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从地震模型试验入手,重点研究了利用地震反射波的振幅特性定量解释小断层断距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当地下有小断层存在时,地震反射波振幅的变化比时差的分辨率高,为小断层的识别和追踪提供了一种有实用价值的且前景广阔的途径。本文根据实验资料绘制了利用反射波时差和振幅特性定量解释断层断距的量板,同时说明量板的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利用地震特征参数及模式识别方法综合解释小断层的技术,并建立了地震资料断层识别系统,为利用煤田地震资料进行精微构造解释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将计算机技术和模式识别技术应用到地震资料解释过程中。  相似文献   

3.
波阻抗反演技术的核心是将垂向分辨率较高测井资料与横向分辨率较高的地震剖面相结合,把界面性的地震资料转换成可与测井资料对比,具有岩性特征及明确地质意义的波阻抗成果。以准格尔煤田三维地震勘探为例,通过波阻抗反演,介绍了断层,陷落柱,煤层变薄、缺失、分叉、合并,基底塌陷与凹陷等地质因素在波阻抗剖面上的响应特征,与常规地震时间剖面相比,其对构造解释更加精细,对地层形态描述更加准确。有效的提高了综合解释的精度。  相似文献   

4.
断层物理模型实验及其地震响应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王尚旭  狄帮让等 《地球科学》2002,27(6):733-735,744
介绍了一个断层物理模型实验,通过实验研究断层的地震响应特征,主要包括:断层对下伏地层地震响应的影响;断层对侧向地层地震反射特征的影响;断点散射特征。以前人们对断层的地城响应的认识过于简单或不全面,一条断层的出现往往造成复杂的地震响应,这种复杂性会给地震资料解释造成“陷阱”。通过对实验资料的分析,确认了地震资料断层“解释陷阱”的存在、类型及产生的原因,有利于避免断层解释过程中的失误。  相似文献   

5.
淮南矿业集团于2007年首次将全数字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引入煤炭领域,并成功推广应用;由于常规三维地震区块受采动塌陷影响,不具备再次施工高密度三维地震的条件,2012年开始,淮南矿业集团对常规三维地震区块的原始采集数据进行二次精细处理、解释。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和三维地震资料二次处理解释都有效提高了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横向、纵向分辨率,达到了高精度三维地震探测的目的。通过煤矿大量揭露资料对比分析:高密度全数字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对于识别小断层、查找陷落柱、刻画灰岩地层裂隙等方面效果显著;常规三维地震资料进行二次精细处理、解释能明显改善下部煤层的成像效果。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随着三维地震资料处理和解释技术的进步,诸如高精度静校正、叠前时间偏移、属性体解释等新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阳煤集团新元矿井西翼首采区为例,利用精细处理与解释技术,对该区以前采集的原始数据进行了二次处理解释。二次解释只确认了原解释的2条断层、6个陷落柱,否定了11条断层、2个陷落柱,新解释又增加了19个陷落柱。分析认为造成原有解释误差的原因一是存在多解性,二是对资料的认知失误,三是处理细致程度及处理技术水平所限。该实例表明精细处理技术,可使三维地震资料的纵、横向分辨率和保真度得到提高,保证资料解释成果更加真实地反映煤矿地下的地质构造特征。  相似文献   

7.
小断层识别方法在海上油田开发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受地震资料本身的分辨率和保真度的限制,如何识别地震上难于人工解释的小断层一直是期待解决的问题。在珠江口盆地X油田,通过测试蚂蚁体技术、相干体技术、曲率技术等这几种当前最主要的小断层识别方法,以断层识别要求为标准对比分析了其识别能力,最终总结出以蚂蚁体为主,相干分析为辅,并结合地震剖面及本区构造特征进行综合识别的小断层检测方案。实际应用效果表明,该方法在相应尺度小断层的识别效果较好,满足了开发工程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由于避开了地表低降速带和风化层的影响,井间地震能够采集到高频地震信号,经过资料处理可以得到较高分辨率的速度和上行反射波成像剖面。2004~2005年,胜利油田在垦71 区块实施了8对井间地震资料采集。针对原始资料特点,研究了以层析成像、管波衰减、VSP-CDP技术和有限角度叠加成像等关键处理技术,较好地完成了该区块的井间地震资料处理。初步分析解释表明,井间地震可以识别低序级断层、小幅度构造和薄储层。  相似文献   

