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地质部为了编制1∶100万全国区域重力异常图,要求各省、市、自治区的物探队在85年以前完成本地区的区域重力测量工作。该项任务包括对旧有重力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数据处理,以及对广大空白区逐块填测,在处理新旧重力资料时都要进行地形改正值的计算,而这是一项十分繁重的工作。通常,为了计算一个重力测点的地改值需要用到其周围几百个,甚至上千个点的高程数据进行数值积分,而区域重力测量在一个省区中的重力测点是数以千计的。  相似文献   

2.
文中将研究一种高精度、强稳定性与灵活性的近区地改值计算方法。首先将克里金网格化技术与曲网格方法相结合,研究曲网格克里金网格化方法(简写为CGKG?M)及其扩边技术,进而实现数据的圆域网格化;再将该方法应用于圆域近区地改值的计算中,实现任意方位、任意环数的圆域近区地改值计算;最后进行了模型与实际地形的测试和误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CGKG?M近区地改算法具有方法简单、计算精度高、灵活性与稳定性强、计算速度快等特点,是与GTCS?1型近区地改仪数据采集格式相匹配的一种高效、快捷的近区地改值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
重力勘探近区地形改正理论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力勘探的近区地形改正,一般通过典型剖面的试验来确定是否需要改正,并采用简易地改仪实测地形改正值。典型剖面试验难免以偏概全,实测的方法耗资费力。本文通过对典型物理模型的理论计算及一定数量实测值的统计分析,提出了一套参考数据及近区地形改正的方法,既简便,又节约费用。  相似文献   

4.
从传统的重力地形改正方法入手,用VC~( )语言编制了重力地形改正可视化程序。它能用于重力近中区地形改正,并能满足重力地改的精度要求,使得多年来重力近中区地形改正繁重的手工数图工作能够用计算机完成,且计算精度和速度得到明显提高。通过人机对话的形式(操作界面),可直接计算出近、中区的地形改正值。  相似文献   

5.
边界元法计算曲化平精度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解算“曲化平”问题,以二维情形为例Δμ(x,y)=0 μ|Ω=f(x,y)|Ω这里Ω为一段起伏不平的地形线,r=((x~2)+(y~2))~(1/2)。用边界元法求解参见。本文提出如下的改进意见: 一、边界元计算“曲化平”此类问题多出现在边界测点上精度不高,而远离边界测点精度较高。这是因为地表面异常值的测点边界往往还不是真正的边界,在测点边界以外,较小的异常值还会在一个相当的范围内存在,从而影响着边界附近测点的异常值。把它们考虑进去,会改善边界附近的地改值以及异常值较小的测点上的地改值。  相似文献   

6.
针对重力勘探中近区地形改正的重要性以及至今没有效果较好的地形改正方法,笔者采用四种方法(目估、激光测距仪、森林罗盘仪、RTK)分别从人工、使用仪器、用时、精度及综合的台效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总结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为近区地改提供了较好的应用和示范效果.  相似文献   

7.
以往所采用的圆域扇形柱体近区地改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和不足,它们难于模拟复杂地形,因而精度较低。本文提出方域近区地改的多面体解析法,采用三角形拟合地形,地改域为方形,使计算精度大为提高,且计算易于实现。文中还给出了几个对比实例,说明本方法比圆域扇形近区地改的精度至少可提高10倍以上。该方法也可适用于中远区高精度地改计算。  相似文献   

8.
在重力测量的计算中,地形起伏的影响是个不可忽略的问题,已用的地改计算模型有:直方体、棱柱体、梯形等,近年来球函数、快速付立叶变换等数学手段也已用到地改工作中。但无论哪一种方法,都涉及到高程数据(地形)的选取。在生产实践中,往往把现存的易于取得的高程数据都输入到计算机中,而很少根据它本身所需精度来选择高程数据的稀密和范围。重力地改的误差来源是非常复杂的,可以初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1.地形起伏的高程读数误差;2.计算点高程误差;3.计算点点位误差;4.地形改正方法的误差。由前三项引起的误差是很小的.或者可以避免和忽略,最主要的误差来源是计算方法所产生的误差。计算方法包括高程数据的  相似文献   

9.
以球壳模型重力地形改正计算理论为依据,探索了地平线偏差和未考虑地球曲率的平板模型对重力地改的影响;研究了平板模型重力地改精度与地改内半径、工作区整体海拔和测点间高差的关系。通过理论模型试验和实测资料计算,发现工作区整体海拔和测点间高差对重力地形改正有较大影响,提出使用高分辨率DEM数据计算重力地形改正值时,参考工作区海拔高程和测点间高差,从中区即采用球壳模型计算,并给出了建议参数,可较大程度地提高重力地形改正精度。  相似文献   

10.
二、块面分析法在地质素描中的运用(一)地景(貌)形体的简化(与几何立体的比较)地质素描往往离不开地形的形态描绘,而地形形态本身就是地质作用过程的反映,因此地质素描内容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地形形态的素描.地形形态变化比较复杂,素描只有抓住它的形体特点,才能准确地描绘地形变化的轮廓.掌握地形形体特点的最好方法就是对地形的几何形状作个大致的分析和比较(图30—1、  相似文献   

11.
利用重力寻找金属矿(如铬铁矿),要求精度高,而且必须消除地形影响.本文简要讨论重力地改误差的主要来源及其大小. 众所周知,在直角坐标系中,重力地形改正公式为: ■■■■■为便于计算,将上式改用柱坐标表示: ■■■■■式中,f-万有引力常数;σ-围岩密度;r_m-内环半径;r_(m+1)-外环半径;h-扇形柱高度;R-近区半径为方便计算起见, 在近区,采用扇形锥地改公式:  相似文献   

