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崇民先生激动地即席作诗一首,诗的最后两句是:“座中诸君都健在,一人憔悴在东南。”周总理读罢说:“‘憔悴’二字鸿极,不符合张学良将军的性格,我看应改为‘一人奋斗在东南’!”众人热烈鼓掌叫好!张学思是个十分重感情的人,今天的场面,使他激动和感伤过度,未能终席。散席时,周总理还特意到休息室看望了张学思,安慰再三。敬爱的周总理生前对张氏二兄弟关怀备至,评价甚高。他赞张学良将军是“抗日的千古功臣”,赞张学思是“海军的好参谋长”!  相似文献   

2.
张学思之死     
张学良胞弟、原海军参谋长、海军少将假案是经不起调查的,即使在那个极“左”的年代,张学思的所谓问题,经过多次内查外调,搞了几年也无任何证据。连“专案组”也泄了气。他们打报告,请示排除张学思的“特嫌”问题。但林彪在海军的一个头目×××却批示道:“年长日久了,问题搞不清,也不要轻易否  相似文献   

3.
组建人民海军1989年11月22日,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总参谋长迟浩田等20多位高级将领莅临享誉“中国海军军官摇篮”的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参加建院40周年庆典。将军们走进院史陈列馆,一堵挂满历任校领导肖像的“将军墙”扑入眼帘,上面依次排列着:肖劲光、张学思、刘华清……刘华清上将感慨地对随行人员说:这所学院是张学思同志一手创办的,他是我的前任。学思同志虽然不在了,但他为人民海军作出了贡献.功不可没!……(一)  相似文献   

4.
张治中知道学思的母亲非常疼爱自己的小儿子,去年夏天,她曾特意托宋子文,在南京陵园新村租了一幢别墅住下,为的是星期天能见上儿子一面。眼下张学思的请求合情合理,再加上张学良将军的情面,张治中将军不好不表示同意,但他再三嘱咐张学思:“悄悄离校,快去快回!”然而,张学思一去而不复返。他搭上北去的列车,千里找党。他与北平地下党接上关系之后,又受命赴保定东北军五十三军,开展党的统一战线工作……  相似文献   

5.
(三)一场政治风暴在中国大地刮起,林彪、江青等野心家、阴谋家粉墨登场,大肆进行篡夺党和国家权力的阴谋活动。海军当然是他们“夺权”活动的一个重要目标。在林彪的策动下,海军领导机关和军事院校掀起了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的所谓“四大”活动高潮,各军事院校的“造反派”纷纷进京,推波助澜。林彪还亲自出马,在人民大会堂召见了李作鹏一伙亲信,“亲切勉励”一番。随即,海军上下传达了“林副主席”  相似文献   

6.
张学思用力地点点头,他相信了大哥。1933年初,热河沦陷,民怨沸腾。蒋介石政府又象丢失东北一样,把失土的责任全部转嫁到张学良将军身上。张学良代蒋受过,下野出国。张学思更加愤恨国民党的“不抵抗主义”,决心跟着共产党抗日救国。4月,他在共产党员王金镜和关成章的介绍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后,张学思受党之命,打入国民党军队之中,从事“兵运”工作,以便将来为党拉出一支抗日武装。1934年春,张学良欧游结束,回到上海,住在宋子文公馆里。张学思应邀前去会晤。他一走进大门,张学  相似文献   

7.
周总理和邓大姐都在会客室里,陈赓和夫人傅涯同志也在座,见张学思进来,四个人笑吟吟地迎上前去。这时邓大姐突然问张学思:“你怎么没把爱人带来?”张学思这才发现谢雪萍没跟进来,他一笑:“带来了,我把她丢在车上了!”周总理和陈赓都大笑了起来。“你呀,你呀!”邓大姐顾不得埋怨张学思,急忙和傅涯奔了出去。一会儿,她们拉着谢雪萍走了进来。周总理亲切地和谢雪萍握手,风趣地说:“在延安的时候,就听说啦,你们俩结成一对革命的夫妻,这很好  相似文献   

8.
4月,冀中军区改编,张学思担任了冀中军区副参谋长兼一科(作战科)科长。8月,吕正操司令员奉命率三纵队挺进晋西北,冀中军区机关和晋察冀军区机关合并,张学思调任晋察冀军区参谋处长。这时,正赶上边区开始秋季反“扫荡”。晋察冀边区面临着一场恶战。恰在这时,他的爱人谢雪萍要临产了。这是她的第二胎。他们的第一个孩子生在冀中。孩子刚出世不久,恰逢敌人大“扫荡”,夫妇俩只好把孩子托付给一家好心的老乡照看。反“扫荡”胜利结束了,经过一年的转战,部队又回到了原驻地。张学思和谢雪萍欢欢喜喜地去看望女儿。可是,残酷的事实使他们惊呆了!村庄已被洗劫一空,老乡的那座房子化成了一片废墟,全家惨遭敌  相似文献   

9.
1998年4月9日至5月底。由“青岛”号导弹驱逐舰、“世昌”号综合训练舰和“南仓”号综合补给船组成的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在北海舰队副参谋长韩芳润少将率领下,应邀对新西兰、澳大利亚和菲律宾进行了友好访问。这是继去年我人民海军舰艇编队首次出访美洲四国后的又一  相似文献   

