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4 毫秒
1.
分析了丰宁试验区植物区系、植被类型、植物资源及其利用状况后认为:丰宁试验区植物区系成份具有内蒙古草原植物区系成份的特点。但植被类型较复杂、植物种类组成较丰富、特别是具有一些天然林类型。此外,在区系植物组成中蔷薇科植物的地位突出,而藜科植物的地位降低,说明植被也有明显的过渡特征。可供利用的植物资源如观赏植物、药用植物和牧草资源较丰富,具有开发潜力。但由于超载过牧,导致90%以上的草地退化,退化程度主要以轻度和中度为主,退化形式主要是河滩草甸盐渍化,丘陵缓坡草地沙质化,山地草地砾质化。  相似文献   

2.
调查的基础L,统计了太岳山种子植物有97科、316属、575种(含变种),分析了该区系的主要特征,即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温带成分占优势;植物资源种类丰富,区系起源古老;植物区系具明显的过渡性;植被类型复杂,具明显的垂直分布.对该区野生经济植物进行了分类统计,为植物资源合理利用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基础资料穹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梭梭荒漠生态系统:Ⅰ初级生产力及其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刘晓云  刘速 《中国沙漠》1996,16(3):287-292
通过对梭梭荒漠群落的种类组成、垂直结构、水平结构、季相及梭梭当年生绿色同化枝和草本层的地上植物量的研究,表明在以小半乔木梭梭占主导地位的群落中,丰富的短生植物及长营养期一年生植物均得到较好的发育,说明该群落具有由中亚荒漠向亚洲中部荒漠过渡的性质。而大量单种属或寡种属出现,反映出了梭梭群落具有干旱植物区系的明显特征,与整个新疆植被荒漠植物区系的特征相一致。梭梭群落中建群层片的种类单一,与北疆其它荒漠植被类型相似,而伴生植物的种类组成比其它类型丰富,特别是短生植物及长营养期一年生植物种类较多。初级生产力分别与梭梭当年生绿色同化枝的萌发、生长和脱落,短生植物的迅速生长和死亡,以及长营养期一年生植物的生长有密切关系,分别在5月下旬、6月下旬和8月上旬达到高峰。梭梭当年生绿色同化枝的植物量在其整个群落初级生产力的构成中作用明显。是整个群落初级生产力的72.3%~85.8%。  相似文献   

4.
河北坝上沙漠化地区土壤特性研究─—以丰宁试验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丰宁试验区土壤类型、分布特点、成土条件、土壤养分、可溶性盐分、机械组成、矿物元素含量、微量元素、水分状况,并对各类土壤的生产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栗钙土是本区生产力最高的土类,风砂土是栗钙土退化的产物,也是栗钙土重新发育的不同阶段,这种退化主要是土壤中细颗粒物质及养分的损失,而土壤矿物元素、微量元素并无明显变化。本区风砂土相对其它典型沙地生产力较高,与地带性土壤栗钙土相比无钙积层,适宜多种深根性植物特别是乔灌木的生长,所以本区目前沙漠化土地治理相对容易。  相似文献   

5.
珠海荷包岛植被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曹洪麟  陈树培 《热带地理》1996,16(3):258-264
本文在多次实地调查基础上,对珠海荷包岛的自然环境条件、植被类型和资源植物等作了较详细的阐述,并根据本岛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林面积在等特性,提出建立海岛森林公园,达到保护和发展植被资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张桂宾  宋松岩 《湿地科学》2012,10(4):474-480
根据有关调查资料,对河南省湿地植被特征种的区系组成、科属种三级分布区类型及其与植被的关系等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河南省湿地植被的特征。结果显示,维管植物有50科99属249种,种子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有6个,属有10个,种有13个。科属都为世界分布类型最多,除此类型之外,泛热带和北温带成分占有突出的位置。种分布区类型中,世界分布显著减少,而以东亚分布为最多,热带亚洲分布次之,北温带分布居第三;中国特有分布中,中国亚热带分布为最多。从浅水湿地到草丛湿地植被,其建群种虽都以世界分布科为最多,但热带分布数量减少,而温带分布数量逐渐增多。河南省湿地植物区系与东亚和热带亚洲以及北温带的植物区系联系最为紧密,而在中国南北方湿地植被的区系关系中较接近于南方亚热带的湿地植被区系特征。  相似文献   

