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深入了解和探讨西藏沙化土地治理区的植物群落的结构类型、组织水平和稳定程度,根据西藏雅鲁藏布江河谷沙地山南市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20个样地的调查资料,分析了西藏山南市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西藏山南市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的植物有34种,藏沙蒿(Artemisia wellbyi)、花棒(Hedysarum scoparium)、桑(Morus alba)、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和沙蒿(Artemisia desertorum)占优势地位。综合示范区固沙植被平均盖度为31.6%±13.1%;平均生长高度为41.2±19.9 cm;平均生长密度为4.6±4.7株·m-2。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H指数平均为0.99±0.54;物种多样性D指数平均为2.55±1.37;物种均匀度平均为1.76±0.75。  相似文献   

2.
我国沙漠化土地发展趋势及治沙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沙化及其沙漠化土地的发展趋势,决定了治沙工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治沙工程建设的新思路就是合理调整沙区的土地利用结构、种植结构、产业和产品结构;合理利用沙区资源。通过综合治理的途径,兴办沙产业,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同志们:这次全国治沙工作会议,是国务院召开的。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贯彻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和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对治沙工作的指示,总结交流治沙工作经验,讨论全国治沙十年规划,落实治沙任务和政策措施,表彰治沙先进单位和治沙劳动模范,对下一步治沙工作进行部署和安排。党中央和国务院对治沙工作非常重视,近一个时期,中央领导同志对治沙工作作了许多重要批示,国务院多次召开会议专门研究部署治沙工作。江泽民总书记、李鹏总理又向我们  相似文献   

4.
全国治沙工作会议:建国以来,各地沙区人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在治沙工作中取得了很大成绩。值此全国治沙工作会议召开之际,我们向大会表示热烈的祝贺,并通过你们向为我国治沙事业  相似文献   

5.
同志们:这次全国治沙工作会议是国务院召开的。这是建国以来全国第三次治沙工作会议。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对治沙工作非常关心,非常重视。1989年,宋任穷同志对我国防沙治沙情况作了深入调查,并写了一份调查材料,对治沙工作提出了建议。江泽民、李鹏、陈云同志作了重要批示。  相似文献   

6.
1959年9月在乌鲁木齐市召开了史称“第二次全国治沙工作会议”,进一步彰显了国家对防沙治沙工作的重视和期待。随后的几年间,中国科学院治理沙漠科学考察队和相关省(区)防沙治沙部门,开展了较为系统的考察、试验、研究和实践工作。本文围绕着定位和半定位的综合治理沙漠的试验研究,讨论了固沙植物种的选择、引种及合理配置、机械固沙、流动沙丘的水分状况与固沙造林、主要沙生植物的蒸腾强度、流沙自然固定的土壤形成过程、沙丘土壤微生物等进展和影响;围绕着防沙治沙中的若干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的研究,讨论了沙漠的成因、沙丘移动规律和防风固沙关系、飞机播种的评估、沙区植被类型和演变规律以及沙生植物特性、沙区草地的合理利用、戈壁的分类及改造利用、水利资源及其利用等进展和作用;扼要阐述了从新中国成立到1965年间的防沙治沙工作,特别是形成了开拓奉献的精神和有效实用的方法,以防沙治沙的理论和实践的成果、团队和平台建设的水平,奠定了中国沙漠科学的初创和开拓的基础和条件,使之顺利进入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7.
1991年7月29日至8月2日国务院在兰州召开了全国治沙工作会议。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或主管部门负责人,国家有关部、委的领导,治沙先进集体的代表,治沙劳动模范,以及部分治沙科技专家共300多人出席了这次会议,共商治理我国沙漠及沙漠化土地的大计。国务委员陈俊生出席并主持会议开幕。  相似文献   

8.
<正>全国林业血防试验示范区建设技术暨"十一五"科技支撑低丘、滩地、湿地课题研讨会,是在全国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之际召开的一次重要的会议。十七大把"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建设生态文明"作为  相似文献   

9.
《干旱区地理》2007,30(3):342-342
全国防沙治沙大会2007年3月26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会见与会代表并讲话。温家宝首先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在全国防沙治沙大会上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在防沙治沙岗位上工作的广大干部群众表示亲切的慰问和诚挚的敬意  相似文献   

