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都地区寒武纪地层发育齐全,从下统、中统至上统均有出露,特别在上统生物化石极丰富,是研究过渡相区寒武纪地层的理想地区之一。1954年卢衍豪报导了本区上寒武统的三叶虫,1957—1959年钱义元等对本区寒武纪地层作过详细研究,并确立了下寒武统渣拉沟组,中统都柳江组,上统杨家湾组和三都组等地层序列,历年来均用此层序与各区地层进行对比。尔后贵州地矿局区调队及石油地质队先后在本区开展地层研究工作。1977—1979年笔者  相似文献   

2.
李麒麟 《地质通报》2000,19(2):220-221
兰州盆地中第三系分布广泛 ,尤其在永登拗陷中第三系发育完整 ,为河流相—盐湖相—河流相—冲积相的粗碎屑沉积。 2 0世纪 6 0年代甘肃省区测队在进行 1∶2 0万兰州幅区域地质调查时 ,将该套地层划为 3个段 ,依据上段所含的哺乳类化石将 3段均归属中新统 ,并称咸水河组。鉴于其后在中段内新发现少量的早第三纪轮藻类化石 ,1981年甘肃省区调队对本区做重新划分时 ,依据少量的藻类化石、宏观岩性及沉积特征 ,并在与西宁盆地西宁群对比的基础上 ,将下段划归古—始新世 ,定名为西柳沟组 ;中段划归渐新世 ,定名为野狐城组 ;上段划归中—上新世 ,…  相似文献   

3.
青海茫崖地区侏罗系是柴达木盆地北缘含煤岩系的西北延伸部分,地处阿尔金山南麓山前坳陷.青海省煤田地质区划将其称为格斯煤田,中一下侏罗统是本区唯一的含煤地层.对植物化石组合1及植物化石组合2进行了种属和组合特征分析研究,通过与邻区生物地层的对比分析,植物化石组合1与枝脉蕨顶峰带(Cladophlebis Acme Zone)植物组合类似,时代大体相当于普林斯巴赫期.植物化石组合2与锥叶蕨顶峰带(Coniopteris Acme Zone)可进行对比,地质时代为巴柔—巴通期.通过对茫崖地区基本地层层序与植物化石组合的分析研究,进一步对该区成煤地质时代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牟世勇  黄勇  岳龙 《贵州地质》2006,23(3):233-236
在青藏高原北缘1:25万区调工作中,于新疆且末县黄羊沟、西长沟一带原下石炭统地层中首次采获丰富的早三叠世孢粉化石,通过岩石组合、沉积特征、地质时代的研究,将含早三叠世化石的地层体从下石炭统地层中分离出来,厘定为下三叠统西长沟组,并探讨了该组的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5.
阿尔金山中东段南麓之柴达木大门口,出露一套以灰色为主的碎屑岩地层,1971年青海地质局五队在该区进行1:5万地质普查时把它划为二叠系,1983年出版的青海省地质图仍处理为二叠系。1983年青海区调一队三分队在俄博梁幅(J—46—[9])进行1:20万区调工作中对该套地层的出露范围作了新重圈定,并测制了剖面。根据部分孢粉资料,认为  相似文献   

6.
西藏冈底斯西段海相始新世地层的发现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75年在仲巴县麦拉山口南坡、林周县牛马沟发现海相第三纪化石后(章炳高、穆西南1979),我队又开展日喀则幅1:100区调工作,相继在仲巴县错江顶、萨噶县如角藏布发现了海相第三纪地层,并测制了地层剖面。建立了下第三纪古—始新世错江顶群(1979),1982年郭铁鹰、粱定益等在噶尔县达机翁发现含海相第三纪化石的转石,1984~1985年笔者与王全海、王小波、张小江等同志在该地测制了地层剖面,建立了始新世达机翁组。  相似文献   

7.
2012~2014年,笔者参加了新疆西昆仑神仙湾地区1∶5万区调,以岩石地层单位为基本填图单位,测制了系统地层剖面,收集了区内地层的岩性岩相、岩石组合、变形变质、接触关系及空间变化等资料,采获了大量古生物化石,通过综合研究,结合1:25万区调资料,对岩层地层、生物地层和年代地层为主的多重地层进行了划分,重新厘定了研究区综合地层序列,共建立组级岩石地层单位18个、段级岩石地层单位8个,其中新建组9个;首次在该区划分出22个生物地层单位,年代地层划分到系和统,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多重地层对比研究,极大地提高了该区域的地质研究程度。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碑坝地区位于川陕交界。解放后在本区进行了大量的地质工作。1966—1970年陕西区调队和四川第二区调队在本区进行了1:20万区调工作,对晚前寒武纪地层自下而上划分为铁船山组、麻窝子组和上两组,统称火地垭群。1974年成都地质学院李建林老师带领学生在铁船山以西任家河一带实习时,首次在铁船山组顶部发现藻类化石,以及下伏地层的微品灰质白云岩砾石,提出铁船山组新于上两组和  相似文献   

9.
20122014年,笔者参加了新疆西昆仑神仙湾地区1∶5万区调,以岩石地层单位为基本填图单位,测制了系统地层剖面,收集了区内地层的岩性岩相、岩石组合、变形变质、接触关系及空间变化等资料,采获了大量古生物化石,通过综合研究,结合1:25万区调资料,对岩层地层、生物地层和年代地层为主的多重地层进行了划分,重新厘定了研究区综合地层序列,共建立组级岩石地层单位18个、段级岩石地层单位8个,其中新建组9个;首次在该区划分出22个生物地层单位,年代地层划分到系和统,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多重地层对比研究,极大地提高了该区域的地质研究程度。  相似文献   

