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气象服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业是稳社会、安天下的基础产业,也是一个弱质产业,自然灾害风险是种养业农民利益得失乃至整个产业能否持续发展的“焦点”。连续5年的中央1号文件、“十一五”规划都对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提出明确要求,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发展农村保险事业,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加快建立农业再保险和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程建新  周游  许宏 《浙江气象》2002,23(4):19-25
通过对建德市农业产业结构、气候资源的调查研究,掌握了建德农业种植结构和气候变化的主要特点,提出了从垂直方向、区域性水平方向、全市区域特色农业布局的效益农业发展思路和农业产业结构适应气候变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进入21世纪的中国农业气象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中简要回顾了中国农业气象的发展历程,并将现代农业气象研究划分为3个阶段:20世纪50—60年代初创起步阶段、70—80年代恢复发展阶段及90年代以后的快速发展阶段。从作物资源利用、农业气候资源与区划研究、作物产量预报和遥感估产技术、农业气象灾害研究、气候变化对农业与生态影响研究等方面重点介绍了现代农业气象科研工作的主要研究成果和进展;从未来气候变化带来的问题、农业生产和可持续发展需求、农业气象科研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等方面,提出了气候变化影响下农业气象灾害防灾减灾技术研究、气候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研究、有关国家粮食安全关键技术研究、农业气象现代化观测技术研究、作物生态系统模拟与定量化评估技术研究、设施与特色农业气象及现代生物技术的环境调控技术研究、农业气象基础理论研究等方面农业气象未来的重点研究领域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近24a气候和农业气象资料,分析了小麦和蚕豆发育期间、各时段需水量,从而确定了气象干旱标准,同时,对湟源县调整优化种植结构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编者按:为了促进新疆“名特优”农产品(红花、葡萄、库尔勒香梨、枸杞、桃、苹果、哈密大枣、核桃、石榴、哈密瓜、雪莲、杏、巴旦木等)的发展及农业经济结构的合理化,充分利用新疆气候资源优势,发展新疆各地区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从本期开始,本刊特编发新疆“名特优”农产品气候资源讲座。从“名特优”品种种植的气候适应性及经济可行性着手,对新疆及世界气候相似地区“名特优”品种进行分析,结合各地气候资源情况,作出“名特优”农产品的农业经济气候区划,为新疆农业结构优化调整及“名特优”的集约化、产业化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20年来,湖北省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农业的发展由解决温饱的需要转向适应人们进入小康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品种和质量有了新的要求.面对当前一些低质农产品销售不畅、大量积压以及农民收入不高等问题,围绕"产量调高,质量调优,经济调活,收入调多,农民调富"的目标,全省各级政府十分重视农业结构优化调整.湖北省地处长江中游,境内复杂的地形制约着光、热、水等气候资源的再分配,使得湖北农业生产具有南北不同、东西有别且兼有南北和东西过渡的特色,为湖北农产品发展的多样化、多层次、优质化和动态化提供了潜在的优势.同时,也要求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一定要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该文利用农业气候学原理,论述了在湖北省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与新项目的开发立项及优良品种的引进过程中,进行农业气候分析、评估的重要性及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发展名优特高效农业产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干旱化对北方地区农业结构的影响”是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我国生存环境演变和北方干旱化趋势预测研究”的专题之一。该专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3个部分: (1)我国北方地区生态功能区的划分及评述; (2)水资源的演变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干旱化对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结构的影响及调整方案。 目前已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工作。研究采用遥感信息解译北方地区植被覆盖度,通过植被覆盖度推算出水土保持作  相似文献   

8.
阴山北部利用气候资源优化种养结构个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阴山北部农区1997—2006年的农牧林业发展历程,以及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牧区建设进程中种养业发展存在的问题,采用线性规划模型对气候资源利用、生产水平及经济状况进行比较性研究。得出了该地区气候生产潜力。通过个例从气候资源利用角度分析认为,发展阴山北部区域化生产规模、专业化布局、产业化经营格局的名优特色农畜产品,种植业应充分考虑喜凉、耐旱性农作物的适宜性种植;养殖业应在充分考虑市场供需因素的影响前提下,通过农副产品转换利用和集约化设施经营,侧重对猪、羊、兔的养殖。  相似文献   

9.
“把气象服务作为气象事业发展的宗旨;把发展作为主题;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这是全国气象事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指导方针之重点内容。气象服务是气象事业发展的立业之本,脱离服务的基石,气象事业的发展就无从谈起。作为气象业务分支之一的农业气象,由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促使农业生产对象逐步转向多元化、产业化和科学化发展,传统农业体制下的农业气象业务体系,服务于当前农业生产的不适宜性,表现较为突出,农业气象业务体制必将面临较大的调整。1 优化农业气象业务服务体制,为农业发展保驾护…  相似文献   

10.
科学应对气候变化 建设江西生态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科学应对气候变化对实现“建设生态文明”战略目标的重要性。结合江西实际,分析了气候变化对江西农业、水资源、森林和其他生态系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江西应对气候变化应采取的措施:一是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节能减排管理,以减缓温室气体排放;二是继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结构和种植制度调整,选育抗逆品种,以加强农业生态建设;三是加强水资源管理与保护,进一步强化水利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四是进一步完善森林生态系统建设,大力推进生态市、县和生态城市建设,健全林业有害生物检疫、测报和防虫服务体系,以加强森林和其他生态系统建设;五是研究和用好“排放权”特殊资源;六是采取加强气候变化相关科技工作的管理与协调,加强气候变化相关科研工作,加强气候变化领域科技人才建设,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节能减排科技成果的推广和转化,加大对气候变化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资金投入等,以提高气候变化相关科技工作的水平和能力;七是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公众应对气候变化意识和水平。  相似文献   

