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武孔春 《地震研究》1991,14(1):23-29
本文引入地震断层的自扩展破裂模式,用以解释地震序列的特征并计算地震断层的分维数。由自扩展破裂模式,本文导出地震断层的分维数为D=ln(1+Abln q/1+q)/ln q/1+q,其中q为余震区长度与主震的破裂尺度之比,A=2.1。在q≥1时,D=Ab,这与Aki的公式b=D/2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2.
兴海6.6级地震前地震活动异常图像与序列主要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兴海6.6级地震异常特征典型,从背景空区、孕震空区、大面积震群活动到地震条带、前震序列,长、中、短期地震活动性异常配套。该地震序列无论从其能量释放比、震级差,还是序列参数计算均符合主震-余震型判断指标,根据全序列特征,该地震为前震-主震-余震型序列。  相似文献   

3.
云南地区地震序列分类的定量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云南地区1965提以来116次大小地震序列的清理和归纳,引入了地震序列分类的时空强定量尺度,提出;表明震源区进人失稳状态的前震序列主要发生在主震前10天,前震序列的最大震级5.5级;震群型地震序列在时间、地点上的确定应与震级有关,在时间上以同在地震孕期内为宜,7、6、5级分别不超过1年、半年、3个月,在地点上以同在地震孕震区内为2,7、6、5级分别不超过100、50、30公里,震级上以小子等于0.5级为宜;主余震地震序列和孤立型地震序列的最大震级差分别是2.9级和3.3级  相似文献   

4.
利用前兆事件对云南地区地震进行中短期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秦嘉政  钱晓东 《地震学报》2004,26(2):140-150
对某些类型的主震事件, 进行中短期预测也许是可能的. 利用Varnes, Bufe和Varnes提出的破裂时间法模拟前兆地震能量加速释放模型,通过实际观测资料与理论公式的拟合, 可以建立主地震事件的中短期预测技术, 用以确定表示主震的地点、时间和震级大小. 本文使用的是云南区域台网的地震目录资料,覆盖的时间段为1965~2002年. 统计分析表明,在此37年时间内,等于或大于2.5级地震资料是相当完整的. 本文对云南地区的30次主震事件进行了模拟,其中25次主震事件由前兆序列模拟得到的预测时间和震级与实际值相当接近,主震震级预测精度约0.57个震级单位,假定已知前兆序列中最后一次事件,则预测主震发生时间误差约0.64年.对另外的5次主震事件,由于没有足够的前兆事件来充分确定前兆能量加速曲线或是存在对能量加速释放曲线的干扰事件,而不能进行破裂时间法模拟.本文的研究结果还表明,由于云南是破坏性地震和中小地震活跃的地区,因此,主地震与前兆事件最佳搜索半径不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主震矩与系数k,m之间存在强烈的相关性,利用主震地震矩与系数的关系和限制指数m的取值范围,可进一步缩小预测时间和预测震级的最佳拟合区范围,提高了模拟主震事件的预测精度. 本文采用破裂时间法对30次主震事件进行拟合,80%以上获得了较好的结果. 显示出该方法在预测已知主震事件序列的能力方面大有希望,因此,利用前兆事件对未来主震事件进行中短期预测的前景是令人鼓舞的.   相似文献   

5.
2000年姚安地震的震源参数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近场小孔径观测台网记录的余震序列资料,研究了2000年1月15日云南姚安MS6.4地震序列的地震物理过程. 用地震标定律关系估算主震的地震矩M0=1.58×1018N·m,矩震级MW=6.0,平均位错=0.63m,断层长度L=16.6km,断层宽度W=5.6km. 余震序列的高精度定位结果和能量分布走向,很好地证实了主震的断层破裂走向为N50°W,震区马尾菁断裂为主震发震构造,断层错动性质以右旋走滑为主. 用横波记录资料及波谱分析方法估算出余震的震源参数: 地震矩范围为1010~1016N·m,震源破裂半径a为80~500m,地震应力降范围为0.01~9.5MPa. 较大应力降(Δσ>1.0MPa)沿主断层线性排列,大应力降(Δσ>2.0MPa)与ML≥3.0级地震相关. 余震能量释放和高应力降的地震多发生在6.0~11km的深度范围,说明在这一深度范围内最大程度地集中了地壳中的应力.  相似文献   

