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气象目录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的发展,科学数据共享平台需要实现的不只是元数据的查询和导航,更要实现科学数据的统一访问.目录服务统一实现了数据的发现、访问和管理是科学数据共享服务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核心技术是元数据技术.在分析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的特点基础上建立的气象元数据目录服务系统,由元数据网关、元数据服务器、元数据目录服务及元数据库组成.它实现了分布式的数据存储、统一的目录服务和数据访问、统一认证和分布式授权等功能,丰富了气象科学数据的共享手段,提高了服务效率.元数据目录服务技术也将在其他气象信息管理平台和气候系统数据库系统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气象部门对铁路部门的专题服务,介绍一种微机数据远程通信及处理系统。该系统在用户开机无人值守时可传输各种处理过的气象信息(文字、表格、图形、图像等),较好地实现了计算机在气象服务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用两台苹果机实现的气象电报自动转报系统的硬件组成,软件组成和实现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大量气象水文观探测数据的快速、高效推送问题,采用基于硬链接的同步方式,设计了三层功能逻辑划分的技术架构,构建了以任务为驱动、数据库为支撑、SOCKET通信为基础、流程监视为展示手段的气象水文数据推送系统,并阐述其主要工作流程,给出了软件设计思想与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5.
利用MATLAB平台的SIMULINK可视化仿真功能,完整地实现了CDMA无线通信系统的建模、仿真和分析;介绍了CDMA的主要环节(包括扩频技术、差错控制技术、调制技术、信道等)的参数设置。  相似文献   

6.
中国及其邻区地表气象数据预处理和网格化数值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与距离成反比和Kriging等不同的2维插值方法在地表气象数据网格化中的应用,介绍了对中国及邻区1200多个气象台站数据的预处理过程,对网格化后的数值结果进行了必要的可靠性分析。计算结果说明,在离散台站分布密度与网格节点分布密度大致相同的前提下,网格化处理后的区域气象数据能较好反映离散数据性质。  相似文献   

7.
气象雷达是专门用于大气探测的雷达,用于警戒和预报中、小尺度天气系统[1],气象雷达产品显示系统与气象雷达产品生成系统进行数据通信,负责将雷达产品数据用二维图像,三维图像,字符以及地理信息等形式显示,并可以对显示结果进行系列的操作及控制,得到需要的产品,为相关部门提供一套精准,便捷的气象显示系统,优化天气分析工作质量。本文主要概述了气象雷达显示系统的主要功能,系统结构以及关键技术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建立气象台的数据仓库以及基于数据仓库的数据挖掘的观点,设计并实现了将气象操作数据库中的数据转化为干净的数据仓库数据与联机分析处理技术(OLAP)多维数据模型,为用户基于数据仓库进行OLAP分析与进行气象统计分析提供了一种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9.
从系统设计思想、结构和功能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安徽省农业气象情报服务系统。该系统采用面向对象技术,选用VisualBasic5.0和Office97的VBA语言编程,主要实现农业气象旬(月)报(HD-03)AB报的翻译及处理分析、情报材料的编撰、情报报表的制作、历年灾情的查询以及农业气象周年服务方案的编排和历年服务产品的检索查询等功能  相似文献   

10.
通过插值、Z文件等方法,对气象数据缺失时地基GPS反演可降水量的方法分长、短时段进行研究,比较不同方法的效果,以此选取气象数据缺失时合适的地基GPS反演可降水量方法。实验表明,在长时段气象数据缺失时,可以采用三次样条对气象数据插值的方法;在短时段气象数据缺失时,可以采用奇异谱迭代对气象数据插值的方法;当缺失数据占原数据比例较大时,可以采用Z文件法计算可降水量。  相似文献   