9.
姜仁旗  吴键  周刚 《地学前缘》2023,30(1):199-212
随着地震勘探技术在石油勘探开发中的应用和发展,常规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已经难以满足精细勘探开发的需要。另外一方面,在复杂的地质条件下,有效提高地震资料定量解释的精度,准确识别含油气的有效储层并圈定有利区也是成功勘探开发的关键因素。经过多年来不断研究和试验,提出了一系列高分辨率定量解释的方法和技术。通过在多个地区碳酸盐岩、碎屑岩和非常规地质背景下的应用情况表明:高分辨率地震频率和相位属性分析技术等定量解释技术应用效果非常显著;地震资料频谱恢复提高分辨率处理技术可以大幅提高薄层、断裂、溶洞等地质细节的识别能力;多尺度断裂检测技术可以在识别大尺度断层的基础上能有效检测出小尺度的微断裂;高分辨率频谱分解和相位分解技术在传统的振幅信息基础上将地震属性分析拓展到频率和相位维度,大幅地增加了反映地下地质特征和含油气性的地震响应信息,还提高了地震解释的可靠性,降低了地质认识的多解性,使基于高分辨率定量解释技术的有效储层识别更加高效、准确。  相似文献   

10.
喻兵良 《安徽地质》2022,(2):124-127+140
出于安全、高效等因素的考虑,现代煤矿开采在布设巷道时需要精确探明诸如小断层、陷落柱和砂岩透镜体等煤层微小构造的分布特征,这就要求用于地质解释的地震时间剖面有足够高的分辨率。通过分析地震数据采集和地震数据处理对提高纵向分辨率的影响因素,认为地震资料采集需采用小药量激发,高频检波器或数字检波器单点接收,小道距、小排列和高采样观测系统,以获取高频原始地震数据。后期资料处理在做好静校正、叠前去噪等工作的基础上,应采用反褶积、反Q滤波和谱白化等处理手段,进一步提升资料主频,拓展资料频带宽度,达到提高纵向分辨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走滑断裂带由于纵向断距小,超深层地震信号弱,常规叠前深度偏移地震资料难以满足超深层断裂带精细描述需求。为提高断裂带成像精度,指导走滑断裂带解释描述和评价部署,以顺北地区走滑断裂带发育区三维地震资料为例,建立了一套以提高地震资料品质的保真保幅优化处理、频谱恢复提高分辨率处理、频谱分解处理、频率域多尺度断裂检测等技术为主的走滑断裂带地震特征增强处理与描述技术,该技术组合有效拓宽了地震数据频带,提高了地震数据分辨率,使超深走滑断裂带成像精度更高,为超深走滑断裂带的精细解释、描述评价、三维雕刻提供了高品质资料基础。结合顺北地区前人研究成果,综合利用频谱恢复提高分辨率处理、频谱分解处理、频率域断裂检测数据,不同尺度断裂带特征及断储关系预测效果更好,为进一步评价断裂带和部署井位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在地震地质勘探领域,蚂蚁属性越来越普遍地用于断裂系统的快速识别,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基于三维地震数据提取的蚂蚁属性,不论是沿层切片(平面)还是剖面上往往显示杂乱无章,对断裂系统的刻画与地震同相轴的分布特征并不对应,致使实际应用效果较差。针对此普遍存在的现状,研发出一套蚂蚁体断层快速识别的技术系列:首先,根据地质目标,优化蚂蚁属性的终止标准值,应用蚂蚁细线体的信息素二值化技术使蚂蚁体聚焦和收敛;然后,通过断层自动分离对断面的尺度与偏角等参数进行分析,有效定义生成断面的规则及断面间的关系;最终,利用三维可视化平面-立体联立解释技术,直观判断出研究区断裂系统空间分布的合理性,进行断面细化编辑与调整,自动按所需间隔提取断棱数据,从而实现断层的自动追踪解释。通过应用此技术系列,在研究区断裂系统识别,尤其是大尺度断层快速自动追踪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快速、准确地建立起了研究区断层解释格架。应用蚂蚁属性进行断层识别是一套技术系列,利用典型剖面进行试验、优化计算参数是关键,遵循这一思路计算出的全区蚂蚁属性,才能获得良好的断层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13.
二十一世纪的地震勘探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何汉漪 《地学前缘》2000,7(3):267-273
2 1世纪 ,地震勘探技术将进一步发展 ,三维地震的主流技术地位仍不可动摇 ,提高三维地震的分辨率是进一步提高三维地震解决地质问题能力的主要发展方向。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将进一步发展并成为常规处理技术 ,全三维可视化解释将使三维地震信息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多波地震将全面应用于油气勘探。该项技术的应用 ,将使地震勘探技术从构造勘探真正推向岩性勘探 ,推向直接找油找气。时间延迟地震标志着开发地震已走向实用 ,其技术的发展有赖于三维地震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14.
利用地震属性可以提高三维地震解释的精度和速度,并且节约成本,有利于矿井安全生产。在重点对相干体属性做出阐述和分析的基础上,以永城煤矿为研究区,首先正确合理选用相干体属性的最优参数,然后将相干体属性应用于实例获取数据体,再从属性数据体中提取出沿层切片,最后对地震数据进行相干体处理后得到了地震剖面。与不经相干处理的的地震原始剖面相比较,经相干处理的地震剖面更清晰地反映了地层和断层。相干体方法是有前途的地震剖面解释方法。  相似文献   

