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7 毫秒
1.
根据1988~1999年8个航次对北海半岛水域的调查资料。从无机氮的分布特征及三态氮的百分组成着手,分析研究了该水域无机氮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该水域无机氮含量具有春季明显高于冬季的分布特点。但三态无机氮的转化程度不高。与该水域无机氮的供应源以沿岸排污为主要输入途径有关;10年间无机氮的含量变化无论是整个海域还是局部海域,均以春季变幅远大于冬季,但在组成上春季NO3^-明显低于冬季,NH4^ 则与此相反。这与各时期不同季节氮的补充与消耗途径及转化速率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2.
根据2008-2011年渤海湾近岸海域的调查结果,分析了该海域石油类含量的水平分布、垂直分布和年度变化,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进行了该海域的环境质量状况评价.结果表明,从水平分布看渤海湾近岸海域石油类含量中北部高于南部,从垂直分布看,其石油类的含量大体呈现出表层高、底层低的特征,结合前人的调查结果,得出2002-2011年渤海湾近岸海域水体中石油类含量的年际变化虽时有波动,但总体较为平稳.根据单因子污染指数的评价结果认为,渤海湾近岸海域已经受到石油类的污染,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3.
河北黄骅近岸石油污染对海洋生物体内石油烃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河北黄骅沿海1995年2次调查所捕获的鱼、虾、贝类等18种样品的测定结果表明,受测海洋生物均检出石油烃,双壳类生物体内石油烃含量高于甲壳类和鱼类,该海域海洋生物体内石油烃含量水平远低于国内外污染严重的水域。从分析结果看,该海域目前石油污染特点主要以慢性污梁为主。  相似文献   

4.
对河北黄骅沿海1995年2次调查所捕获的鱼、虾、贝类等18种样品的测定结果表明,受测海洋生物均检出石油烃,双壳类生物体内石油烃含量高于甲壳类和鱼类.该海域海洋生物体内石油烃含量水平远低于国内外污染严重的水域.从分析结果看,该海域目前石油污染特点主要以慢性油污染为主.  相似文献   

5.
珠江口海域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含量的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黄小平  黄良民 《台湾海峡》2002,21(4):416-421
主要利用1998年在珠江口海域连续同步观测资料,研究该海域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含量和富营养化状况。结果表明,无机氮主要来自四个口门的径流,但深圳湾附近的陆源亦有一定贡献;无机氮的形态主要以硝酸氮为主,而在深圳湾附近海域则以氨氮为主;无机氮含量普遍超过0.30mg/dm^3的我国海水水质标准二类标准值,大部分海域已超过0.50mg/dm^3的四类水质标准值,径流对活性磷酸盐含量的贡献不显著,而深圳湾附近的陆源则有明显的贡献,从珠江口附近由沿岸流和涨潮流带来的活性磷酸盐亦有明显的影响;除深圳湾附近海域活性磷酸盐含量超过0.030mg/dm^3的二类海水水质标准值外,其他海域基本符合0.015mg/dm^3的一类海水水质标准值要求。该海域的N/P值普遍较高,而且北部海域的高于南部海域;最高值超过300,最小值也大小30;该水域的营养盐主要为磷限制。  相似文献   

6.
根据1998—2002年对古镇口港海域5期的监测结果,初步探讨了该海域环境因子的变化特征和营养水平。结果表明:该海域水质较好,除油类和CODMn外,1998年达到GB 3097—1997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1999年水质超过第四类标准,2000,2001年水质达到第三类标准,2002年达到第二类标准。其中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含量近年略有上升,氮磷比平均为26.8。富营养化指数平均为37.2,并呈迅速下降态势,已从1999年的137降为2002年的0.733。但该水域受油类和CODMn污染较严重,CODMn的含量从1999年开始连续3年超过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2002年明显好转,达到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油类的含量连续5a达到第三类海水水质标准。综合来看,古镇口港海域水质目前状况较好。  相似文献   