12.
在重力勘探中,地形改正对重力总精度影响较大,尤其在地形条件相当复杂的山区和丘陵地区,地形对重力观测异常的影响特别大。这里研究并分析了传统方域积分(体积积分)的不足:1方域对实际地形拟合(方柱拟合)不好;2传统方法采用的梯形数值积分的地改精度低且不能满足目前高精度重力测量的要求。模拟研究了基于对地形表面的面积分,然后用精度比较高的高斯数值积分代替原来的梯形积分。结果表明,高斯数值积分不但实现了对任意地形的最佳拟合,而且使得地改精度有了明显地提高,实际应用证明了基于面积积分的地改方法优于传统的方域地改方法。  相似文献   

13.
重力地改我队原来用地形改正计算盘计算时,每人每天算八个点(改正半径为7km)。用EL—5002计算器每人每天可计算20点左右,提高工作效率约一倍半。 1.计算公式地形改正方法采用鲁卡夫钦科环带法  相似文献   

14.
为了较准确地选取重力地改中的地层密度值,针对“剖面法”中选取剖面条数的局限性,笔者采用“面积法”,考虑到了全区范围内地层密度对重力值的影响,使得选用的地层密度值更具代表性.该方法在四川西部某重力工区重力地改中的应用中取得了较好效果,极大地降低了地改后的布格重力异常与地形的相关性.该方法通过选用一定数值区间内的不同密度值,对实测重力值重新进行改算和地形改正,得到不同地层密度下的布格重力异常,借用重磁相关分析的方法原理,对布格重力异常与地形高程进行相关性分析,选取相关性最小的地层密度作为该区地形改正密度.  相似文献   

15.
通过角域叠加的方法获得由纯地形引起的视电阻率异常,采用比值法对边坡地形条件下的高密度电阻率法测量数据进行地形校正,并结合测区钻孔地质剖面分析地改效果。结果表明:角域地形改正的方法是有效的,地改后的反演断面与实际的地质情况更加接近,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1∶50 000重力调查项目的开展,在复杂地形尤其是通视条件差的地区,野外重力近区地改测量难以有效开展。本次研究试验结合本溪市地区开展的1∶50 000重力调查项目进行,在研究中尝试应用1∶10 000数字地形图开展近区地形改正,并将计算结果与野外实际测量进行对比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应用1∶10 000数字地形图开展重力近区地形改正的观测精度达到±0.018×10-5 m/s2,精度高于中国地质调查局地球物理勘查规范中1∶50 000重力调查近区地改观测精度。本次试验研究表明,使用1∶10 000数字地形图进行重力近区地形改正,可以提高精度和效率、节省野外测量成本,并在今后重力近区地改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冰川图是研究冰川的基本图件,也是冰川研究成果的一种表现形式。如何使冰川的科学内容,地形几何精度,以及艺术性,三者统一表现在图上,突出冰川作用区的地形特点,是冰川图编制的首要任务。 由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编制的1:20万天山托木尔峰地区冰川图是由《冰川地形图》和《冰川地貌图》两幅图组成。前者采用地形等高线,辅之以晕渲、晕点和符号等方法,较好地反映了天山这一地区的冰川分布规律、冰川形态类型和组合形式,以及冰川的主要数量特征;后者着重反映了第四纪以来冰川侵蚀和堆积的主要地貌类型,并以图形表达方式将该区第四纪冰川作用划分为四次冰期。这两幅图综合反映了多年来这个地区冰川考察研究的成果,已由上海中华印刷厂印刷,该所资料室发售,可供各方面使用。本文拟就该图编制中如何应用遥感资料及制图中几个问题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8.
1:5万重力远区地改一般由测区的1:5万DEM高程模型改正获得。1:5万DEM可按不同网格间距拼接而成,不同网格间距对应了不同的地改精度;RGIS是由自带高程库参与计算,完成测区1:5万重力远区地改。本文以山东省栖霞市臧家庄幅1:5万重力远Ⅰ区(2~20km)地改为例,通过采用25、50、100、200m四种网格节点距进行了1:5万DEM数据拼接和改进的双线性插值法重力远Ⅰ区地改、均方误差计算,并与RGIS自带高程库重力远Ⅰ区地改均方误差比较分析,证实基于1:5万DEM高程模型重力远Ⅰ区地改精度优于RGIS自带高程库重力远Ⅰ区地改精度。基于DEM改进的双线性插值法远区地改布格重力异常和高程相关度更高,对线性构造和地层、岩体的边界的识别精度高。  相似文献   

19.
区域重力调查中的中区地形改正方法及精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治汉 《物探与化探》2007,31(5):455-458
在讨论重力中区地改方法的基础上,分别用20m×20m、50m×50m和100m×100m方域计算了北祁连西段1:20万区域重力调查的764个测点的中区地改值,通过移动方域网格进行检查计算,讨论了各算法对地形的模拟程度和地改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高程数据网格间距对表面积分法、直立长方体法和平均高程直立长方体法计算的中区地形改正值精度的影响,笔者选择某地区450个测点,并使用不同网格间距高程数据计算中区地改值,通过对比发现表面积分法计算精度受高程数据网格间距影响较小,而直立长方体法反之。然后将中区地改50~2 000 m分为10个区间段进行计算,通过统计得出误差的45%和30%左右都分布在50~200 m和200~500 m段,因此提出提高中区地形改正精度必须提高50~200 m和200~500 m内高程数据网格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