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东秦岭古洋盆与加里东运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孙勇 《地质论评》1991,37(6):555-559
秦岭造构带曾经存在分隔华北和扬子板块的古洋盆的认识已为众多地层事实所证实。同位素定年结果和古生物资料共同表明古洋盆主要发育于早古生代期间。洋壳滴减遂导致华北和扬子板块边缘的对接。但是,沿缝合带,中、上泥盆系和早石炭系的发育、以及不存在造山磨拉石的事实说明,板块对接并未发生地形学意义上的造山作用,沿缝合带尚残留陆表海。秦岭在地形学意义上的造山作用主要发生于印支期。而秦岭的印支运动当属于陆内性质的造山作用,并非大洋板块消亡之后的碰撞造山。  相似文献   

2.
阿尔金成矿带加里东期主要成矿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加里东期成矿环境的基础上,系统阐明了阿尔金成矿带加里东期主要成矿系统的基本结构,研究了主要成矿系统的特点、形成动力学条件及其演化特征.认为阿尔金成矿带加里东期主要发育了喷流热水沉积,岩浆热液和基性超基性岩三大成矿系统,成矿作用与加里东期阿尔金南北缘板块伸展-汇聚-碰撞的构造运动旋回密切相关.文章最后提出了进一步成矿远景.  相似文献   

3.
杜远生  殷鸿福 《地球科学》1997,22(4):401-405
中古生代秦岭造山带是原特提斯大洋中华夏陆块群的一部分,晚加里东-早海西期扬子板块,秦岭微板块和华北板块上有反Z型的构造格局,三者的碰撞造山过程为斜向碰撞和不规则边缘碰撞,其中北秦岭的碰撞为由西向东,南秦岭洋闭合为由东向西,南秦岭呈现碰撞闭剑造山的特征,而北秦岭表现为造山不成熟的特征,因此晚加里东-早海西期古秦岭造山带为一发育不成熟的造山带。  相似文献   

4.
小兴安岭地区与加里东期花岗岩类有关的矿床成矿系列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韩振新  郝正平  侯敏 《矿床地质》1995,14(4):293-302
加里东期花岗岩类岩浆活动及其有关的成矿作用,在小兴安岭地区形成了一批铁、铜、锌、铅、锡、钼和钨等矽卡岩型和热液型的矿床。这些成因上紧密相关的矿床形成时间相近。不过,在不同的岩浆活动阶段和不同的地质环境中形成的矿床,,其矿化特征又有明显的差别,而且,矿种和矿化类型在空间的分布上,呈现有规律的分带象。本文着眼于研究上述的矿床所处的地质背景、成矿条件和成矿作用,用成矿系列的观点,对矿床进行矿亚系列和矿床  相似文献   

5.
秦岭造山带北缘的斜向碰撞与汇聚因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秦岭北缘洛南—栾川断裂带是华北板块南缘与秦岭造山带汇聚-拼合带,具有SW→NE向俯冲兼左旋走滑的性质,并构成叠瓦状构造和双重构造的组合样式。秦岭北缘不同性质的构造组成有规律的图案,其展布方位和运动学方式与板块汇聚的动力学特征极为吻合。变形分析结果表明,区内变形岩石主要是中上地壳的产物,岩石有限应变的三轴比为:X∶Y∶Z=8.86∶4.32∶1,应变椭球体为扁椭球状。汇聚因子是:在洛南地区板块汇聚方向为22°,汇聚方向与板块边界的夹角为73°;在栾川地区板块汇聚方向为31°,汇聚方向与板块边界的夹角为82°,显示出秦岭造山带与华北板块南缘的碰撞和拼合具有典型的斜向汇聚特征。  相似文献   

6.
吴富江  张芳荣 《中国地质》2003,30(2):166-172
华南板块北缘东段武功山地区出露大面积的片麻状花岗岩,前人在该区工作时认为属混合成因的“混合岩”,本次工作证实属同熔性花岗岩。采用岩石谱系单位法进行研究,共划分出5个单元,归并为2个超单元。其成岩年龄(U-Pb法)分别为(462.3±3.2)Ma、(409.4±5.1)Ma,属加里东期造山花岗岩。后又经印支—燕山期伸展滑覆构造的叠加、改造,形成片麻状花岗岩。  相似文献   

