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魏兴琥  刘志民 《中国沙漠》1996,16(4):422-427
在海拔3810m的西藏日喀则河谷沙地上,引进P2、郑杂5号和金龙宝3个西瓜品种,采用小拱棚、地膜加盖帽子棚和露地3种不同的栽培方式进行了栽培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小拱棚和地膜加盖帽子棚技术栽培西瓜完全可以成熟,露地西瓜不能完全成熟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地膜使用面积的增加和人们对土壤微塑料污染问题的日益关注,大尺度的地膜遥感识别已成为农业生产管理、土壤污染防治的必要手段。针对地膜光谱反射特征的复杂性以及基于单一遥感影像光谱特征识别方法错分率高等问题,该文以河北省邯郸市邱县为试验区,利用GF-1数据的空间细节与Sentinel-2数据的光谱信息进行NN Diffuse Pan Sharpening融合,据此建立地膜识别的特征矩阵(NDVI、MNDWI、NDBI、IBI、PSI),基于该特征矩阵可实现自动阈值地膜分层分类识别。多种方法的地膜识别结果精度对比表明:多源光学遥感数据融合方法的总体精度为94.87%,Kappa系数达0.89,显著优于基于单一数据源的深度学习法的精度(93.14%)以及基于传统机器学习分类方法的支持向量机(85.91%)和随机森林分类法(86.78%)的精度;通过与Sentinel-2多光谱影像融合,弥补了GF-1数据光谱分辨率低的缺陷,实现了多源数据在地膜识别中的优势互补,可为相关部门农业规划与管理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研究提供大尺度、高精度的地膜分布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3.
硅肥对花生增产作用试验研究:以黄河冲积平原土壤为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郑州铝厂赤泥为主要原料,添加一定量硅肥添加剂生产的硅肥,在黄河冲积平原土壤上进行花生小区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硅肥施用后,花生增产率在10%以上。为今后利用赤泥作硅肥主要原料提供了成熟工艺,同时为在黄河冲积平原花生产区推广硅肥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4.
化肥、农药和地膜对甘肃省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6,他引:19  
尉元明  王静  乔艳君 《中国沙漠》2005,25(6):957-963
依据甘肃省农业生态区划,对5个生态区单位面积化肥、农药和地膜施用量进行了环境影响分析。结果是:甘南区处在低施肥量区,其余4个区化肥施用量均超过了全国高施肥量区的平均值,其中河西区施用量已超过全国平均高施肥的3.22倍,粮食产出率仅4.8kg·kg-1;全省河西区农药和地膜平均施用量最大(128.9kg·hm-2、15.1万hm2)。对环境的影响是土壤有效营养元素失衡、土地板结、保水保肥能力下降、地表水和地下水受到污染;农作物品质下降,各种农作物中六六六、滴滴涕的残检率为100%,但已逐年降低,有机磷农药蔬菜检出率为76%;由于地膜使用年限短,覆膜面积较小,未出现地膜残留污染。  相似文献   

5.
棉花-花生在不同间作模式下土壤养分的变化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棉花-花生在不同间作模式下土壤养分的变化,结果表明:棉花-花生在合理的间作条件下,土壤养分有一定的互补作用。棉花能充分利用固定的氮,花生能利用棉花活化的土壤磷;棉花-花生间作,要注意钾素的补充。间作距离小,这两种作物一方面发生养分竞争,更主要的是地上部竞争,影响经济产量。间作距离过大与单相作类似。  相似文献   

6.
刘发民  肖生春 《中国沙漠》2000,20(Z2):179-182
根据小麦、西瓜、花生、玉米的不同生育特性,合理选用不同熟期的品种,安排空间和生育期调控,提出了小麦西瓜花生玉米四熟的间套复种栽培模式,并对模式的基本原理、主要栽培技术和经济效益加以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垄沟覆盖集雨模式对玉米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选取“登义”2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以常规平栽不覆盖为对照(CK),依次设置垄覆普通黑色地膜沟不覆盖(HL)、垄覆液态地膜沟不覆盖(YL)、垄不覆盖沟覆秸秆(NJ)、垄覆液态地膜沟覆秸秆(YJ)、垄覆普通黑色地膜沟覆秸秆(HJ)共计6个处理,利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土壤微生物群落构成及多样性。结果表明:(1)垄覆膜沟覆秸秆的集雨模式均有利于玉米增产、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其中HJ处理的穗行数、千粒重、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均最大,分别较对照CK提高11.22%、31.31%、88.02%、79.83%,且与CK间差异均显著(P<0.05),而垄无覆盖沟覆秸秆的NJ处理的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均较CK低。(2)垄覆地膜各处理均能显著提高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且能改变微生物结构,但垄无覆盖沟覆秸秆的NJ处理却不能。(3)各处理的微生物群落组成在门、纲水平上均受到覆盖集雨模式的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中主要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芽单胞菌门...  相似文献   

8.
基于豫南丘陵区190户家庭农场调查数据,运用DEA方法对家庭农场花生、小麦经营效率进行测算,并进一步运用Tobit模型对影响其经营效率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丘陵区家庭农场经营效率整体不高,花生种植无论是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还是规模效率,都低于河南传统作物小麦。农场主年龄、培训经历、农场经营时长、经营规模、农业机械化水平等因素显著影响着花生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  相似文献   

