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汛期大一暴雨是我区主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我们以兴城县1961—1975年资料,通过分析各种要素相关,建立预报指标,并以“双指数综合法”作出大一暴雨的预报。一、大—暴雨的气候背景(一)兴城县年降水量594毫米,7—8月320毫米,占全年总降水量的54%。(二)1961—1974年大—暴雨共出现91次(大—暴雨标准以24小时内降水量≥25.0毫米,为一次大一暴雨过程,如连续数天达此标准,则按一次计算),  相似文献   

2.
一、前汛期暴雨专家系统功能 1.广西前汛期暴雨专家系统预报对象的选择 华南前汛期是指每年4—6月的华南多雨期,广西前汛期中全区性的大范围暴雨主要集中在5、6月份。其降水特点是强度大、范围广、来得快,分布不均匀。24小时雨量常可达100—200毫米,最大的可达600毫米左右,因此常常造成洪涝灾害。我们把  相似文献   

3.
本文普查了广西1956—1986年共31年4—6月降水资料,对凡有5站或以上日降水量≥50.0毫米,或者有1站或以上降水量≥100.0毫米均参加普查统计,发现广西的暖区暴雨可占前汛期的暴雨(除台风,热带低压外)29.7%,其雨区范围小,降水剧烈、强度大。是广西前汛期的一种暴雨形式。提高广西前汛期天气分析和预报,了解暖区暴雨的环流系统特征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气象科技》1977,(2):3-6
大—暴雨是我区各县灾害性天气之一,是各气象站汛期天气预报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1975年3、4月份,我区组织了一次“全区5—7月大—暴雨预报会站”。各站参加会战的同志以毛主席哲学思想为指导,在对历次大—暴雨过程的影响系统和环流背景进行认真普查、分析的基础上,以“九线图”为基本工具,以“点面结合”为基本思路,各自建立了一套适用于本站5—7月大—暴雨的短期预报模式、指标。  相似文献   

5.
黄宝鉴  曾素娟  包澄澜 《气象》1979,5(3):21-23
每年4—6月,华南地区有一个多雨期,平均可出现10次以上大—暴雨过程,称为前汛期,其主要影响系统是西风带天气系统。7—10月又有一个后汛期,即盛夏台风汛期,以台风、热带辐合带等热带天气系统降水为主。有的年份,前、后汛期相互衔接;也有的年份,二者之间有一相当持久的晴热干旱期。但是,由于前、后汛期所处的行星尺度大气环流背景的根本差异,华南前汛期大一暴雨的结束,实质上是一次季节性环流调整的结果。从此,华南进入盛夏季节。  相似文献   

6.
南海台风暴雨是我区后汛期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它虽然比西太平洋台风暴雨出现次数少、强度弱、范围小、持续时间短,但由于它在南海生成发展快,突然登陆影响我区造成暴雨机率较大。因此,对南海台风暴雨进行一些统计分析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7.
地处黄土高原的庆阳地区,水土流失较严重,暴雨是重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它常造成山洪爆发,冲毁公路桥梁,淹没农田、房屋,中断通讯,使人民生命财产遭受严重损失。为了掌握本地区大—暴雨的气候特征,更好地做好气象预报服务工作,现根据1977—1986年的10年资料,对我区≥38.0毫米的大—暴雨降水过程的天气气候特征分析  相似文献   

8.
广西前汛期4-6月,是大—暴雨的多发季节。大—暴雨产生的天气形势,按地面形势分析,主要有锋面、热带低压(含热带风暴、台风)和高后大—暴雨三类。根据1961—1988年4-6月资料统计,锋面大—暴雨占前汛期大—暴雨天气过程之86%,其它两类均仅占6—7%。本文主要分析锋面大—暴雨的基本形势,提出大—暴雨24小时短期  相似文献   

9.
大—暴雨是我县主要的灾害性天气,作好汛期大—暴雨预报服务工作,对工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引言汛期区域暴雨常常造成洪涝灾害,危害人民生命财产,是我市汛期的主要灾害性天气,天气工作者熟悉区域暴雨的气候规律是作好汛期暴雨预报服务的前题,为有利于预报和服务,将汛期分为初汛期、主汛前期、主汛后期、汛末期四个时段,根据1970至1991年22年资料划分区域暴雨雨型,结合各雨型前期影响系统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暴雨落区特征,供预报时参考。现将统计分析结果综述如下: 1 预报时段的划分和气候特征我市汛期为五——九月,根据夏季风的  相似文献   

11.
暴雨,是我县主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特别是汛期的大—暴雨,出现频繁,雨量集中,往往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的自然灾害。在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和全国气象部门学大寨会议精神鼓舞下,我们通过深入实际,走访老农,调查研究,以群众经验为线索,以本站气象资料为依据,图资群结合,制作了这个汛期大—暴雨的长期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12.
暴雨是我县主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根据武义县气象站1964—83的廿年资料统计,共有暴雨49次,其中汛期(指五月至七月上旬)暴雨占26次,为全年暴雨的53%。从降水量而言,汛期降水量是全年总量的38%,而汛期暴雨降水量之和又占汛期总降水量的16%,可见汛期暴雨对汛期以至全年的降水量都具有较大的贡献。本文将对这一期间暴雨的气候规律及特征作  相似文献   

