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利用黔西南州8个国家气象观测站1961~2020年的极端最高、最低和平均最高、最低气温资料,以年代为周期,分析近60年黔西南州极端最高、最低和平均最高、最低气温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夏季,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及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的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极端最高气温在60年代至80年代处于持续上升趋势,在90年代略下滑,进入21世纪后又持续上升。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近60年平均最高气温升高0.96℃,平均极端最高气温升高0.43℃;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近60年平均最高气温升高0.73℃,平均极端最高气温升高0.62℃。冬季,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平均最低气温及平均极端最低气温在70年代至80年代处于持续上升趋势,90年代略下滑,而进入21世纪又转为上升,近60年平均最低气温升高0.92℃,平均极端最低气温升高1.64℃;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冬季平均最低气温及平均极端最低气温近60年呈持续上升趋势,平均最低气温升高2.35℃,平均极端最低气温升高3.32℃。  相似文献   

2.
漠河极端气温气候特征及其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相关系数法和对比分析法,分析了1963-2000年38年间中国最北部的漠河极端最低气温和极端最高气温的气候特征及其气候变化.结果表明:漠河是中国最冷的地方,不仅在中国气象史上创下了-52.3℃的极端最低气温最低极值,且每年极端最低气温都在-38℃以下;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8.0℃;极端气温年较差很大,最小为73.1℃,最大为87.0℃,1980年代后明显变小;极端最低气温总体变化不明显,但1990年代上升显著,10年间平均升高1.6℃;极端最高气温总体变化显著,为升降交替变化,1970年代显著升高,10年问平均升高了1.6℃;1980年代明显下降,10年间平均下降了1.1℃;1990年代上升,10年间平均上升0.7℃;年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11月、12月、1月和2月,1月最多,占52%;年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5-9月,7月最多,占47%;日极端最低气温多出现在4-7时;日极端最高气温多出现在14-16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漠河1963-2000年间1-12月的月极端最低气温都曾经出现过零下的记录.  相似文献   

3.
利用福建省漳州市10个气象站1962—2012年1、2、12月逐日最低气温资料,分析漳州极端最低气温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漳州多年冬季平均极端最低气温以0.397℃/10 a线性倾向率增加。②各年代际气候倾向率差异明显,20世纪80年代年极端最低气温增加最快(气候倾向率2.715℃/10 a),21世纪以来气候倾向率最小(0.006℃/10 a),20世纪70年代内极端最低气温变化相对稳定(变异系数为0.85),20世纪90年代气温变化剧烈(变异系数为1.72)。③极端最低气温(5℃)日数以-1.6℃/10 a的气候倾向率减少,多年低温日数平均值为7.5 d。④漳州市区、郊区极端最低气温显著增加,漳州市区极端最低气温以0.546℃/10 a气候倾向率增加,郊区以0.381℃/10 a气候倾向率增加。⑤漳州市区与郊区极端最低气温(5℃)日数平均差值5 d,市区低温日数以-2.427 d/10 a的气候倾向率减小,郊区低温日数以-1.509 d/10 a的气候倾向率减少。  相似文献   

4.
利用黄石市气象台1954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共60a的地面观测资料,选取逐日的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做为研究对象,采用气候趋势分析、相关分析、Mann-Kendall突变检验分析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对黄石市极值气温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1954-2013黄石市年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呈波动上升的趋势,其中年平均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上升趋势显著,对于近60a黄石市年平均气温的升高,年平均最低气温的贡献是主要的;(2)近60a黄石市极端最高气温和极端最低气温均呈波动上升的趋势,其中极端最低气温上升趋势显著,1984-2013年极端最低气温的升高是造成近60年极端最低气温显著升高的主要原因;(3)近60a黄石市年最大日较差呈波动下降的趋势,但不显著,平均最低气温的上升速度明显大于平均最高气温的上升速度,极端最低气温的上升速度明显大于极端最高气温的上升速度,这造成了气温日较差的不断减小;(4)近60a黄石市气温(年平均气温、年最高\最低气温、极端最高\最低气温)的显著升高,与最高气温出现在20℃以上的天数增加和出现在20℃以下的天数减少有关,与最低气温出现在10℃以上的天数增加和出现在10℃以下的天数减少有关,其中T0℃的高温日数和低温日数的显著减少以及20≤T30℃的低温日数的显著增加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5.
选用1958—2009年聊城市3个国家气象站逐月极端最高气温和极端最低气温资料,采用累积距平、趋势系数方法,分析了聊城地区极端最高、最低气温变化的特征,得出:52a来聊城年极端最高气温变化趋势分为一个升温阶段和一个降温阶段,总体呈下降趋势,趋势系数为-0.3383。年极端最低气温变化趋势分为3个降温阶段和2个升温阶段,总体呈上升趋势,趋势系数为0.1849。极值年较差在减小;各季极端最高、极端最低气温呈非对称性变化。秋季各地极端最高气温增温幅度超过极端最低气温。春、夏、冬季极端最低气温增温而极端最高气温降温,且该特点在夏季表现得更突出;月极端气温变化范围在减小,极端温度变化趋于缓和,特别是进入21世纪,月极端最低和最高气温较20世纪90年代平均分别上升了1.6℃,1.1℃。  相似文献   