7.
秦岭南坡旬河流域中上游地区植被垂直分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旬河流域中上游地区位于秦岭南坡,其植被可分为中低山典型落叶阔叶林带、中山落叶阔叶小叶林带及亚高山针叶林带三个带。三个植被垂直带不但地貌、气候、土壤特征差异很大,而且在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和植被类型多样性)、植物区系、植物生活型、植被演替过程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应因带制宜对该地区的植被资源进行保护和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8.
九寨沟湖泊植被的特点是;湖泊植物区系属北温带植物区系的一部分;植物群落类型仅有挺水和沉水两大群落类型,群落生态系列极不完整;湖泊植被大体仍保持着自然性和原始性;植物群落生存的水深较大(种子植物可生长在水深6.0米处,轮藻群落可在水深11.0米的湖床上发育),本文对九寨沟13个湖泊植物群落的组成、结构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9.
河北坝上沙漠化地区土壤特性研究—以丰宁试验区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文智 《中国沙漠》1994,14(4):53-59
本文了丰宁试验区土壤类型,分布特点,成土条件、土壤养分,可溶性盐分,机械组成,矿物元素含量,微量元素、水分状况,并对各类土壤的生产力进行了评介,结果表明:栗钙土是本区生产力最高的土类、风砂土是栗钙土退化的产物,也是栗钙土重新发育的不同阶段,这种退化主要是土壤中细颗粒物质及养分的损失,而土壤矿物元素、微量元素无明显变化。本区风砂土相对其它典型沙地生产力较高,与地带性土壤栗钙土相比无钙积层,适宜多种深  相似文献   

10.
库姆塔格沙漠植物区系组成及地理成分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运用植物学及植物地理学方法,结合实地植被调查,对库姆塔格沙漠植物区系组成、地理成分、生活型及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库姆塔格沙漠区属于典型的荒漠植物区系,共有种子植物22科69属109种,其中被子植物占总数的98.13%。单种科、寡种科和单种属、寡种属是库姆塔格沙漠植物区系的主体,是植物区系复杂性及物种多样性的主要来源,寡种属优势明显。中型科属和较大科属虽不占主体,但却往往是构成植物群落的建群种或植物区系的代表成分,对植物区系的构成及植被的分布格局都有很大的影响。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多样,温带分布和地中海分布是本区系地理成分的主要组成部分,区域植物具有典型的温带特征。受地形地貌、气候环境的影响,区域植被分布随地貌变化呈现出不同的分布格局,具有非地带性差异特征。库姆塔格沙漠草本植物占数量优势,木本植物以灌木为主,木本植物对区域环境影响作用较为明显。库姆塔格沙漠区植物地理成分及分布特征也说明气候、环境条件,植物种的生态幅度及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对植物地理分布的决定性影响。  相似文献   