6.
以近期地震活动计算未来强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古登堡-李希特的震级-频度关系式logN=a-bM为基本公式,导出计算不同震级地震复发周期T_M=m·10~(bM-a)和最大震级M_1=a/b,利用与强震孕育有关的近期地震活动资料,可定量计算未来强震的发生时间和最大震级。通过对川滇地区强震震例的验证和实际预报效果的检验,表明该方法在中长期地震预报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不同地区的二十次大、中地震前的能量E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发现有十二次地震在震中附近有个高能量区域,其外围有个低能量区域;有八次地震在震中周围只有低能量区域。E的这种区域分布半径有随主震震级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并求出了其统计经验关系式。若将低能量区域所包围的区域范围视为主震在地壳内的孕震区,则可以确定各级地震孕震区域的大小。还发现E在该区域内随时间的变化是在主震前出现一个低能期,其低能期时间或总异常时间与主震震级大小有关。这种变化特征与震前b值出现的峰值期相一致。利用这种特征可能为预测地震的地点、时间、强度提供一定依据。总归一化频度N0、最高震级也有E的类似变化现象。因此,b值、E、N0、都有可能作为预测地震的标志量。   相似文献   

8.
龙陵共轭地震群的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在研究了龙陵地震的特征后指出:龙陵地震是发生在介质相对均匀的区域的一组共轭地震。其基本特征是:两次主震的震级基本相等;两次主震的破裂面基本正交,而与主压应力方向约成45°夹角;前后两次地震的旋性分别是右旋和左旋,即旋性正好相反。 研究前震的分布情况,表明震源区在震前确有一个膨胀过程。前震分布的范围与余震分布范围大体相当,且可根据前震范围估计主震的震级。 龙陵强余震的时间分布适合经验公式 T=n[0.1347+0.3579(n-1)(2n-1)/6]T是以天计的自第一主震起算的时间,n为余震组的序号。根据这一公式便可求得第n组余震发生的时间。  相似文献   

9.
温州珊溪水库ML3.9震群震源参数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羽云  朱新运  张震峰 《地震》2004,24(3):107-114
采用地震波谱方法测定了温州珊溪水库地震序列的震源参数,分析了震源应力降特征及地震矩与震级的关系。研究结果认为:珊溪震群地震矩和震级统计关系为logMo=1.07ML 10.3;占地震总数60%的小震应力降为0.018~O.049MPa,珊溪震群属于低应力背景下的地震活动;珊溪震区应力降分维数D=0.85,属于低值,反映了震区介质强度和应力分布的非均匀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10.
本文定义了描述中等地震活动增强的三个参量E、T和R,通过对辽宁地区13次ML≥5.0地震的统计分析,分别给出了辽西-辽蒙交界、营-海-岫和辽南及两侧海域地区主震震级对E、T、R的回归方程并与实际震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等地震活动增强参量E、T、R与未来主震震级间存在一定的定量关系,在震级预测上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地震动态空区法与中,强震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秦保燕 《地震研究》1995,18(2):109-116
本文在组合模式和立交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预测中,强地震的动态空区法,应用该法对我国大震进行回顾性检验,结果表明,这一方法比单空区确定地震危险区有重要改进。文中还讨论了由动态空区出现的频次增多,地震共轭条带以及中小地震活动性加剧等判定震源断层的致涣和解锁时间,由此预测未来主震的震级和发震时间。  相似文献   

12.
扫描2022年芦山MS 6.1地震和马尔康MS 6.0地震震前不同震级档调制比图像,同时给出震前b值分布图像,结果表明:2次6级地震前震中附近不同震级档调制比均出现高值异常。最小扫描震级越高,调制比扫描结果越稳定清晰,调制比高值异常出现时间越晚,同时最小扫描震级越高,异常范围、幅度也越大,异常与震中位置和发震时间关联性越强。调制比异常的幅度和范围与应力水平有关,2次地震震前震中附近均出现低b值区域,且马尔康MS 6.0地震震中附近调制比异常和低b值异常都比芦山MS 6.1地震更突出,推断马尔康MS 6.0地震孕震区应力水平可能高于芦山MS 6.1地震孕震区应力水平。  相似文献   

13.
大、中地震前b值的区域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在文献[1]的基础上,共研究了13次大、中地震前的b值的区域分布,发现震中附近有个低b值区域,其外围有个高b值区域。这两个区域的半径R与主震震级M_s之间呈对数直线关系,由此可估计地震孕震区的大小,并可粗略地预测未来发生的大震的震级,也还可确定计算b值随时间变化所取的区域范围。另外,还分析了西南地区的永善地震和炉霍地震在不同区域内的震前b值随时间的变化,进一步验证了震前b值变化的相似规律性。  相似文献   