7.
过去一般认为西准噶尔西南部的侵入岩均为海西中晚期,但近年在玛依勒及巴尔鲁克等构造带发现了一些早古生代侵入岩体,部分岩体显示有铜(金)矿化。本文对其中的占贝勒成矿斑岩体,利用LA-ICP-MS法进行锆石U-Pb同位素测年,结果获得425.3±2.6 Ma的年龄,揭示西准噶尔西南部地区存在有加里东期中酸性侵入岩,进而说明西准噶尔西南部地区存在加里东期斑岩型铜金成矿事件。该研究成果不仅对分析本地区地质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且对西准地区成矿规律的总结和进一步找矿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论南秦岭加里东运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诸多资料显示南秦岭加里东运动为一次非造山性质的地壳组份与板块结构的调整。具体表现为原扬子板块北缘的裂解、伸展变形和绿片老相变质作用以及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等多种形式。  相似文献   

9.
造山带中较古老的沉积盆地现今已隆升成山,盆地原型不复存在,但根据沉降曲线反演中的“沉积物的压实过程是不可逆的“这一假设,仍可对其进行沉降曲线分析.南秦岭晚加里东期前陆盆地的原型研究程度高,运用沉降曲线分析常用的数学模型对其进行计算,获得了理想的沉降曲线.结果表明,该前陆盆地是由陆内裂陷演变而来,进入压陷挠曲阶段后,构造沉降的贡献逐渐变小,盆地基底的快速沉降是由快速堆积的沉积载荷引起的.这与地质解释相吻合.  相似文献   

10.
胡云绪  曹宣铎 《地质通报》2002,21(8):501-504
造山带中较古老的沉积盆地现今已隆升成山,盆地原型不复存在,但根据沉降曲线反演中的“沉积物的压实过程是不可逆的”这一假设,仍可对其进行沉降曲线分析。南秦岭晚加里东期前陆盆地的原型研究程度高,运用沉降曲线分析常用的数学模型对其进行计算,获得了理想的沉降曲线。结果表明,该前陆盆地是由陆内裂陷演变而来,进入压陷挠曲阶段后,构造沉降的贡献逐渐变小,盆地基底的快速沉降是由快速堆积的沉积载荷引起的。这与地质解释相吻合。  相似文献   

11.
西秦岭造山带演化与成矿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提出西秦岭造山带以新发现的黑水断裂为南界,并将它归属古扬子大陆的组成部分。其演化过程经历了前加里东期(武陵期—晋宁期)、加里东期、华力西期和印支期等多个阶段构造变革,后经历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改造呈现出现今地质构造景观。  相似文献   

12.
殷先明 《甘肃地质》2013,22(4):15-21
西秦岭地区广泛分布与硅质岩有关的有色和贵金属矿床,特别是一些大型、超大型铅锌(铜)金矿床,这些矿床的容矿岩石为硅质岩,长期以来大多数学者都认为该类矿床是同生热水沉积矿床。基于前人研究成果.本文重,点研究了西成铅锌金矿集区、风太铅锌(铜)金矿集区和大水金矿集区的成矿地质背景、硅质岩与矿化的关系、硅质岩及成矿物质来源、成岩成矿时代、花岗岩与成矿关系、控矿构造和赋矿构造、围岩蚀变等7个方面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认为该类矿床应属后生构造-岩浆-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研究构造与金成矿的地质关系的基础上,从不同方向断裂充填物的微量元素的分 布特征、地质产状、粒度不同的黄铁矿中金的分布特征、不同期次的断裂充填物的微量元素分布特 征等方面详细探讨了构造与金成矿的地球化学关系。认为不同方向构造充填物的微量元素的分布 特征很好地反映出构造与金成矿的关系。粗粒破碎的黄铁矿含金较高,说明构造运动使金在黄铁 矿中进一步富集。不同期次的断裂充填物的微量元素分布特征研究同样说明了构造对金的富集起 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Hg、W、Mo、F等微量元素在构造作用下的地球化学行为说明燕山期构造运 动对本区金的成矿仅仅起到了进一步富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董云鹏  周鼎武 《地球化学》1998,27(5):432-441
秦岭造山带南缘早古生代基性火山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形成于大陆板块内部构造环境,岩石稀土总量高,稀土分布模式为轻稀土强烈富集型,微量元素分布模式类似于大陆溢流玄武岩,综合主元素,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认为,南秦岭造山带南部边缘的早古生代基性火山岩为板内伸展-初始裂谷环境的拉斑质大陆玄武岩,区域对比表明,南秦岭与扬子陆块之间的早古生代晚期是大陆板伸展裂陷环境,这种伸展扩张的动力学体制始于早古生代初  相似文献   