6.
目前,在使用整编资料或其它资料分析极端最低温度时,往往用全年极端最低温度进行统计分析。笔者认为,全年极端最低温度只是表示了年度内的极端最低值,而在分析各地越冬期间的极端最低温度时,如求取其多年平均值或80%保证率值,以及各级极端最低温度可能出现频率等,它并不能确切地表示越冬期间这些指标的真正含义。举杭州例,1974—1975年的冬季是一个暖冬,其极端最低气温为-1.8℃,但在该温度出现的年度里,极端最低气温却为-4.8℃;而1967—1968年的冬季,极端最低气温为-6.5℃,但1968年的最低气温是-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分析龙眼荔枝的主要气候生态特性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的研究,给出广西龙眼荔枝生产的气候区划,认为在广西,年均温21℃以上、最冷月均温12℃以上、极端最低温-2℃以上的地区为龙眼荔枝最适宜区;年均温20℃以上,最冷月均温11℃以上,极端最低温-3℃以上的地区为次适宜区;年均温19℃以上,最冷月均温10℃以上,极端最低温-4℃以上的地区为零星分布区。  相似文献   

8.
选取广东省通过均一性检验的37个代表性测站1961~2008年逐日最高、最低气温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空间插值等方法,分析了广东省年和季极端最高、最低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广东省年极端最高、最低气温均呈明显增温趋势并存在非对称性变化,年极端最低气温的线性增温速率(0.044℃/年)明显高于极端最高气温的线性增温速率(0.012℃/年)。极端最高、最低气温的变化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和地区差异,增温速率均在冬季最大,春季最小;珠江三角洲、东南沿海地区增温最明显,粤西、粤东北地区增温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该文利用2011年1月平均气温、平均地温、日照时数、极端最低气温、极端最低地温等气象要素资料,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将2011年1月天气实况与历年平均及2008年低温时段实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011年1月平均气温比常年偏低3.9℃,月平均地温比常年偏低4.7℃,月日照时数比常年偏少59.2h,极端最低气温比历年极端最低气温偏高6.7℃,极端最低地温比历年极端最低偏高9.1℃,月雨量比常年偏多6.9 mm,该月属典型的低温冷害月份。虽然2011年1月极端最低气温及极端最低地温比常年偏高很多并未超过历史极值,但是平均气温及平均地温特低是1958年有气象记录以来53 a的最低值,日照特少。该月维持低温寡照天气使早熟蔬菜、亚热带作物、大牲畜等遭受低温冻害或冷害。  相似文献   

10.
利用1961年-2009年山西东南部的上党盆地年平均气温、极端最低气温和极端最高气温资料,采用相关系数法和对比分析法,分析其气候特征及其气候变化。结果表明:上党盆地年平均气温、极端最低气温和极端最高气温均呈明显上升趋势。从空间分布上来看,全市年平均气温和极端低温最低值都出现在盆地西北部的海拔最高处沁源,极低值为一30.2℃。全市年平均气温和极端高温最高值都出现在盆地东部的海拔最低处黎城,极高值为40.1℃。极端最低气温与冷空气的活动强度、地理位置及地形有关而与海拔高度无关。极端最高气温与暖气团控制、地形及海拔高度关系密切。年极端最低气温1月出现的最多,占52%;年极端最高气温主要出现在6月、7月,6月占46%,7月占26%;日极端最低气温多出现在4时-7时;日极端最高气温多出现在14时-16时。  相似文献   

11.
根据陕西省99个气象台站自建站至1990年的气象资料记载,近40年,极端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40℃的有44个县(市),极端最低气温达到或低于-20℃的有40个县(市).其中,极端最高气温最高值为43.4℃(1966年,长安),极端最低气温最低值为-32.7℃  相似文献   

12.
使用滕州1960-2010年数九期间的逐日气温资料,计算各九及数九的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及各级日最高最低气温日数,将资料分为近20a (1991-2010年)及前30a(1961-1990年),用Kruskal-Wallis检验分析两组样本是否有显著差异,结果表明1990年代以来,数九期间平均气温比前30a增高了2.1℃,平均最高气温升高了1.3℃,平均最低气温升高了2.7℃,这些增温是显著的。极端最低气温也显著升高,而极端最高气温变化并不显著。近20a 数九平均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冷在四九,极端最低气温冷在一九。数九期间日最高气温<5℃日数显著减少,而≥10℃日数显著增加,日最低气温≤-10℃及介于-10~-5℃日数均极显著减少,而>-5℃日数极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3.
气温     
我省位于祖国西北内陆,各地拔海高度大多在一千米以上,境内多山,地形起伏,雨量少,蒸发大,日照长,气候干燥,属典型大陆性气候。气温的极端性也较突出,特别是河西沙漠戈壁地区,但与全国和全世界的极值相比,就大见逊色。全省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一九五二年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为43.6℃,比全国极端最高气温48.0℃(新疆吐鲁番地区东坎)低4.4℃,比世界“热极”(非洲利比亚的阿济济亚)58.0℃低14.4℃。全省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一九五八年河西西北部马鬃山区的野马街,为-33.7℃,比全国极端最低气温-52.3℃(黑龙江省漠河)高18.6℃,比世界极端最低气温-88.3℃(南极洲沃斯托克)高54.6℃。  相似文献   

