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思路:形成霜冻的条件有二个:一是外界有平流降温;二是冷高压控制时晴天之下的辐射降温。根据这个条件选用08时高空500毫巴酒泉与哈密和酒泉与老东庙的温差和地面冷高压的中心位置及强度作为平流降温条件。用14时压、温、湿来反映辐射降温的快慢或强弱的因子。这样用高空、地面要素来反映霜冻的形成较为客观。二、方法步骤:  相似文献   

2.
云南严重低温霜冻灾害天气个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99年12月下旬特大霜冻灾害是云南1951年以来损失最大的一次自然灾害,受灾面积85万hm^2,直接经济损失55亿元。利用高空和地面气象资料,分析了严重低温霜冻灾害的天气成因,并与历史上的1973/1974、1975/1976年冬季云南两次严重霜冻灾害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特大霜冻灾害是在云南连续暖冬背景下发生的,对云南经济作物和热带作物的危害最大。高空冷平流与地面冷高压控制下长时间夜间晴空辐射冷却降温是此次重霜冻形成的主要原因,500hPa、700hPa偏北气流和干冷南支槽是主要影响天气系统。碧空无云、静风、湿度小、气温低、气压高、露点温度特低是此次重霜冻的主要气象要素变化特征。冻害以滇南热带作物种植区最为严重。关键词霜冻低温冷平流晴空辐射暖冬  相似文献   

3.
根据中山市1955-2000年46年气温及霜冻资料,用统计和直观的折线图等方法,总结出中山市低温、霜冻的气候特征,并对低温、霜冻的成因做了分析,发现引起低温、霜冻的几种典型高空环流形势:(1)西部阻高崩溃型;(2)中部阻高崩溃型;(3)西部低槽发展东移型;(4)东部低槽发展型。且高空环流形势对低温、霜冻的发生有较好的预示作用。进入80年代后期,冷害天气无论是从强度、持续时间均呈减弱趋势,表现在随时间的推移,中山市低温和霜冻的初始日期推迟,而终止日期却提前。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伊春地区一次大范围初霜冻的高空、地面环流形势以及影响初霜冻的要素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发生霜冻的基本环流特征和要素表现,为以后的霜冻预报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5.
根据产生春季晚霜冻的高空、地面形势,利用数值预报产品,结合本站资料,分别建立当天14时的风向为偏南风和偏北风下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6.
根据产生春季晚霜冻的高空、地面形势,利用数值预报产品,结合本站资料,分别建立当天14时的风向为偏南风和偏北风下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7.
两段筛选     
一、说明目前,国内外统计天气预报工作中都认识到因子选择具有关键意义。由于天气现象的发生相当复杂,主次因素往往纵横交错,特别是近年来比较注意利用高空形势和历史资料作预报,一个地域或地点的预报因子,往  相似文献   

8.
如果经济状况得到充分保证,无论哪一种作物都可能免受霜冻危害。然而,防御平流霜冻显然比防御辐射霜冻要困难得多。通常,平流霜冻在春季比辐射霜冻结束得早,秋季比它来得晚,并且周围气温多半是比较低。平流霜冻持续时间长。因为平流霜冻通常包含着强风,所以实际的防御技术是有限的。因此,下面讨论的防御霜冻的大部分方法仅仅是防御辐射霜冻的实用的和有效的力法。这些方法以下列原则为基础:(a)地点的选择;(b)辐射的拦截;(C)热量的隔绝;(d)空气的混合;(e)空气直接的对流加热(略);(f)辐射加热;(g)融解热的释放;(h)土壤的处理。  相似文献   

