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在新的课程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已不再是地理知识与技能的附属物和陪衬,而是地理课程追求的终极目标,这既体现了地理教学认知与情感的统一,又凸显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利用景观图片进行地理教学,具有不可替代的直观性和情境性,能使学生外显行为内化为情感态度价值观,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刘玉颖 《福建地理》2005,20(2):58-60
地理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熏陶,集中体现在地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过程中。本文阐述高中地理新教材教学,应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既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又要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陶冶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以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地理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熏陶,集中体现在地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过程中.本文阐述高中地理新教材教学,应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既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又要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陶冶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以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高中地理课程目标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学生进行培养,使学生具有掌握地理知识、运用地理技能、获取地理信息、探索地理问题、关爱乡土、关爱祖国、关爱全球、学会生存、学会学习与学会合作的地理素养及可持续发展的素养。这三维目标在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知识与技能是实现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载体,过程与方法是衔接知识与技能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桥梁,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又是知识与技能和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升华。它们统一于学生的发展之中。新课程教学既要重视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要求,更要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强化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体验、感悟和反思,引导学生在经历和体验中获得知识与技能、学会方法,培养情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将三维目标的统一落实到位。由此我们应当认识到三维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的重要性。无论知识与技能还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都要通过过程与方法来实现。因此,要使新课程三维教学目标能够真正得到贯彻落实,必须注重过程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吕美德 《福建地理》2004,19(1):61-63
美育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寓教于乐之中,寓教于美的享受之中”。本文阐述注重美育渗透到地理教学中,能大大激发学生学地理兴趣,使学生的学习转变为自觉的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充分挖掘地理美育素材,在教学中渗透美育,也是实现新课程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求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美育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寓教于乐之中,寓教于美的享受之中".本文阐述注重美育渗透到地理教学中,能大大激发学生学地理兴趣,使学生的学习转变为自觉的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充分挖掘地理美育素材,在教学中渗透美育,也是实现新课程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求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耿夫相 《地理教学》2012,(22):19-21,18
新课程改革在重视“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非常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在高考地理测评中如何贯彻新课程理念,发挥高考指挥棒的作用,把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查纳入地理测评中,这是非常棘手的问题。通过分析PISA测评,对我们改进我国基础教育教学评价提供了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课程目标之~,就是高中地理教学“唤醒”人格心灵的价值所在。那么如何“唤醒”,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情感呢?  相似文献   

9.
美国世界地理教学情感成果达成度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已相当明显,且已要求教育培养出相适应的“世界公民”。我国的地理课程目标也把情意领域的目标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要素,而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第三条:“了解全球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理解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表明地理课程从全球的资源、人口、环境、经济、社会与发展方面,对学生进行“国际合作”和“全球意识”教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正地理蕴含着丰富的自然美、人文美、人地关系和谐美,地理美育又是地理课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要求之一。《中国国家地理》提供了大量优质的地理美育素材,我们可以从中挖掘多种地理之美,并在应用于地理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实现其地理美育的功能。以下为利用《中国国家地理》在地理教学中开展美育的实例。一、引导学生去发现、欣赏自然美纷繁复杂的大自然,囊括了千姿百态的自然美。自然美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1.
一、透视课堂:现行地理课堂教学行为存在的问题 1.知识至上,教学行为单一化 通过对一线地理教师的教学设计及课堂观察发现,地理教师的教学行为更多的集中在知识的认知领域,较少顾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  相似文献   

12.
蒋文庆 《地理教学》2011,(11):37-38
在教学中,教师往往依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思路和教学流程,选择教学方式,完成教学任务。教学目标分为三个方面: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其实,地理事物和现象随着时问的发展而变化,同一时间地理事物和现象也具有地域和空间的差异,教师若能引领学生从时间和空间的两个维度来分析、思考问题,有助于学生重新组合知识,把握知识脉络,理清知识结构。  相似文献   

13.
地理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如何把课改理念渗透于课堂教学,构建充满生命力的地理课堂教学,让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是广大地理教师不断探索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陈玲 《地理教学》2014,(17):33-35
正引导和促进学生学习的着重点是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对学习产生正向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对学习产生积极的态度呢?人本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的本质是意义学习。所谓"意义学习"就是能够看到所学习的内容和自己之间的关系,看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也就意味着为所学习的内容赋予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安排了区域地理"青藏地区"的学习。在这一章中有两节内容,分别  相似文献   

15.
新地理课程标准三个维度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是地理新课程的一个“闪光点”。把“过程”也列为学习目标是前所未有,它的价值在于力求改变传统教学中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的不足,倡导让学生在“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在“过程”中学会学习方法,在“过程”中内化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型目标承担着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的重任。但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对怎样围绕“过程”细化出易操作落实的课堂教学目标存在着很多困惑,本文以沪版高中教材“台风、寒潮、梅雨”一节(第一课时)为例,就围绕“过程”细化地理课堂教学三维目标这一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6.
从教学过程的心理活动看,学习活动涉及的认知与情绪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正如皮亚杰所言:“情感的发展和智力技能的发展是紧密吻合的,因为它们是动作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因此,新课程提出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和教学目标。重视教学活动中的意向和情绪方面,不仅是促进智能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且也是学生个性发展本身的重要价值目标。那么,如何在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实施情感“管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呢?  相似文献   

17.
正有些地理课堂教学呈现平面化:教学目标一元化、教学内容浅表化、教学方式单一化、教学语言平淡化、教学环节程式化。平面化的课堂缺乏层次、缺少立体感,笔者通过平面化课堂教学的原因分析,提出课堂教学去平面化、实现立体课堂的对策措施。一、平面化课堂教学的表现1.教学目标一元化教师课堂上也会出示教学目标。所呈现的三维目标在课堂教学中仅能观察到知识与能力目标,而对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缺乏实质性的达成,形成事实上的一元化目标。如学习《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气压和影响气压大小的因素;能够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出现的类似地理现象。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模块的学习,参与演示气压分布及合作分析讨论,运用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掌握简单的问题阐述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升学习地理的好奇心和兴趣,体会合作的愉悦,收获完成任务的满足感和同学的友谊。  相似文献   

19.
蒋萍 《地理教学》2009,(10):29-30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珍贵的生命,每个学生都是一篇生动的乐章。高中阶段情感价值观教育应渗透到日常教学之中。高中地理新课标强调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除了“知识与技能”要求,还提出了“过程与方法”们隋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就应该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重视“过程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王艳婵  陈实  周玉琴 《地理教学》2020,(2):46-48,52
本文从微观层次具体分析加拿大安大略省七年级地理教材第1章第1节的知识结构、内外部联系、能力素养构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表述结构以认识加拿大初中地理教材的结构和特点,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将优点融合到教学过程中以优化我国的初中地理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