15.
郭进京 《华北地质》1998,21(1):26-34
通过对秦岭造山带中古元古代结晶基底岩群之一-秦岭群详细的构造研究,识别出了秦岭群中存在的初始的NNE向构造方位,这一构造方位与中晚元古代以来秦岭造山带NWW向主导性构造方位大相径庭.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分析,讨论了这一NNE向构造方位的地质意义.提出了古元古代华北克拉通与扬子克拉通可能为一个统一的克拉通,暂称之为古中国克拉通,并且这一克拉通内的主导性构造线方位是NNE向.中元古代初,这一克拉通沿NWW向破裂,才开始了秦岭造山带长期复杂的构造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16.
印支运动后的秦岭造山带受古亚洲构造域、环太平洋构造域和特题斯三大构造域联合作用,发生了强烈的陆内造山,奠定了该区条块相间构造岩片系统的基本构造格架,控制了本区斑岩型钼矿和众多热液型多金属矿产的最终成矿作用和矿带展布。  相似文献   

17.
秦岭造山带勉略缝合带超镁铁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赖绍聪 《西北地质》1997,18(3):36-45
勉略缝合带中广泛出露的超镁铁质岩构造块体是D~T_2期间勉咯洋盆古洋壳残片的重要标志之一,属贫铝、贫碱的镁质超基性岩类,其原岩类型主要为方辉橄榄岩和纯橄榄岩。稀土特征有两种类型:轻稀土亏损,Eu富集型;以及轻稀土低度富集,Elf弱亏损型。与原始地慢比较,本区超镁铁质岩中Cs、Rb、Th、U、K、Ta、Nb等强不相容元素大多呈富集状态,暗示古地慢经历过一种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的上地幔流体交代作用。  相似文献   

18.
秦岭造山带松树沟元古宙蛇绿岩及其大地构造背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岭造山带松树沟蛇绿岩大约是在983Ma,构造就位于秦岭杂岩(Pt1)之上的异地构造岩片.由变质橄榄岩、堆积橄榄岩和火山岩系组成。变质橄榄岩以纯橄榄岩为主。堆晶岩分为单斜辉石型和斜方辉石型两类。火山岩由拉斑玄武岩和低铝安山岩组成,εNd(T)为+4.1~+6.4,表现出N、T、P三种稀土分配型式和非正常洋脊玄武岩地球化学的特征。综合分析认为,这个古老蛇绿岩是在一种位于洋中脊之上的洋岛环境中形成的,代表了晋宁期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之间古洋盆的残骸。  相似文献   

19.
对北秦岭太阳寺矿集区金矿成矿特征的初步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甘肃省天水冯家场—两当太阳寺一带,是近年来资源评价和矿产勘查的重点,是秦岭-大别成矿省北秦岭成矿带中重要的矿化集中区。文章在分析区域构造背景的基础上,对该区成矿特征进行了初步总结,选择典型矿床进行了介绍,初次把该区命名为太阳寺矿集区,这将对该区矿产勘查工作部署,深入研究矿集区成矿规律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北秦岭主要发育元古宙构造岩石地层单位,包括古元古代秦岭岩群、中元古代峡河岩群、宽坪岩群和武关岩群、中元古代晚期松树为蛇绿岩构造岩片、新元古代丹凤岩群和二郎坪岩群的下部地层单位以及晋宁期强烈的构造岩浆活动。北秦岭广泛存在晋宁期的强烈构造-岩浆-变质地质事件,且是新元古代主体形成的古老造山带。晋宁期的强烈地质事件可能代表了华北地块、北秦岭微地块、中秦岭地块与扬子地块之间的俯冲碰撞拼合。震旦纪之后又逐渐开始发生大陆裂解,进入显生宙构造演化阶段。新元古代晋宁期(1000~800Ma)发生的主要地质事件和俯冲-碰撞拼合与国外一些地质学家提出的新元古代时期Rodinia超大陆的形成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