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UNESCO/ICES/SCOR/IAPSO海洋学表和标准的专家小组(JPOTS)已推荐了1982年实用盐标,并已得到UNESCO,ICES,SCOR及IAPSO的承认、它们共同决定自1982年1月1日起开始采用此新盐标及新的海洋学表。 1978年实用盐标的确立与使用是电导测  相似文献   

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海洋考察理事会(ICES)、海洋研究科学委员会(SCOR)和国际海洋物理科学协会(IAPSO)等单位组织的关于海洋学常用表和标准的联合专家小组推荐采用1978年实用盐标和1980年新的国际海水状态方程。在UNESCO出版的有关海洋科学的技术报告丛书中,可以看到他们作出这项推荐之前所发表的研究报告。  相似文献   

3.
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海洋学考察理事会(ICES)、海洋研究科学委员会(SCOR)和国际海洋物理学协会(IAPSO)共同组成的“海洋学常用表和标准联合专家小组(JPOTS)”经过16年的努力,终于在1980年的锡德尼(加拿大)会议上,正式提出并通过了1978年实用盐标(PSS78)和1980年新的国际海水状态方程及其用表。上述四组织  相似文献   

4.
实用盐度公式延伸应用于低盐海水的可能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海洋考察理事会(ICES)、海洋研究科学委员会(SCOR)和国际海洋物理学协会(IAPSO)及其所属“海洋学常用表和标准联合专家小组(JPOTS)”已正式提出并通过了1978年实用盐标(PSS78)和1980年新的国际海水状态方程及其用表,同时已联合发出通告,要求世界所有海洋工作者自1982年1月1日起,在海洋调查和研究报告中一律使用新盐标、新方程和新的用表。  相似文献   

5.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海洋考察理事会(ICES)、海洋研究科学委员会(SCOR)和国际海洋物理学协会(IAPSO)及其所属“海洋学常用表和标准联合专家小组(JPOTS)”已正式提出并通过了1978年实用盐标(PSS78)和1980年新的国际海水状态方程及其用表,同时已联合发出通告,要求世界所有海洋工作者自1982年1月1日起,在海洋调查和研究报告中一律使用新盐标、新方程和新的用表。 实用盐度公式可写为:  相似文献   

6.
总述 196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海洋考察理事会(ICES)、海洋研究科学委员会(SCOR)和国际海洋物理科学协会(IAPSO)共同委任专家小组就建立国际海洋学常用表和标准提出意见。海洋学常用表  相似文献   

7.
4月19~23日,由国家海洋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IOC/UNESCO)共同主办、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承办的“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西太第六次国际科学研讨会”  相似文献   

8.
总序言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海洋考察理事会(ICES)、海洋研究科学委员会(SCOR)和国际海洋物理科学协会(IAPSO)共同组织的海洋学常用表及标准联合专家小组在1966年编制了第一份关于海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由UNESC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ICES(国际海洋考察理事会)、SCOR(海洋研究科学委员会)和IAPSO(国际海洋物理科学协会,其前身为IAPO——国际物理海洋学会)共同赞助,推荐人选共同组成的JPOTS(海洋学常用表和标准专家联合小  相似文献   

10.
甘子钧 《海洋科学》1980,4(4):60-61
1978年9月11—13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O)、国际海洋考查理事会(ICES)、联合国海洋研究专门委员会(SCOR)和国际海洋物理科学协会(EAPSO)共同发起组织的“海洋学表及海洋学标准联合专题小组委员会”(Joinf Panel on Oceanographic Tables andStardars)在巴黎召开了第九次会议。在这次会议上,该联合专题小组委员会正式向各发起组织推荐了一个新的盐度标准——“海水盐度实用标度(1978)”。有关这一新的海水盐度标准的由来及其必要性的详细论述,可见于联合  相似文献   