14.
余娜  张晓清  袁伏全 《中国地震》2018,34(4):695-703
采用时间序列的"传染型余震序列"(ETAS)模型系统估算了青海地区地震序列参数,并对地震序列的震后早期特征进行分析。采用"自然边界法"选取了2009年以来青海地区9个地震序列,利用"震级-序号"法确定了每个地震序列的完整性震级M_c,并对每个地震序列进行估算。研究表明,截止震级选取对地震序列参数的影响很大,在应用中需谨慎。α值和p值的稳定时间与序列的主震震级间没有明显的关系,主震震级较大的地震序列,序列参数的稳定时间可能较短;主震震级较小的地震序列,序列参数的稳定时间也可能较长。同一个地震序列,α值和p值的稳定时间与不同截止震级间也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最后给出了研究区域地震序列参数的最长稳定时间和最短稳定时间。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预测地震的新方法-地震余震向量线法。通过多年对众多震例的研究,发现一次主震后,其最后一次最大余震与主震的联线(余震线和向量线)与下一次相关地震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以余震线长、最后一次最大余震与主震发生的相隔时间、最后一次最大余震与主震的震级三个已知条件,即可预测另一特定地区相关地震发生的地点时间、震级三要素。  相似文献   

16.
分析用方程Q(t)=Q(t1) A1-A2(tf-t)^m[1 ccos(2πlog(tf-t)/p-φ)]来模拟强震前地震能量释放过程的一些条件,式中的Q(t)是在时间t以前所累积的“贝尼奥夫”总应变,tf是主震的时间,A1,A2,c,m,p,ψ都是模型的参数,Q(t1)是已知量(t1≤tf时)。表明在一定假定条件下幂指数m=α(2-d) 1。这里d是主震周围地震潜在震源群震中的尺寸,参数α决定着幂律。根据这个规律,地震时释放的地震能量和总能量的比值随地震的震级而变化。模型可用于分析实验研究岩石破裂释放声能的动力学,也适用于对堪察加一些强震前地震活动性的回溯性分析。  相似文献   

17.
对江苏省溧阳2次破坏性地震发震构造的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侯康明  熊振  李丽梅 《地震地质》2012,34(2):303-312
1974年、1979年在江苏省南部溧阳地区相继发生了震级分别为5.5级和6级的2次破坏性地震,其中1979年的6级地震是现代发生在江苏省陆域内震级最高的地震。2次地震相隔5年,极震区基本重合,说明2次地震的发震构造属同一活动断裂。不少学者经过考察认为这2次地震的发震构造与NNE走向的茅东断裂有关。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在溧阳震区开展了大量浅层人工地震探测、高密度电法、钻探及地震地质考察,随着资料的积累以及对震区余震的精确定位,人们对溧阳地震的发震断裂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这2次地震的主震及其余震均沿茅东断裂以东2km的金坛-南渡断裂分布,2次主震震中均位于金坛-南渡断裂南段与近EW向的溧阳-南渡断裂相交会的区域内。因此,笔者认为这2次溧阳地震的发震主断裂应为金坛-南渡断裂。  相似文献   

18.
以古登堡—李希特的震级—频度关系式(logN=a-bM)为基本公式,导出计算不同震级复发周期及未来一定时间内可能发生的最大地震的震级公式。利用陕西省丰富完整的历史地震资料,对陕西未来地震的最大震级及中长期地震趋势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汶川8级地震前加卸载响应比的大尺度异常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孕震初期加卸载响应比(LURR)通常在1左右涨落,然后逐渐上升至峰值点.但强地震并不在峰值点上发生,而要滞后一段时间(T2).T2与震级有关,震级越大,T2越长.对于8级地震,T2的计算值为28±8个月,汶川8级地震实际的T2是23个月.对于大地震,T2很长,峰值点后LURR通常迅速下降,在大地震前夕LURR常常降得很低,而预测的地震又迟迟没有发生,这种情况下很容易误导人们怀疑,甚至放弃原来的预测,殊不知,这时大地震正在迫近.这正是汶川8级地震给予人们血的教训.大地震不仅孕育时间长,孕震区面积也很大.大地震的前兆在时空上都是大尺度.基于这种认识,根据LURR的演化,中国大陆西南地区可能正在孕育一个特大地震.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采用基于贝叶斯理论的绝对定位方法对2014年2月12日新疆于田MS7.3级地震进行绝对定位,得到震中位置为82.56°E、36.04°N、震源深度为12.3 km;采用双差定位法对254个地震序列进行相对定位,得到101个重定位事件.结果显示,主震位于阿尔金断裂带西南端多个分支断裂的交汇处.余震震源主要分布范围在5~10 km深度之间,主震处余震代表的断层面较为陡立,且余震序列呈现出明显的西南向纯单侧扩展模式.沿阿尔金断裂带主震的北东向民丰震区本次地震后显示一个明显的地震丛集,说明本次主震对该震区具有触发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