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江南 《海洋世界》2004,(7):19-19
海洋里也有兔子,可它与陆地上的兔子不一样,既不会蹦跳,也不会跳跃,而只能在泥沙的海底像蜗牛那样慢慢爬行。在水汪汪的海底,当它静止的时候,头部即伸出一对“搜集情报”用的触角,仿佛陆生兔子的一双耳朵,蜷曲的身体也活像一只趴在地上的兔子,据此特征海洋生物学家们把它定名为“海兔”。  相似文献   

2.
以前煤矿工人在井下工作时,会带着一个装着金丝雀的鸟笼。当矿井里发生瓦斯泄漏时,金丝雀就会发出警告。在科威特驻守的美军则利用鸡来预防生化袭击。  相似文献   

3.
《海洋世界》2008,(9):5-5
海洋“死亡地带”主要是由缺氧引起的,现在,它已经像传染病一样开始向全球海洋扩散。弗吉尼亚海洋科学院的研究员罗伯特·戴兹说:“必须认识到海洋缺氧不是局部问题,而是全球问题,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它已经开始威胁人类的海洋食物资源。”  相似文献   

4.
看看这只海洋小精灵,它警惕地竖起两只“耳朱”——在这一瞬间,它是不是活像一只蹲在地上竖着一对耳朵的小花兔呢?其实这就是罗马文献中描述的神奇海洋精灵——海兔。日本人称它为“雨虎”。事实上,它和我们常见的兔子亲缘关系很远,它是一种软体动物而不是哺乳动物。它头顶的两个可爱的突起也不是“耳朵”,而是触角。这两对触角分工十分明确,  相似文献   

5.
江泓 《海洋世界》2019,(4):52-55
侏罗纪的海洋中充满了危险的杀手,其中就有一种被称为“掠食者X”的巨大海怪。“掠食者X”这个名字充满了神秘和霸气,它曾经统治着北欧的浅海区域,追杀其他生活在海洋之中的爬行动物。  相似文献   

6.
海洋经济与海洋经济科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徐质斌 《海洋科学》1995,19(2):21-23
随着我国现代海洋开发活动的发展,“海洋经济”、“海洋经济科学”这两个名词已不再是陌生的了。但是,它所代表的概念,一直缺乏明确的界空,因而对其理解存在着若明若暗、见仁见智的情况。这不但影响着学科理论建设的进展,而且在海洋经济工作实际中,制定不出适于该领域的统计指标[1],给经济分析和评估带来困惑。因此,弄清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非常必要的。1海洋经济1.1海洋经济的概念和分类所谓海洋经济,是产品的投入与产出、需求和供给,与海洋资源、海洋空间、海洋环境条件直接或间接相关的经济活动的总称。从多种角…  相似文献   

7.
这是海洋中的宝贝,这是海洋中的活化石,它听惯了涛声依旧,它经历过潮起潮落,海洋给予它永恒的生命。这是海洋中的宝贝,这是海洋中的老主人,它镌刻上海洋印记.它演绎着海洋世纪的故事,海洋赋予它世纪的年轮。海洋世纪的年轮  相似文献   

8.
富饶的海洋,是一座蕴藏着医疗资源的巨大宝库。海洋医疗资源包括海水、海泥、海砂、海洋生物、海洋环境等。利用海洋医疗资源治疗疾病、强壮身体的方法,称为“海洋疗法”。海洋疗法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它既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中医疗法,也是欧洲古代流传下来的西医疗法。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和利用海洋疗法的国家之一。中国民间的海洋药物、方剂、治疗方法数以千计。这些都是中国医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海洋疗法的先声。  相似文献   

9.
海洋是人类社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一个重要领域,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上苏东”,已成为江苏省一项跨世纪的重大战略举措。江苏苏北沿海之所以为全国沿海经济中的一块“洼地”,笔者认为一个极其重要的根因是海洋区域特色经济区(带)没有确立。苏北沿海经济要迅速“隆起”,审时度势地划分功能区、建设海洋区域特色经济区(带)是发展海洋经济迫在眉捷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10.
书信往来     
贵州省安顺市双阳子弟中学初三四班罗嘉同学说:封面每期都很漂亮,可是有那么一圈红蓝边,就显得很“傻”。海洋,给你一种无边无际的感觉,装上了这么一个“框”,似乎很拘束。失掉了那种神秘、广阔的感觉。希望你们花点心思,把它变好,好吗?辽宁省凤城市第一中学高二(13)班姜成同学说:我眼中的《海洋世界》很不好看!原以为会是一本关于海洋生物介绍的科学读物,可是占据更多的是海洋环境,海洋旅游这些东西。但也有惊喜,看到了“史海钩沉”这个栏目,希望多一些像“史海钩沉”、“海洋与人”和“多样生物”这样的栏目,这样就非常好了!泰州市塘湾镇初一石磊同学说:我看到这本杂志后,觉得很好,但是没有一件事物或一个人十全十美的,所以我在这里提几点意见。1.在这本杂志中,我觉得内容里应该多加一点海洋中的立体画,这样会扣住读者的心;2.这本杂志的封面应该改为海洋中的景色;3.有些文章不要太长了,这样会让人看烦了。以上几点希望能采纳。编辑寄语:书信往来  相似文献   