11.
选取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陆态网)提供的155个测站2014~2018年对流层延迟产品,基于BP-Adaboost算法将多个弱神经网络预测器集成为强预测器,建立新的无气象参数对流层延迟计算模型。利用陆态网2019年参与建模的141个建模测站、未参与建模的62个测站的对流层延迟产品和中国区域86个无线电探空站解算出的对流层延迟精确值对BP-Adaboost模型进行精度评定,结果表明,新模型的平均偏差分别为0.62 mm、-1.16 mm和12.32 mm,均方根误差分别为25.30 mm、26.72 mm和46.29 mm,优于常见的无气象参数模型;BP-Adaboost模型在内陆地区或海拔2 km以上地区具有更高的精度,能够满足中国大陆区域卫星导航用户实时对流层延迟改正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利用ECMWF再分析地表资料,结合GPT2w模型提供的水汽递减率和温度递减率计算中国区域对流层延迟值的精度。首先,以中国地区75个探空站2015年地表实测气象参数为参考值,利用ECMWF地表资料得到的气象参数(P,T,e)的精度分别为1.76 hPa、1.96 K、1.98 hPa。然后,以相同测站2010~2015年探空站分层数据算得的ZTD为参考值,对ECMWF地表资料计算的ZTD的精度进行分析,并与利用探空仪地面观测数据为输入参数计算的ZTD的精度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利用ECMWF地表资料计算的ZTD的平均bias为0.07 cm,平均RMS为3.72 cm,在低纬度地区优于利用探空仪地面观测数据为输入参数计算的ZTD的结果。以陆态网237个GNSS测站2015年的ZTD作为参考值,比对利用ECMWF地表资料计算的ZTD的精度,结果为3.41 cm。由此可知,ECMWF地面资料计算的ZTD的精度能满足普通用户对流层延迟的计算需求,可用于缺少气象参数的测站进行对流层延迟值的计算及其他相关应用。  相似文献   

13.
TGIS(Spatial-TemporalGIS)是GIS的重要分支,是实现动态数字地球的关键技术。静态3DGIS的技术已基本成熟,而其加上时间维的4DTGIS的关键技术是时空数据库的建立及其操作,它们与时空数据模型有关,主要处理超海量数据的存取和查询。本文结合快照模型的简单易行性和面向对象模型的方便灵活性,同时避开快照模型的不一致性和冗余性,以及面向对象的复杂性,探讨基于快照方式的面向对象模型,是一种实用的TGIS数据模型。它在对时间属性的处理方面采用独到的方法,首先建立一个基数据,然后通过快照方式产生缓冲数据,经过比较形成一个以对象变化为主的带有时间戳的新数据层。这样,在数据存储方面,节省了很多空间;在查询分析方面,以对象变化分层的数据算法更容易实现。此理论方法有效解决了TGIS的“瓶颈”问题,并通过自动元胞机理论(CA)予以证明。  相似文献   

14.
对利用MPLS VPN技术建成气象宽带网进行了详尽地分析,着重对MPLS VPN与传统气象专网在安全性、扩展性、拓扑灵活性、网络可靠性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利用长三角地区多个探空站气象资料、GNSS观测数据和GPT3模型,以探空资料的大气可降水量(PWV)为参考值,评估GPT3模型、两种地面气象资料法和GNSS等4种方法计算的PWV精度、可靠性和时效性.结果表明,GPT3模型可实时获取PWV,但精度较低;GNSS-PWV精度最高,但需要实测气象参数,会限制其应用范围;两种...  相似文献   

16.
????GPS?????????????(PWV)??????????????????????????SA????????????????GPS???????????????????GPS????????????????????????θ???????????????ù??????????????????????????С??100 m???????????????????μ????????????Saastamoinen?????????????????????????????????IGS???BJFS??KUNM??LHAZ??TWTF??????????????????????????????????GPS PWV????????????????????RS PWV?????ж???????????????????????????θ???????????????????GPS PWV??RS PWV??????????????1~3 mm?????????????????????????????????GPS????PWV??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在IBM-PC微机(或兼容机)上利用DBASEⅡ、BASIC和FOR-TRAN语言设计和研制的一套大气边界层气象资料数据库软件系统,给出它的主要结构和功能。该系统实现了大气边界层气象资料共享和信息化处理,不但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稳定性好,而且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和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一阶有限元浅水方程的伴随模式应用于气象资料同化场,并利用最优化方法对具有随机扰动的初始场进行优化处理。通过极小化算法,使所定义的目标函数达到最小,从而得到最优的气象要素初始场。数值试验结果表明这种处理是很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