是中国海洋权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南海主权争端日益激烈的形式下,根据岛礁自然特征和所处空间的资源条件,对南沙诸岛进行战略地位评价,有利于量化各岛礁价值,有重点地维护中国海洋权益。研究选取131 座符合评价条件的南沙岛礁,结合其自然属性以及南海空间的资源、航道等因素,使用场强模型,量化其在空间中的主权法律意义、军事价值和资源条件,获得了各岛礁的战略地位得分,可为研判南海局势提供参考。评价结果表明:部分具有显著战略地位和区域重要意义的南沙岛礁至今无人驻守,需重点关注;人工建设可明显提升岛礁的战略地位;在现有格局下,加大岛礁建设力度有助于维护中国南海的海洋权益。  相似文献   

2.
闵开付  程亮  周晓  夏南  李宁  李满春 《热带地理》2020,40(4):684-693
从建岛潜力、岛礁辐射能力和岛礁承载能力3个方面选取26个指标,采用主客观综合赋权法确定各因子权重,利用线性加权法获得被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等国所侵占的南沙44个岛礁的战略价值,并对结果进行空间插值,分析其空间格局特征。结果表明:1)被马来西亚侵占的弹丸礁、越南侵占的南威岛、以及菲律宾侵占的中业岛,其战略价值位列前3,评价得分分别为100、98.42和97.09。2)岛礁辐射能力空间分布格局呈现“NW—SE条带式”,“最高”和“高”等级的区域由研究区西北延伸至东南,然后向东北、西南两侧递减,辐射能力格局中有2个核心区域和2个次级核心区域。承载能力空间分布格局呈现“横向条带式”,由北向南越来越低,有1个核心区域和2个次级核心区域。建岛潜力空间分布格局有3个核心区域及2个次级核心区域。3)岛礁战略价值空间分布格局有3个核心区域,分布于研究区中部、北部及南部,与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密切相关的核心区域各有1个。越南侵占岛礁最多且空间分布较广,有2个次级核心区域也与越南密切相关,越占岛礁若进一步建设,将形成多核心协同的战略格局,需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3.
基于2015年夏季对中国南海中沙群岛的黄岩岛和西沙群岛的永兴岛、七连屿、东岛、浪花礁、北礁、华光礁、盘石屿、玉琢礁等9个岛礁区的综合科学调查和采样,重点研究了重金属元素在礁区海水中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1)中、西沙海域的这9个岛礁区海水中重金属铜、铅、锌、镉、铬、砷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309、1.702、2.831、0.056、0.204、0.272μg/L,重金属整体水平较低,并以锌、铅、铜为主,质量浓度达所测重金属元素总量的92%,仅部分站点的铅元素质量浓度高于国家一类海水水质标准。2)在分布上大致呈现东部岛礁区高于西部岛礁区的特点,环礁潟湖与礁坡的海水重金属含量具有差异性,礁坡水体的铜、铅、锌、镉含量均高于潟湖,砷低于潟湖,这种差异可能与潟湖水体相对封闭有关。3)影响中、西沙岛礁区海水重金属分布的环境因子,主要包括陆源输入、大气沉降、环流等,其中陆源主要影响锌,大气沉降对铅作用明显,环流影响局部水平。4)采用权重修正内梅罗污染指数进行水质综合评价,得出中、西沙岛礁区域总体处于较清洁水平,海水重金属含量没有达到影响珊瑚生长的水平,但是铜元素对珊瑚的生长可能存在潜在危害。  相似文献   