11.
退化沙质草地土壤种子库和地上植被对封育的响应机理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从植物种和植物功能类群两个水平系统探讨退化沙质草地土壤种子库和地上植被对短期封育管理响应机理的研究尚不多。以内蒙古东部的科尔沁沙地退化沙质草地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样方法对禁牧6 a的封育区及与其相邻的自由放牧草地的土壤种子库和地上植物群落的物种密度进行了比较研究,草本植物群落被区分为一年生禾本科植物、非禾本科一年生植物和多年生植物3个主要功能类群。利用测定数据,分析研究了短期禁牧封育对土壤种子库和地上群落不同植物种和各植物功能类群的生态恢复作用机理。主要研究结果是:①短期封育显著促进了退化沙质草地植被的生态恢复,但发现土壤种子库和地上植被对禁牧的响应模式和机理存在明显差异,短期禁牧使土壤种子库中所有3个植物功能类群的密度均得到显著提高,而仅提高了地上植被一年生禾本科植物和多年生植物两个类群的密度;相反,禁牧显著提高了地上植被所有3个功能类群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仅提高了土壤种子库中多年生植物类群的物种多样性。②短期禁牧显著增加了地上植物群落组成中可食和优良牧草的比例,提高了草地的经济利用价值。主要结论是:短期禁牧封育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提高退化沙质草地植被多样性、生产力及对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和草地品质进行优化调控和改良的重要草地管理手段。研究建议,今后应重点开展不同禁牧时间下对退化沙质草地土壤种子库和地上植被多样性、生产力及其物种组成变化影响的长期生态学控制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2.
新疆莫索湾沙区的草场植被及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北部和西北部共有八片沙漠,生境大都十分严酷,但它们都不同程度地生长着一些植物,形成疏密不一的天然植物覆盖,部份已被用为家畜的放牧地。其中,新疆境内分布有两大块。北部准噶尔盆地中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降水稍多,以固定和半固定的沙丘、沙地为主,植被发育较好,可作为家畜天然放牧场。莫索湾沙区的草场植被,尽管在植物区系组成和群落类型上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其它  相似文献   

13.
福州东湖湿地公园规划区位于福州滨海新城中部的核心区,维管植物资源丰富,然而本底资料不明,亟待开展植物区系研究,为该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支撑。据初步统计,福州东湖湿地公园规划区共记录202种植物,隶属于74个科,166属。其中,蕨类植物5科6属6种,裸子植物1科1属1种,被子植物68科159属195种,含双子叶植物57科124属150种,单子叶植物11科35属45种。菊科和禾本科是该区域植物区系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福州东湖湿地公园规划区维管束植物多为世界广布类型,其次为热带分布型,而温带成分在该区域也有一定的渗入。属的分布区类型以泛热带属占明显优势,植物区系中属的温带性较弱,无中国特有科及属。说明规划区植物即使多数是世界广布科,但是也多分布偏向热带、亚热带性质的属。且人为因素在该区域植物区系组成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4.
中国湿地植被及其保护对策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严承高  张明祥 《湿地科学》2005,3(3):210-215
我国湿地植物资源十分丰富,野生高等植物有225科815属2276种,具有植物种类丰富、区系成分复杂和广布种多的特点。湿地植被划分为7个植被型组,16个植被型,180个群系。湿地植被的分布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和自然分异规律的控制,在东北地区、青藏高原区等不同地区具有明显的变化。湿地植物与植被正面临着来自人类的巨大威胁,主要威胁因子有围垦、滥采乱挖、环境污染、肆意侵占和盲目开发等,导致湿地植物与植被持续减少、生态功能退化乃至丧失,已难以满足保障湿地区生态安全的需求。根据面临的威胁和问题,应对特殊的、稀有的或作为水禽栖息地的湿地植被以及红树林加强保护,坚持保护和合理利用相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毛乌素沙地低湿地维管植物区系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植物学及植物地理学方法,结合野外实地调查,对毛乌素沙地低湿地植物区系组成、地理成分、生活型及水分生态类群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低湿地共有维管植物59科182属323种,其中被子植物占总数的99.07%。单种科、寡种科和单种属、寡种属是低湿地植物区系的主体,是植物区系复杂性及物种多样性的主要来源,寡种属优势明显。中型科属和较大科属虽不占主体,但却往往是构成植物群落的建群种或为植物区系的代表成分,对植物区系的构成及植被的分布格局都有很大的影响。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多样,温带分布型是低湿地植物区系地理成分的主要组成部分,低湿地植物具有典型的温带特征。低湿地草本植物占数量优势,草本植物以多年生为主,多年生草本植物对低湿地环境影响作用较为明显。低湿地植物地理成分及分布特征也说明气候、环境条件,植物种的生态幅度及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对植物地理分布具有决定性影响。  相似文献   