9.
地下地膜截水墙--一种新的节水农业技术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简要分析了西北黄土梯地和四川紫色土旱坡地土壤水侧向运移的特点,介绍了地下水地膜截水墙阻断土壤水分侧向支移,保持耕地土壤水分,抗旱增产的基本原理和建设技术。陕北米脂黄土梯田的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梯田梯坎蒸发,增产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0.
烤烟与玉米的叶片光谱特征非常相似,不利于烤烟的遥感识别。烟苗移栽后的烟田地膜可作为烤烟识别的特征标志。基于泸西县烤烟与玉米物候特征的差异,以他们的植被覆盖度和地膜可视度的时间演变规律为依据,分析得知5月下旬至6月初是烤烟面积遥感监测的最佳时段。在此基础上选择两个时相的TM影像,综合利用自动分类和人工判读的方法,对泸西县的烤烟面积进行了遥感监测。并采用烤烟面积的统计数据检验了遥感监测的精度,结果表明各个乡镇中烤烟面积遥感监测的最高偏差率为12.4%,最低偏差率为5.6%,平均偏差率为9.7%,能够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研究结果对于烤烟种植条件相似的地区有一定的参考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地理教学》2009,(7):48-48,F0003
膜下滴灌是把地膜栽培技术与滴灌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型节水灌溉方式。它通过地膜覆盖,减少了土壤表面的水分蒸发;又通过可控管道,将水、肥融合液均匀、定时、定量地滴人作物根系发育区域,实现节水、增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地理教学》2009,(7):48-48
膜下滴灌是把地膜栽培技术与滴灌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型节水灌溉方式。它通过地膜覆盖,减少了土壤表面的水分蒸发;又通过可控管道,将水、肥融合液均匀、定时、定量地滴人作物根系发育区域,实现节水、增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施来成  杨喜林 《中国沙漠》1995,15(2):196-197
1991-1993年,在山东省夏津新垦沙地上引种了小麦、花生、大豆、棉花共20个品种。经筛选,小麦以小偃6号产量最高,产量达300kg/亩;花生以鲁花9号产量最高,达222kg/亩,大豆以502产量最高,达183kg/亩;棉花以豫棉4号产量最高,籽棉产量达282kg/亩。以上各作物单产分别比原来提高55.14%、9。13%、52.50%、20.17%。  相似文献   

14.
李涛 《中国沙漠》1996,16(1):71-74
草莓在粗质风沙化土地上栽培时, 如何保证草莓所需水分、养分的供给是一个重要且难解决的问题。经过试验研究, 采用保水间层栽培能解决这一关键问题。在栽植区土壤中铺设保水间层或覆盖地膜均能提高植株成活率, 提早1周左右产果, 大幅度增加产量, 取得明显经济效益。在草莓栽植区30cm深处铺设高20cm的保水间层, 可增产134.4kg/亩, 获得201.6元净经济收入。保水间层与覆盖地膜结合使用, 则净增产291.6kg/亩(130.7%), 获638.4元纯收入, 相当于当地农民人均年收入.增产原因是土填含水量(生长期内)始终保持在最适宜草莓需要的范围内, 且可防止养分淋溶损失。  相似文献   

15.
论述临沭县农业主要环境资源,应用模型计算小麦、玉米、大豆花生等作物的逐级潜力产产量值及各生态因子对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土壤上层,在组成物质和结构与土壤下层不同时,统称为地面复盖。农家为了创造适合於作物生长的土壤环境(主要指温度和湿度),在土面复盖干草、马粪和现时的农用地膜等,对土壤的热水动态有三大作用:  相似文献   

17.
南极15ka以来海洋沉积物的环境磁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东南极普里兹湾陆坡区NP95-1及西南极长城湾NG93-1两柱样系统的环境磁学研究,获得了南极地区15.0~5.5kaB.P.以来的古气候变化序列。结果表明,磁学参数较好地记录了古气候变化及沉积环境变化的信息。NP95-1柱样较好地记录了Heinrich1事件、新仙女木事件以及波令-阿罗德暖期,其中Heinrich1事件发生于14.3kaB.P.,新仙女木冷期为11.7~10.3kaB.P.,10.3kaB.P.以后,南极地区进入全新世。在全新世,两柱样记录了在10.0kaB.P.及6.0kaB.P.前后两个暖期,其间夹有小幅气温下调的时段;6.0kaB.P.后,两柱样均有气候颤动变冷的记录。  相似文献   

18.
中国荒漠化气候类型划分与潜在发生范围的确定   总被引:45,自引:6,他引:45  
兹龙骏  吴波 《中国沙漠》1997,17(2):107-111
根据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的有关规定,运用Thornthwaite计算可能蒸散量的方法作出了第一张中国荒漠化气候类型分布图,首次确定了中国荒漠化的潜在发生范围。结果表明,中国荒漠化潜在发生范围约3317032.2km2,占国土面积的34.6%,分布于全国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470个县(市、旗)。其中亚湿润干旱区总面积为751161.9km2,占国土面积的7.8%;半干旱区总面积为1139214.2km2,占国土面积的11.9%;干旱区总面积为1426656.1km2,占国土面积的14.9%。  相似文献   

19.
我国山地灾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山地自然环境独特,具备山地灾害形成条件,因而山地灾害发育,分布广泛,活动频繁,危害严重.20世纪80年代以来,山地灾害有了新发展,造成经济损失巨大.对山地灾害成因。分布特征,以及综合防治原则和方法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浑善达克沙地全新世沉积特征与环境演变   总被引:44,自引:9,他引:44  
李森  孙武 《中国沙漠》1995,15(4):323-331
浑善达克沙地全新世沉积主要有风成砂-古土壤和河湖相-古土壤-风成砂沉积序列,其中保存了大量粒度,化学元素,孢粉及披毛犀化石等环境变化证据。据此可把全新世气候划分为8个旋迥,经历了升温波动期(10~7.1kaB.P.)、温暖期(7.1~3.2kaB.P.)和温干冷干频繁波动期(3.2kaB.P.至今)三个演变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