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深海钻探与大洋钻探发现的许多古海洋事件和古环境变化,控制着海洋矿产的形成与分布,并为研究海底成矿作用提供了大量科学资料,大洋钻探及其他有关研究已经证明,南极底层水和上升流的发育,硅质生物的高生产力,以及始新世、渐新世、中新世与上新世的沉积间断,都有利于多金属结核,富钴结壳和磷灰石的形成。因此,深海钻探和大洋钻探对于海洋成矿理论有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海底喷流作用对金富集成矿的意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近年来积累的大量矿床地质事实和现代海底扩张中心正在形成的块状硫化物中金的富集表明,海底喷流作用不仅可以形成Cu、Pb、Zn等贱金属硫化物矿床,而且也能形成独立的喷流型金矿床。喷流型金矿床在我国具有良好的产出地质背景,极大可能是我国金矿地质工作取得突破的重要方向。当前对喷流型金矿床的理论研究,在我国尚处于起步状态,进一步加强该类型金矿床的理论研究和找矿工作,必将对提高金矿的成矿理论水平和改善我国金矿资源面貌,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灾难性海啸有时由海底滑坡运动造成,海底滑坡的涌浪产生过程研究是海啸研究的关键。海啸形成主要受控于滑体的几何尺寸、滑动速度、水深、滑动角度等因素。基于这些因素,文章设计并实施了水下刚性滑块正交物理实验。试验中滑块的厚长比在0.035~0.180之间,斜坡滑道的倾角在10°~16°之间,Froude数处于0.18~0.70之间。试验分析表明初始涌浪形成早于滑块停止;初始波谷(最大波谷)是在滑动最大速度时产生的,波谷位置也是速度最大时滑块的质心位置。初始涌浪波的典型特征是大的波谷与小的波峰。利用试验的输入输出数据,回归推导形成了最大波谷和最大波峰计算公式。试验分析结果深化了对海底滑坡产生海啸的认识,为海底滑坡海啸预测提供了基础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岩土压力传感器匹配误差的计算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曾辉  余尚江 《岩土力学》2001,22(1):99-106
对岩土压力传感器的匹配误差,从解析理论研究出发,提出两次压陷等假定条件,推导出在3种使用场合时的匹配误差计算公式,得出匹配误差计算公式中有关参数的确定方法或具体量值,给出了实用的匹配误差定量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5.
经过热源之上碎裂火山岩的环流海水与岩石发生化学反应,其主要结果是形成了有重要意义的金属矿床。其中某些矿床现在被抬升到了陆地上。约在15年前,板块构造的理论被普遍接受了,这在当时是个好消息,又似乎是坏消息。好的方面是它解释了地球的运动方式:大陆的不断运动、洋盆的不断开合导致海底扩张产生了新洋壳,旧洋壳则俯冲于地球内部而被破坏。所谓坏消息是指新洋壳的年轻和组分的均一性似乎排除了洋盆中有重要金属矿床形成的可能性。近年来,在洋盆中发现了伴随有矿物沉积的富金属热泉,从而改变了这一观念。该发现可能最终导致具工业规模的海底采矿业,并解释陆地上某些重要金属矿床的成因。  相似文献   