15.
隐伏活断层地震勘探正演模拟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浅层高分辨率地震勘探是城市活断层探测手段中最有效、最可靠的方法之一,但是由于隐伏活断层勘探时存在着勘探深度浅、地层的属性差异小以及环境噪声大等因素,导致地震勘探数据信噪比低、反射信号弱等问题,严重影响地震数据的采集、处理和解释。采用一阶应力-速度方程的高阶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方法, 结合完全匹配层(PML)的边界处理方法和通量校正(FCT)法消除频散的技术手段,对活断层模型地震勘探进行正演模拟,清晰直观地表现了断层处的细微差别,有助于地震勘探中对信号的分析与理解。结果表明,这些处理手段结合波动方程有限差分算法,能够有效实现薄层、弱反射的隐伏活断层模型的波场正演模拟,可有效识别隐伏活断层的断层倾角、断距、规模、跨越范围、断层深度以及断裂带影响范围,为分析这些参数对地震记录的影响提供有力帮助,同时结合实测地震数据的处理、解释,为防灾减灾提供具体有力的判据。  相似文献   

16.
孙培林 《中国煤田地质》2005,17(4):45-46,53
高分辩率开发地震采集数据是构造解释和砂体预测的基础资料,其保真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小构造和砂体预测的准确性。震源的激发、波的传播、检波器的接收和仪器记录各个环节对地震信息的保真度都有影响。对地震采集各个环节的分析、研究对提高地震信息的保真度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相干技术在三维地震勘探构造解释中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我们在文中详细探讨了相干技术在断层识别中的应用,并针对三维地震资料,提出了一种具体实用的算法,为地震资料解释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手段。依此方法编制了相应的处理软件,对实测三维地震资料进行了处理,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松辽盆地新肇地区G634-63井区三维地震精细构造解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发地震精细构造解释的基本任务是三维地震资料解释与实钻结果进行交互分析验证,及时指导井位调整,提高钻遇储层的成功率。针对松辽盆地新肇地区G634—63井区开发地震地质任务要求,摸索出一套适合本区特点的技术组合,取得较好的地质效果。在应用解释系统中放大地震剖面、时间切片、椅式切片和三维可视化等常规解释功能的基础上,结合精细层位标定、层面解释分析技术、地震相干数据分析技术和高分辨率波阻抗反演等多种技术开展小断层的研究,避免了1m~2m薄储层断失;应用地质统计学方法进行动态时深转换,提高密集井网区构造解释精度;进行全三维的层面和断面成图,指导复杂条件的井位调整;总结出构造发育特征与储层有效厚度分布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