4.
唐盟 《热带地理》2015,35(5):739-744
以南海海域200 m等深线水深图和南沙群岛海域11幅1﹕250 000海图以及1﹕800 000海图为基础数据,使用ArcGIS 10.1,采用墨卡托投影,CGCS 2000坐标系对海图进行配准并进行矢量化处理,提取图中水深点、岛礁位置信息、礁坪、礁体位置信息。通过对被越南侵占的南沙群岛29座岛礁的空间分析,认为被占岛礁在空间上存在“一纵一横”的空间分布特征,南沙群岛被占岛礁南子岛、景宏岛、南威岛、六门礁从N至W构成了4个核心和广雅滩1个次核心的岛礁空间分布战略格局。通过对被占岛礁面积、礁坪面积及礁体面积进行插值处理,叠加分析,按重分类方法将插值结果按数值大小划分为5类,予以揭示被占岛礁的重要程度及未来开发潜力。通过分析越南侵占岛礁的岛屿面积与礁体面积比值,指出鸿庥岛、景宏岛、西礁、中礁、毕生礁、六门礁、柏礁有较大填海造陆潜力的岛礁。  相似文献   

5.
南沙岛礁及周边港口可达性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石伟  苏奋振  周成虎  吴文周 《地理学报》2014,69(10):1510-1520
中国的南沙群岛位于南海南部,岛礁星罗棋布,但受到岛礁自身面积及其他自然条件的限制,自持力和承载能力都较差,需要外界的持续补给才能维持大量人口的活动。南沙岛礁远离大陆,分布于被称为“危险地带”的珊瑚礁丛中,补给受到很大影响。目前,南沙群岛的岛礁部分被菲律宾、越南和马来西亚等国非法侵占,这些被其他国家非法控制的岛屿和沙洲的控制态势对其周边的海域产生一定的控制,并且将对通过的船舶产生较大的影响。针对南沙岛礁补给困难和控制态势复杂的现状,本文从南沙岛礁的自然条件和控制态势入手,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累积成本距离和加权Voronoi图的综合可达性指数,通过建立水深与航行成本的分级对应关系,构建了南沙岛礁及周边港口可达性评价模型,计算了南沙23个岛礁和周边国家9个重要港口之间的综合可达性指数,通过分析南沙主要岛礁和周边国家重要港口之间的综合可达性的优劣,可以为中国在南沙建设补给和中转基地选址提供决策参考。可以为中国开发和管理南沙群岛、制定海洋发展战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中国最早发现、命名、管理和开发利用南海诸岛。民国时期南海诸岛分群并被命名为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1934年统称南海诸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南海诸岛先后被日军窃据和法军侵占,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被日军侵占,中国政府和人民不断抗争。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之际,1946年12月,中国政府依国际约法派出文武官员收复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1947年3月收复东沙群岛,整个南海诸岛主权回归,迄今已70年。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南海周边的南越及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家恣意派兵霸占中国南海诸岛部分岛礁,分割中国海疆,在其霸占的多个岛礁上建筑机场及港口,扩军备,掠夺中国海洋渔业资源与油气资源。还屡次制造磨擦,甚至挑起局部战争。尤其是本世纪以来域外大国美国和日本相继介入,支持南海周边某些国家挑衅中国主权,形势更趋复杂和严重。但中国坚定保卫南海诸岛主权,收复部分岛礁。1974年1月,中国海军在西沙群岛永乐环礁自卫反击战胜利,收复了永乐环礁。1988年3月,中国海军在南沙群岛赤瓜礁自卫反击战完胜,乘胜收复与进驻了赤瓜礁、华阳礁、永暑礁、南薰礁、东门礁、渚碧礁和美济礁等7个礁。2012年,国务院批准组建地级三沙市,从此对南海诸岛(除东沙群岛)的管治、建设和开发,揭开了新的一页。最近建成了永暑礁、渚碧礁和美济礁3大人工岛军民共用海空基地,鼎足而立,同永兴岛和海南岛的基地呼应,威镇南海。同时加强外交活动,粉碎了菲律宾提出的、由非法的海牙南海仲裁案临时仲裁庭炮制的荒谬"裁决",捍卫了中国在南海诸岛的主权;优化了南海国际环境,一改南海诸岛中国维权的劣势。  相似文献   