6.
软土隧道纵向地表沉降的随机预测方法   总被引:22,自引:8,他引:22  
运用随机介质理论,导出了能运用了实际的隧道施工引起的纵向地表沉降理论计算公式,并进行了理论计算沉隆与实测沉降的对比,得到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综合利用位场及其梯度的频率域曲化平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位场理论,本文导出了直接利用位场及其垂直梯度的曲化平迭代计算公式,给出了其正则化稳定算法,研究了迭代计算公式的收敛性问题,最后,利用该方法对理论模型数据和实际资料进行了处理,两者计算结果都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滑坡堵江坝溃决洪水及其演进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崩滑堵江事件在世界范围内,尤其在山区广泛存在。溃坝后形成的洪水异常凶猛,洪峰高达几米至几十米,演进过程中常造成下游严重灾害。因此,崩滑堵江事件及其灾害链已严重影响人类的工程经济活动。本文对溃决洪水流量,洪峰及其演进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建立了一套预测溃坝洪水特征的计算公式,并用实例验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水压致裂煤层裂缝发育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同林 《地球科学》1994,19(4):537-545
本文对煤岩基本力学性质、煤层水压致裂缝形成条件、裂缝形态以及裂缝开裂角方位等基本理论进行了研究与探讨,通过大量煤岩力学性质测试,证实了试验区目的层煤岩弹性模量低,泊松比较高,脆性大,易破碎,易压缩。文章还得出了目的层煤岩Mohr断裂准则二次抛物线型包络线,煤层水压致裂裂缝形式判断,裂缝开裂角方位的计算公式以及有关结论。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浮球式海底取样器的结构,性能特点,典型应用及性能参数;论述了振动式振动冲击式贯入理论的原理;并分析了海流及船体飘移对海上取样作业的影响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1.
碎石桩的塑性分析及极限承载力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土力学及弹塑性理论为基础,在适当的假定基础上,分析了碎石桩的塑料性应力分布,并推导出了单桩极限承载力和单桩复合地基的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得出了单桩静载试验结果无法反映碎石桩复合地基中桩柱体的承载能力的结论,章最后出了一个工程实例,以验证本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2.
结合外载碎岩基本现象,对旋挖碎岩基本过程进行分析,得出其在回转钻进情况下的螺旋破碎的碎岩形式。然后根据岩石破碎时的压入条件,以单个截齿为研究模型,得出轴向压力的理论计算公式,继而参考库伦纳维的内摩擦理论,得出了切削力的理论计算公式。根据不同钻具形式,将单个截齿的计算公式扩展,得到了旋挖钻机压力和扭矩参数的计算公式。将轴向力与切削力计算公式中在特定工况下的影响因子简化,得出了旋挖钻机钻进过程中进尺速度与切削力的理论关系。最后利用LS-DYNA动态分析软件模拟了单个截齿在不同侵深条件下的切削力变化曲线,并将曲线与同等工况下理论计算的曲线进行对比,得出单个截齿的入岩参数理论计算公式。可为入岩旋挖钻机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顶管侧摩阻力理论公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汤华深  刘叔灼  莫海鸿 《岩土力学》2004,25(Z2):574-576
顶管顶力是由迎面阻力和侧摩阻力组成的,影响顶力的因素很多.分析已有摩阻力计算公式后,给出了圆形断面和方形断面管节的摩阻力计算结果不同的原因.现有的摩阻力计算公式存在一些问题,对于土质较好和埋深够大,能够形成压力拱时的摩阻力计算不合理,在实际工程中,摩阻力并不是随埋深无限增加的.从压力拱理论出发,求出管节外壁土压力的分布,对侧摩阻力计算公式稍作改进.通过算例比较,能形成压力拱时,按照本文公式计算的结果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14.
研究底板突水的结构力学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研究底板突水的结构力学方法,并用极限弯矩的理论计算得出确定底板隔水层有效厚度之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5.
李军  孙治雷  黄威  崔汝勇 《地球科学》2014,39(3):312-324
原始的海水成分、基岩的组分及结构、热源性质等因素决定着现代海底热液喷口系统的流体成分, 同时, 各种地质构造背景下的岩浆脱气作用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热液流体的组成.热液流体一旦喷出海底, 就能形成不同类型的热液沉积体, 包括高温流体形成的金属硫化物或硫酸盐烟囱体、热液丘以及由低温弥散流及非浮力羽流形成的含金属沉积物堆积体.高温烟囱体的形成受控于海水和热液的混合比例, 常常表现为典型的两阶段模式, 即先形成环状硬石膏表层, 然后在其内部发生富Cu硫化物的沉淀.这一模式在更大尺度上也可以观察到, 如TAG热液丘.含金属沉积物遍布海底, 除热液羽流外, 金属硫化物烟囱体在氧化环境中氧化蚀变的产物也是其重要来源.生物的活动贯穿于现代热液过程的始终, 并在烟囱体的形成、分解以及羽流的扩散沉淀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当前, 热液生物矿化机理、Lost City型热液场以及超慢速扩张洋脊的有关研究是海底这一系统研究的热点, 前两者研究能使人们更好地理解地球早期的演化和生命的起源, 而后者的考察和研究能进一步丰富海底热液成矿理论, 并有助于寻找更大规模的热液矿体.   相似文献   

16.
公路连拱隧道土压力荷载的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鸿博  郭小红 《岩土力学》2009,30(11):3429-3434
针对目前国内公路连拱隧道尚无比较成熟的土压力荷载计算公式的现状,根据连拱隧道的受力特点,基于普氏平衡拱理论,推导了深埋连拱隧道的土压力荷载计算公式,同时结合规范中关于隧道深浅埋分界高度的规定,给出了深浅埋连拱隧道的分界埋深及荷载计算公式,形成了完整的连拱隧道深浅埋情况下的荷载计算体系。通过大量的分析计算并与其他公式对比,验证了推导出的公式的合理性,并将公式应用于湖北沪蓉西高速公路连拱隧道及分岔隧道的设计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从现代块状硫化物矿床成矿特征对比角度,总结分析了世界现代海底喷流的块状硫化物成矿堆积,综述了现代海底块状硫化物成矿主要形成于洋壳和岛弧环境的实际观察结果,突出强调了洋壳环境和岛弧或陆壳环境两种成矿环境对成矿类型分类的意义。对上地幔部分熔融岩浆来源与地壳物质可能带人、火山喷发岩浆系列的演化和对热液成矿作用的控制进行了讨论,对比分析了岩浆流体对成矿的重要贡献和控制作用,以及成矿热液循环体系形成的条件和模式。  相似文献   

18.
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极限承载力计算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刘杰  张可能 《岩土力学》2002,23(2):204-207
以土力学及弹塑性理论为基础,分析了散体材料桩的塑性应力分布。推导出了单桩极限承载力和单桩复合地基的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得出了提高桩体材料的内摩擦角和桩周土对桩的径向围限力是提高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有效途径的结论。给出了工程实例,验证了文中计算公式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核能设施所在地地质环境热规律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前苏联核电站地下水温变化观测资料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工艺成因地下热场的形成、展布规律及由此而可能引起的不良地质现象。提出了水温增值的计算公式,并指出在温差大的地段可能形成热应力,从而产生热机械过程,造成环境生态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地球偶极磁场成因新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地球内部结构为立论基础和现代物理学中的引力理论和粒子理论为理论根据,阐明了地球外壳与内核运动的差异性,进而提出了以摩擦起电为主的差速发电机制和地磁场的形成机理,总结出了地球内核旋转轴上任一点的强度计算公式和地磁极性的判别方法,并解释了地磁学中的磁轴问题、磁极漂移和地磁场的极
性转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