16.
洱海是云贵高原上第二大湖泊。其周长117公里,平均深度10.5米,最深 20.5米。湖内共有40种植物,其中18种为沉水植物。植物区系以眼子菜科植物为主(计8种),是洱海多数群落的优势种;云贵高原湖泊植物区系的特征成分海菜花在洱海占有重要地位。洱海植被由12个群落组成,其中1个挺水植物群落,1个浮叶植物群落,10个沉水植物群落。  相似文献   

17.
河北坝上弃耕地植被的演替特征及环境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李进  赵雪 《中国沙漠》1994,14(4):15-22
利用聚类与排序手段,由植被的空间序列推断其时间序列的方法对河北坝上弃耕地植被的演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该研究区弃耕地植被共有6个群丛、3个亚群丛,植被严重退化。2)对于植被的数量分析,一般情况下只选用适宜的排序手段即可达到分类与排序之目的。3)影响弃耕地植被演替的因素多种多样,并非弃耕时间单一因素。4)弃耕地植被中植物种类数目变化具有明显的波动性。5)“初始植物种类组成”原理不适于本地区弃耕地植被的演替。0)弃耕地植被的改造利用宜在弃耕后2-6年内进行。  相似文献   

18.
崔艳  王新平  冯丽  苏延桂 《中国沙漠》2010,30(5):1114-1119
土壤种子库是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重建的重要基础,研究土壤种子库特征对于阐明退化生态系统受损与恢复机理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通过野外土样采集、野外种子萌发定位跟踪调查和室内周期性种子萌发实验,对腾格里沙漠东南缘人工固沙植被区和天然固定沙地的土壤种子库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人工固沙植被区土壤种子库包含21个物种,分属于8科;天然固定沙地土壤种子库有33种植物,属于11科。人工固沙植被区以一年生植物为主,天然固定沙地以多年生植物为主。人工固沙植被区的种子总密度明显低于天然固定沙地,但不同物种种子的密度变化存在显著差异。人工固沙植被区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均较天然固定沙地低。人工固沙植被区和天然固定沙地的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被物种的相似性系数分别为0.73和0.71。尽管人工固沙植被区土壤种子库存在少量多年生植物种子,但仍未发展到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的群落演替阶段,说明人工固沙植被区的植物多样性恢复尚需要漫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湿地植物多样性及区系研究对湿地植被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以湖北长寿岛湿地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维管植物种类组成、主要草本植物群落、优势种及植物区系。结果表明:湖北长寿岛湿地维管植物丰富多样,共有103科324属489种,其中少种科和单种科合计占总科数的77.67%,寡属科和单属科合计占总科数的93.20%,少种属和单种属共计占总属数的98.46%。湿地主要由禾本科、菊科、蝶形花科、蔷薇科和莎草科等草本植物组成。常见的水生植物群落有眼子菜群落、水鳖群落和双穗雀稗群落,湿生植物群落为狗牙根群落和小鱼仙草群落。植物区系主要有14个类型和9个变型,热带成分占比45.88%,温带成分占比54.12%,呈现出由热带过渡到温带的区系特点。  相似文献   

20.
广西岩溶植被自然分布规律及对岩溶生态恢复重建的意义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广西的岩溶植被类型和物种多样性丰富,分为5个植被型组8个植被型共96个群系,广西岩溶植被纬度分布由南至北为季节性雨林→含热带成份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生态结构复杂,特有成分突出,形成特殊的热带亚热带岩溶植物区系。岩溶区生态建设与植被恢复过程中,需遵循植被地带性分布规律,参照区域性顶极植物群落,进行人工群落的重建设计,选择优良乡土树种尤其是速生常绿阔叶树种,模拟天然植被构建先锋植物群落,乔灌藤草优化配置,针对生境异质性的主导因子,强化岩溶山地造林与封育管理技术,有效提高生物生产效率和植被覆盖率,开发特有适生的名特优产品,带动经济发展、促进生态环境尽快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