7.
朱海天 《地理研究》2018,37(11):2344-2354
依据多种历史资料,介绍南沙群岛地名的变迁过程,对中国“更路薄”中的渔民俗称以及中国政府于1935年、1947年和1983年三次公布的南沙岛礁地名进行统计,分析渔民俗称和标准地名对维护中国领土和主权完整的重要意义,梳理了各套地名系统中的专名体系和通名体系,对地名语源进行探讨,研究各地名系统之间的演进过程,总结了各自的优点与缺憾。针对现用标准地名提出以下建议:① 有计划地公布部分资料中已有记载岛礁的标准地名;② 对大型环礁细部、新生沙洲和新建大型人工岛进行命名以利于维护主权和保障航行安全;③ 对于现用标准地名中的部分外来语源地名可恢复其渔民俗称;④ 对于存疑岛礁应尽快核实确认以去疑存真。  相似文献   

8.
 新疆区域农业主导功能具有空间和组合上的复合性特征,探讨建立一种适用于区域农业主导功能为复合功能,并对复合型农业主导功能的主要功能和辅助功能进行明确定位的综合评价方法,对保证新疆农业功能区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研究构建新疆农业功能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构建综合评价模型,对全疆88 个涉农县(市、区)的农业功能进行综合评价。在综合测评结果基础上,对各县(市、区)的农业功能重要性进行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以确定各区划单元四大农业功能的主辅地位以及优势主导功能。根据模糊综合评价的测评排序结果,结合问卷调查和专家咨询结果,提出了新疆区域农业主导功能定位及布局方案。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新疆农业功能进行综合测评和主导功能定位,同时结合定性方法对评价结果进行比对和修正,得出的研究方案符合新疆实际,表明该方法是对复合型农业主导功能区进行农业功能定位及区划的有效方法之一,同时为新疆农业主导功能区制定不同的发展对策和战略措施,优化新疆农业产业结构和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环境友好型旅游区包括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等所有的旅游吸引物,强调的是旅游区内的环境保护。综合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层次分析法(AHP),对环境友好型旅游区评价体系进行系统研究。根据相关理论提出了39个评价指标层,11个评价制约层,4个评价目标层,并利用数学模型M(.,+)构建决策模型,同时以圣堂山旅游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了环境友好型旅游区多级模糊综合评判决策模型。圣堂山旅游区综合评估得分为5.1032,属于环境较不友好,并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然后提出旅游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中国西南山区资源环境安全态势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继飞  邓伟  刘邵权 《地理研究》2011,30(12):2305-2315
选择西南山区5省市区(广西、重庆、四川、贵州和云南)作为研究区域,遵循“压力-状态-响应”框架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西南山区5省近11年来的资源环境安全总体态势进行了初步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西南山区资源环境安全整体水平较低,但区域内各省的资源环境系统呈现良性发展趋势;资源环境综合安全...  相似文献   

11.
基于GIS的水环境价值模糊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将GIS技术引入水环境价值经济评价研究中,基于环境价值理论,探讨在GIS支持下水环境价值评价的原理、方法及其实现途径,构建相应的模糊综合评价数学模型,并将该模型与GIS集成,借助GIS有效的空间管理平台,从价值观角度定量探讨水环境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南沙群岛景观分5种类型:礁丘热带海洋生物繁生景观,环礁带海洋生物繁生景观,灰沙岛热带常绿刮灌林磷积石灰土景观,大陆架热带海海海洋生物繁生景观,深海热带大洋性和深海性海洋生物景观,这5种景观归纳为两类,一类为热带海洋景观,包括浅海和深海;另一类为热带珊瑚礁景观,下分礁丘,环礁和灰沙岛3种,南沙群岛景观类型分布和演化与古地理和现代化环境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13.
基于模糊理论、统计分析等数学理论,提出一种定量的综合国力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首先对基本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和主成分分析,并建立综合国力评判集;其次,根据所选取的主成分及其贡献值建立评判对象因素集,并计算综合国力评判因素权向量;最后,利用综合国力评判集、评判因素权向量及评判对象因素集进行模糊综合评判,根据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13个主要国家的综合国力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4.
基于女性视角,以中国西部城市宝鸡作为典型案例地,从低碳旅游认知、环境价值观、社会责任感、参与低碳旅游意愿、约束感知、旅游地低碳情境6个变量出发,结合计划行为理论和态度ABC理论,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宝鸡市女性游客的低碳旅游评价与发展进行探究。结果表明:1)宝鸡市女性游客的低碳旅游综合评价分值为3.352,属于中评价;2)准则层中参与低碳旅游意愿属于高评价(3.5~5.0),环境价值观、社会责任感、约束感知、旅游地情境处于中评价(2.5~3.5),这四者综合评价值差距不大,仅有低碳旅游认知属于低评价(1.0~2.5);3)从准则层来看,综合评价排名前三的分别为:参与低碳旅游意愿>环境价值观>约束感知;4)由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得知,低碳旅游认知、社会责任感、约束感知、旅游地情境是发展宝鸡市女性低碳旅游的关键点。提出女性旅游者参与低碳旅游的积极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水安全评价相关研究已有较多成果,但绝大多数采用P-S-R(压力-状态-响应)及其扩展模型,且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化校准几乎从未提及.本文将W-SENCE(与水有关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模型引入水生态安全评价领域,从水生态安全的自然属性和社会经济属性方面构建水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模糊系统分析及改进生态位理论对...  相似文献   