9.
早霜冻是我县重要灾害性天气之一,常对秋作物、蔬菜等造成冻害而减产。为预防霜冻危害,制作了早霜冻短期预报方法。 本方法使用1976年至1986年的10月份本站地面气象资料,选用了形成平流辐射霜的影响因子,该方法经试报使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广西1999年12月严重霜冻与典型霜冻重年的环流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999年12月广西严重霜冻天气同期500hPa高度场和海平面气压场特征及前期500hPa高度的相关场分析,得到北半球中高纬度糟脊的位置与强度,地面大陆冷高压强弱,是影响广西12月霜冻的主要环流形势;当年1月、9月极涡强度、位置,北美高压脊强度,及黑海附近低槽强弱,是影响广西12月霜冻天气重、轻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1999年12月广西严重霜冻天气同期500hPa高度场和海平面气压场特征及前期500 hPa高度的相关场分析,得到北半球中高纬度槽脊的位置与强度,地面大陆冷高压强弱,是影响广西12月霜冻的主要环流形势;当年1月、9月极涡强度、位置,北美高压脊强度,及黑海附近低槽强弱,是影响广西12月霜冻天气重、轻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12.
从日常预报的角度出发,结合常规观测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对2014年12月18日梅县出现了14年入冬以来的首次低温霜冻天气进行分析得出:低温天气的出现和冷空气的入侵有关外,还与夜间晴空辐射降温、周边地理环境等因素有关。在冷空气前梅县有短暂回暖现象;冷空气过后,导致基础气温较低,在高空西北气流和地面冷高脊控制下,极易发生辐射类低温;数值预报对冷空气的形势预报准确,有较高的参考意义,但其温度预报往往只考虑平流降温作用,对于辐射类降温的预报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13.
大理地区晚霜冻灾害前后大气边界层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晚霜冻灾害的成因不仅能提高灾害性天气预测能力,而且可为此类灾害性天气的准确预报以及做好大、小春农作物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依据。对2009年3月14日云南省大理地区发生晚霜冻灾害期间大气边界层探测资料变化特征的分析结果表明:①此次晚霜冻是在降雨过程后以及前期偏暖的背景下发生的,由高空冷平流和夜间辐射降温形成的混合型霜冻;②晚霜冻发生前,近地层受冷空气影响,各类气象要素呈现出显著的变化特征,白天大气透明度高、无云、风速小、气压高、湿度小,太阳对地表的辐射较强,地表储存的热量较多,气温升高且达到最高值的时间较晚,地面以湍流方式向大气输送的能量以潜热通量为主,傍晚日落后,地表释放的热量开始增多而且远远超过白天吸收的热量,加之水汽放射的长波辐射稳定,获得大气逆辐射补偿的热量相对较少,气温迅速下降,从而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发生凝结现象。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霜冻天气分区客观预报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山东省霜冻气候概况,把全省分成6个预报区,每个区选取有代表性的测站,应用探空、地面观测资料和逐步回归方法,建立测站的日最低气温和日最低地温的短期预报方程;把HLAFS数值预报资料代替高空资料代入预报方程,进行最低气温和地温的预报;根据霜冻与气温和地温的关系及分区预报霜冻的标准,判别预报区内有无霜冻。建立了山东省霜冻天气短期分区预报业务系统。  相似文献   

15.
西安城市空气质量预报统计方法及业务化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介绍了空气质量统计预报方法,对西安空气污染物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选择了表征大气扩散能力的地面、高空气象直接、间接因子,把地面天气形势分为12种形势,在分冬、夏半年的基础上,分别建立各个形势下SO2、NO2、PM10的72个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6.
用1975—1985年5月500 hPa 高空图资料统计晚霜冻在不同环流型下的频数。其中两槽一脊型的霜冻占67%,一脊一槽型的占22%,其他型为11%。并从冷平流强度、基础温度和天气现象等方面,分析了霜冻预报的着眼点,对加强晚霜冻预报,避免危害,收到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利用福建省内68个地面测站1981—2011年1—4月、10—12月逐日观测资料,结合最低地表温度、天气现象、最低气温作为福建霜冻判别指标,探讨福建霜冻气候特征及环流背景形势。研究发现:1)福建年平均霜冻天数、初(终)霜冻日、无霜冻期具有明显地域差异,等值线基本呈东北—西南走向,与台站海拔高度具有良好相关性。区域平均初霜冻日、终霜冻日、无霜冻期总体分别呈推迟、提前、延长的变化趋势。2)全省大范围霜冻天气呈现发生频率低、过程持续时间短、总体逐渐减少的特征。3)霜冻越强,发生越晚,结束越早,且出现天数越少。4)随着形势场特征线略有南压,霜冻逐渐增强,反之减弱。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广西历年霜冻异常偏重年的统计分析 ,确定广西霜冻异常重年的指标 ,找出广西霜冻的海温和大气环流因子 ,建立统计诊断模型及广西重霜冻年的概念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9.
春季低温冻害短期天气预报业务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产生春季低温冻害的高空,地面形势,利用数值预报产品,找到了一组预报冻害的因子,然后建立回归方程,组建预报规则,综合得出预报结果。  相似文献   

20.
利用数值预报产品与广西大范围霜冻天气过程对照作为分析依据 ,建立广西大范围霜冻天气过程的概念模型 ,结合预报指标、相关因子普查 ,用多元回归方法建立广西 89站逐日最低温度预报方程及霜冻等级预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