10.
本区石炭系属扬子地层区下扬子地层分区镇江地层小区和江南地层分区修水—钱塘江地层分区常州—宣城地层小区的过渡地层。笔者自1989年7月至1991年11月在本区进行1∶5万区调工作时,对石炭系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获得一些新资料,现将地层学研究方面的某些进展作些介绍,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1.
经1:5万区调,将本区原定下石炭统分解为长城系白湖群、蓟县系平头山群以及新建单位——中、上奥陶统黄石岭群。在前人定的中震旦统或蓟县系分布区的查干哈格以北发现了青白口系。将前人1960年在该区划定的前震旦系北山群、后来改定的下志留统勒巴泉群原定为前长城系。并在破城山南坡前人原定下二叠统分布区,首次发现了上三叠统的生物地层。  相似文献   

12.
湖南省地矿局418地质队区调分队于1984年在湘中南部进行1:5万《一渡水、花桥、芦洪市》三幅区调联测工作中,于新宁县靖位乡畔泥田、三渡水乡瓦屋里的晚寒武世和早奥陶世地层中,发现了丰富的微古植物化石。这个地区以往化石资料甚少,在地层划分与对比缺乏充分依据,此次微古植物的发现,具有重要意义。现将畔泥田剖面层序列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该地区1:20万区调成果,以广南县那达——板内剖面和邱北县羊七沟剖面为基准,将该区的一套浅海——半深海碎屑岩相中三叠世地层,划分为两个组(上面的羊七沟组,下面的那达组)、四个菊石组合、三个瓣鳃组合。认为那达组时代属安尼期,而羊七沟组属拉丁期地层。本区中三叠统较相邻的桂西、黔南地区出露得更较完整,化石更为丰富,而且与碳酸盐相地层的相变现象反映得更为清晰,是研究中三叠统及生物组合的理想地区。  相似文献   

14.
区内寒武系前人很少研究,一九五八年到一九六○年间,经长春地质学院吉南区测大队的工作,划分出寒武系上统凤山组、长山组、崮山组。中统张夏组、当十组。下统石桥组、馒头组。一九六五年安素兰对区内的青沟子、咋子、双安屯及通化等地的寒武系作了较详细的剖面研究,提出本区碱厂组存在的可能性。一九七三年以后我队在本区开展1:20万区测工作,积累了较多的地层古生物资料。在浑江市幅及集安县幅地质调查后进行了建阶工作,划分了十七个化石带、七个阶、一个组。  相似文献   

15.
唐古拉山地区第三纪地层的划分及命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86-1990年期间1:20万区调资料,将唐古拉山地区的第三纪地层,划分为古一始新统、渐新统、中新统及上新统,并分别命名为沱沱河群、雅西措群、查保马群、五道梁群和曲果组。认为中新统查保马群和五道梁群属同期异相,并指出在雅西措群中寻找盐类矿产、五道梁群中寻找锌银铁矿产具有很大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
关于柴达木山前沉积层及其在第四纪时的主要发展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达木盆地四周为南山、阿尔金山和昆仑山诸山脉所环绕,按其地质构造来说,是中央亚细亚山间盆地的典型代表。柴达木地区广泛的地质调查工作开始得较晚,即自1955年起对本区第三纪含油地层进行勘探工作后开始的。因此,有关这一有意义的地区的地方情况,在文献中还介绍得很少。而对于柴达木盆地的第四纪地层来说,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17.
山西省区调队在五寨幅1:20万区调过程中,在保德县扒楼沟地区测制的剖面中,采到了丰富的化石,现综合概述如下。上覆:二迭系下统山西(P_1s) 硬砂质石英砂岩——整合—— 39~33、深灰、黑色海相页岩,含磷铁矿结核,夹有煤层及泥质灰岩薄层、含化石,新采获化石:  相似文献   

18.
赣皖边境地区青白口纪地层划分与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5万区调填图中系统调研了江西省内都昌县马涧桥、波阳县燕窝一带新发现的青白口纪地层岩石组合与层序、岩相特征,获得部分微古植物化石及847±38Ma的同位素测年数据,重新厘定并新建马涧桥组,据其特征认为可与毗邻的皖南青白口纪地层对比。四堡运动后,本区与皖南都曾经历过裂陷时期,具有相同的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19.
湖南上泥盆统云南贝-小云南贝腕足动物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湖南的上泥盆统很发育,含有大量保存完好的化石,对中国晚泥盆世地层和动物群的研究,具有较重要的意义。 本区的泥盆纪地层和腕足类,早在1933—1938年,田奇瑞等已进行研究,划分这个地区的上泥盆统为两个组,锡矿山组和佘田桥组,前者分三个岩性段和七个化石带,由下而上为:  相似文献   

20.
根据2000年在西藏措勤地区1:25万区调中,在中二叠统中发现的菊石化石Popanoceras bowmani(Boese)、Paragastrioceras jossae(Vrneuil)和Timorites curvicostatus Haniel,对菊石相的中二叠统进行了划分对比。Paragastrioceras同冈瓦纳边缘区的特征化石,Timorites是赤道特提斯区的菊石代表,二者的共存,证实了西藏在二叠纪时位于邻近冈瓦纳边缘区的赤道特提斯区内,古气候已渐转为温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