13.
我区地处云贵高原东南侧边缘山地,地理位置在23—25°N,106—109°E范围内。由于位于高原东南侧,因此高原上的天气系统对我地区天气影响极大。以前汛期为例,造成我区大雨暴雨天气的影响系统除锋面、切变线外,还与自高原东移的高空槽、低涡直接有关。尤与孟加拉湾低槽维持有关。由于高原、孟加拉湾及其沿岸纪录稀少,加上地区台图次,图面范围及通讯接收条件所限,往往对高原及孟加拉湾地区天气系统的演变难以掌握。自1976年6月份,有了卫星云图之后,我们感到高原上明显的或不明显的天气系统,均可在云图上反映出来。这对短期天气预报,尤其是短期大雨暴雨预报提供了较好地分析预报信息。本文以近四年来前汛期红外云图资料,总结分析了我区大雨暴雨天气出现前的云图特征,找出了云区警戒区及云团特征,以为今后的大雨暴雨预报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14.
造成前汛期河池地区大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有锋面(冷锋、静止锋)低涡、低槽、切变线、低空急流及台风等。诸类暴雨中以锋面类为主。因此河池地区前汛期暴雨预报十分强调锋面的影响。但急行冷锋(强冷锋)由于坡度大、移速快,在其南下时往往一扫而过,常无大的降水发生,因此,在预报中急行冷锋下造成的大、暴雨往往被漏掉。 我们在普查1967年以来前汛期急行冷锋10例中发现:急行冷锋下,河池地区产生局部暴雨的有3例,占30%;全区性的大暴雨有3例,也占30%。分析其原因发现:在与锋  相似文献   

15.
桂西北地处华南地区西部,云贵高原东南麓。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复杂。后汛期(7~8月)暴雨是该地区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它对工农业生产影响极大。做好后汛期暴雨预报服务,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过去对前汛期暴雨的研究较多,而对后汛期暴雨研究却比较少。本文以预报员经验为线索,以环流特征为基础,以天气系统为依据,提出桂西北地区后汛期暴雨预报方法。为日常业务提供暴雨分析程序和指标。  相似文献   

16.
1引言区域性暴雨和大暴雨是汛期影响黑龙江省最严重的灾害性天气,第15号台风"布拉万"是造成2012年黑龙江省8月份大范围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是灾害性天气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8月28日台风"布拉万"登陆后,给辽宁东北部、吉林中部、黑龙江西南东北部相继带来强降水。此次过程造成了黑龙江省  相似文献   

17.
闽北不同季节强对流天气异同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强对流天气是闽北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通过分析闽北春季(3—4月)、汛期(5—6月)、台风季(7—9月)三个不同季节的强对流天气的一些异同点,找出不同季节闽北强对流天气的一些气候特征,为闽北不同季节强对流天气的预报服务以及人工防雹作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2010—2019年深圳暴雨分区预警信号历史资料的分类统计和质量评估,分析了深圳暴雨预警的时空分布特征和预警准确率,结果表明:近10年深圳暴雨分区预警次数呈逐年波动上升趋势,2013年开始高级别暴雨预警次数显著增多;前汛期(4—6月)和后汛期(7—9月)发布次数基本持平;预警发布频次呈北多南少分布,后汛期高级别预警次数增多,高频区向东向南转移。暴雨预警TS评分占72.3%,预警提前量约为30 min,暴雨红色预警准确率最高,橙色最低,后汛期暴雨预警准确率高于前汛期。在极端降水增多、服务需求更加精细的新形势下,需加强区域极端灾害天气的监测预报能力、合理设置预警发布指标、细化气象灾害防御指引和服务,提高预警准确率,增强暴雨预警信号的防御效果。  相似文献   

19.
汛期暴雨(日雨量≥50毫米)是桂北的主要灾害天气之一,而暴雨预报至今仍是天气预报中的难题。暴雨之所以预报难度大,其原因有:①形成暴雨的天气条件比较复杂,突发性强。②暴雨的时空分布很不规则,难以模拟。③暴雨是天气预报中的小概率事件。基于以上原因,暴雨过程和暴雨预报的研究,是当前国内外气象界的热题,暴雨落  相似文献   

20.
3.准业务试验及其评价 珠江三角洲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系统1989年进行了预试验,1990年进行了准业务试验。准业务试验共44天分三阶段进行:①4月1—20日为局地强风暴监测预报试验;②5月20日至6月10日为前汛期暴雨监测预报试验;③8月26—29日(9016台风影响)为热带气旋监测预报试验。试验区以广州为中心东西长260公里(112—114.5°E),南北宽160公里(22—23.5°N),面积41600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