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铅在成都粘土环境中的行为,至今未见研究报道。本文通过现场调研取样,在收集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前提下,以实验室内淋滤试验为手段.研究铅在成都粘土环境中的特征,计算铅的平均迁出系数,利用环境容量模式,预测成都粘土环境中铅的污染。  相似文献   

2.
也论成都粘土的成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成都粘土的成因机制,在总结前人资料的基础上,从分析成都粘土的分布、结构、矿物组成等特征入手,客观地展示了成都粘 本质,进而将其与我国北方的马兰黄土和长江中下游的下蜀粘土之间的特性进行比较以及对龙门山和成都平原第四纪晚更新世的古环境的分析,最终得出典型的成都粘土的成因是属于风成“黄土”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成都粘土裂隙成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成都粘土中裂隙特征与地质环境条件的分析,提出成都粘土中途中眩要裂隙类型的成因模式,上升剥蚀引起的垂向卸荷作用产生波状水平裂隙,冲沟切割引起的侧向卸荷作用,产生平行斜列隙裂。  相似文献   

4.
成都粘土中的构造断裂现象及其研究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最近的研究发现,Q3形成的成都粘土中不仅发育有大量的构造裂隙,而且还发育有小断层,鉴于这一发现对环境地质和工程地质均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这一问题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5.
成都粘土地层是目前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中比较难以采用单独支护方式处理的一种地层。经对成都粘土地层不同深度的基坑进行总结和试验,通过比较提出对成都粘土地层支护的一些建议,可作为以后成都粘土地层支护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成都粘土的工程地质特性及其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阐述成都粘土的化学成分、物理力学性质,研究成都粘土不同层位的工程地质特征,总结成都地区粘土地基中常见的工程地质病害,并提出工程处理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成都外环路高速公路东半环超过有20km的路段处在成都粘土分布区,针对成都粘土的易滑性,本文提出了全封闭的浆砌片石护坡,土钉墙,非全封闭的锚杆框架护坡,钢纤维混凝土喷锚全封闭护坡,重力式挡土墙等五种方法处理成都粘土路堑边坡工程,施工实践表明,这些方法行之有效,在该类土的边坡防护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采用经活化处理的凹凸棒石粘土,用静态法研究了凹凸棒石粘土吸附铅的吸附酸度、吸附速率、吸附温度和吸附反应热焓以及吸附容量等性能。通过大量实验确定了凹凸棒石粘土吸附铅的最佳条件,并用静态法和交换柱法处理了不同浓度的模拟含铅废水。结果表明,两种不同方法处理效果基本一致,铅的去除率在99%以上,排放液中铅的残余浓度均小于1 mg/L,达到了国家排放标准。选用凹凸棒石粘土对铅、铬、镉等重金属离子的吸附选择性实验,以期为环境污染的控制和治理,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张品萃 《矿物岩石》1999,19(1):81-84
针对了Fe2O3在粘土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本文讨论了成都粘土游离Fe2O3质量分数与部分试验指标间的关系,分析了解游离Fe2O3对该种粘土工程性质的作用和影响程度。append  相似文献   

10.
层柱粘土及其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层柱粘土是一类新型催化剂材料。它是微孔的固体,结构类似二维分子筛,分布有适合于很多有机反应所需要的催化剂酸性和孔,其层间距大于沸石分子筛的孔径,有利于较大反应物分子的反应,在层柱粘土催化剂作用下,一些催化反应显示出择形选择性。本论述了层柱粘土在有机反应中的应用及其一些示例。规则间层结构的粘土矿物兼有云母的稳定性和膨润土的可膨胀性,是制备稳定性好的层柱粘土的原材料。手性试剂改性的钛层柱粘土可用于不对称氧化反应,为高选择性的新型层柱粘土催化剂的研制提供了有意义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火-沉粘土岩是由火山喷发的细碎屑物经大气搬运降沉在各种介质中,强烈粘土化而形成,是当前沉积学研究中的薄弱环节。重点研究了火-沉粘土岩中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花岗岩中相应元素特征的区别,并利用板块构造消减带两侧上地幔软圈中熔浆化学分理论,对火-沉粘土岩的物源岩浆类型和化学分异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根据区域地震的特点并考虑成都粘土的裂隙特性,采用实测动力指标,应用动力有限元法对成都粘土场土体进行地震反应计算,并对反应结果作统计分析,得出部分定量指标及规律性结论,对城市地震小区划及指导本区工程抗震设防工作,具有一定的应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中国黄土高原红粘土环境磁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土高原地区的红粘土沉积序列蕴含着晚新生代气候变化和高原隆升的信息.最近的研究表明,红粘土与上覆的黄土-古土壤序列具有相似的磁学性质,用环境磁学的方法可以成功地提取红粘土中的古环境、古气候信息.文章评述了近年来红粘土环境磁学研究所取得的一系列进展,对黄土高原红粘土的磁学性质、磁学参数的古环境意义以及红粘土磁化率所记录的米兰科维奇气候周期和东亚夏季风的演化历史等问题进行了回顾和讨论.  相似文献   