14.
摘要:焉耆盆地种植冬小麦关键在于越冬期气象条件能否保证冬麦安全越冬。通过对焉耆县近60a来冬季气候变化特征分析,年极端最低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趋势变化率为0.67℃/10a;极端最低气温与积雪深度成明显的反相关,相关系数r=-0.62,即没有积雪的年份最低气温一般不会特别低;60a中积雪深度不到5cm且最低气温低于-24℃的概率只有14%,正常年份焉耆盆地种植强抗寒性冬麦品种可以安全越冬。2008、2009年冬季偏暖,无稳定积雪覆盖,极端最低气温分别为-17.9℃、-21℃,试种冬麦均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5.
利用1961~2015年CN05.1高分辨率的逐日最高、最低气温格点资料,计算6个极端气温指数(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结冰日数、霜冻日数、暖日日数、冷夜日数),通过趋势分析和Mann-Kendall突变检验,考察青藏高原极端气温事件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青藏高原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的总体分布呈现西冷东暖的特征,与地形西高东低一致;该地区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及暖日日数均呈上升趋势,倾向率分别为0.25℃/10a、0.42℃/10a、2.14d/10a,极端最低气温的线性增温趋势较极端最高气温更为明显;而结冰日数、霜冻日数及冷夜日数均呈下降趋势,倾向率分别为?3.09d/10a、?4.75d/10a、?2.31d/10a;从空间分布看,青海地区极端最高气温的增温趋势最为显著,柴达木盆地是明显的升温中心;在时间变化上,极端最高气温、结冰日数、暖日日数均在1997年发生了突变。   相似文献   

16.
广州国家基本站新旧址气象要素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高亭亭  罗聪  王四化  张东 《广东气象》2011,33(4):57-59,62
利用差值分析方法对广州国家基本站新旧址的常规同步观测气象要素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萝岗新站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均小于五山旧站,年平均气温差值为0.9℃,年平均最高气温差值为0.4℃,年平均最低气温差值为1.1℃。(2)萝岗新站的平均风速明显大于五山旧站,萝岗新站全年以偏北风为主,其中春夏季节的偏南风也占一定的比例,风向的季节变化不明显。(3)高温天气过程的最高气温差异不明显,风速较大时,最大差异为0.6℃。冷空气过程中,平流降温占主导地位时,新旧测站的最低气温差异约0.7℃;平均最低气温差异随晴空辐射加强而增大,平均差异达-2.7℃,极端差异达4.2℃。(4)萝岗新址2010年观测到极端最低气温-1.2℃,破了广州市极端最低气温0℃的记录。  相似文献   

17.
基于1959—2019年气象站观测资料和2011—2020年覆盆子产量资料,分析了江西省德兴市农业气候变化及其对覆盆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覆盆子产量显著相关的气象因子分别为无霜期日数、稳定通过10 ℃初终日期间隔日数、稳定通过10 ℃积温、年极端最低气温和3月极端最低气温。5个气象因子总体呈上升趋势,但阶段性特征不同。稳定通过10 ℃积温在1980—1989年呈减少趋势,其他时段均呈增加趋势;年极端最低气温在1960—1969年和2000—2009年呈略下降趋势,其他时段呈升高趋势;1990年以前,无霜期日数、稳定通过10 ℃初终日间隔日数和3月极端最低气温总体呈下降趋势,对覆盆子生长不利,而1990年以后呈显著上升趋势,有利于覆盆子生长。  相似文献   

18.
本文应用负积温(日最低气温<0℃)≤–90 ℃和极端最低气温≤–8 ℃作为柑桔严重冻害指标。计算了不同寒潮路径、强度和极端最低气温的空间分布与柑桔冻害关系。运用谱分析方法,提出引起长江流域柑桔严重冻害的负积累和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周期的地区差异大;同时,预测到本世纪末,长江中、下游地区柑桔生产中存在着严重的冻害,平原地区更为严重。因此,柑桔栽培应充分利用山体、水域效应,选择暖区、暖带地段建立桔园,不要强求连片种植,更不宜强调建立柑桔种植带。  相似文献   

19.
辽源市极端最高气温为36.7℃,最低气温为: -41.0℃ ;东丰极端最低气温为: -42.5℃。其温度的变化有其独特的地域性和季节性,我们将全年按自然季节分成四段,然后再将有无降水分开,利用日本传真图资料和本站实况资料,首先建立夏季无降水日极端最高气温预报方程,之后又制作出其它季节的极端温度预报方程。  相似文献   

20.
利用1961—2009年大方县国家气象观测站49 a的逐年平均气温、平均最高与最低气温、极端最高与最低气温资料,应用最小二乘法拟合一元线性回归方程法,分析大方县49 a来气温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大方县年平均气温以0.1℃/10 a的线性趋势增加,极端最低气温增温幅度明显,其线性倾向率达0.5℃/10 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