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8 毫秒
1.
文章从地质科技管理视角,论述了我院提出地质科研与勘查一体化的理念与含义,阐明了地质科研与勘查一体化的作用与成效,简要介绍了我院与地质科研与勘查一体化找矿相关的几个典型实例,并对我院地质科研与勘查一体化改革实践进行了初步总结。地质科研与勘查一体化不仅解决了行业地质科研的生存和发展问题,而且在当前找矿难度日益增大的背景下,将成为提升地质找矿能力的重要有效途径,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2004年新疆地质矿产勘查进展及2005年工作思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2004年新疆地质勘查工作在铜镍、金、铅锌、锑、钨、铁、煤和非金属等矿产勘查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发现了一批矿产地,扩大了矿床远景,增加了资源储量,确定了一批有找矿前景的重要成矿区带、基础地质研究工作也有新发现和新认识,2005年地质勘查工作将继续坚持“主攻天山,深化阿尔泰山,开拓昆仑、阿尔金山”的总体布局和“区划、区调、物化探、勘查、科研五统一”的工作原则,主攻煤、富铁、铜镍、富铅锌、金、铀等国家和自治区急需的矿产及具有大型.超大型找矿前景和显开发效益的矿床.围绕找矿部署,开展基础性地质矿产调查工作和矿产资源评价工作;服务矿山开发,开展商业性矿产勘查工作;采取突出重点、加大投入、强化综合找矿、加强生产科研联合攻关等措施,努力实现地质找矿新突破。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腰岭子金矿成矿区域地质背景、地质特征和矿区地质特征与成矿条件。总结了地质、物探、化探综合找矿成果。确定了金矿体主要赋存于韧性剪切带的硅化、黄铁矿化糜棱岩化斜长片麻岩中,由含金石英脉构成。同时对浅部资源储量进行了预测,估算出金矿体的远景资源/储量共计3.84 t。上述总结对本区找矿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稀土元素演化特征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任耀武 《河南地质》1998,16(4):303-308
利用稀土元素演化特征来探讨岩石、矿物甚至矿床成因,是地质科研及找矿工作的一个有效手段。参阅有关资料及笔者实际体会,探讨了稀土元素在地质科研及找矿工作中的应用概况。  相似文献   

5.
《地质与勘探》2006,42(4):85-85
据《地持勘查导报》报道。7月5日召开的全国有色金属行业地质找矿成果交流会显示,我国有色地质行业在重点成矿区带找矿取得重大突破,江西横峰县钽铌矿,钽储量近3万t,为目前国内最大钽铌矿储量的3倍。  相似文献   

6.
地质科研工作是实现地质勘查重大突破的根本保障之一,这项工作在找矿甚查-矿业开发的诸环节均能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指出了有色金属矿产地质当前地质科研的主要问题是认识偏差,科研同生产脱节,选题不当,综合研究不够等,文末对上述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六角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探矿工程》2012,(10):19-19
《中国矿业报》消息(2012-10-16)大兴安岭地区是20个国家级重点成矿带之一,其优越的成矿地质条件和巨大的资源潜力长期为地质专家所关注。中国地质调查局质量万里行活动调研组近日对大小兴安岭地区(以下简称大兴安岭地区)地质找矿进行了实地考察。调研组认为,近年来大兴安岭地区地质找矿取得重大进展,铜、铅锌、钼、金、银、富铁矿等矿产资源储量显著增长,显现出良好的找矿前景,有望成为新的国家级有色金属基地。  相似文献   

8.
吉林省贵金属地质工作取得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宋庆文 《吉林地质》1993,12(2):1-14
本文总结近年来吉林省贵金属金、银矿取得的地质找矿成果和新进展。主要有:第三纪含金砾岩型金矿的突破、太古宙绿岩型金矿远景的扩大、荒沟山地区老岭群金矿的新进展、海沟金矿储量的增长、东风矽卡岩型金矿的发现;提交了大型山门银矿、评价了八台岭金、银矿及百里坪银矿远景区的发现。主要介绍金、银矿产出的地质背景、矿化类型、矿床地质特征,部分总结了成矿规律和找矿标志,供今后开展普查及提高找矿效果参考利用。  相似文献   

9.
董和金 《湖南地质》1992,11(4):263-268
湖南地质矿产局近几年来,在导向矿种金、银、铜、锑、富铅锌矿等的地质找矿中,有重大进展。新增了一批勘探基地和可观的储量。在省内急需的煤、盐矿、水泥灰岩的有偿勘查中,也取得了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本文在概括的全面回顾之后,总结了五条经验和认识。随着第二轮改革开放高潮的到来,笔者重点论述了正确处理好地质找矿的八个关系:即正确处理地质找矿与调整产业结构的关系、正确处理找矿与找钱的关系、正确处理导向矿种与非导向矿种的关系、正确处理找大矿和找中小矿的关系、正确处理成果与效益的关系、正确处理手段与目的的关系、正确处理就矿找矿与其他找矿方法之间的关系和正确处理找矿与开矿的关系。希望对全局工作有指导、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康家湾铅锌矿是湖南省水口山矿田大—超大型隐伏矿床,近十多年来,矿床东部深处进行了大量地质勘查工作,矿床地质特征发生了变化,发现了第二找矿空间,新增铅锌资源储量规模达到中型。通过系统总结矿区地质特征,全面分析成矿地质条件与控矿因素,提出了“背斜+两刀”的成矿模型,升华了水口山地区铅锌矿床找矿理论,对成矿有利靶区进行预测,指明下步找矿主攻方向。研究结果认为硅化破碎角砾岩带仍然是重要的找矿标志,兼顾探寻碳酸盐岩古溶洞、构造裂隙带中发育的小而富铅锌矿体,深部寻找矽卡岩型盲矿体依然潜力较大,铜等高温元素可作为今后重点勘查方向。同时,矿区东部新盟山等地具有较大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