11.
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IOC,以下简称海委会),是于1960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内设立的一个自治机构.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其成员国的一致行动,来促进海洋的科学调查,以增进对海洋的性质及其资源的了解.另外,它在联合国系统内,对海洋科学和有关活动,还起着协调机构的作用.海洋的合作科学调查、世界范围的海洋服务,以及训练、教育和相互援助(TEMA)计划,是海委会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海水的氧饱和度与韦斯方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3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U NESCO)汇同英国国立海洋研究所 (NOI)联合颁布了“国际海洋学用表”第二卷 ,即由国际海洋学用表与标准联合专家小组监督制订 ,由 NOI与 UNESCO,依据韦斯方程编辑出版的海水氧饱和度表。韦斯方程是海水中氧的溶解度与温度和盐度关系的一组方程式 ,它提供了一种计算海水中氧的溶解度的简便而又系统的方法。本文主要介绍了韦斯方程的推导过程、计算方法、数据引用、适用范围及公式精度等技术问题 ,供海洋科技工作者研究、参考 ,以利于进一步提高海水溶解氧的观测技术及计量标准工作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编者按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会同国际海洋考察理事会(ICES)、海洋研究科学委员会(SCOR)、国际海洋物理科学协会(IAPSO)发出通知:从1982年1月1日起,在全世界推行新盐标——1978  相似文献   

14.
1993年2月,在巴黎举行的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International Oceanographic Committee)第十七次大会上,葡萄牙政府代表团率先提出,我们应该有一个国际海洋年,以此唤起全人类对海洋的关注。大会根据葡萄牙政府代表团的这一提议,通过了第17号决议,提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向联合国大会建议,宣布1998年为国际海洋年。随后在同年11月份召开的教科文组织第二十七届大会上通过第2.5号决议,建议联合国大会宣布1998年为国际海洋年。  相似文献   

15.
挪威交德拉仪器公司(AANDERAA INSTRUMENTS)所生产的海洋学仪器广泛用于海洋学及相关领域以获取海洋及内陆水域的信息.  相似文献   

16.
关于"赤道上层海洋的垂直运动及其对生物资源、大气的影响"的国际学术会议于1985.5.6-5.10在巴黎UNESCO召开,会议由海洋研究科学委员会(SCOR)主办,并由政府间委员会(IOC),关于气候变化和海洋的SCOR/IOC委员会(CCCO)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洋科学部(UNESCO)协助.这次会议有中国、美国、苏联、法国等14个国家的60多名代表参加.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说明了在当代海洋学研究中,海洋学数据的自动化记录和处理的全过程.重点阐述了现场调查中数据的初步整理和实验室中数据的再处理.并从海洋学研究的角度,对软件的研究和开发提出了种种要求.强调了电子计算机的使用及其软件研究和开发在现代海洋学研究中的重要性.为了实现海洋科学的现代化,软件开发这个重要任务,应由海洋学和计算数学工作者共同完成.  相似文献   

18.
<正>2014年11月3日—1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海洋动力学和气候培训与研究区域中心(简称UNESCO/IOC-ODC中心)第四期培训班在山东青岛成功举办。此次培训的主题为气候模式,来自美国和中国的7位专家学者应邀授课,来自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巴基斯坦、韩国、斯里兰卡、泰国、瓦努阿图和中国等13个国家的35名学员参加了此次培训班。  相似文献   

19.
1980年9月1—5日在美国伍兹霍尔举行了海洋学常用表和标准联合专家小组会议,在这次会议期间确定了1978实用盐度(符号为S)的定义,1978年12月在澳大利亚、勘培拉举行了IAPSO大会,本报告中的文章已在会议之前发表了。在这些文章中采用符号S作为实用盐度,代替了过去通用的符号S(‰),  相似文献   

20.
碳酸盐补偿深度(C.C.D)及溶跃面是海洋学中两个重要界线.目前各国学者不但研究了各海区C.C.D及溶跃面具体界线,而且将注意力转向对它影响机制的研究.我们在1978年及1983年,曾两次对中太平洋进行了海洋地质调查研究工作,通过海洋生物、沉积物化学等项分析资料,调查区Ⅰ和ⅡC.C.D在5300米左右,溶跃面在3500米左右,调查区ⅢC.C.D在5300米左右,溶跃面在小于3918米的某一深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