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国家一等水准网测量平差成果于今年七月一日在国家测绘局组织召开的鉴定会上通过了部门级鉴定。国家一等水准网是全国范网内统一的高程控制骨干,它直接为经济建设提供高程控制的基础,也是研究地壳和地面垂直运动等科学不可缺少的一项基本建设。一等水准网的布测和平差工作是根据国家测绘局、水利部、国家地震局、总参测绘局分别于一九七六年确定的全国一等水准网布设规划和一九八五年确定的国家一等水准网平差方案实施的。野外布测工作全  相似文献   

2.
对国家第二期一等水准网(1976-1990年)与国家第二期一等水准网复测(1991-1997年)高程变化进行了分析,以陕西省为例,阐述了基于1985国家高程基准的几期成果,由于几期成果所采用的起算点为不同期,形成一个水准点有多个高程的情况,所以使用者在利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成果时,应注意配套使用,以免用错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3.
我国于1991—1999年建设的国家第二期一等水准网复测与2012—2015年建设的国家一等水准网成果相隔近20年。受地壳运动、经济建设、地下水开采与回灌等因素的影响,许多地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地表沉降和季节性地表起伏,造成区域高程成果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影响了高程基准的维护及高程成果的使用。本文通过分析两期一等水准重合点、统计分析我国一等水准点20年高程变化量及其变化趋势,并从两期水准网测量设备、措施及测量精度的差异,重力异常改正计算所采用的重力基准、正常重力公式及重力数据的差异,网形结构差异,水准测量周期、水准环闭合周期的差异,地壳垂直运动与局部地表形变影响等4方面进行了两期高程变化的原因分析。研究表明:(1)国家一等水准网点高程近20年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许多区域出现了严重沉降;(2)地壳垂直运动及局部地表形变是引起高程变化的主要因素;(3)国家一等水准网应进行定期复测更新,复测时应尽量缩短水准测量周期,全网水准测量周期不应超过5年[1]、力争3年内完成。  相似文献   

4.
<正> 我国国家一等水准网的外业工作已基本完成,整体平差工作也早已着手进行。在国家水准网平差时,除去其它一些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外,高程基准问题也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无论那个国家,在全国性的高程控制网重新平差时,都要考虑到高程基准问题。我国目前的国家水准网高程是以1956年由青岛验潮站求出的黄海平均海水面为基准推算的。采用这个基准,基本上统一了我国的高程系统,解决了解放前的那种高程基准不统一的混乱局面。但是,我们知道,1956年高程基准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观音机场GPS定位测量数据并结合水准测量数据,探讨GPS点的水准高程计算方法,采用曲面拟合法和强制符合法等不同的处理方法由已知的公共点的水准高程推求其余GPS点的水准高程。计算结果表明,对于局部平坦地区,高程异常变化有规律时,采用曲面拟合能够满意的结果。如果采用强制符合法,必须把已知公共点的水准高程加上高程异常值,否则直接已知公共点的水准高程进行强制符合平差,会使结果产生较大误差,一般,由于  相似文献   

6.
根据[1]模型编写的监测网拟稳平差程序,可广泛应用于水准网、测角网、测边网、边角网平差。本程序为水准网部分。输入点号、近似高程、高差及以公里为单位的水准路线长度。输出权逆阵Q_(xx)(上三角阵)、高程改正数X_i、观测值改正数V_i、平差后高程H_i及单位权中误差m_h、各点高程中误差M_i。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 国家一等水准网测量平差成果,于今年6月29日至7月1日在北京召开的鉴定会上通过鉴定,并将交付使用。这是我国测绘科技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又一项重要标志。国家一等水准网,是全国范围内(除台湾省外)统一的高程控制网,它是直接为经济建设、国防建设提供高程控制的基础,也是测制各种地图、研究地壳和地面垂直运动以及观测海面变化等科学不可缺少的一项基本建设。  相似文献   

8.
精密三角高程代替一等水准测量的研究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通过对三角高程测量的原理、误差来源及精度分析,指出了用三角高程测量代替一等水准的关键问题,第一次提出了在特定条件下用三角高程测量代替一等水准是完全可行的,并在生产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9.
在1957年以前我国测绘部门所施测的各等水准,其起算基准面各有不同,有假定的零点,有最低潮界,也有平均海水面,这样不同点之间的水准资料互相利用甚为困难。1957年总参测绘局与水利部组织了中国东南部地区精密水准网平差,其高程统一由“黄海平均海水面”为零以公尺起计算,为统一我国高程起  相似文献   

10.
卡尔曼滤波算法在长白山天池火山水准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长白山天池火山多期一等水准监测数据资料,对其利用卡尔曼滤波算法进行动态平差,获得天池火山地表垂直形变的变化速度与年变化速率(加速度),结果表明天池火山锥体北侧垂直形变准确地反映了2002年的火山扰动事件,而且水准点位置与其相应的垂直形变量完全符合Mogi的火山膨胀模型。西侧水准测量平差结果反映了火山区背景形变与东北地壳的垂直运动相一致。充分说明这种平差方法完全适合火山区无起算点的多期复测水准网的动态平差计算。  相似文献   