10.
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老虎滩畔,坐落着中国海军军官的“摇篮”——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几十年来,在这个摇篮里,成长起一批又一批人民海军军官。他们入校时生龙活虎,毕业时犹如虎踞龙盘,从这里驾驭着报效祖国的军舰、驶向海洋、英姿飒爽。今天,当年的学员不少已成为战功卓著的将军:她的几万名学员身居共和国海军的各个岗位,她的学子足迹早已踏遍万里海疆。值此海军建军74周年之际,仅以此文献给我的相识和不相识的海军战友们!  相似文献   

11.
迎接,汉语致词欢迎来访 2007年11月28日,“深圳”舰顺利抵达日本东京湾晴海码头。包括参谋长吉川荣治上将在内的日本海上自卫队的高级官员亲临码头迎接。欢迎仪式上,个子不高、面上常常挂着微笑的吉川荣治上将在致辞欢迎时,首先用汉语说了一句:“欢迎中国军舰来日本访问!”吉川荣治对中国海军舰艇此次访问日本特别重视,  相似文献   

12.
张学思之死     
原来,林彪集团和“四人帮”一伙要调查的,是指1961年12月12日由周总理主持举行的西安事变二十五周年招待会。张学思夫妇和扬拯民夫妇,应周总理邀请而出席,他们就坐在总理的一左一右。席间,周总理代表毛主席和党中央,表达了对西安事变,对张学良、杨虎城两位爱国将领的怀念之情。张学思感情异常激动,在给周总理敬酒时竟泣不成声。总理也难过  相似文献   

13.
海军参谋长赵国臣同志,不幸病倒在工作岗位上,战斗到最后一息,他的逝世,对海军司令部建设。乃至海军的建设,都是一个重大的损失。赵国臣同志1935年10月出生在辽宁省绥中县城乡区孤家子村。旧中国的黑暗,地主阶级对广大农民阶级的剥削,使他懂得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  相似文献   

14.
1957年8月,为庆祝建军30周年,展示人民海军近10年的建设成就,初具规模的人民海军全面亮相胶州湾——举行首次海上大阅兵。深信“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毛泽东主席对此非常美心,他提前近一个月就兴匆匆赶到青岛。到青岛后,在海滨“八大关”附近原德国人建造的“提督楼”接见了海军司令员萧劲光。萧劲光首先向毛主席扼要地汇报了海军青岛基地的建设和这次海上阅兵的准备情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台湾在“积极防御,独立固守”的军事战略和“防空、制海优生”的建军备战方针指导下,大力加强海军建设。当局提出“以建立第二代主战兵力、舰艇武器导弹化、反潜作战立体化、指挥控制自动化为目标”,大量从国外购买较先进的海军武器装备,使海军能量大为膨胀。至2000年,台海军水面主力作战舰艇将达30艘,将成为一支具有较强反潜、防空及水面对抗能力的海上作战力量,从而大大提高其海上综合作战能力。组建“第七舰队”1995年9月1日,台海军第168巡防舰队,即“第七舰队”在东部的苏澳港中正海军基地正式成立,这标志着台湾当局的反潜作战和远洋作战能力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16.
50年前,当我百万雄师过大江之际,张爱萍将军在江苏泰州白马庙接过华东军区海军的军旗时,麾下仅有缴获的100余艘破旧不堪的国民党旧舰船,总吨位只有4万吨。经过半个世纪的艰苦奋斗,人民海军经历了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由近海到远洋的发展过程。今天,我海军已成为拥有水面舰艇、潜艇、海军航空兵、岸防导弹、陆战队五大兵种合成的部队,构  相似文献   

17.
最近,笔者就海军如何向高科技发展的问题,采访海军原副司令员方强中将。老将军十分健谈,虽已年逾80,但精种矍铄。我门的话题从海军初创时谈起……白手起家的人民海军在谈到初创肘的海军时,方副司令讲到,全国解放初期,人民海军的装备非常落后。其装备主要是几条从国民党旧军队接收过来的性能落后而陈旧的舰艇,全海军各舰队都如此。例如,当时北海舰队某基地刚成立时,担任护渔、警戒巡逻任务的只有2条二次大战后日本  相似文献   

18.
一、清朝前期的海军清朝初期的海军力量很弱,在和郑成功的部队交锋中屡战屡败。故在清朝统一中国各地之时,独对郑成功无可奈何。不得已,清政府采纳了降将黄梧“坚壁清野”之策。以断绝郑成功海上的经济来源。清政府知道“坚壁清野”只能促使沿海百姓投奔台湾的郑成功,实非良策;对郑成功的.一再劝降又不见效,于是开始招抚郑成功的部下,“乃采用散除郑成功党羽政策,板印诏纸以密送台湾郑氏部属手中,欲招降其众。其诏文曰……朕奉无子民,布大信于天下,招抚怀远决不食言。尔等亦宜尽释疑畏,乘时建功,勿得坐失良机,致贻后悔。”康…  相似文献   

19.
《海洋测绘》2007,27(1):77-77
日前,“2006年度海军出版工作会议暨第二届海军出版发展论坛”在海军洛阳某部召开。  相似文献   

20.
金秋十月,和着共和国五十华诞的吉庆鼓点,一位皓首白发的老将军在儿子的陪伴下,悄然走进青岛海军博物馆,登上了供游人参观的“鞍山”号退役驱逐舰。“老伙计,我们父子看你来了。”老将军伫立前甲板,凝视高耸的舰侨,眸子里闪动着晶莹的泪花,默默地说。这位老将军不是别人,正是“鞍山”号驱逐舰首任舰长、原北海舰队司令员苏军将军;站在他身边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