7.
广西北海半岛近岸水域活性磷酸盐与叶绿素a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蔓新  赖廷和 《台湾海峡》2003,22(2):205-210
本文根据1992~1999年6个航次的调查资料,分析研究了广西北海半岛近岸水域活性磷酸盐(PO4—P)含量的分布特征及其与叶绿素a(Chl—a)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该水域PO4—P含量的分布具有随着其补充量与浮游植物的消耗量的不同而明显不同的特征.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秋、冬季该水体PO4—P与Chl-a含量之间以负相关趋势较为明显,春季则以正相关趋势较为明显.该水域中氮的供应运比磷的充裕,除个别航次外,N/P均值都高于39.11,远高于Redfield比值(16)。PO4—P含量可能是该水域浮游植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图于,也可能是1995年3月该水域发生赤潮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春、秋季东、黄海营养盐的分布变化特征及营养结构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利用2000年10~11月和2001年3~4月的调查资料,分析讨论了春、秋季东、黄海营养盐的分布变化特征及营养结构状况。结果表明:该海域表层营养盐高值主要出现在长江冲淡水影响区和江浙近海海域,低值出现于东海陆架区和黄海西北部,黄海中部水域春、秋季因温跃层强弱不同表层营养盐含量差别较大。东、黄海海域春、秋季表层水N/P、Si/N和Si/P值(除秋季黄海北部局部水域N/P值小于10外)均远高于Redfield比值。春季东海海域N/P、Si/N和Si/P值明显高于黄海海域,并高于秋季;秋季黄海海域N/P、Si/N和Si/P值要高于东海海域,变化也大于春季。在强温跃层存在期间和浮游生物旺发季节,表层水域N/P、Si/N和Si/P值原本高的区域往往进一步升高,而温跃层较弱或浮游植物生长繁殖能力较弱的季节,表层水域N/P、Si/N和Si/P值将略有降低。东、黄海水域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受N限制的可能性极小,绝大部分水域主要是受P限制,Si的含量普遍较高,它不可能成为限制因子。长江冲淡水区和江浙近海海域过量的N及高N/P值特性且持续升高的趋势可能是近20年来这一地区富营养化程度加剧、赤潮频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任荣珠 《海洋通报》1994,13(2):40-49
根据1990-1992年莱州湾部分海域的水质监测结果,利用模糊综合海水水质级数法,对该海域的水质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对主要污染因子及其分布、变化特征进行了讨论分析,评析结果表明:该海域的综合水质符合二类水质标准;湾内主要污染源是来自小清河、虞河、弥河、白浪河及三山岛的工业与生活污水,其中以小清河、弥河及三山岛为重;该海域的主要污染因子为石油类、无机氮、COD;水质污染的空间分布特征较明显,而年际变化则无明显规律。  相似文献   

10.
秦皇岛沿岸海域石油污染状况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根据1992-1996年的调查资料对秦皇岛沿岸海域石油污染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海域自净能力较强,石油污染程序较轻,中部污染程度高于西部,东部。  相似文献   

11.
台湾海峡中北部上升流区各种形态磷的化学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水土 《海洋与湖沼》1993,24(6):664-670
根据1988年7月调查资料讨论了台湾海峡中北部海域夏季上升流区各种形态磷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上升流中心区(即海坛岛东侧一带水域)具有低温、高盐、低溶解氧;DIp,TDP,PP,TP较高;DOP较低(0.27);及DIP/DOP比值(约为1)较高的特性。DOP是该海域磷的主要形态(占TP的49.2%),其含量分布及其形态转化与生物活动直接相关,是该海域生物生产力高的体现。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导了浙江省海岛海域中石油烃降解细菌的丰度分布及其种群组成。在整个浙江海域所布设的102个站位中,96%的站位可以分离到石油烃降解细菌,其数量分布范围在3.0×102~1.1×105个/dm3;低值出现在南麂列岛附近海域;在杭州湾南部水域所布设的26个站位中100%的站位可以分离到石油烃降解细菌,其数量分布范围在40×102~1.2×105个/dm3;石油烃降解细菌与异养细菌比值的高低与该海区受油类物质污染程度呈正相关关系;本海区所分离到的石油烃降解菌的优势菌为假单胞杆菌属Pseudomonas和黄单胞菌属Xanthomonas。  相似文献   