16.
全球气候变化下南海诸岛保护优先区识别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全球变化下,珊瑚礁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增强珊瑚礁对气候变暖抵抗力的有效方式,而维持珊瑚礁弹性是其核心内容。针对珊瑚礁最具有威胁性的热压力因子,基于南海1982—2009年卫星观测海表面温度(SST)数据和CMIP5加拿大地球系统模式CanESM2模型预估的2006—2100年南海SST数据构建热压力强度模型,从维持珊瑚礁弹性的角度识别IPCC RCP 4.5和RCP 8.5情景下南海诸岛保护优先区。结果表明:RCP 4.5和RCP 8.5情景下13%左右的南海诸岛珊瑚礁识别为保护优先区。根据热压力强度与珊瑚抵抗力及避难所关系,西沙群岛七连屿和晋卿岛近年观测与未来预估的热压力强度均比较低,在保障其服务功能的基础上建议实施完全保护;东沙群岛东沙环礁和中沙环礁排洪滩近年观测急性热压力强度较高但未来预估热压力强度较低,建议实施50%禁止利用保护;中沙群岛黄岩岛近年观测和未来预估的急性热压力强度均比较低,建议实施50%多用途保护。南沙群岛有14%左右的珊瑚礁识别为保护优先区,根据其热压力强度可实施30%~100%禁止利用保护或30%~50%多用途保护。RCP 4.5和RCP 8.5情景下的南海诸岛保护优先区及保护对策,可为维持珊瑚礁生态弹性及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模糊数学方法在中国土地资源评价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近30年来模糊数学方法应用在我国土地资源评价中的论文进行检索与分类统计,以常用模糊数学方法为主线进行应用进展分析与展望。研究结果表明,自1980年以来,模糊数学方法在我国土地资源评价中逐步得到应用,研究论文分布在几十种期刊上,论文作者比较分散;其中,模糊综合评价、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应用相对较多,分别占检索论文总数的46%和26%。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主要应用在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质量评价、可持续发展评价等方面;模糊聚类分析方法主要应用在土地利用类型划分和土地资源评价等方面。模糊数学方法将在土地资源评价、分类、规划、决策、预测和控制问题研究中得到进一步应用。在应用模糊数学方法时应注意合理描述模糊概念、注重多种方法并用,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8.
沙漠型景区景观价值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建立系统的沙漠景观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通过对多个景区的实地调研及数据、资料的研究分析,以美学价值、康乐价值、科学文化价值、经济社会价值为准则层及其分别对应的17个评价指标为评价对象,运用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及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评价体系,结合运用景观综合评价指数法,确保评价结果准确、合理。以沙坡头及宁夏其他主要沙漠景区为例应用分析,两种模型分析计算结果相吻合,均与现状相符。本研究可为沙漠型景区景观资源评价、开发及保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