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要探讨了村庄地籍调查中宗地自动编号的实现过程,详细阐述了宗地自动编号程序的设计思路和关键技术,并针对编号过程中容易产生的问题,给出了改进方法。经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针对农村地籍与城镇地籍的数据特点,突破传统地籍数据管理的各种局限性,提出了一套城乡一体化的地籍数据管理方法.真正实现城乡地籍数据一体化管理。该方法应用面向对象的地理数据模型Geodatabase,结合地籍空间对象逻辑模型图.给出了城乡一体化地籍图形数据库组织结构设计。文中重点分析了农村地籍与城镇地籍在宗地编号方法、宗地对象、地籍空间对象逻辑模型等异同。城乡一体化地籍数据库在设计上考虑了多类型、多比例尺图库管理问题,从数据结构、组织和管理等方面具体实现农村地籍与城镇地籍数据的统一管理。  相似文献   

3.
随着《地籍调查规程》的发布,以及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村庄地籍调查等工作的开展,原有城镇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已经不能满足新的业务要求,如何在不影响日常土地登记工作的前提下对原有城镇地籍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快速升级是区、县级地籍管理部门面临的问题。本文以江阴市城镇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升级为例,对ArcGIS Geodatabse格式的地籍数据库升级过程中的坐标转换、宗地统一编号、编码转换、图层整理等过程的快速处理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其他地方的城镇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升级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地籍学     
CH951029关于地籍测绘工作方法的思考/曹立(河北省测绘局)∥河北测绘/河北省测绘学会.—1994,(1/2).—1~6 结合我国地籍测绘的实践,对初始地籍测绘的方法提出新的作业流程,即:基础测绘—地块接合图—权属界址点调查—宗地权属图—测绘地物地籍图—建立地籍管理信息系统。使地籍测绘与权属调查有机结合作业,交叉进行,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加快地籍测绘的进度。同时又提出宗地编号  相似文献   

5.
宗地是地籍管理的基本单元。以宗地统一代码为标识,为全国每一宗土地建立电子身份档案,有助于从宏观上全面掌握各类土地的权属和使用信息。宗地统一代码电子文件,主要由地籍调查和登记发证过程形成的地籍调查资料、地籍调查信息一览表、使用权地籍图、使用权宗地图、权属文书、所有权地籍图、所有权宗地图所构成。为保证这些电子文件能正常地用于信息服务,应按照相关规范与技术标准,对其分类、命名、格式及其归档目录作出科学的规定。根据国内外电子文件格式标准研究及其应用的趋势,宗地统一代码电子文件的文字部分宜采用OFD和PDF/A格式,插图(附图)、插照(附照)、插表(附表)宜优选GIF和JPG格式。  相似文献   

6.
《测绘》2016,(1)
宗地统一代码工作是对土地管理基础工作的巩固和完善,是实现国土资源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支撑和保障,是实现不动产统一登记和全程监管的新型地籍管理手段,也是社会管理的重要基础。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以威远县为例,从划分地籍区和地籍子区、转换宗地统一代码、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升级与完善、更新城镇地籍数据库系统宗地代码和启用宗地统一代码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意在提高该县地籍信息化管理水平,促进该县城乡地政和不动产登记统一管理。  相似文献   

7.
(2012年9月24日)经部批准,今天我们召开全国地籍调查暨宗地统一代码编制工作座谈会。这次会议,是进一步研究部署加快宗地统一代码编制工作的会议,也是研究明确地籍管理工作思路和如何推进全国地籍调查工作的会议,还是落实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等重点工作的推进会。会前,地籍司会同有关方面作了充分准备,我也到几个省进行了调研,对一些工作进行了思考。借此机会,我讲几点意见,供大家讨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三维地籍的发展,平面宗地正在被空间宗地所取代。基于二维平面的《地籍调查规程》无法满足地下空间地籍调查的需求。三维激光扫描等新技术为地下空间地籍测量提供了可能。要解决地下测绘的数据盲区,必须建立有效的数据共享机制。IC卡宗地草图可提供更加全面、详细的宗地信息。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宗地权属及其权利所及界线的调查,在现场标定宗地界址位置、绘制宗地草图、调查土地用途、填写地籍调查表,为地籍测量提供工作草图和依据。本文对宗地权属、权利所及的界线调查程序和方法进行讨论,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0.
吴利军  张勇 《测绘》2013,(1):40-44
按照全域地籍数据建库及宗地统一编码相关要求,结合试点区工作经验及项目实施工作,阐述了全域地籍数据建库与宗地统一编码的方法与流程,并针对若干关键技术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