11.
GNSS水准自适应联合平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水准高差观测值与GNSS垂直运动速度作为观测值,利用联合平差方法实现GNSS水准自适应数据融合。均匀选取大地高变化与正常高变化一致的GNSS水准点作为约束点,实现GNSS垂直运动与水准垂直运动的有效匹配;利用方差分量估计方法自适应整体调整水准高差观测值权阵与GNSS垂直运动速度观测值权阵之间的比例关系;采用相关等价权函数抑制异常观测值的影响,提高联合平差的精度。以山东境内二等水准网及GNSS控制点数据为例,该方法能够实现GNSS与水准高程变化的有效融合,提高高程变化分析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VB环境下水准网平差程序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工程测量中,当测区需要观测很多点的高程时,就需要布设水准网。水准网间接平差模型具有许多优点,是编写水准网平差软件的主要模型。本文根据水准网间接平差的原理,论述了程序实现三四等水准网平差的思路和实现方法,并用相关实例验证了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对上海市2006年精密水准网复测进行了平差、精度评定和成果分析。各项精度指标表明,上海市2006年精密水准网复测成果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通过分析不同起算点的平差结果得出上海市高程系统稳定可靠,采用分区和联合平差效果差别不大。与已有的水准成果进行比较,初步分析了上海地面沉降变化规律,得出了一些有参考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1 程序功能及特点 本程序以测段高差为平差克素,采用间接平差法,用BASIC语言编制。适用于独立的,非独立的,秩亏的三角高程控制网和水准网的平差计算。可完成待定点的高程计算;观测平差及改正数的计算;待定点的平差值计算;可评定任意点高程和任意两点间高差的精度。任何网型不需要辅入附加信息,使用IBM(286,386、486等)微型机一次可解99个点(包括已  相似文献   

15.
邢志斌  李姗姗 《测绘学报》2018,47(5):575-583
基于重力场水平分量-垂线偏差对地形信息敏感的特点,根据边值理论由重力与地形数据确定格网垂线偏差模型,在此基础上,首先利用三维重力矢量-格网垂线偏差与格网重力异常,联合格网高程数据求得格网点间高程异常差,然后通过GPS/水准点的控制,构成紧密的几何条件,进行严密平差,从而获得高分辨率、高精度似大地水准面的数值模型。按照本文方法,利用我国6600多个GPS/水准点、1'×1'的格网垂线偏差、格网重力异常、格网高程数据,整体平差计算了我国陆海统一的似大地水准面模型,经GPS/水准点检核,全国似大地水准面的绝对精度达到了4 cm,相对精度优于7 cm。  相似文献   

16.
工程建筑物的沉陷观测要以不动的水准点为依据。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区,设置在基岩上的水准点可以作为监视测量的参考点。但是,在冲积层或膨胀土地区,标石即使埋得很深,点位的稳定性也难以保证。如从远处的起始点引测,则误差累积太大,给沉陷观测精度带来不必要的损失,而且从人力、物力上讲也不合理。如果选择起始点的点位稳定情况不明,这种选择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加上起始点选的不同,求出的点的高程及其精度也不同,这样求得的点位变化值不唯一,很难说点位究竟变动了多少。因而,将网中所有的水准点均作为可能发生变动的待定点,采用亏秩自由网平差。根据各期平差结果可计算点位变化量,这些变化量究竟是由测量误差引起的呢,还是点位发生了变动?这就要对水准点稳定性进行检验分析:对于两期观测资料可用平均间隙与间隙分块法;而对于多期观测资料,则可采用水准点高程变化的分析方法。下面介绍两种水准点稳定性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7.
国家重力一等网与基本网的联合平差对分析和改善基本网的精度、精确求定重力仪格值、充分发挥一等网观测值的精度潜力等都十分有益。如在基本网缺少已知点的薄弱地区引用新的绝对重力结果加入联合平差可大大提高国家重力控制网的精度和可靠性,笔者提议将一等网与基本网联合平差其基本思想是:根据分组相关平差原理,将基本网作为第一组平差,并以其平差结果作为具有先验权的虚拟观测值与一等网观测值一并进行第二组平差。可以证明,分组平差与两网联合平差等价。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在局部地区借助于一定数量的GPS/水准点上的高程异常和该地区及周围的重力数据和地形数据内插试地区内任一点高程异常的原理和方法,该方法仅需利用6个或以上的GPS/水准点并利用该地区及周围一定密度分布的重力点和地形高数据,就能以一定的精度内插出该地区内任一点的高程异常。  相似文献   

19.
给定内插高程异常值的精度时对GPS水准网格间距的考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俊勇 《测绘学报》2003,32(2):130-133
在已布设GPS水准网的地区,若需内插其中任意一点的高程异常值时,应该了解该内插值的精度。导出了该内插点高程异常值的精度评定方法,并具体给出在我国C级GPS水准网中,该内插点高程异常推估值精度和该地区的地形和栅格重力异常分辨率的数学关系式和实例。在给定内插点高程异常值精度的局域大地水准面时,按不同地形和栅格重力异常分辨率的密度,根据这些数学关系式,可以设计间距合理的B级或C级GPS水准网。  相似文献   

20.
以GPS测量方法观测双山岛跨河水准为例,从场地选择与布设、选点埋石、GPS观测前后的一等水准测量、GPS仪器高测量、GPS观测、GPS数据处理与检核、高差计算等方面初步探讨了GPS跨河水准测量。采用江苏省似大地水准面高程异常成果计算检核GPS跨河水准点间的高程异常变化率和高程异常差,采用三角高程测量方法观测的高差与一等水准测量高差、GPS跨河水准高差组成闭合环检核GPS跨河水准高差成果的精度和可靠性,为GPS跨河水准测量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