10.
报道:在全国治沙工作会议上,国务委员陈俊生同志传达了江泽民总书记对宋任穷同志关于防沙治沙调查报告的批示。批示说: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在那样的地方工作,条件十分艰苦,没有人掉队,应该说这些人有强烈的事业心,加上领导以身作则”。陈俊生同志在讲话中也高度赞扬了这一批长期投身于治沙事业的科技工作者:他们对中国沙漠进行了全面系统地考察,为国家决策提供了依据,和有关部门配合,进行铁路、公路防沙、农田防治及沙地开发利用等具体方法与措施的研究,并进行示范推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兰州沙漠研究所在治沙事业上立下了功劳,对他们的成绩应该肯定。在全国治沙工作会议期间,与会全体代表参观访问沙漠所后,也深深地体会到,这是一支为防沙治沙作出突出贡献的科研队伍,也是一个富有献身精神的先进群体,他们的治沙业绩无愧于“全国治沙先进单位”的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11.
<正> 穆棱林业局在1997年8月被国家林业局(原林业部)正式批准为“林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作为穆棱林业局来说,在进行林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建设的过程中,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其一,林业局要接受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理论,并变成实际行动;其二,通过开展活动,为林业部门提供示范。因此,构思穆棱林业局在推进林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的建设,并积极把实施森林可持续经营作为重要内容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李森  董光荣 《中国沙漠》1994,14(2):55-63
西藏“一江两河”中部流域地区是我国沙漠化强烈发展的地区之一。根据“一江两河”综合开发部署和沙漠化的实际状况,制定了本区沙漠化防治的目标、对策和治沙工程布局。“八·五”、“九·五”期间治理沙漠化土地8.46万ha。治沙工程实施后,综合效益指数将比1990年提高33.7%,系统功能状况与效益水平在整体上提高1/3。  相似文献   

13.
<正> 我旗是全国防治荒漠化重点重点旗县之一,在1730万亩土地中,沙化面积740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42.8%,已直接影响到全旗生产和经济发展。面对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全旗各族人民在党的开放政策指引下,坚持走群众治沙和专业治沙、工程治沙和生物治沙相结合的路子,在实践中摸索和积累了一些措施和  相似文献   

14.
生态经济型防风治沙体系优化配置技术规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王辉  刘千枝 《中国沙漠》1996,16(4):368-373
通过对景电灌区农林业生产状况、自然环境条件、以及风沙危害程度的实地调查,应用系统工程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研究提出:景电灌区防风治沙工作应该走系统工程和生态经济相结合的道路,以封沙育林草为主导措施发展沙区自然植被系统,进一步建立和健全工程治沙系统,并营造和发展人工生态经济型林草植被系统。通过这三大子系统的合理搭配和联合交互作用,使新灌区形成新型的生态经济型防风治沙体系。文章就该体系的合理配置问题及建设技术规程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瞩圈 贺中国沙漠创刊十周年 安秀扬 会围怯的丁作垒柳在兰州胜利召开 JV”-”\WWj?jwewfiW、、,j 国务委员陈俊生为兰州沙漠研究所题词—— 沙中摄 国务院领导同志和全国治沙工作会议代表参观兰州沙漠研究所 沙中摄全国治沙工作会议剪影  相似文献   

16.
田纪云副总理的题词:防沙治沙 改善生态 造福人民 一九九一年七月宋任穷问志的题词:增加林草植被 防止土地沙化 改善生态环境 一九九一年七月田纪云副总理、宋任穷同志为全国治沙工作会议的题词  相似文献   

17.
在 2 0 0 2年 6月 1 7日联合国荒漠化防治日 ,沙坡头沙漠试验研究站被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人事部和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防沙治沙先进集体奖” ,它将极大的鼓励全站科研工作者进一步宏扬为沙漠科学事业的献身精神 ,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不断求实、创新 ,为沙漠治理和西部生态环境的建设做出新的贡献。被国内外学者赞誉为“世界沙都”和“沙漠明珠”的中国科学院沙坡头沙漠试验研究站是新中国成立后 ,中央政府从开发和建设大西北的战略出发 ,在 2 0世纪 50年代制定了修筑包兰铁路的宏伟蓝图 ,中央的决定召唤了一大批风华正…  相似文献   

18.
沙漠人工植被和流动沙丘的小气候特征观测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利用1992年8月在中国科学院沙坡头治沙试验研究站沙漠人工植被防护体系和流动沙丘下垫面近地面层的微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其小气候特征,效应的物理机制及实际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9.
甘肃治沙研究工作的主要进展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甘肃省是中国沙漠分布面积较大且荒漠化危害严重的省份之一。全省有沙漠、戈壁和荒漠化土地1428.9万h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1.81%,风沙线长达1600km,并仍以543hm2·a-1的速度扩展。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给荒漠化地区的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带来严重的破坏或威胁。40多年来,经几代人的长期不懈努力,甘肃的防沙治沙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并于1991年被我国政府授予"全国治沙先进省"称号。从资源环境考察、治沙技术措施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治沙技术推广、对外技术交流与合作等五个方面对甘肃的防沙治沙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通过总结与思考,提出了甘肃今后防沙治沙的总体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20.
闫德仁  闫婷 《中国沙漠》2022,42(1):66-70
归纳总结了内蒙古防沙治沙技术发展历程,并按照时间顺序划分了群众经验总结阶段、试验与观测研究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新发展阶段等4个阶段。重点介绍了8项典型沙障固沙技术和4项治沙造林配置模式等具体内容,展望了产业治沙技术模式、沙障新材料及其铺设装备以及沙障+乔灌草疏林型配置技术模式等流动沙地治理技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