11.
在大海上,没有城墙、没有边疆、没有坟墓,也没有墓志铭。远离人类世界的海洋拥有神一样的孤独,它无所追忆,因而没有历史;它保留着原始的“自然状态”和力量,从来不曾被驯服,也无人能够驯服。陆地可以被奴役,而海洋则保持自由。海洋的自由本性,被格劳修斯借用罗马法语汇描述为:海洋“不是任何人的财产”。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说“对于物质的每一种运动形式,必须注意它和其他各种运动形式的共同点,但是,尤其重要的,成为我们认识事物的基础的东西,则是必须注意它的特殊点,就是说,注意它和其他运动形式的质的区别。”(毛泽东选集第283页)研究海洋经济,不能使用把一般经济学原理简单地搬套过来的方法,而要从海洋经济的客观实际出发 分析其特殊性,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概括。下面,试就海洋经济中生产关系的特殊性作一分析。 1.归属模糊性 这里所指的是所有权行使困难引起归属的一定模糊性。即海洋生产关系中的所有制缺乏明确性和规范性,资源的…  相似文献   

13.
诗成同志近几年相继出版了《建设海上中国纵横谈》、《龙,将从海上腾飞-21世纪海洋战略构想》等多部著作,目前又出版了《海洋强国论》。这一部书是作者近年来创作的论文集。这些文章已经超越海洋经济的范畴,涉及海洋经济、军事、思想和文化等,反映他学术思想的拓展和升华,字里行间流露着他的爱国激情。“海洋强国论”虽是一部论文集,但从其结构体系看,却是一部较系统全面的专门论著。它,透过历史的重重惟幕,揭示了国家盛衰强弱的客观规律; 从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出发,论证了海洋产业发展的十大工程建设;从海洋经济与整个国…  相似文献   

14.
名词解释     
赵一阳 《海洋科学》1980,4(1):58-58
海洋地球化学是海洋地质学的一重大分支。就其涵义而言,有“广义”与“狭义”之说。广义的海洋地球化学是指研究整个海洋(包括海水及海底) 中的一系列化学问题。但由于研究海水中的化学问题习惯上多统称为“海洋化学”,故狭义的海洋地球化学就  相似文献   

15.
海洋生物学家近来发现,生活在海洋中的鱼类,也有自己的医生———一种普普通通的小鱼。“鱼医”的体态小巧,行动轻盈,它给鱼治病,不是通过用药,而是用它尖尖的嘴巴为病鱼清除细菌和坏死的细胞。  相似文献   

16.
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及其在海洋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系统介绍了海洋地理信息系统(MGIS)的特点、成果和发展趋势,它使海洋信息数据的建库和管理向科学化、可视化、便捷化方向发展。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而海岸带聚集着地球上大部分的人口和城市。因此,“数字海底”和“海岸带”研究是当前MGIS研究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7.
生男养女是人类的天职,亦是人们义不容辞的任务。而在海洋世界里,水生动物的“母爱”同样屡见不鲜。章鱼的“慈母”心肠海洋中的章鱼,实属软体动物,是墨鱼的近亲兄弟。雌章鱼在产卵期间,真是奇妙得很,它的孵化过程要经过数个月时间才能完成。在孵化期内,雌章鱼绝对不允许任何海洋动物靠近它一步,即使是自己的“丈夫”误进它的孵卵窝,也照样不认情非把自己的丈夫活活咬死才罢休。雌章鱼不  相似文献   

18.
上海 促进海洋产业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江泽民同志指出:“开发和利用海洋,对于我国的长远发展将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上海临海而兴,在“十五”以及21世纪的发展中,上海要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需要加强海洋资源和海洋空间的开发与保护,重视海洋产业的培育、升级和发展,使海洋经济对上海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较大贡献。我们提出十点具体建议:一、明确海洋产业的内涵并建立海洋经济子帐户海洋产业具有相当大的渗透性,要研究海洋产业在上海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并推进其发展,需要建立有关海洋经济在上海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内部结构以及增长率的基础资料和信息。首先,要…  相似文献   

19.
在辽阔的海洋中,生活着一种喜欢“旅游”的小型鱼类———鱼印,它时常吸附在大型的鲨鱼、鲸、海龟的腹部或船底,自由自在地周游四海。由于鱼印的旅行是靠吸附在其他物体上前行,自己是毫不花气力的,故人们称它为“免费旅行家”。鱼印在旅行过程中,若遇上饵料丰富的海域或见到大型鲨鱼捕捉食物时,便留下来享受一顿鲨鱼吃剩下来的“美味佳肴”。然后再另找新的航“船”,继续它的旅行,如一时搭不上“航船”,便吸附在礁石或固着的物体上,作暂短的“休息”,等待良机,继续搭“船”前行。鱼印为什么能享受“免费旅行”呢?这是由于它的身体结构所致。鱼印的第一背鳍已变成了强有力的吸盘,位于头部上面,形似一只鞋底,因此,我国沿海渔民叫它“鞋底鱼”。鱼印的吸盘上有许多带齿状边缘的横皱褶,它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吸附在船底上就像胶粘一样牢固,渔民给它取了个美名叫它“船底鱼”,或叫“粘船鱼”。鱼印的这一奇特习性,为渔民所用。渔民捕到活的鱼印后,就把它当作一种工具来捕获海洋动物。他们把鱼印的尾部扎透,用结实的绳索穿过去,再缠上几圈把它系紧,然后栓上船尾或放在活水舱里,一旦发现海龟,立即把数条鱼印抛出去,鱼印立刻会吸附在海龟身上,渔民只要拉紧绳索,把鱼印拖到船边,海...  相似文献   

20.
李培泉 《海洋科学》1977,1(2):27-38
一、富饶的海洋面临着污染的威胁 海洋占整个地球总面积的71%,约为三亿六千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约等于陆地面积的二点五倍,和地球全部体积相此,海水体积为地球的八百分之一。 浩瀚的海洋,为人类提供和储备着极其丰富的物质资源,故有“兰色宝库”之称。 海洋中的物质资源可分为两大类:非再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