11.
海伦县作物抗御气象灾害合理种植比例的决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梁荣欣  沈能展 《气象学报》1985,43(2):188-195
本文采用农业系统工程方法与农业气候分析方法相结合的途径,对黑龙江省海伦县的农业气象灾害类型及主要作物的受害减产率进行了定量研究,并建立了寻求作物抗灾稳产合理种植比例的数学模型及用计算机进行了优化处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不同情况所应采用的各种决策方案。 本文的研究结果。经过用历史资料的效果检验后,已提供给当地生产领导部门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2.
以社会化推进气象为农服务新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创新气象为农服务机制,融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新常态下浙江农业发展呈现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特点和新趋势,气象为农服务需求更旺、要求更高、任务更重。以社会化推进气象为农服务新发展,是解决基层气象为农服务能力不足与"三农"发展需求旺盛之间矛盾的重要手段。通过创新气象服务供给方式和管理机制、政府购买气象服务、引导和培育社会组织参与气象为农服务工作,推进气象为农服务部分职  相似文献   

13.
从开展河南农业高效利用研究的必要性及更合理利用气候资源的角度出发,提出间作套种的三熟制高效农业资源利用模式。对三熟制与二熟制的气候资源利用、组分产量和产量结构进行对比,分析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结果表明,三熟制种植模式明显优于传统的二熟制种植方式,是符合当前河南省农业向高效优质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4.
蒋斌  虞志通 《贵州气象》1997,21(3):32-34,22
1前言发展农业生产,离不开气象科技,只有顺应天时,充分了解本地的气候资源及其分布规律,才能更合理地确定农。林、牧等各业的发展比例,为促进大农业的全面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根据气候资源分布特点,才能提供作物引种,合理布局及建立稳产高产耕作制度的科学依据;只有进行农业气候适应性的研究和论证,才能确定调整种植结构,选建生产基地,发展名。优。特产品等。本文通过近十年几个主要气象因子的统计,与前十年作了比较和分析,提出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会带来一定的影响,气候资源是农业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应该充分利用。2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河南省气候资源、土壤资源及种植结构、种植制度,并结合河南省农业资源及生产条件,提出了农作制度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6.
紧扣水土保持工作特点,分析了实现水土保持产业化的基本条件,指出历史赋予了水土保持产业一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要结合中国的国情发展水土保持产业。水土保持是一个费省效宏、回报率极高的产业,现在的小流域经济为其产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文中还就实现水土保持产业化的有效途径提出:第一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继续壮大水保产业的实力,第二要以科技为依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第三要以市场为导向,实现水土保持产业化。在市场经济中一切经济行为都必须按市场规律办事。首先要务实第一产业,在满足人们基本需要的基础上发展拳头产品,抓特色种养业,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其次壮大第二产业,抓龙头企业,抓名牌产品,降低生产成本,改善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最后是发展第三产业,要抓规模经营和规范化服务,为前两个产业创造条件。只要有了成熟的水土保持产业体系,才能称得上实现水土保持产业化。  相似文献   

17.
从开展河南农业高效利用研究的必要性及更合理利用气候资源的角度出发,提出间作套种的三熟制高效农业资源利用模式。对三熟制与二熟制的气候资源利用、组分产量和产量结构进行对比,分析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结果表明,三熟制种植模式明显优于传统的二熟制种植方式,是符合当前河南省农业向高效优质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 ,中国学者在资源配置、农作物种植结构优化模型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如齐文虎、杨永歧、孙玉亭、马树庆、郭建平、李湘阁、于系民等均从不同角度 ,探讨了如何合理利用气候资源 ,建立了单目标线性规划模型 ,为调整优化种植业或大农业的种植结构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和良好的建议 .王丙昆等、刘文俊等 ,还分别建立了多目标线性规划模型和二次规划模型 ,为当地的大农业和作物布局调整提供了依据 .何维勋应用单目标非线性规划方法研究了防御冷害的作物布局 .文中拟以朝阳市种植业结构调整优业模型为主题 ,在前人已经建立的单目标和多目标两种线…  相似文献   

19.
朝阳市种植业结构调整优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国学者在资源配置、农作物种植结构优化模型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如齐文虎、杨永歧、孙玉亭、马树庆、郭建平、李湘阁、于系民等均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如何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建立了单目标线性规划模型,为调整优化种植业或大农业的种植结构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和良好的建议.王丙昆等、刘文俊等,还分别建立了多目标线性规划模型和二次规划模型, 为当地的大农业和作物布局调整提供了依据.何维勋应用单目标非线性规划方法研究了防御冷害的作物布局.文中拟以朝阳市种植业结构调整优业模型为主题,在前人已经建立的单目标和多目标两种线性规划、单目标非线性规划优化模型基础上,尝试建立多目标非线性规划和动态规划等两种优化模型.然后连同单目标线性、非线性规划和多目标线性规划一起共5种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并与朝阳市的种植业现状进行比较,选出最适合朝阳市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优化模型.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中国生态与农业气象研究主要关注气候变化的影响,而脆弱性与风险预估研究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甚至无法进行预估研究。以生态/农业气象的脆弱性和风险为切入点,从生态/农业的地理/种植分布、物候/生育期和生产力/产量等方面,综述了中国生态/农业气象的研究进展,指出现有研究成果难以满足高质量生态保护与粮食安全的需求,为此提出了未来拟重点开展的研究任务,即生态/农业气象承载力及其优化布局、生态/农业气象的灾变过程与调控机制、生态/农业变化的气象条件贡献率评估及其适应技术、高质量生态保护与粮食提质增效的气候资源高效利用和定向调控研究,以推进中国生态与农业气象脆弱性与风险研究,为中国生态/农业气象科学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