13.
厦门西海域海水和养殖动物污染物初步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9年2月和4月对厦门西海域海水和两种养殖动物的重金属(Cu、Zn、Cd、Pb)、石油类和大肠杆菌数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西海域海水的重金属(Cu、Zn、Cd、Pb)、石油类含量基本符合国家一类海水水质标准,养殖动物鲈鱼和僧帽牡蛎也基本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海水中的大肠杆菌数量超过了国家海水卫生标准,显示该海域有一定程度的有机质污染,其养殖产品不宜生食。马銮湾内海水和养殖动物的污染物含量较海外高。养殖鲈鱼的肝脏对重金属和石油类的浓集系数远较肌肉为高,而僧帽牡蛎对污染物的浓集能力又明显比鲈鱼强。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导了浙江省海岛海域中石油烃降解细菌的丰度分布及其种群组成。在整个浙江海域所布设的102个站位中,96%的站位可以分离到石油烃降解细菌、其数量分布范围在3.0×10^2-1.1×10^5个/dm^3,低值出现在南麂列岛附近海域;在杭州湾南部水域所布设的26个站位中100%的站位可以分离到石油烃降解细菌,其数量分布范围在40×10^2-1.2×10^5个/dm^3;石油烃降解到石油烃降解细菌其数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1961—1985年历次台湾海峡及邻近海域水文气象调查资料,计算分析了该海域海面吸收辐射、有效回辐射、蒸发耗热、海-气感热交换的时空分布,给出了该海域热量平衡年平均状况和季节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6.
根据2001年10—11月在赤道北太平洋海域(含赤道东太平洋东、西部海区和西太平洋暖池区)的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海域水体中二氧化碳体系各组分的含量及其分布状况,并对其与营养盐及碳酸钙饱和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表层海水总二氧化碳(∑CO2)含量为1.07—2.01mmol.L^-1,自赤道北太平洋东部向西呈逐渐降低趋势;表层海水二氧化碳分压(Pco2)高于大气二氧化碳分压平均值,表明赤道北太平洋可能为大气二氧化碳的海水源区;海水二氧化碳体系的垂直分布主要受生物生命过程和碳酸钙沉淀与溶解过程影响。  相似文献   

17.
卢冰  熊健 《海洋学研究》1994,12(4):43-47
本文根据长江口及邻近海域的调查资料,分析研究了该海域石油烃和苯并芘的含量分布,并对其归宿作了初步设计。结果认为,悬浮物质的吸附沉降作用是影响石油烃含量的主要因素,而长江冲淡水的稀释作用为次。长江口区及邻近海域具有较大环境容量和自净能力,故该调查区基本可视为未污染区。  相似文献   

18.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石油烃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长江口及邻近海域的调查资料,分析研究了该海域石油烃和苯并芘的含量分布,并对其归宿作了初步探讨。结果认为,悬浮物质的吸附沉降作用是影响石油烃含量的主要因素,而长江冲淡水的稀释作用为次。长江口区及邻近海域具有较大环境容量和自净能力,故该调查区基本可视为未污染区。  相似文献   

19.
根据2006—2009年温州近岸海域石油烃的调查结果,分析海域石油烃污染的分布特征,并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对石油烃污染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调查海域海水中石油烃含量范围为ND~0.085 mg/L,平均含量为0.018 mg/L。除2008年和2009年各有1个测点超出一类海水标准限值(≤0.05 mg/L)外,其余测点石油烃含量均未超出一类标准限值。2009年沉积物石油烃平均含量为20.7×10-6,各测点均低于一类沉积物标准值,表明温州近岸海域还未明显受到石油烃污染。  相似文献   

20.
首次对广西沿海文蛤的生态环境及其与资源分布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水域水温、pH、溶解氧适宜,营养盐含量居中,但在丰水季节,径流影响较大的断面盐度明显偏低,对文蛤的繁殖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在贝类养殖比较集中的营盘近岸海域,富营养化和污染程度较严重,径流影响较大的断面次之;水环境因子对文蛤资源量的影响,以潮间带水域影响较大,潮下带水域影响较小;底质类型以砂—粉砂—粘土混合型的文蛤资源量较高,细砂型次之,中粗砂型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