14.
红粘土在环境工程地质中的隐患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特殊土红粘土,主要分布在中国南部诸省区,尤以贵州,广西,云南等省区最为集中,工程特性则以贵州、广西的红粘土为典型。在贵州凡岩土工程,均伴随着红粘土及与红粘土相关问题的研究,如工程隐患。  相似文献   

15.
上海地区粘土弹塑性应力—应变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上海粘土的真三轴试验结果,对上海粘土弹性应力-应变模型的建立进行探讨,并研究了确定有关参数的方法。试验表明,模型中的参数均可能过常规三轴试验加以确定,这使上海地区采用弹塑性模型研究粘土成为可能。本文最后还利用该模型所得的计算值与试验结果了对比,取是了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提要:成都平原晚更新世成都粘土地球化学分析表明,不同剖面样品的化学组成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以SiO2(平均75.24%)、Al2O3(平均14.12%)、Fe2O3(平均5.81%)为主,地球化学特征与UCC基本相似。与北方黄土相比,成都粘土具有较高的TiO2/Al2O3、Zr/Al、Zr/Ti和Y/Al以及较低的Eu/Eu?鄢、LaN/SmN和LaN/YbN比值,这些特征与成都平原第四系深层土壤样品组成一致,表明成都粘土来源于当地,与北方黄土物源不同。成都粘土CIA平均值为78.59,高于北方黄土平均值(69.34),经历了中期的K迁移阶段,在风化过程中Ca、Na、Mg和K是主要的活动性元素。与北方黄土相比,成都粘土Na、Mg、K和Ca亏损较大,表明经历了更强的化学风化。  相似文献   

17.
成都平原区成都粘土的粒度特征及其成因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成都平原区内5个代表性的第四系剖面上的成都粘土进行了系统的粒度分析。结果表明,成都粘土以粉砂颗粒(5~50μm)为主,平均粒径约为7.1—7.3φ(7.4—6.6μm),缺少粗尾,〉63μm颗粒的含量很少,以细颗粒物质为主,呈双峰分布。其粒度分布及粒度参数特征与北方黄土及甘孜黄土非常相似,而与河流相沉积物有很大差异,表明成都粘土属于风成堆积。根据光释光测年(OSL)结果,成都平原区的成都粘土是晚更新世中期至晚期末次冰期堆积物,其物质主体是远源的。  相似文献   

18.
滇西上芒岗红色粘土型金矿常量元素地球化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滇西上芒岗红色粘土剖面中常量元素的垂向分布研究表明,K2O、Fe2O3、Al2O3在剖面中的变化一致,呈双峰曲线变化,即在坡积带稍有富集、在残积带明显富集;而SiO2与铁、铝等在剖面中的变化相反。红色粘土与矿区地层和矿化蚀变岩的常量元素对比分析表明了红色粘土可能来源于地层和矿化蚀变岩。常量元素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常量元素与金的相关性分析表明K2O、Fe2O3、Al2O3在红色粘土中为共生元素;金的富集主要受红色粘土中褐铁矿和伊利石的吸附影响。红土化参数分析说明了红色粘土剖面经历两次红土化作用,残积带相对于其它带经受过较强的红土化作用,但整个红色粘土剖面遭受的红土化作用不强,红土化程度低,仅处于粘土化阶段。  相似文献   

19.
红粘土在岩土工程应用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徐榴胜 《贵州地质》1993,10(3):257-264
本文探讨红粘土在岩土工程应用中的一些代表性问题,如塑性图、红粘土分类、膨胀势与试验研究处理以及一些工程隐患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0.
金属离子对粘土土工性状影响的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正交实验设计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室内实验,对粘土吸附性的影响因素加以分析,为金属离子影响下的粘土土工性状研究奠定基础。在粘土吸附性的基础上,对粘土吸附离子后的基本土工特性进行实验研究,得出了粘土土工特性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单离子体系中粘土对离子的吸附量明显大于混合离子体系中对该离子的吸附量;在多离子体系中,则表现为高价离子具有更强的竞争力;粘土的塑性指数基本是随离子含量的增加而增大;粘土强度随着离子总含量的增高而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